登陆注册
6572300000016

第16章 虚虚实实的宗教人物

女教皇琼安

据传,12世纪的教皇琼安(Pope Joan)是一位来自英国的主教。有一次,教皇琼安正要上马,一不小心在街上生出了孩子,直到那时人们才知道她的真实性别。甚至《大英百科全书》也收录了一个关于她的词条。该词条说,教皇琼安是一位“传奇性的女主教。公元855年至858年期间的25个多月内,教皇琼安以教皇若望八世(John VIII)的名义统治整个教廷”。《天主教百科全书》表示,“14、15世纪时,人人都相信教皇琼安的故事,当时这位女教皇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历史人物,没有人质疑她的真实性”。的确,“锡耶纳主教座堂(Siena Cathedral)教皇半身像中就有教皇琼安的半身像”。

13世纪多米尼加编年史家让·德·马伊(Jean de Mailly)在其作品《梅斯纪事》(Chronica Universalis Mettensis)中提到了这位女教皇,这是关于这位女教皇的第一个记录。让·德·马伊在说到女教皇的事业发展时写道,“教皇女扮男装,是个品行端正、很有才华的人。她先被提拔为教廷秘书,随后又担任红衣主教,之后成了教皇”。德·马伊告诉我们,“有一天,当她正在上马的时候,她生了孩子”。不幸的教皇琼安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也没有喝上一口茶。她的“双脚被绑到马的尾巴上,一连被马拖着跑了半里格(约4.8千米),路上还被人用石头砸”。教皇琼安死后,人们埋了她,并在被埋的地方刻上了这样的铭文:Petre,Pater Patrum,Papisse Prodito Partum。《教皇琼安之谜》(The Myth of Pope Joan)一书的作者阿兰·布罗(Alain Boureau)将这句话翻译为:彼得啊,教皇啊,请惩罚分娩的女教皇吧!

与德·马伊同时代的编年史家奥帕瓦的马丁(Martin of Troppau)在其作品《教皇和皇帝的大事记》(Chronicon Pontifcum et Imperatum)中将这位女教皇称为“若望(John)”(一般都将其称为琼安)。“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她的某一位情人将身穿男装的她带到雅典”,他继续写道,“若望被选为教皇……之后她怀孕了……从圣彼得大教堂出发在前往拉特兰教堂(Lateran)的路上时,她在位于圆形大剧场和圣克莱门特教堂(St Clement's church)之间的一个窄巷子里生下了一个孩子”。奥帕瓦的马丁告诉我们,不幸的琼安死后“没能入选神圣主教的名单,因为她是一位女性,并且犯下了如此大的罪孽”。

据称,15世纪时,新教皇登基所用的大理石椅子是一把古时洗浴时所用的椅子,椅子中央有一个洞,以确保教皇是男儿身。但实际上,这把古老的椅子早在教皇琼安统治之前就已经使用了。

至于教皇琼安是否真实存在,布罗表示“她从来没有存在过”。教会历史学家J.N.D.凯利(J.N.D.Kelly)在《牛津教皇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Popes)一书中写道,“没有所谓女教皇统治期间的证据”。凯利认为女教皇的故事起源于“一个古老的罗马民间故事”。《天主教百科全书》引用了教会历史学家恺撒·巴罗尼斯(Caesar Baronius)的看法。他认为“教皇若望八世比较阴柔”,这有可能是女教皇故事出现的原因。他同时还提到佛提乌(Photius of Constantinople)“特意称呼教皇若望八世为‘男子气概的教皇’,就好像他想让教皇变得阳刚起来”。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天主教百科全书》引用了19世纪历史学学者、神学学者约翰·约瑟夫·弗朗茨·冯·多林格(Johann Joseph Ignaz von Dollinger)的看法及其著作《教皇寓言》(Pope Fables)一书的内容。该书说,16世纪时,人们在大剧场附近发现了一座古老的雕像,描绘的是一位带着孩子的女性形象。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一位女教皇的雕像。在发现雕像的同一条街上,人们发现了开头为Pap. pater partum的铭文,这与德·马伊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这个铭文有可能是女教皇的意思。这位女教皇的故事也许可以为这座神秘的雕像和附近的铭文提供解密的背景吧。

教皇本笃九世12岁就当上了教皇

11世纪的教皇本笃九世(Pope Benedict IX)臭名昭著,但是并不是因为我们所以为的理由。J.N.D.凯利在《牛津教皇词典》一书中写道,本笃九世“并不是像后世传言的那样,在10岁或12岁时就登基了,其实他登基的时候已经二十七八岁了”。《天主教百科全书》认为,本笃九世登基的时候“大约20岁”。本笃九世的传说从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流传了。邋里邋遢的11世纪本笃会编年史家拉杜弗斯·格拉贝(Radulfus Glaber)在其著作《基督教会史:卷四》(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Volume IV)一书中称,“一个年仅10岁或12岁的男孩以本笃九世的名义登上了教皇宝座”。1032年,本笃九世登基时,格拉贝大约50岁。也许格拉贝认为,所有位居要职的年轻人都比看起来的还要年轻。

本笃九世也许不是史上最年轻的教皇,但是他曾三次加冕担任教皇。有人称,本笃九世还是唯一一位出售过自己教皇宝座的教皇。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1032年,本笃九世的叔叔教皇若望十九世(Pope John XIX)去世,本笃九世的父亲,亦即统治意大利的图斯库拉尼家族(Tusculan family)的族长阿尔贝里克三世(Alberic III)“出钱行贿……顺利地把自己的儿子捧上教皇宝座,称本笃九世”。凯利说,即便考虑到各种夸张的说法,本笃九世的行为举止也称得上是“残暴荒淫,令人愤慨”的,与教皇应有的行为举止不符。《天主教百科全书》也认为,本笃九世“玷污了教皇圣座”。本笃九世在自己的第二任任期内,“曾宣布退位,让其义父约翰·格拉提安(John Gratian)当选新任教皇,称‘教皇额我略六世(Pope Gregory VI)’”。

有人认为,教皇本笃九世出售其教皇职务是因为他民望极低,或者是因为他想娶妻成婚,但是他的继任者“需要筹集一大笔钱”,才会得到教皇的宝座。《天主教百科全书》说本笃九世后来“反悔了”,想重新成为教皇的本笃九世试着废黜额我略六世。这场斗争的结果是,1046年,新的教皇克勉二世(Clement II)登基。《大英百科全书》说,克勉二世于1年之后去世,“本笃九世重返罗马,第三次登上教皇宝座”,上演了帽子戏法。1048年,本笃九世被逐出罗马,教皇达马苏斯二世(Damasus II)继位。

历史上最年轻的教皇是公元10世纪的教皇若望十二世(John XII)。他于955年登基,当时年仅18岁。但是本笃九世却一直是最唯利是图的教皇之一。

“大卫之星”是古老的犹太教符号

大卫之星(The Star of David)也被称为“大卫之盾(Shield of David)”或“大卫盾(magen David)”,是一个由两个等边三角形交叉重叠组成的六芒星。大卫之星的起源目前仍是未知的,直到19世纪,世界各地才把这个标志当作犹太教的标志。《麦克米伦百科全书》认为,“这个标志在古时就被作为装饰或具有魔力的符号而被广泛使用了”。《世界宗教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也认为,这个标志“没有《圣经》或《犹太法典》的含义”。

《犹太教百科全书》(The Jewish Encyclopedia)也表示,“犹太教典籍中并没有提到大卫盾”,还补充说,这个标志“最初有可能是犹太教会堂的一个装饰,比如位于勃兰登堡(Brandenburg)、施滕达尔(Stendal)的教堂和汉诺威市的集市教堂(Marktkirche cathedral)上都有这个标志”。拉比[1](Rabbi)西蒙·格拉斯特姆(Simon Glustrom)在《犹太教的神话与现实》(The Myth and Reality of Judaism)一书中写道,“尽管大多数犹太教会堂内外都有大卫之星的符号,但是这个符号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没有任何特别的宗教意义。它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明这个建筑物是个犹太教会堂。”

格拉斯特姆认为,1354年,这一符号首次与犹太教联系在了一起。当时,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King Charles IV)“允许布拉格(Prague)的犹太教团体有自己的旗帜(这面旗帜上有这一符号)。在后来的文字记录中,这一旗帜被称为‘大卫王之旗(King David's Flag)’”。据传,大卫王的盾牌上有这样一个符号,所以就选择了这个符号作为标志。《麦克米伦百科全书》补充说,17世纪时,人们一般认为大卫之星是犹太教的符号,《世界宗教百科全书》表示,“19世纪时,几乎世界各地的所有犹太人都使用这个符号,作为犹太教的象征”。格拉斯特姆也证实,1948年爆发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犹太人将这一符号“放在了以色列国旗上”。

注释:

[1]拉比,是犹太教的一个称谓,并非人名。

同类推荐
  • 龙明无双

    龙明无双

    帝国,唯有在铁与血中才能永存。——某皇帝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三国演义之谜

    三国演义之谜

    刘备、曹操的长相究竟如何,为何关羽是红脸、张飞是“豹头环眼”“三英战吕布”是否确有其事,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妻,诸荀亮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曹操是军事天才吗?“七擒七纵孟荻”是真是假。
  • 五胡之血时代

    五胡之血时代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名现代人穿越到西晋末年,成了一名反贼。安乱世,平五胡,镇东虏,征西域,再兴汉室江山。???看?乱世之奸雄,扶华夏之将倾。
  • 民国血滴子

    民国血滴子

    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雍正在位时期创立的间谍与杀手组织血滴子,他们该何去何从?而在此时,身为现代人的黄景天也被牵扯其中,互相纠缠,他们之前又该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热门推荐
  • 想你的时候微微甜

    想你的时候微微甜

    安雁朵十一岁时,父母去世,大伯得到抚养权,但是他本意是霸占她的遗产。 在十八岁时,安雁朵考上大学,却被大伯撕了录取通知书,强迫结婚,于是,安雁朵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六年后,安雁朵羽翼渐丰,决定回到家乡,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爱情……也许她真的变了,但是每当想起过往的种种,还是会微微一笑,带着一丝甜蜜。
  • 练习一个人

    练习一个人

    每当夜幕来临,静谧的夜将白天遗留的热烈与繁忙稀释,我们才准备好迎接那个隐藏的自己。安安静静,在孤独中丰富饱满,这是懂得独处魅力的人才有的体验。作者将生命中自由闲居的一年,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远离熟悉安稳的生活,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喜欢的事物中去。独自面对生活,沉心与自己相处,安静且自由,回归内心,以向上的姿态迎接人生的海阔天空。独处不仅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热闹背后是无尽的寂静,但我们可以经由努力与取舍,让生活尽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样。生命是一个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没有人随心所欲地活着,我们终将学会直面孤独。练习一个人,无须等待他人来成全。
  • 异界之狙击之神

    异界之狙击之神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群英荟萃,璀璨星空。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能源短缺,人口爆炸。星空间的血与火,枪与玫瑰的宏伟画卷徐徐展开,尸骨与野心共同埋藏,阴谋和理想犬牙交错。而洛尘仅凭一人一枪,在异界杀了个七进七出,一颗诛神弹为时代画上了传奇的句号。
  • 无忧花开

    无忧花开

    外面的天空,黑压压的,好似末日来临。一道刺眼的亮边划破天际,轰隆隆的巨雷震耳欲聋,豆大的雨滴敲打着二十二层楼的窗玻璃,噼里啪啦乱响,大雨如开闸的洪水,倾泻而下。女人倚靠在窗边,凝神望向墙角缩成一团的男人。如果此刻把他从这窗口推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她犹疑着。炎夏的雷震雨恐怕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必须马上下定决心才行。男人似乎动了一下。他的双手被绳索缚住,反扣在身后,脸朝下,身体歪倒在地板上。“这是哪里?”男人的声音仿佛遥远的地洞里发出来的,闷热而潮湿。
  • 恋爱王者召唤术

    恋爱王者召唤术

    夏萝音,一个以双倍奖学金被招入圣德彼利亚学校的特优生。因为在布满青苔的墙壁上抠下了一颗赭石红的宝石,从而拉开了与人偶亚历克斯的一段奇妙旅程。然而,拥有宝石的不仅仅只有夏萝音一个人,还有处于学校最顶层的白金一班学生,他们又将与夏萝音发生怎么样的摩擦?沉睡在黑暗木匣子中的金发少年,弥漫着灰黑色烟雾的破旧阁楼,一排排整齐坐在橱窗里的人偶,还有那一支镌刻着古老姓氏的命运之笔。古老的秘密、曾经丢失的记忆、梦境里诡异的预示……本书将带你进入这美丽而神秘的人偶世界。
  • 拈花一笑的灵感

    拈花一笑的灵感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平桥稿

    平桥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转生成究极生物怎么办

    转生成究极生物怎么办

    新书骑士的龙契已过审核,本书已完结(虽然很难受,但其实是太监了。)
  • 俏厨娘,秀色田园

    俏厨娘,秀色田园

    文艺版简介:他说:等着我,我会回来娶你。守着这句话,她等待了三年。三年过后,良人骑白马而来,而她已嫁作人妇,笑问一声:客从何来?==抽筋版简介:夏帆同学,因为加班过劳,一睡之下,居然穿越了,而且很惨痛的穿越到了被抛弃的四岁寄养女夏小鱼的身上。寄养在楚家十年,一朝被推还夏家,夏小鱼的生活不得不重新开始。继母骄横,继妹刁蛮,可是夏小鱼姑娘也不是随便任人捏的软柿子!斗继母,治刁妹,惩恶少,弱小女子也能生存自立。开起了饭馆酒楼,打羸了擂台,混成了小镇第一食府。
  • 篮坛第一补丁

    篮坛第一补丁

    带着“东契奇”补丁回到2007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服杜兰特,看你还敢不敢投敌!什么,迈阿密有人抱团抵抗我?对不起,打散为止!还有某莫和某波波,不把你们搞出篮球圈,我就不是男主角!这是一个弘扬正气的篮球故事……【已有132万字完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