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2400000003

第3章

我的名字不是拉蒙,他明明晓得。但他也晓得,直到不久前,我还是这个国家最隐秘的情报单位里的一员,所以我猜想他指的是拉蒙·贾西亚。拉蒙是联邦调查局探员,他把美国的机密卖给苏联时,曾费尽千辛万苦隐藏自己的身份——但是用来装他偷窃文件的塑料垃圾袋上,却印满了他的指纹。拉蒙几乎可以确定是史上最无能的间谍了。就像我老在说的,班其实有幽默感。

“是啊,看了一点,”我告诉他。“住在这个垃圾堆的人,你们查到些什么了?她是主嫌犯吧?”

班可以隐藏很多事情,但他的双眼藏不住惊讶的表情——一个女人?!

好极了,我心想,“拉蒙”反击了。不过,布瑞德利是个冷静的警察。“真有趣,拉蒙,”他说,想搞清我是真的发现了什么,或只是故意语出惊人。“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我指出书桌上那半打啤酒,还有冰箱里的牛奶。“哪个男人会这样?男人会把啤酒拿去冰,让牛奶放在外头馊掉。再看看那些DVD——一堆浪漫喜剧,连一部动作片都没有。你要不要出去问问,”我继续说,“看这个破旅馆里有几个男人会在垃圾桶里面先套上垃圾袋?女人才会这么做。而且她不属于这种社会边缘人的地方,无论她是扮演什么角色。”

他思索我说的话,双眼盯着我看,但是看不出他是否相信我的说法。我还没来得及问,两个年轻警探——一男一女——从消防局装着有害化学物质的大桶后头出现,两人慌忙地停在布瑞德利面前。

“我们查到一些数据了,班!”那个女警说,“是有关房客——”

布瑞德利冷静地点头。“嗯,是个女人——说点我不知道的吧。她怎么样?”

我想他相信了我的说法。那两个警察目瞪口呆,不明白他怎么会晓得。到了明天早上,他们上司的传奇将会变得更伟大。我?我想这家伙还真无耻——他就这样眼睛都不眨地把功劳抢过去?我开始大笑。

布瑞德利匆匆看了我一眼,我本来以为他也要大笑响应,但是希望落空。不过他又把注意力转回那两名警察身上时,懒洋洋的双眼似乎闪现着笑意。“你们怎么知道房客是女人?”他问他们。

“我们拿到旅馆的登记簿和所有房间的档案。”那个男警探康纳·诺里斯回答。

布瑞德利忽然警觉起来。“跟经理拿的?你们找到那个混球,让他打开办公室的锁了?”

诺里斯摇头。“那家伙有四宗贩毒的逮捕令;他大概正在逃往墨西哥的途中。不,是这位阿佛瑞兹——”他指着旁边的女搭档——“她认出有个盗窃通缉犯,就住在楼上。”他看着旁边的搭档,不确定还要说多少。

阿佛瑞兹耸耸肩,希望自己能平安脱身。“我提出条件,请那个小偷帮忙挑开经理办公室门上和保险柜的那些锁,我就让他不必坐牢。”

她看着布瑞德利,很紧张,不晓得自己会惹上多少麻烦。

布瑞德利面无表情,只是声音放得更轻。“然后呢?”

“总共八个锁,他不到一分钟就全挑开了,”他说,“难怪在这个城市什么都不安全。”

“那个女人的档案里有什么?”布瑞德利问。

“一些收据。她住在这里刚满一年,”诺里斯说,“用现金付房租。没装电话,也没有电视、有线频道。她一定是不想被追踪。”

布瑞德利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邻居最后一次看到她是什么时候?”

“三四天前吧。没人确定。”诺里斯说。

布瑞德利咕哝着:“我看是杀了她的约会对象后,就立刻消失了。那她的身份呢——档案里总会有数据吧?”

阿佛瑞兹查阅她的笔记。“一张佛罗里达州的驾照,还有一张学生证之类的——上头没照片,”她说,“我敢说这些证件是真的。”

“还是去查查看吧。”布瑞德利告诉他们。

“我们交给彼得森了,”诺里斯,指的是另一个年轻警探,“他正在查。”

布瑞德利认可了。“那个小偷——或其他任何人——认识嫌犯,或知道什么关于她的事情吗?”

他们摇头。“没有人认识她,只是看过她进出而已。”诺里斯说,“二十出头,身高大约五英尺[4]八英寸,身材很棒。根据那个小偷说——”

布瑞德利翻了个白眼。“以他的标准,任何有两条腿的女人大概都叫身材很棒。”

诺里斯微笑,但阿佛瑞兹没笑——她只希望布瑞德利针对她跟那个小偷的协议说点什么。如果他要骂,就赶快骂吧。但她还是得继续报告,表现出专业:“根据一个自称在第一百一十四街演出的女演员说,这个女人的外形老是变来变去。今天是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明天就换成玛丽莲·曼森(Marilyn Manson),有时候一天之内两个玛丽莲的造型都会出现。然后还扮过德鲁·巴里摩尔(Drew Barrymore)和小甜甜布兰妮(Britney)、埃德娜夫人(Dame Edna)、凯蒂莲(K.d.lang)——”

“你是说真的?”布瑞德利问。两名年轻警探点点头,又一口气说了更多名字,好像是要证明是真的。“我真的很期待看到嫌犯计算机合成拼图。”他说,知道所有通往谋杀调查的大道全都被堵死了。“还有其他的吗?”两个警探摇摇头,说没了。

“最好开始去跟那些通缉犯录口供——或至少找那些没被通缉的,不过全旅舍没被通缉的人,加起来大概只会有三个。”

布瑞德利请他们可以离开了,然后转向角落的我,要开始讨论某件令他非常不安的事情。

“你见过这种东西吗?”他问,戴上塑料手套,从壁橱的一个架子上拿出一个金属盒子。盒子是黄褐色的,很薄,薄得我之前根本没注意到。他正要打开盒子,又停下来,回头看着阿佛瑞兹和诺里斯一会儿。他们正往外走,经过一个个正在收拾有害化学物质泵浦的消防员。

“嘿,两位!”他喊道。他们回头看。“关于那个小偷——做得很好。”我们看到阿佛瑞兹脸上解脱的表情,两个人都默默举手微笑,表示听到了。难怪他的手下崇拜他。

我看着那个金属盒子——仔细检视之下,比较像个公文包,盒子一侧印了白色的序号。显然是军用品,但我只模糊记得见过类似的东西。“是战地手术包吗?”我说,不太确定。

“很接近了,”布瑞德利说,“牙医包。”他打开那盒子,里头装在泡棉里的,是一整套军用牙医器具:撑开器、探针、拔牙钳等。

我瞪着他。“她把被害人的牙齿拔掉了?”我问。

“全部拔光了。我们一颗都没找到,所以我猜想她把牙齿全丢掉。或许她丢进马桶冲掉,那我们就走运了——所以我才要把水管都给拆了。”

“那些牙齿是在死前还是死后拔掉的?”

班明白我的意思。“不,不是凌虐的手段。验尸处的人看过她的口腔。他们很确定是死后拔掉的,只是为了防止我们查出被害人身份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我拜托你过来一趟——我记得你的书里写过一桩谋杀,是有关外行人拔牙的。如果是发生在美国,我想或许有——”

“没有关联,那是发生在瑞典。”我说,“有个家伙拿外科手术锤用在被害人的牙桥和下巴——我想是同样的目的——但是拔牙钳?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情。”

“唔,现在见过了。”班回答。

“很有启发性,”我说,“文明真是不断在进步啊。”

先不管我对人性的绝望,我不得不说,我对凶手更佩服了——从一个死人嘴里拔掉三十二颗牙齿,这可不会容易。凶手显然掌握了一个重要的观念,那是大部分决定要杀人的凶手会忽略的:没有人会因为谋杀而被逮;只会因为计划不周而被逮。

我指着那个金属盒。“一般人要去哪里找来这种东西?”我问。

班耸耸肩。“到处都有。我打了电话给一个国防部的老朋友,他去查了档案:四万件剩余库存——军方过去几年就抛售给各地的户外用品店。我们会再追查,不过不可能因此查到凶手的。我不确定任何人可以——”

他的声音愈来愈小——他四下看着房间,像是陷入一个迷宫,想找到出路。“没有被害者的脸,”他轻声说,“没有牙齿记录,没有证人——最糟糕的是,没有动机。你对这类事情比任何人都懂——要是我问你破案的概率有多大,你怎么说?”

“现在?就像威力球,或随便哪个中奖概率最低的乐透彩券。”我告诉他,“你走进来,第一个想的是:外行凶手,又一个毒品或性交造成的谋杀案。然后仔细一看——我这辈子只看过两桩这么厉害的案子。”然后我告诉他杀菌喷雾的事情,他听了当然更不乐观了。

“谢谢你的鼓励啊,”他说。食指和大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我长期仔细观察下来,知道这表示他想抽烟。他有回告诉我,他1990年代戒了烟,此后他常想着抽根烟会好一点,想了一定有一百万次了。眼前他显然就在想。为了熬过那种渴望,他就开口说话。“你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吗?玛西有回跟我说,”玛西是他老婆,“说我太靠近这些被害人了,结果我就开始想象,他们现在只剩下我这个朋友了。”

“他们的捍卫者?”我提出。

“她就是用这个字眼。而且有件事我从来就办不到——玛西说她唯一真正喜欢我,可能就只有这一点——我从来就没办法让朋友失望。”

死人的捍卫者,我心想。这也不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事情。我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帮他,但是没办法——这不是我负责的调查,而且尽管我才三十几岁,但是已经退休了。

一名技师迅速走进房间,用亚洲口音喊道:“班?”布瑞德利转身。“去地下室!”

04

三个技术人员穿着连身工作服,忙着在拆一道旧砖墙。尽管戴着口罩,他们还是被洞里的气味搞得快窒息。里头没有尸体——腐烂的肉类有一种独特的臭味——这个臭味是渗漏的污水、霉菌、一百代老鼠粪的混合物。

布瑞德利走过一连串肮脏的地下室,停在刺眼的灯光中,几盏工作灯照着那片毁坏的墙。我跟在他后面,中间隔着其他调查人员,到达时刚好来得及看到那个亚洲男人——他是华裔美国人,大家都喊他布鲁斯,显然是因为李小龙的英文名字就是布鲁斯(Bruce)——拿着一盏手持灯,照进刚拆开的墙内。

里头是一片施工马虎的水管迷宫。布鲁斯解释,他们把89号房的浴室大拆特拆,但是没在U形管里面发现任何东西。于是他们跟那些鉴识人员要来一小罐快蓝B试剂,兑上一品脱的水,倒进污水管中。

结果花了五分钟,那些染蓝的水才终于流到底下来。于是他们知道,如果水流得这么慢,那么在89号房和地下室间一定有哪里堵住了。现在他们找到了堵塞物——就在墙后这片混乱交错的水管中。

“拜托告诉我,你们发现的是牙齿,”布瑞德利说,“她把牙齿扔进马桶里冲掉了吧?”

布鲁斯摇摇头,把那盏手持灯照向一团由烧黑纸张所构成的烂糊,卡在一个九十度角的转弯处。“这根水管是直通89号房——我们测试过了。”他说,指着那团烂糊,“不管这个是什么,她大概都先烧了,然后扔进马桶冲掉。她这么处理是对的,只是她不晓得这可能违反房客守则。”

布瑞德利拿着镊子开始挑开那团烂糊。“有收据,有地铁卡,还有电影票。”他说,“看起来她是走前检查最后一遍,把遗漏的东西全都给扔掉。”他小心翼翼翻开更多焚烧过的碎片,“一张购物单——或许可以拿来比对笔迹,如果我们能找到——”

他停下来,看着一张烧得比较不严重的纸片。“七个数字。手写的:9、0、2、5、2、3、4。后头还有,但是烧掉了。”

他夹起那张纸片,举高了给大家看,但我知道他讲话的对象其实是我,好像我在情报机构工作过的资历,就表示我可以当译码员。七个手写的数字,半毁掉的,什么意义都有可能。但是我有个优势。做情报这一行的人,老是要处理碎片,所以我不会因为一时看不懂就放弃。

但其他的人,当然,就开始猜测起来——银行账户、信用卡、邮政编码、互联网的网址、电话号码。阿佛瑞兹说电话号码的区域号码中没有902,她说得没错,算是吧。

“是啊,可是我们也可以拨到加拿大。”彼得森说,他是个年轻的警探,身材像是美式足球里的后卫。“902是新斯科舍的区域号码。我祖父在那边有个农场。”

布瑞德利没反应:他依旧看着我,等着听我的意见。我已经从以往惨痛的经验中学会,除非你很确定,否则什么都不要说,于是我耸耸肩。然后布瑞德利和其他人就继续讨论别的去了。

当时我真正在想的,其实是那份挂墙式月历,从我第一眼看到,就一直念念不忘。根据月历背后的标签,是在纽约很高档的瑞佐利书店买的,四十元,对于一份买来只看日期而不使用的月历来说,这可是一大笔钱。凶手显然很聪明,我忽然想到,这个东西对她来说根本不是月历:或许她是对古代遗迹有兴趣。

我的职业生涯大半待在欧洲,而且尽管我去欧洲东端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我相当确定90是土耳其的国码。只要花一天在那个国家旅行,你就会明白那里拥有的古希腊罗马遗迹超过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如果90真的代表土耳其的国码,那有可能后头的数字就是区域码加上某个电话号码的前几码。我没惊动任何人,悄悄走出去,来到地下室最安静的角落,用手机打了个电话到我所使用的威瑞森电信公司(Verizon),想询问土耳其的区域码。

我等着对方接电话时,看了一眼手表,很惊讶地发现外头一定是天亮了——打从一个工友去89号房隔壁检查电线问题,接着又为了某些电线问题而打开89号的门锁,到现在已经十个小时了。难怪每个人看起来都很累。

同类推荐
  • 千禧年

    千禧年

    本书通过汤嘉莉与郑星远这对夫妻坎坷的人生经历,述说正义与邪恶、良知与丑恶的交织。郑星远为了告倒副市长和厂长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人性的善恶。心有天高命如纸博,这句话形容汤嘉莉在恰当不过,两个男知青一见钟情,同时爱上汤嘉莉,并开展旷日持久的争夺战。小说透过故事进展将招工、进城、抛弃、喜新、高考、结婚等个人生活的描述,折射出社会变迁带来的个人命运的改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5)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去往松花镇

    去往松花镇

    《去往松花镇》是“宁波青年作家创作文库(第3辑)”中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青年作家符利群*创作的《去往松花镇》《水上花生》《木槿只开一回花》等十部中短篇小说,大多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态,文笔细腻,可读性强。
  • 高老头

    高老头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不断发生改变,但仍然保持着正义与道德。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物欲横流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支配下人的道德沦丧和冷酷无情,揭示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贵族阶级的穷途末路。
  • 美系悬疑推理小说精选集.1(共3册)

    美系悬疑推理小说精选集.1(共3册)

    本套装共3册,分别为《窗里的女人》《幸存女孩》《完美婚姻》。
热门推荐
  • 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

    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

    超人气古代言情小说之且赋深情系列新锐作家乔初十年深情挚爱之作不悔此生,情根深种;宁负天下,不负卿卿。他屏住呼吸看着那面巾一点点下移,当那张熟悉的面容终于全部出现时,他听到全世界花开的声音,他看到漫天飞红……《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讲述:三年前,卷入轩辕国夺位之争的北棠半夏被人追杀。她重伤失忆后辗转流落到龙临国,为龙临国三王爷龙煜寒所救。龙煜寒根据“失忆”的谐音为她起名为“十一”。对失忆的十一而言,龙煜寒就是她的全部。这个本来惊才艳绝的奇女子,为了心爱的男子敛去一身光华。
  • 浓情淡如你

    浓情淡如你

    可我们是人,总有七情六欲,总会生了贪心。一句,人为蝼蚁,你为苍生。一句,生死大局,只为守你。喻双笙,不求多,只求一人,却得一句:因果报应。每个人,都在怪圈里,尝到了生离死别的伤,求不得的苦。
  • 灵印变

    灵印变

    “不要问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吴用,那是一段令人伤心的往事。”吴用面上带着追忆,思绪回到了自己第一次遭雷劈的情景。“世人又怎么能明白,我这逆天的灵印,都是被雷由一条垃圾的杂草劈出来的啊。”杂草灵印当真是杂草?那一道道的神雷,当真是乱劈的?这当中到底藏着多大的阴谋?随着吴用的成长,谜底一步步的揭开。
  • 机长烈爱,非你莫属

    机长烈爱,非你莫属

    (已完结)一对是青梅竹马,一对是契约情人。请看美丽空姐与酷帅机长之间的千回百转,痴痴缠缠。(慢热文,往后更精彩!)————————我是林筱晓。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冷柏航爱上我。因为他不会,所以这只能是愿望。当某天一不小心圈圈又叉叉后,你老套地来求婚,我别别扭扭又屁颠颠地答应,然后开始一场围墙内的拉力赛。你要低调隐婚,好,隐婚就隐婚。你要充分自由,好,自由就自由。只是,当你说要分手,我真的说不出分手就分手。。。。。。爱上你,只需一秒。忘记你,却要一生。拼尽所有后,我终于学会放弃,开始忘记。背起行囊,我将要开始一场旅程,目的是没有你的地方。你说,你的生命可以没有我。那么,我的生命也将没有你。【我是冷柏航。我把天空拉得很近,却把爱情推得很远。我后悔了。不管她是否喝了孟婆汤,不管她是否有了新的爱,我要寻回她。不择手段,用尽深情。】
  • 旋风少女之风起那时

    旋风少女之风起那时

    本文不是以戚百草为主,会添加一些新人物,突然来了兴致,写的不好请见谅。#学生党,更期不定。
  • 七言律

    七言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他与黎明同行

    他与黎明同行

    乔零露于黎玉瓒而言是枯木逢春,也是可望却不可及,少年青涩的悸动美好而克制。她在云雾弥漫之时出现,又在将亮不亮的黎明不告而别。久别重逢,她一如当年,那样决绝,两人陷入僵局,那人颀长单薄的背脊微微颤抖,他仍在逞强,从此星星坠落,再无月暮温柔。他在万众瞩目的舞台灯光下郑重向她告白求婚,乌压压的人群呐喊声不绝于耳,他满眼赤诚的爱意,沉声庄严宣誓:“你就是我的唯一与例外。”后来的后来,他一遍遍缱绻呼唤她的名字,两人相拥而眠,缠绵悱恻,她靠在青年宽厚的怀里,安心而依恋,他们会在漫漫时光里永远并肩同行。知晓黑暗,才能拥抱光明。本文又名《破晓》
  • 虚无战法

    虚无战法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寻道难,成道难,证道难。难,难,难。破劫难,渡三灾,体人心,问天心。只为长生!
  •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集)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集)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罗曼·罗兰的传记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描写了音乐天才约翰·克利斯朵夫与自身、与艺术、与社会斗争的一生,从少年时代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社会与艺术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友情与爱情的悲歌,到差点被生命的大难关摧毁,但最终达到清明高远的境界。约翰·克利斯朵夫虽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性格,但是他对于生命、艺术却有着极大的热情,即使遭到误解,仍然保持着真诚的心,坚韧、勇敢地斗争。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