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4500000038

第38章 寻找雩泉的人

(一)

第一次听说东方龙吟这个名字是在路上,知道了他是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研究苏轼的学者型作家,他的“文侠小说”《万古风流苏东坡》,开创了我国“文侠小说”的先河。他追寻着苏轼的足迹一路写来,已经写了180万字;第二次听说这个名字仍是在路上,他已经来到了我们所在的小城——这个苏轼曾做过两年知州的地方。于是,我们《超然台》杂志社的编辑人员们便匆匆从异地返回,去拜会这位跋山涉水而来的作家。

我们都是走在路上的人,都是寻找中的人。龙吟离开北京来小城寻找,我们离开小城去异地寻找。我们都想从平常的事物中找出不平常,将平淡的人生过得不平淡。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超越世俗互相理解:我们在寻找什么,我们为什么寻找?

(二)

敞开房门迎接我们的东方龙吟,看上去完全是一位山东大汉。作为一个南方人,他的个头出人意料,他健康挺拔的身躯使宾馆的房间显得拥挤狭小,而白色的近视眼镜则使他不失文质彬彬。

一问我们才知道,敢情他的祖上也是山东人。为写《万古风流苏东坡》,龙吟写到哪里,就走到哪里。在此之前,他已经将苏轼曾经走过的地方走了一遍,在苏轼留下足迹的每寸土地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次来小城是想更详细、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设身处地地体会苏轼当时的心境和心情,他想隔着900多年的历史和苏轼对话。他要考证、反思,真切地抚摸每一个细节,这样他才能真正地走进苏公的内心世界。

在吃晚饭时我们才发现:言谈豪爽的龙吟却不善饮,只一小杯下去便面红耳赤,这点和他所崇敬的苏轼一样——在人们心目中,苏轼、李白等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都是海量,殊不知当时没有白酒,人们喝的是米酒,苏轼的酒量若按现在一般度数的白酒计算,也不过二两酒而已,对此曾有专家作过精细的考证。

龙先生不知从何处买来了诸城地图,他对我们当地那些源远流长的地名如数家珍,熟悉得就像盘腿坐在自家炕头上一样。他谈到了苏轼知密州时的那些从委婉变得超然豪放的词文,虔诚地相信是这块土地孕育了它们,若一直留在阴柔缠绵的南方,他绝对写不出“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那样的句子;苏轼写作的高峰也不只是人们所说的黄州,在密州就是一个高峰,而且是一个词风大变的时期,是他政治上远离是非、心情上春风得意的一个时期;他还谈到了苏轼文中的一些典故、建筑、风土人情,甚至植物——他同当地的学者细细地探讨《后杞菊赋》中的问题,一致认为文中的“杞菊”不是多数学者认为的枸杞和菊花,“杞”疑问尚存,而所谓的菊花很可能是当地的一种叫做“鬼子姜”(学名“菊芋”)的植物,这种植物在古密州曾经随处可见,在春风拂面的野外,它们开着黄黄的小花。

我们几个年轻人都有些羞愧,因为我们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成了外人,我们不了解它就像不了解自己的父母,我们口口声声地爱它却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和狭义的范围。对那些曾经照亮过这块土地的古人,我们没有真诚的记忆,更没有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和龙吟先生同来的,还有他的夫人艾薇,一位温柔大度、善解人意的南方女子。几年来,为他们共同崇敬的诗人,这一对神仙眷侣相依相伴,走遍了神州的山山水水。

(三)

龙吟夫妇此次来诸最想去寻找的,是常山的雩泉。

常山在诸城城南20里,在苏轼的《雩泉记》中可以找到它名字的由来:“民以其可信而有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常山又名卧虎山,因状若卧虎而得名。它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虔诚的乡民们称掌管常山的神为“常山老母”。苏轼知密州期间,多灾多难,始终被蝗灾和旱情困扰着。为此,他曾多次前往常山为百姓祈雨,而常山也仿佛有灵性,“祷于兹山,未尝不应”,“皆应如响”,如一位善解人意、有求必应的知己,在苏轼和常山之间,有一种空谷回音般的默契。

祈雨活动常在一山泉边进行,常祈常应,因而苏轼最终将常山的力量归功于了此泉。他相信常山之所以能够出云为雨,守信于密州百姓,就在于有这口泉。当时的泉寂寂无名,但在苏轼的文中我们可以看见它鲜活的模样:“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于是琢石为井,并在上面建亭,此时这眼神奇的泉才有了一个名字“雩泉”。

在苏轼看来,常山受到祭祀并不是因为山势高大,而是因为它美德不变。不知是因为苏轼的祭祀,常山才有了灵性,还是因为常山的灵性,苏轼才能够常祈常应?

山再矮,一样地可以放眼天下。苏轼曾经昂首站在常山绝顶广丽亭上,身影孤单却又傲然。苍劲的风吹着他朴素的衣衫和眯起的双眼,他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懂得。思想和才气超越了他生存时代的人,总是孤独的,尽管他们也活在人群中间,吃着同样的五谷杂粮,说着同样的话,穿着同样的衣裳,但在同样的血肉之躯里,却盛着一个更为博大深邃的世界;在同样的视野里,他们却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是那个时代的高山,不管隔着多少朝代去看他们,都会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他懂得你,你却不一定懂得他,恰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像飞鸟追不上最远的浮云,我们看不懂他的心情。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时还。”900多年前的苏轼走了,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900多年后,龙吟来了,来了,也将匆匆离去。他们,都只是这块土地的过客。然而他们留下的足迹,将成为这块古土上点睛的一笔。

东方龙吟,这个虔诚的有心人,他或许正是当年那群拍手笑问何时还的儿童中的一个。他想看见什么,他想留下什么,他将带走什么?

(四)

在去常山的路上,为了解更多当地的风土人情,龙吟特地将地方文化研究会的邹先生请到了自己的车上。他开着的这辆本田车,是他自己用稿费买的。他就是开着这辆车踏上了寻找东坡足迹的路。

龙吟夫人艾薇,出身于江南的名门世家,在她的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宽容和大气,和对弱小事物的由衷的怜惜,她看待万事万物的目光里,有一种母性的悲悯和柔情。她谈起龙吟时的那种既赞赏又心疼的口气,让人看到了夫唱妇随、心心相印的境界。

东方龙吟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小镇上,高中毕业后曾到煤矿挖煤4年。坚忍不拔的人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人生。在深不见底的井下,在前程渺茫的日子里,他就着头顶的矿灯复习功课,终于在1977年考上了大学,并于1981年底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留院工作,成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中最年轻的编写组成员。在此期间他发表了数十篇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出版了四十余万字的《宋辽金诗选注》等专著,他所撰写的一些书对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影响很大。40岁后,龙吟才开始进行小说创作,新千年他的“文侠小说”的开山之作《智圣东方朔》由作家出版社以“新千年第一书”的形式出版,被中央电视台买断改编权,在电台以评书形式播出。

龙吟从没有忘记过东坡,却一直不敢妄写苏东坡,虽然他对东坡诗词的喜爱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了,虽然他从大学起便系统地阅读《东坡全集》,虽然他对东坡的研究已有20年的历史,可是他连一篇关于东坡的论文也没有写。他始终牢记他的导师——胡念贻、范宁二位先生的话,耐得住漫长的寂寞,先潜心打好功底,等生活积累丰厚之后再说。所以,他选择了一条由学者到作家的艰辛之路。他觉得东坡是大地孕育了很久才造就出的一位旷世奇才,面对着被视为“天书”的《东坡易传》,他感觉是面对着一片浩瀚的大海,阅历、学识尚浅的人,如何深入其中去遨游?不透彻地研究《东坡易传》,怎能把握苏轼的哲学思想和他诗词中撼魂动魄的天人之境?

龙吟一直在积累。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终于感觉自己有了书写东坡的把握和能力,这一写就一发而不可收。在他的《万古风流苏东坡》中,他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东坡形象,可歌可泣、可敬可佩,令人击节称奇。所有对东坡的评价和景仰都在书中了,为了这一天,龙吟整整准备了半生。他的书受到了苏学研究专家孔凡礼、朱靖华等人的高度赞赏。有评论家说:弥漫于小说字里行间的那种富有感召力的心理氛围,叫人置身其中,不由得一口气读下去。这氛围,来自书中东坡的精神魅力,也来自小说作者的精神魅力。

——那么,小说作者的精神魅力来自何处呢?

最了解龙吟的艾薇说,龙吟在骨子里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在他50年的生命历程中,可谓上过天、入过地,可是他只想做一个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人,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独立的想法,坚持着自己在别人看来不切实际(或者说得不偿失)的理想,为此他可以放弃许多在别人看来应当珍惜的东西。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最终实现了自己,他现在做的恰恰是他最乐意做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把理想和现实融为一体。

苏轼一直在影响着龙吟的为人处事,他在他书的后记中坦然地说,他曾经在“中书省”习练官场文字,可是他最终却将自己“流放”到了江湖,让自己充分领略了从冷漠的天上宫阙到混浊人间的世态炎凉。我们无从知晓这其中的波折和故事,但可以想象:这一过程,显然也充斥着东坡的不羁和孟浪,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小说。这部小说是龙吟用笔写出来的,也是龙吟用脚走出来的。

为了苏公,龙吟究竟走过多少路?从苏轼出生的眉山,到苏轼曾经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从苏轼曾经为官的杭州、黄州、徐州……一直到鲁东南的这座算不上“山”的常山脚下……

(五)

因苏轼而扬名的常山不高也不远,但是寻找雩泉的过程却不失曲折。

常山貌不惊人,却显得恬静、安详、大气。或许苏轼的光环一直在笼罩着它,从未离开。常山不以山奇而取胜,而以它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氛围著称。在那样小的一座山上,曾经有过众多的宫祠亭榭,以及碑碣和摩崖题记。它多次受到历朝皇帝的诏封,还一度成为佛教、道教圣地。还有哪座如此小的山,享受到过如此多的荣耀?在常山,脚下的每一步踩到的都是文化。

小小的雩泉只听说在北坡,到底在北坡的哪儿呢?看山的老人用长烟袋为我们指点了一条路,但是走着走着那条路就失踪了。我们只能陪着龙吟夫妇朝着大致方向搜寻。

山上生长着最普通的植物,在温和的秋风里,它们平静地成熟了。多数的野花都已凋零,但是成片成片金黄褐红的叶子,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秋天的到来在这里竟是那样温馨自然,没有丝毫的荒凉和感伤。

龙吟先生提着沉沉的工具包,不时从中取出相机或者录像机,抓取某个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价值的镜头:包着头巾的乡下老妇、撒在山坡上的壮实的牛犊、怯生生喊着“妈妈”的小羊羔儿、枯叶飒飒的玉米秸、掉光了叶子的野酸枣和野枸杞……他爱苏轼,也爱苏轼曾经爱过的这片土地。一个不经意的场景,就引起他的忧患和联想。挖白灰挖出的石孔,使常山变得残缺丑陋,那是大地最痛的伤口。听看山的老人说,前几年曾有乡民到山上胡乱砍伐,半大不小的树,他们就砍了去做烧饭的柴火,多疼人啊,一棵树自己辛辛苦苦长那么大,得长多少年啊!

山茅草在秋风里红了,洁白的茅英英儿羽毛似的飘飞在阳光里。叫不上名字的鸟雀儿蹲在树枝上叽喳着闲话,淳朴的牛羊用好奇的大眼注视着这些奇怪的人。龙先生的衣服上沾着带刺儿的苍子,近视镜在阳光下灼灼闪光。我们一行6人,拨开藤蔓缠绕的荆棘,每走一步都有找到雩泉的渴望和想象。谁的手被棘针划出了一道口子,谁的头撞到了谁的屁股上,谁的脚下一滑,差点儿掉到塌陷的裂缝里去,引得一旁的山菊花抖动不已……看似平缓的常山,也是有危险的喔。

天已近晌午,我们渐渐地有些绝望,怕万一找不到,辜负了龙吟先生。我们在心里一遍遍祈祷:雩泉,雩泉,你若真有灵的话,就赶快露面吧!

突然,谁在前面喊了:“找到了,找到了!”身上立时有了劲儿,争着抢着跑过去,就看到了传说中的雩泉!

(六)

或许雩泉一直在等待,900多年前,等待一个旷世奇人来给它起一个名字;900多年后,等待有人来看它沧桑的容颜。

眼前的雩泉和普通的水井毫无二致,它裸露在阳光下,石砌的井口,上面已没有遮风挡雨的亭子,可是它四周的景物,却葱郁得和远处的秋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都很高兴,千百年来它仍然没有枯竭荒废,没有被岁月的沙土埋葬,它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你看它分明就是农家菜园里的一口用来灌溉的水井,它平易亲切地坐在一畦畦碧绿的白菜、菠菜中间,扁豆、茄子和菜椒在其他的地方早就枯萎了,可是在这儿仍是一派鲜活的模样。井的四周仿佛有什么神光灵气,将季节悄悄地挡在了外面。更神奇的是它旁边的一片竹林,绿得那般青翠水灵,沁人心脾——都秋天了怎么竟会没有丝毫的老态呢?!

龙吟夫妇相依偎着在竹林的石碑上合了影,那一刻他们是那样容光焕发,兴高采烈,如神话中一对找到了宝藏的小孩子。我们都蹶着屁股趴在井台上看泉水,水面清冽如镜,仿佛千年的岁月就在那一瞬之间滑过去了。

龙吟先生没有更多的话说,所有的感慨与思索,留待日后去回味和抒发吧——他只管扛着摄像机不停地拍,雩泉及它周边的景物都有幸在那一刻永恒地留下了。他甚至孩子气地拍下自己在雩泉中的倒影,让我们看他荡漾在水波中的笑脸。

告别雩泉的时候,看见一畦畦青翠的萝卜,龙吟忍不住拔了一只,放在袖子上粗粗地擦了擦就和夫人分而食之,这可是雩泉水育出的萝卜呵!

龙吟走了,而雩泉还将源源不断地“泉”下去。它是大地睁着的眼睛,辉映着蓝天白云,摄下亘古的风雨变幻,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刻,它清澈的眸子里,是否会映出一个须发飘逸、目光深邃的古人吟哦的身影?

找到雩泉之后的龙吟还要继续去寻找什么?

等待过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的雩泉,还在等待什么?

同类推荐
  • 让我背负你的忧郁

    让我背负你的忧郁

    晚年的郑玲几乎一直躺在病榻上与病魔抗争,但她从来都没有停止写诗。即使在病床上不能动,她还通过口述让爱人一句句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受难的诗人,一个在受难中仍坚持发声的诗人。郑玲多年来的诗歌写作真正体现了诗人的角色——创造者。当与郑玲同时代的诗人纷纷搁笔或者诗歌写作早已定型化的时候,她却不断在诗歌的道路上跋涉和探寻。她像地质勘探者一样不断地发现与创设,不断揭示那些为人们所忽视的生动的细节和富有象征性的场景。郑玲在细腻的观察、真切的感受、频繁的发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艺术自律的诗性抒写中既呈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也凸现了个体的主体观照和命运。在静观、深入、沉潜、等待与勘测中诗人擦亮了人世、生存、时代和现场的粗糙的纹理。她的诗歌总有一种拨开浓重的生存浮尘的冲动,诗人更为深刻而明晰地知晓圣洁的东西总是在高处,而沉重的东西总是在尘世。她一遍遍擦去世俗的尘垢,从而使得那一个个年轮碾压下的物事重新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光泽。
  • 无数灯火选中的夜(中国好诗·第二季)

    无数灯火选中的夜(中国好诗·第二季)

    说到冯娜,作为阅读者很容易会想到——云南(出生地)、广州、少数民族、图书馆、女性、“85后”。冯娜的诗歌淡然但非寡淡,或者像她在诗歌中所说的像“偏狭的桉树”。那种俭省和留白的话语方式总是让人想起藏区的道歌。冯娜懂得放也懂得收,很多诗作的结尾仿佛一个人的手掌在有水汽的玻璃板上停留。具体来看,冯娜近期的诗歌主要分为四个空间区隔,而实际上它们彼此间又是相通的——出生地、南方、北方、精神生活的空间。从空间角度来说,冯娜的诗歌是有具体指向的,但是反过来看这些空间实际上是互相穿连、交织起来的。它们一起呈现出来,恰好又是彼此关联而又相互分开,呈现了现代性经验的复杂性与可变性。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热门推荐
  • 我转生成精灵1那些事

    我转生成精灵1那些事

    我要说的事,你们千万别害怕我刚才,变成精灵了。就是那种又像人,又像妖精的精灵啊!不是宝可梦!我变成的精灵是女的,没G2的。精灵啊!魔兽玩过没?就是那种耳朵很长的精灵啊!这不是漂不漂亮的问题,这真的是那种很少见的——沙雕制杖精灵。————这是一只精灵萝莉带着一个不靠谱的制杖系统在一个充满异界气息的船新世界被各方动漫和游戏里的大佬们围殴的欢乐故事哟【ps:先说好,主角绝不嫁人。本书会涉及如Fate、刀剑神域、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在下求搞、Overlord等动漫和诸如鬼泣、魔兽、暗黑破坏神、黑暗之魂等游戏中的人物,我会把设定讲清楚,不必担心会因为不知道设定而看不懂的情况。】
  • 谁是你的客户

    谁是你的客户

    本书主要帮读者树立这样一种理念——你的老板、下属、同事和外部客户都是你的客户,你应该在工作中为这些人做好服务,在服务老板、下属、同事和外部客户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本书所倡导的服务精神是作为一名优秀职业人所必需的,为职业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提供切实可用的指导和建议。
  •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商魂:现代企业做强做大的45个制胜法则

    商魂:现代企业做强做大的45个制胜法则

    《商魂:现代企业做强做大的45个制胜法则》编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现代企业做强做大应遵守的45个制胜法则,这也是企业(企业家)的商魂所在。对于每一条法则,都从“法则解读”、“经典案例”、“实施要诀”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和阐述,同时具有可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相信本书一定会成为各大、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的有益读物。
  • 白少,宠妻如命

    白少,宠妻如命

    “小柔,我爱你。”男友的生日宴,公然挽着她异卵双胞胎的妹妹出现,只当她不存在般,诉说着彼此的爱语。她心碎了一地,脸上却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艳丽笑容。“既然这样,那我祝你们有情人终成怨偶。”只留给他们一个骄傲的背影,没有人看见,转身之后,她眼角滑落的泪,和心底的绝望。两年的感情,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笑话。直到遇见了他,白胜,英国皇室公主的子孙,国家安全局局长白迟的儿子,国安局反恐特勤队队长,华丽丽的军三代,香港最具价值的黄金单身汉。他用他的深情,许给了她一整个宇宙。*【腹黑毒舌卷】“姐姐,爸爸已经答应我和少泉的婚事了,就在皇朝国际酒店举行,少泉说越隆重越好,但是我最想得到的,还是你的祝福,你能去参加吗?”季柔一脸诚恳的说,话语间,透露出的是无尽的炫耀。她暗嘲,这演技倒是越来越长进,都能角逐奥斯卡了。正要说话,一旁的男人却云淡风轻的道:“不巧,我已经答应英女王那天要带妍妍去参加白金汉宫的王室盛宴,季小姐不嫌弃的话,婚礼那天我可以让闵总打个折,就算作是我和妍妍送的礼金了。”看到季柔有如便秘般的表情,她不厚道的想拍桌大笑。事后,她开玩笑问他:“你一个大男人,用这种招,不觉得幼稚啊?”那人勾唇,脸上是风华绝代的浅笑。“招不存在幼稚不幼稚,只要管用就行,你不觉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她们来说才是最受打击的么?”*【温情溺宠卷】拍卖会上,他一掷亿金,只为博佳人一笑。她弱弱的问:“我是不是太败家了?”那人答曰:“不会,赚了钱就是用来给老婆败的,不然赚那么多的钱,连个帮我花的人都没有,多没成就感。我现在就缺个人给我败家。”某人无限感动ING“你不要对我太好,会把我宠坏的。”“宠坏就宠坏吧,就算有一天你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只会笑着闭上眼睛。”*【如狼似虎卷】“阿胜,今天又有女人找上门了,她说跟你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某人语气不善。正在她颈项边啃咬的男人漫不经心的“哦”了声:“那你怎么说?”“我说我是你老婆,明媒正娶,情投意合。”男人点点头。“不错,下次再有人上门,你就说你是我孩子她妈,同床共枕,情比金坚。”女人疑惑。“孩子都没有,哪来的妈?”“乖,我们现在不是在造么。我努力点,你很快就能当上妈了。”说完,果断的扑倒,吃之。*
  • 骑竹马的盖世英雄

    骑竹马的盖世英雄

    直到他身边已有佳人陪伴,甘宇佳才知道她喜欢苏晨的这十年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她伤心的离开了,再次相见,苏晨紧抓住她的手“回来吧,温柔不多我都留给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终极进化

    终极进化

    末法时代的吃货少年,回到一千年前,手持顶级文明利器,在未来都市掀起惊世狂澜……“36D?是顶级异兽吗?我要吃!”“不要!那是异族皇族的绝美少女……”“异族不就是异兽么?变成人形,一样还是异兽,我要吃了它……”吃货少年流着口水,扑了上去……
  • 快穿之我想重新穿越

    快穿之我想重新穿越

    林双很不幸的意外身故,开启了她的快穿之路,可每次接收完原主的心愿之后好想重新穿越一次!
  • 穆少,撩一聊

    穆少,撩一聊

    "如果没有做好和你共度余生的准备""我是不敢来招惹你的”遇见你是命运的安排,成为朋友那是我的选择,而爱上你是我所无法控制的意外。#此文纯属虚构,请勿归结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