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8100000020

第20章 怒发冲冠

岳飞营帐。岳飞帐内看书。牛皋进帐道:“大元帅,今日春光大好,众将领想出营去散散心。”

岳飞欣然道:“好哇。众将士征战辛苦。本帅就放假两日。但要约法三章:一、不可惹是生非;二、不可超时不归;三、安排好值日将领。”

牛皋道:“遵命!”退出。

岳飞对张保道:“久闻此处齐山翠微亭景致好。今日我们也去踏踏春光。你去请王佐将军一道前往。王横备些酒菜。”

张保、王横:“是!”

齐山。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溪水淙淙,林木森森。极目远眺,满山青翠。

山林静幽,蹄声踏踏。岳飞、王佐一身轻装打扮,骑马并辔缓缓而行。马前张保开道。马后王横挑担紧随。

岳飞、王佐一行兴致勃勃,游山玩水,近赏水、远观山。

翠微亭内,张保、王横已摆好酒菜果品。岳飞道:“今日不讲上下,只讲兄弟情分。张保、王横也一并坐下喝酒。”

张保、王横道:“谢元帅。”欣然落座。

岳飞道:“此地景致果然名不虚传。”

王佐道:“难得元帅有此雅兴。今日十五,我们就在此山上赏月。”

岳飞:“甚好。”言罢,举起酒杯,对三人道:“众兄弟随愚兄南征北战,历尽辛苦,今日为兄敬你们一杯!”

王佐三人举起酒杯:“谢大哥!”一饮而尽。

岳飞:“王贤弟,而今金寇大败北退,国内草寇多平。百姓稍得安息。今后时局,不知贤弟有何高见?”

王佐:“金军前番南侵,损失惨重。短期内重兵再犯,暂无可能。我军若能乘此大好时机,挺兵北进,不但能收复中原,而且可直逼黄龙府,迎回二圣。那时宋金两国,各守疆界,平等和睦相处,长期南北纷争局面可告结束,黎民当可安居乐业。”

岳飞:“贤弟所见同愚兄完全相同。只是近来有传,皇上欲迁都临安。秦桧南归,带来金番和好之意。”

王佐道:“皇上若有迁都之意,就无北进之心。金番目前愿和,只不过借此时机,养精蓄锐。大哥当审时度势,伺机进言。”

岳飞:“贤弟所言极是。愚兄当尽力进言皇上,乘胜北进!”

王佐:“好。愚弟敬兄一杯!”

岳飞邀请张保、王横:“来,我们共饮一杯!”

四人共同举杯,当的碰在一起。

皓月当空。齐山溶入月光中。岳飞四人返归途中,仍兴致不减,有说有笑。

张保:“大元帅,听说你不但武艺非凡,文采也不错。何不趁此月夜美景,吟诵几句?”

岳飞笑道:“行武之人,岂敢论文采。加之经年征战,诗词文字更是荒芜。不过今夜连张贤弟也突发雅兴。愚兄就胡诌几句,以凑热闹。”

王佐、张保笑道:“我们洗耳恭听。”

岳飞思索片刻,吟道:“(字幕)经年尘尘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住,马蹄催趁月明归。”

三人道:“果然出口成章!”

岳飞笑道:“让众位贤弟见笑!”

四人渐渐溶入月光中。

岳飞营帐。岳飞对王佐道::“昨日山上,果然言中。韩元帅特传书来称,临安宫殿,已经竣工。临安节度使苗傅,总兵刘正彦已到金陵请驾迁都。金人又遣使议和。朝中迁都议和与否,议论不一。韩元帅望我务必上书皇上,阻迁都,罢和议。他亦不日将入朝面谏。”说话间,传令兵进帐报告:“刘琦元帅差使帐外求见!”

岳飞:“快请!”传令兵应声退出。

不一刻,刘琦差使进帐,跪拜:“小人刘明,奉刘琦元帅令,致书岳大元帅帐下!”说罢,将书呈上。

岳飞道:“快快请起!”刘明起身侍立一边。

岳飞开书阅读。读罢,吩咐张保:“张保,带刘明下去休息。”又对刘明道:“刘明,刘元帅之意,我已尽知。你先去休息。待我回书一封,你带回去。”

刘明:“是!”同张保一道退出。

岳飞将刘琦书信递与王佐,道:“刘元帅书中之意,同韩元帅一致。”

王佐接过书来,看了一遍,道:“元帅作何打算?”

岳飞:“一场斗争,必不可免。岳某将尽力阻迁都,罢和议!”

宋朝金銮殿。高宗上座。百官分列两旁。

高宗:“近来因迁都及和议之事,文臣武将议论纷纷。朕拟集思广益,望众位卿家各抒所见。”

苗傅道:“金陵楼橹残破,城郭空虚。迁都为上。”

赵鼎道:“金陵乃六朝立都之地,有长江之险,可战可守,易图恢复。”

刘正彦道:“临安奉皇上旨意,宫殿已竣工,还盼早迁为好。”

李纲道:“自古中兴之主,俱起于西北,故关中建都为上。然汴京已失,今都在金陵,虽不及关中,尚可号召四方,以图恢复,不失为中策。若迁往临安,不过是惧敌退避之意,真是下下之策!军心动摇。陛下切不可行!”

张俊道:“金陵已被兀术残破,人民离散,只剩得空城,难以久守。临安南通闽、广,北经江、淮,民多鱼盐之利,足以休兵养兵。待兵精粮足,然后再图恢复,方得万全。故臣以为迁都临安为上。”

李纲、赵鼎齐道:“陛下,迁都临安,切不可行!”

苗傅、刘正彦:“陛下,临安宫殿早成,望陛下早日驾临!”

高宗:“秦爱卿,你意如何?”

秦桧忙出班道:“微臣近来奉陛下旨意,思虑和议之事。迁都之事,臣未能熟虑,不敢妄言。”

高宗:“众卿家各持一端,皆言之有理。今日暂罢,容后再议。退朝!”

岳飞大营。灯火点点。更声阵阵。繁星满天。北斗闪烁。

岳飞营帐。岳飞伫立帐外,仰望北斗,凝神思索。营帐内,岳飞书案上,堆着翻看书籍。文房四宝,一应齐备。看样子,岳飞正翻阅史料,准备书写什么。

岳飞疾步回房,提笔在手,凝思片刻,在早已铺好的纸上写下《乞出师札子》几个遒劲的大字。

《乞出师杞子》几个遒劲大字展现眼前,一双手捧着此奏折。高宗正在内宫专心阅读此奏折。读着读着,眉宇间现出激动,欣喜的表情。随之呼道:“来人!”

侍臣应声而进:“陛下有何吩咐?”

高宗:“传朕口谕,请赵鼎大人速来见朕!”

侍臣:“是!”退出。

秦桧府。内堂。看模样,秦桧、王氏在商议什么。

王氏道:“如此说来,迁都与和议二事,皇上尚举棋未定。”

秦桧点点头。

王氏道:“相公,狼主托嘱你的大事,可时时不能忘。你可要尽力让皇上下决心迁都和议。”

秦桧:“南归大事,我如何不知。只是两派意见针锋相对,皇上究竟心意如何,我尚不十分明了。待我摸准皇上脉搏,方可对症下药。”

高宗内宫。赵鼎放下《乞出师札子》,对高宗道:“臣以为岳飞此奏折陈词慷慨,分析透彻。乘胜北进,直捣黄龙府,迎还徽、钦二帝的建议切实可行。皇上应暂缓迁都,拒绝和议,迅速调集雄兵北进。”

高宗:“朕亦有此意。就着岳飞任扫北迎圣大元帅,将刘光世节度使的十万兵马拨给岳飞统领,加他现有十万兵马,共二十万。老丞相即传朕旨,令岳飞速进京面商北进事宜!”

赵鼎:“臣遵旨!”

高宗御花园。高宗在众嫔妃陪同下,兴致勃勃,游园赏花。

岳飞营帐。岳飞略显激动地将手中书信递给王佐道:“王将军,你看,赵丞相派特使快速传书;皇上完全同意我的北进意见,并将刘光世节度使的十万兵马拨我统领,令我即刻进京面商北进事宜。王佐接过书来,边看边道:“圣上英明,圣上英明!”

岳飞激动地吩咐:“张保、王横,快快准备,即刻进京!”

张保、王横:“是!”

高宗御花园。侍臣来至正在游园赏花的高宗身边奏道:“启奏陛下,秦桧大人求见!”

高宗听罢,略显不悦,似有拒绝之意,转念一想,道:“请!”

岳飞大营。营帐内,张显、牛皋、张宪、杨再兴、施全等正聚在一起兴奋议论。

张显道:“汤怀兄,究竟何事,让你这等兴奋?”

汤怀道:“告诉你们:皇上已同意大哥北进意见,任他为扫北迎圣大元帅,大哥已进京面商北进事宜了!”

众人兴奋道:“哇,这可太好了!”

牛皋:“我牛爷这回可要杀个痛快了!”

岳飞军队驻地。城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派生意火红,百姓安乐景象。

茶楼上。客人满桌,生意兴隆。上酒、添菜,店家吆喝,忙进忙出。

一桌吃饭喝酒人正在议论。

一人道:“知道么,岳爷就要任扫北迎圣大元帅,率领雄兵二十万,直捣黄龙府金贼老巢了!”

一人道:“此话当真?”

那人道:“还能有假?”

另一人道:“算什么新鲜事?我早知道了。岳爷已进京领令去了。”

那人道:“这就好了。几年来,那金贼可把我们害苦了。”

一人道:“此番我定要加入岳家军,杀金贼,为我那惨死的妹妹报仇雪恨!”

开头发话的那人道:“这还用说。欲参加岳家军的人多着呢!”

岳飞、张保、王横三人在大道上飞马疾驰。

高宗内宫。高宗对秦桧道:“岳飞真乃精忠报国的文武全才。他的奏折《乞出师札子》朕大有读诸葛孔明《后出师表》之感。秦爱卿,朕让你认真读读。不知你读后有何感想?”

秦桧道:“岳元帅的文采武略,忠心义胆,微臣深以为然。朝野上下,众口皆碑。有此良将,实乃陛下之幸,黎民之幸!”

高宗:“岳飞的北进意见,爱卿以为如何?”

秦桧迟疑回答:“这……”似有难言之隐。

高宗:“爱卿有何话不好说?”

秦桧看看左右侍臣道:“臣请陛下摒去左右。”

高宗见状,袖袍一拂。左右急急退下。

秦桧跪下道:“恕微臣斗胆直言。”

高宗道:“爱卿请起,但说无妨。”

秦桧道:“请问陛下,以陛下令岳飞统领的二十万雄兵,以岳飞的文韬武略,以黎民百姓的万家拥护,以金人目前之兵马实力,岳飞北进,会成功否?”

高宗:“当然成功。”

秦桧:“中原能收复否?”

高宗:“当然能。”

秦桧:“二圣能迎回否?”

高宗:“当然能。”

秦桧:“二圣迎回,陛下尚能称帝否?”

高宗:“……”

秦桧看了高宗神情,思忖片刻,道:“迁都临安,以陛下英明,当能保半壁江山。与金人议和,虽中原沦为金地,然可避刀兵之苦,百姓能休养生息,不失陛下仁慈爱民之心。其余言语,桧无多说。桧冒死直言,请陛下明察!”

高宗:“退下吧。”

秦桧:“微臣告退!”

高宗陷入久久的沉思之中。

“金陵”二字占据画面。二字渐小。雄伟的金陵城门现入眼帘。

金陵城下。岳飞一行三人在城门处骑马而来。守门兵士验过证照,肃立礼请:“岳爷,请!”岳飞三人牵马入城。

高宗寝宫。高宗在寝宫来回走动,心意烦乱,心情矛盾。李纲反对迁都的画面在高宗眼前闪现,声音在耳边响起:“迁往临安,乃惧敌退避之意,军心动摇,民心动摇,陛下切不可行!”接着,秦桧在内宫的画面,声音在高宗眼前闪现,耳边响起:“迁都临安,当能保半壁江山。二圣迎回,陛下尚能称帝否?”“陛下尚能称帝否?陛下尚能称帝否?”之语在高宗耳边震响,越来越大。

魏氏娘娘从内踱出,见高宗愁容满面,问道:“陛下何事愁眉紧锁,不知臣妾可分忧么?”

高宗道:“连日来,朝中众大臣对迁都和和议之事议论纷纷,各持一端,意见对立。朕一时难下决心,故此心意烦乱。”

魏娘娘:“迁都与和议互相紧联,亦乃朝中大事。臣妾以为,何去何从,都当以社稷和黎民百姓为重。”

高宗:“此言自然甚当。然朕若尚不能自保,又如何言及社稷和黎民?”

魏娘娘见高宗言语如此沉重,忙道:“臣妾妄议,一切当由陛下自主。”

秦桧内府。秦桧自外匆匆而进。王氏忙迎上去:“相公,进宫之事如何?”

秦桧:“岳飞奏章《乞出师札子》因言词慷慨恳切,计划周详得体,皇上大为赞赏……”

王氏:“那迁都与和议之事……”

秦桧:“此事自然非同小可。若皇上采纳岳飞所奏,则金国完矣,我等完矣。我见皇上心有所动,唯有打出杀手锏……”

王氏:“何为杀手锏?”

秦桧:“若照岳飞意见而行,二圣必回归,到那时,皇上还能是皇上么?”

王氏略思片刻,恍然大悟:“啊,相公,四狼主真是没把你看错!”

秦桧:“此事并非如此简单。皇上尚在犹豫之中。岳飞不日将进朝。韩世忠、刘琦亦受诏快要进朝。此三人朝中面圣,再加上李纲、赵鼎等人一唱一和,诸多大臣帮腔,那康王的耳朵会不软么?”

王氏:“似此,如何是好?”

秦桧:“我曾差人同四狼主联系,望金帮在和议中作些大度姿态,则大事可成。”

说话间侍役来报:“大人,金国和议使者求见!”

秦桧大喜:“快请相见!”侍役应声:“是!”退出。

即刻,金国使者自外而进。走得近来,一看,原来是哈迷蚩。

秦桧欣喜地:“哎呀,军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望军师恕罪!”

王氏亦忙上前施礼:“军师辛苦!”

哈迷蚩笑道:“秦大人,秦夫人,今非昔比啊!”

王氏忙道:“还不是军师你的大恩大德呀!”

哈迷蚩又一语双关笑道:“秦夫人,吃水可不能忘挖井人!有朝一日王夫人更腾达之时,可不能以怨报德啊!”

王氏:“妾岂是忘恩负义之人!”

秦桧:“军师,狼主有何旨意?”

哈迷蚩:“你给狼主的密信,详情已知。四狼主完全同意你信中意见。特令我来,明日早朝,我即面陈康王。”边说边从怀中摸出一封书来,交与秦桧。

李纲府内堂。李纲、赵鼎、岳飞等人正议论国事。

赵鼎:“迁都万万不可,和议万万不可!”

岳飞:“皇上接我奏章之后,作何打算?”

李纲:“迁都及和议,因朝臣分歧颇大,皇上一时举棋不定,接大元帅奏章后,慷慨之情溢于言表,并深夜诏老臣进宫商议大事。诏你进京是要详细商议北进计划。然近日秦桧等一班主和朝臣多有活动,金国来人加紧同秦桧联结。张俊元帅亦赞成迁都及和议。尤其是张俊元帅,因是先皇旧臣,牛头山解困也立下战功。他的态度,对皇上影响很大。秦桧亦在极力拉拢他。如此一来,皇上似又倾于和迁之议。”

赵鼎:“自秦桧南归,皇上宠幸有加,和迁之声甚嚣尘上。老臣颇疑秦桧乃张邦昌第二!”

岳飞:“二位大人,收复中原,迎回二圣,在此一举。飞既奉诏进京,誓同二位大人同心协力,说服皇上,断迁都之念,定北进之志!”

李纲:“大元帅,而今朝中武将,能担北进重任者,非你莫属。大宋中兴全靠大元帅谋划。”

岳飞:“飞不才,定牢记二位前辈嘱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金銮殿。高宗临朝。

苗傅:“启奏陛下,临安百姓,切盼陛下早早驾临!”

刘正彦:“启奏陛下,新都宫内设施,一应齐备,宫娥彩女,日夜练歌练舞,恭候圣上!”

秦桧:“启奏陛下,和议之事,臣按皇上旨意,加紧联络。近日金邦当有使臣抵达。”

赵鼎:“启奏陛下,老臣奉旨诏岳飞进京面陈北进之事,岳飞现在午门候旨。“

高宗:“宣岳飞!”

侍臣接连外传:“宣岳飞!”

岳飞身着大元帅服装,英姿勃勃,逐殿而进。

金銮殿。岳飞跪拜高宗:“臣岳飞拜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宗:“大元帅平身!”

岳飞:“谢皇上!”

高宗:“大元帅,你所上奏章,朕以为陈词慷慨,计划周详。多位大臣读后,皆敬佩大元帅忠主爱国之志,文韬武略之才。朕诏你进朝,望你面陈方略,以定进退。”

岳飞:“臣以为收复中原,北迎二圣,而今已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望陛下早发王师,大宋中兴,成功在即。”

高宗:“朕愿听其详。”

岳飞:“金人南侵,占我中原,掳我二圣,意欲灭我大宋社稷,此乃逆天时而动。我大宋兴仁义之师,收我疆土,迎我圣主,此乃顺天时。牛头山解困,黄天荡拦截,金人惨败,五十万大兵仅剩五万,狼狈败回。我大宋雄兵已兵临黄河,占据有利地形,一俟圣旨下,我军即可渡河挺进。此乃地利。至于人和。更不容多言:君臣一心,文武团结,内乱平息。金贼烧杀掳掠,毁我田园,累累罪行,罄竹难书。黎民百姓早已切齿痛恨,黄河南北,数十万义军英勇抗金,即是明证。故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然金人大败,士气低沉,斗志衰弱,多年南侵,国库空虚,现退居龟缩,不敢轻举妄动。大宋中兴,在此一举!”

秦桧:“陛下,大元帅所言,自然有理。然两国连年征战,生灵涂炭,将士劳心。陛下早已着微臣谋划和议之事。今金人和议诚恳。陛下岂能以一国之尊,失信于他国!”

苗傅:“陛下,迁都之事,陛下亦早已下旨,今都已建成,若征战一开,迁都必难也。陛下岂非失信于民!”

张俊:“陛下,北进之事,大元帅虽说得头头是道。然臣以为亦不可过低估计金人,过高估计自己。近来我军虽节节大胜,亦损兵折将,耗费粮草。臣以为当应稍息民力,再图恢复。”

赵鼎:“陛下,臣以为大元帅分析恰当,计划周详,北进之事,不可迟疑!”

李纲:“陛下,臣以为大宋而今民心,莫过保我社稷,收复失地,迁都苟安,实乃少数贪生怕死,安享荣华之辈的私利私欲。陛下当以民族大义为重!”

高宗:“这……”

秦桧:“迁都与和议,皆为奉旨而行,以李大人适才所言,岂非陛下亦在贪生怕死,安享荣华之列!”

李纲:“你……”

岳飞:“此乃少数人蛊惑行为。何况彼一时,此一时,圣上虽曾有此谋虑,亦有备无患,并非必要所为!”

高宗:“这……”

议论间,殿外侍臣进报:“启奏陛下,金国和议使臣哈迷蚩求见陛下,现午门候宣!”

高宗:“宣!”

侍臣接连外传:“宣金国使臣!”

哈迷蚩一身使臣打扮,逐殿而进。

金銮殿。哈迷蚩跪拜高宗:“在下金国使臣哈迷蚩,奉我金主之旨,前来宋朝议和!”言罢,呈上议和书。侍臣接过,呈给高宗。

高宗:“哈军师平身!”

哈迷蚩:“谢陛下!”

高宗看过议和书,问道:“哈军师,贵国除和议书上所称外,尚有何言语?”

哈迷蚩:“在下临行之前,四狼主特意要我转告陛下:若陛下能早日迁都临安,早表明和议诚心,我金国为感诚心,可将河南之地尽归宋朝。”

高宗欣然问道:“果然如此?”

哈迷蚩:“两国议和,一言九鼎!”

高宗道:“既如此,哈军师暂到馆驿歇息,容后再宣。”

哈迷蚩:“在下静候佳音。”

秦桧内宫。秦桧、王氏、哈迷蚩在密谈。

哈迷蚩:“大人献归河南地之计,实在高超,正中康王心怀!”

秦桧:“皇上本欲谋和,无奈岳飞等辈坚决反对,皇上亦无圆满托辞。河南地一归,功者无矛,守者盾坚,事可成矣!”

三人相视,会意而笑。

李纲内堂。李纲、赵鼎、岳飞在议论。

李纲:“看今日朝中情形,皇上和议决心,已露言表。”

岳飞:“可叹张俊为何一反往昔驰骋疆场,力主抗金之意,极主和议。韩、刘二元帅又尚未到。明日早朝,飞仍将据理力争!”

金銮殿。高宗临朝。

高宗:“此番和议,金人诚意已见,朕决定迁都和议一并成行。众卿家尚有何话说?”

秦桧、张俊、苗傅、刘正彦:“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李纲、赵鼎、岳飞:“臣等以为万万不可!”

岳飞:“陛下,金人无事请和,且主动愿归河南之地,其中必然有诈。请陛下三思!”

高宗:“诈从何来?”

岳飞:“其一,金既愿归我河南地,然我大宋尚有河北之地、燕云之地均为金人占领,为何不归还?其二,金人既愿归河南地,为何要以迁都临安为交换条件?其三,金人虽败,但败在大宋地域之内,仅损兵折将而已,并未丢金国一草一木,而求和之心甚切,实属反常。臣以为,归河南地,实为诱饵,以便养精蓄锐,以图再举,此乃以退为进之计;要我迁都临安,一则将失民心,二则不利北进,三则即或将来有变,我大宋可保半壁江山,中原大地将为金人永久霸占。故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可危不可安,可忧不可贺。陛下万不可信朝中某些蛊惑,更不可信金人之奸诈!”

高宗:“朕主意已定,大元帅再勿多言!”

岳飞、李纲、赵鼎:“陛下三思!”

高宗:“退朝!”

秦桧后花园。明月中天。秦桧、王氏、哈迷蚩在赏月楼饮酒赏月。

哈迷蚩举杯:“秦大人,金宋议和,全仗大人运筹帷幄。卑职敬大人一杯!”

秦桧:“哈军师,我们本是一家人,何必言两家话?再则,朝中主战势力不可小视,皇上心又仁慈,若不及早作善后事,则恐有后患。秦某还要相机进宫面陈皇上。”

金銮殿。高宗临朝。侍臣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人入寇,连年征战,生灵涂炭,将士劳心。今幸兀术败去,金人遣使议和,南自南,北自北,各守疆土,和平共处。李纲、赵鼎二丞相,年事已高,自愿解甲返乡,准其所奏,其位由秦桧、吕颐浩替。岳飞抗金有功,今边事稍安,准其回乡扫墓,所随将士,皆有赏赐。钦此!“

上述诸臣齐跪俯伏:“谢主隆恩!”

宣圣旨当中,镜头逐一现出秦桧、吕颐浩、李纲、赵鼎、岳飞等人特写镜头。

“为何?为何?!”岳飞站立于高山之巅,对天呼喊。三山五岳齐声回应:“为何?为何!”

岳飞、张保、王横一行,神情沮丧,在路上慢慢前行。

酒店中,岳飞大碗喝酒,满腔愤恨,无处诉说,借酒浇愁。

大江边。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岳飞屹立江岸,仰天长啸:“还我山河!”三山五岳、长江黄河齐声回应:“还我山河!”

岳阳楼。“岳阳楼”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楼亭飞挂山岩,靠山临水,风声呼呼,波涛翻滚。岳飞衣着便服,在楼上凭栏而立,神情严峻。衣服随风摆动。

慷慨,悲壮,激昂的歌声起——

(字幕)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仇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歌声中,闪现以下画面:岳飞宗泽论兵;岳母刺字;宗泽守河,三呼“过河”而卒;李纲刺血上书;二帝被掳;李若水死义;岳飞大战青龙山、爱华山、牛头山;牛皋耦塘关杀敌;高宠牛头山挑滑车;梁红玉擂鼓黄天荡;等等。

歌声止。岳飞如一尊石刻,屹立于高山之巅,悬岩之畔。

张保:“大元帅,我们今何往?”

良久,岳飞徐徐回答:“飞鸟尽,良矢藏。回家!”

岳飞、张保、王横在崎岖的小道上前行。黑暗渐渐来临,终于将他们吞没。

同类推荐
  • 阳光下的葡萄干

    阳光下的葡萄干

    “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会有什么下场?/它会不会干瘪枯萎,/像阳光下的一颗葡萄干?”《阳光下的葡萄干》表现了一个非裔美国家庭对美国梦的追逐。亲情、理想、现实在逐梦的旅途中相互冲突……梦想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对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此剧在百老汇上演时一举成名,连演530场,被多次改编为电影、音乐剧等。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前海会心学步浅痕

    前海会心学步浅痕

    本书系作者的戏曲评论集。“泛论”包括《“双百”,永久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三十年艺术工作感受》、《再修一道文化艺术的长城——20世纪艺术现象回述》、《外来艺术的民族化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等。“保护论”部分,作者认为戏曲艺术是一门动态艺术,应该动态保护,并且论述了昆剧、京剧、地方新兴剧种的保护问题。“创作论”是在学习张庚、郭汉城先生关于戏曲现代化论述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传统戏的改编、古代戏和现代戏的创作。“编剧论”“导演论”“演员论”的几组文章,也都是在学习张庚的相关论述之后,对十几位有成就、有个性的剧作家、导演、表演艺术家所做的具体论述。
  •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

    本书概要地对从远古至20世纪的世界音乐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全书简明扼要,包括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欧洲的歌剧艺术和现代音乐几个部分。
  •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苑耕耘集》展示了作者宋建林近年来在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主要展示了作者对马列文论的研究,侧重介绍了中国马克思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贡献。第二编介绍了艺术理论的发展,指出我们应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视角的重要学科意义,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第三编介绍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文艺思潮,并指出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第四编主要介绍了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妖精往哪跑

    快穿之妖精往哪跑

    做了将近一千年娄涿山的石头,墨小妖因为压坏了族长最爱的竹子,被扔进了没开启的三生石里,想要活命成人,就要帮或傲娇,或懒散,又或者是面无表情的大妖怪们渡雷劫。算了,她认了!谁让她想要用人身吃喝玩乐呢?硬着头皮闯现代,跑洪荒,进女尊,出山海,顶雷劫,收妖怪,打鬼胎,杀神魔……可是为毛劫都过了,这些山海经里出现的大妖怪一个两个的,竟然还都缠着她不放,是要作什么妖?!!作者君建立了个水群(62.549.654.3),欢迎来撩~~
  • 万界融合史

    万界融合史

    【新书,九天星界已上传,一个很长长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开局一个糟老头,进化全靠被雷劈。(文风类型:轻松,搞笑,吐槽,恶搞)(大概类型:畅想未来,脑洞世界,无限流)(关于主角:自恋,弱鸡,胆小,渣渣!不过他是主角,后期应该会变好。)(关于女主:)(关于太监:苦逼作者,熬到完本,建议入坑。)作者自建群:390085271
  • 海贼之索隆

    海贼之索隆

    拥有最强见闻色霸气以及最强霸王色霸气的索隆,如何研发出四裆,如何当上海贼王,让我们拭目以待。
  • 重生成为土拨鼠

    重生成为土拨鼠

    藏川草原上,一只土拨鼠慢慢从睡梦中苏醒。望眼这片异兽纵横的草原,王渊嘴里嚼着嫩草,脚下踩着天敌…为了守护土拨鼠之家,就先当个草原霸主吧!【异兽流,不化人】
  • 全是假的吧

    全是假的吧

    你是说简介?哈哈哈,书都是假的,简介还能真?哈哈哈,我已经弃疗啦!!!
  • 民国国学文库:李后主词·苏辛词·周姜词

    民国国学文库:李后主词·苏辛词·周姜词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49册,基本保留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因应时势有极少量的删节。原文部分,均选用通用、权威版本全文校核,参以校订者己见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订。为阅读的通顺、便利,未一一标注版本出处。注释根据原文的结构分别采用段后注、文后注,以便读者省览。
  • 重生之家族财阀

    重生之家族财阀

    重生回到大学时代的袁方国,一贫如洗,一无所有,幸运的是,他站在了改革开放南风的风口上,面对高高卷起的南海浪,袁方国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张开双臂,迎接着风浪的挑战……他暗暗发誓定下了一个目标,我的人生小目标不是赚一个亿,而是让我想要帮助的人轻轻松松赚一个亿。推荐一下小弟的新书《国民艺术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书慢热,主角涉猎全球,请阅读时保持耐心,已有两百万字作品,人品保证,放心收看、收藏)
  • 母亲

    母亲

    小说描写的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群众的觉醒过程。小说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讲的是年轻工人巴维尔率领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在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下成长的过程;第二部分重点描写马克思主义小组在群众中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觉醒。歌颂了以伟大母亲尼洛夫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 大魔都小故事

    大魔都小故事

    外地人在魔都的故事,现实向,大家在上海奋斗,有人留下,扎根大上海,有人离开,去别的城市生活上海,这个生机勃勃,光怪陆离的大都市,每天上演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功成名就,更多的是黯然离去普通人的故事,几个外地人在上海的生活日常全文40万字已完稿,放心入坑。日更,不断更
  • 盛宠医妃

    盛宠医妃

    上一世,爹不亲,姨娘不爱,姐妹轮番奚落。好不容易嫁个相公,还被他亲手推入悬崖。她前世惨死,涅槃重生,六亲不认,美男相伴,谁能奈她几何?妹妹会害人,她会变本加厉;姐姐会下毒,她会养毒蛊;姐姐有人帮忙,她也有美男相伴;王爷态度冷漠,她就让他宠她入骨。有世仇又如何?爱能化解一切干戈;有情敌又如何?她是他心头唯一的牵挂!他为她挡尽一切的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