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1400000007

第7章 王昭君 为国为民,远出塞外,和亲匈奴

一 汉弱胡强,被迫和亲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人,名嫱,字昭君。西晋为避司马昭讳,官私记载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匈奴王后)以和亲,她自请出塞,远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生一男。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被拥立为单于,从胡俗,下嫁新单于为阏氏,生二女。后去世于匈奴,对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刘邦建立汉朝时,北方的匈奴趁秦末大乱和楚汉相争,收复了秦朝大将蒙恬所夺的全部失地,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的广大地区,拥有骑兵40余万,边境与汉朝接壤,对西汉造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

公元前201年春,驻守在马邑的韩王信投降匈奴,引导匈奴军队攻下太原,抵达晋阳城下。公元前200年,刘邦御驾亲征,率32万大军出击匈奴,孤军深入到匈奴的埋伏圈内,被冒顿单于大军围困在平城白登地区七天七夜,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史称“白登之围”或“平城之围”。

就在刘邦及大军陷入灭顶之灾时,谋士陈平献计,让画匠画一绝世美女送给冒顿阏氏(匈奴王后),并说汉帝被围十分焦急,想把此美女送给冒顿,让冒顿撤军。匈奴阏氏怕汉女夺宠,劝说冒顿撤军,刘邦因此脱困。经此一役,刘邦明白虚弱的汉朝暂时无力与强大的匈奴对抗。

虽然“白登之围”解除,但匈奴的威胁依然存在。美人计既然可以解围,一定也可以安边。被封为建信侯的大臣娄敬献计道:“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给冒顿做妻子,给冒顿送上丰厚的礼物,贪财的冒顿一定乐于接纳。冒顿在位,是汉朝的女婿;冒顿死了,汉朝外孙就是君主。哪曾听说有外孙子与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呢?”刘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要送大公主去匈奴。吕后得知后日夜哭哭啼啼,对刘邦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怎么忍心把她远嫁到匈奴去!”刘邦便找了个宫女冒充大公主,派遣娄敬送亲,嫁给冒顿单于做妻子,并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汉朝同时承诺每年向冒顿单于奉送大批酒米食物。

刘邦死后,冒顿单于更加骄横,竟然致信吕后,提出愿与吕后本人结亲。吕后大怒,初欲发兵北伐匈奴,被诸将劝止。无奈之下,吕后回函冒顿单于,言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不足以自汙(娱)”,并把自己所用的两辆车子、八匹骏马送给冒倾单于。冒顿派使者到汉致谢,西汉将一宗室女嫁与匈奴。汉匈再次和亲,双方关系再度稳定下来。

从西汉初到汉武帝即位大约七八十年的时间里,西汉都以主动和亲的形式,勉强维持着与匈奴的稳定关系。这一时期,西汉一共送出十余个宗室女子与匈奴和亲,其中和亲给冒顿单于就有三个宗室女子。除此之外,汉朝每年还要奉送大量财物,否则,匈奴就出动铁骑进入汉地,大肆掳掠。所以,这种主动和亲带有一定的臣服匈奴的屈辱性质。

汉武帝即位以后,经过之前近70年的发展,西汉已经强盛起来,不愿继续以往屈辱的和亲政策。公元前135年,匈奴又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实际上又是索要汉朝宗室女子和财物。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对匈奴的策略,最后决定此次依然与匈奴和亲,但寻机重兵出击,重创匈奴。

公元前133年,雁门郡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豪绅聂壹向汉武帝建议:匈奴刚刚与西汉和亲,非常信任边境的居民,可以利用财物引诱匈奴出兵,歼灭匈奴主力。汉武帝遂派遣精兵30万,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又派遣精兵3万自代郡(今河北省蔚县)出发,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这一谋划的目的,是一举全歼匈奴主力。

聂壹前往诱敌,他欺骗匈奴军臣单于说,他手下有数百人,能斩杀马邑城的官员,然后举城投降,马邑城内牲畜财物可尽归匈奴,但匈奴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以防汉兵。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县),并派使者随聂壹先入马邑。聂壹与马邑县令密谋,杀死囚犯割下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伪装成马邑官员的头颅,欺骗匈奴使者。

军臣单于得到使者的报告,率领大军向马邑方向进军。大军来到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引起军臣单于的怀疑。恰在此时,匈奴俘获了汉雁门尉史。尉史在威胁下将汉军的计谋全部说出,军臣单于大惊,下令立即撤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马邑之谋之后,汉武帝断绝与匈奴的和亲关系,先后起用卫青、霍去病、李广、李陵等将领,重兵出塞,拉开了汉朝大规模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

同时,汉武帝以“断匈奴右臂”为战略目标,对乌孙等西域各国实行和亲政策,先后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和亲乌孙。汉昭帝和汉宣帝时,又先后将宗室女和亲给西域的鄯善、车师、龟兹等国。至汉宣帝(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西域诸国大多脱离匈奴的控制,反戈相向,从西南攻击匈奴,大汉终于实现了“断匈奴右臂”战略。匈奴遭到重创,不敢南下牧马,悲哀地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卫青、霍去病等督军远赴大漠,屡屡大败匈奴,西域逐渐脱离匈奴控制。势力日益萎缩的匈奴反过来不断以不再“扰边”为条件,向大汉请求和亲,仅在汉武帝时期,匈奴就先后四次请求和亲。但武力正盛的汉武帝,提出:和亲可以,但匈奴必须将太子送到长安做人质。匈奴当然不会答应。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后至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大约50年的时间里,匈奴完全放下了傲慢的架子,不断主动并好言请求同大汉和亲。

二 匈奴归附,自荐出塞

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即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绝世才貌,传遍南郡。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时,王昭君芳龄16,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抵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所谓掖庭,就是宫女居住的地方。待诏,就是等待皇帝下诏宠幸。

汉元帝时,后宫里的嫔妃特别多,汉元帝不能经常看到她们,于是让画工们给这些嫔妃每人画一幅像,元帝看着画像喜爱哪个就宠幸哪个。后宫里的嫔妃们都纷纷贿赂画工,多的给十万钱,少的也得给五万钱,为的是让画工将自己画得妩媚漂亮些,好得到皇帝的宠爱。

画工毛延寿技法高超,“画人形,好丑老少,必得其真”。传说王昭君进宫后,自恃貌美,不肯贿赂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汉元帝以画像取人,昭君屡屡落选,入宫三年,无缘面君。

还在公元前5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就把自己的儿子右贤王送到长安为人质,诚意表示归附汉王朝。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朝觐汉宣帝,再次以示归顺之诚。呼韩邪单于的归汉,标志着匈奴正式成为汉王朝中央政府的属国,实现了此前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夙愿。汉宣帝大喜之下,给予呼韩邪单于丰厚赏赐,并派兵护送呼韩邪单于北归。公元前49年,呼韩邪单于第二次来到长安朝觐汉宣帝,汉宣帝给予更丰厚的赏赐。

公元前48年,匈奴饥困乏食,呼韩邪单于上书汉朝求救,汉元帝令云中、五原两郡调运谷米两万斛前往接济。呼韩邪单于深感汉恩,同意与汉使韩昌、张猛在匈奴诺水东山歃血盟誓:

自今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欺。有盗窃者,相报,行其诛,偿其物。有寇,发兵相助。汉与匈奴敢先背盟者,受天不祥。今世世子孙尽如盟。

公元前37年,匈奴另一部的郅支单于怨恨汉朝扶植呼韩邪单于,从长安召回质子,杀害汉使,兴兵叛汉。西域副校尉陈汤与西域都护甘延寿联合发兵,声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进攻郅支单于。公元前36年,大军攻破郅支城,斩杀郅支单于。随即将郅支单于头颅送往长安,“传首京师,诸国震恐”。史载“郅支既诛,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喜的是,对手被铲除;惧的是,担心自己遭到同样下场。

为了更加密切与汉朝的关系,呼韩邪单于上书汉元帝,希望再次入朝觐见汉朝天子,汉元帝应允。于是,公元前33年春正月,呼韩邪单于一行200多人第三次来到长安。觐见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行臣子礼,“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意即愿意与汉朝和亲,做汉朝女婿。

呼韩邪单于请婚,汉元帝决定恢复中断数十年的和亲政策。于是,汉元帝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妃嫔宫女们都不愿远嫁天边大漠,生活在言语不通、风俗迥异的胡地。但王昭君却落落大方地走上前来,先拜皇上,后拜单于,道:“妾幸得备在后宫,粗丑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

王昭君慷慨应诏,举止娴雅,仪态万方。汉元帝一看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当即后悔,“意欲留之”。但身为一国之君,金口既开,覆水难收,不能当场失信。

随后,汉元帝就和亲一事下诏曰:

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嫱)为阏氏。

文中“改元为竟宁”,意思是因为王昭君和亲出塞,大汉与匈奴再无战事纠纷,从此边塞和谐安定,汉匈永远安宁。所以,从昭君出塞这年起,改元竟宁。

呼韩邪单于娶得如此才貌双全的汉宫美女,自然十分高兴。汉元帝赏给王昭君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大量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又指派大批侍女扈从随嫁。过了一个多月,王昭君跟从呼韩邪单于的大队人马北归。汉元帝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恋恋不舍地目送而去。王昭君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离开长安,向着漠北匈奴的方向行进。

汉元帝送走王昭君,回宫即命人彻底追查画像之事。经查,毛延寿为罪魁祸首,其余宫内画工均有索贿受贿之事。汉元帝大怒,处死包括毛延寿在内的所有宫内画工。抄没画工们的家产时发现,每个画工的家产都十分丰厚。

昭君出塞不久,汉元帝就病入膏肓。当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皇太子刘骜即皇帝位,是为汉成帝。

三“汉家女儿胡家妻”

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一行,离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

传说在北去的路上,马嘶雁鸣,雨雪纷飞。走着走着,王昭君想起家乡的父母,想起远离的故土,不禁悲从中来。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位美丽女子,忘记拍动翅膀,纷纷跌落地上。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经过一年多的跋涉,公元前32年初夏,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大队人马,终于抵达匈奴呼韩邪单于王庭,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

王昭君的到来,受到匈奴人民的热烈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亦即安宁胡地的皇后)。

据东汉文学家蔡邕《琴操》记载,昭君嫁到匈奴后,闷闷不乐,作下了一首诗歌,后人称为《昭君怨》: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秋天里的树林郁郁苍苍,满山的树叶一片金黄

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栖居在山里的鸟儿,在桑林中放声歌唱。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

故乡山水养育了丰满的羽毛,它的形体和容貌格外鲜亮。

既得升云,上游曲房。

天边飘来的五彩云霞,把她带进天下最好的深宫闺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

离宫幽室实在空旷寂寞,金丝鸟般的娇躯见不到阳光。

志念抑沉,不得颉颃。

梦想和思念重压在心头,笼中的鸟儿不能自由地翱翔。

虽得倭食,心有徊徨;

美味佳肴堆放在面前,心儿徘徊茶不思来饭不想。

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为什么唯独我这么苦命,来来去去的好事总也轮不上。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翩翩起舞的紫燕,飞向那遥远的西羌。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巍巍耸立的高山横在眼前,滔滔流淌的大河流向远方。

父兮母兮,进阻悠长;

叫一声家乡的爹和娘啊,女儿出嫁的道路又远又长。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唉!你们可怜的女儿呀,忧愁的心儿满怀悲痛和哀伤。

传昭君写了一封信给汉元帝。信的内容如下:

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

意思是:

臣妾有幸被选为陛下专用的后宫佳丽,原以为自己可依傍陛下,死后也会留下我的芳名。却不料遭到画师毛延寿的报复,只好远嫁到异国绝域的匈奴。贱妾真心实意地以身相报陛下,哪里还敢怜惜自己?如今只惋惜匈奴国内的形势变化难以预料,我只能移情于卑贱的女工手艺消磨时光,天天向南遥望汉朝的边关,也只是白白地加重悲伤。臣妾家乡还有父亲和弟弟,只能盼望陛下稍施慈悲怜悯,让我返回汉朝吧!

昭君出塞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2年,王昭君生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又过一年,呼韩邪单于亡故,其前阏氏之子雕陶莫皋,即位为单于。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雕陶莫皋将续娶王昭君为阏氏。

王昭君上书汉成帝,要求回归汉地。汉成帝“令从胡俗”。王昭君无奈,忍受极大委屈,又嫁给雕陶莫皋为妻,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

王昭君出塞和亲后,她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又过了10年,即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

四 青山绿水,功绩永存

王昭君出塞和亲后,汉匈两族更加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史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汉匈边境一幅和平景象。王昭君死后,她的子女以及姻亲对汉匈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王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对于王昭君出塞和亲,历代均有记述和歌咏。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

唐代诗人张仲素《王昭君》诗道: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宋代刘子翚在《明妃出塞图》中题道:

羞貌丹青斗丽颜,为君一笑靖天山。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

明代的《昭君曲》:

“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这三首诗,都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绩的。

元代虞集在《昭君出塞图》中题道:

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咏不休。

吴师道在《昭君出塞图》中也咏道:

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

清代王峻在《题明妃出塞图》中道:

塞上香风暗度村,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郭漱玉《明妃》:

竟把琵琶塞外行,非关图画误倾城。汉家议就和戎策,差胜防边十万兵。

在歌颂昭君出塞历史功绩的同时,很多诗人也讴歌了昭君主动请求和亲匈奴的精神动因——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大局观。如宋代郭祥正的《王昭君上马图》:

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能为君王罢征戍,甘心玉骨葬胡尘。

唐代汪遵写道: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一个思想:昭君在局势紧迫、国家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在面对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大义的抉择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另一些诗人眼里,与为国征战的将士相比,弱女子昭君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毫不逊色。他们认为,即使是以战功著称的名将和经韬纬略的大臣,也只能和昭君相提并论。还有一些赞同和亲的诗人看到了昭君出塞这一和平方式比武力手段代价小,却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清代女诗人郭润玉的《明妃》道:

漫道黄金误此身,朔风吹散马头尘。琵琶一曲干戈清,论到边功是美人。

这些诗篇在歌颂昭君修睦民族关系功绩的同时,也塑造了昭君作为和平使者惠泽汉匈两族的福星形象。

王昭君死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墓由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唯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历史上的文人曾赞美其景为“青冢拥黛”,现此景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青冢”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镌刻在王昭君“青冢”墓碑上的《咏王昭君》道: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于卫霍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焉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城赋秋风。

金朝王元节的《青冢》道:

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赞美道:“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同类推荐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数学王国的一代天骄:丘成桐传

    数学王国的一代天骄:丘成桐传

    本书叙述了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成长经历,内容包括丘成桐的家庭背景,他是客家人的孩子,如何进入数学王国,他在数学世界里的刻苦钻研,家庭变故使他在困境中的成长,如何得到帮助出国读书,以及在数学王国的驰骋,做出的诸多科研成果,攀登数学研究高峰,证明卡比拉猜想,后期培养数学精英,回国后,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奉献等等。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以流畅自然的文字记叙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一生,并配以数十幅精美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地讲述既是建筑家又是诗人的“第一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感受这位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才女的精彩人生。
  • 矢志救国的平民将军冯玉祥

    矢志救国的平民将军冯玉祥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妖妃说她要重生做皇后

    妖妃说她要重生做皇后

    她风乐愉这一世,爱了一生,恨了一生,最后却是万箭穿心而死。她凭借一身武艺,大闹奈何桥,坚决不喝孟婆汤,只为复仇。第二世,阎王作妖,风乐愉没有找到顾长宴。却遇见了这一世的宋知意,一个一尘不染的道士,像是天上来的,为了收她。可宋知意却只陪了她五年。第三世,她做局,他入局。她折磨,他承受。她要这天下,他便拱手相让。只为说一句:这一世我不欠你。
  • 光明与黑暗卡拉迪亚的英雄传说

    光明与黑暗卡拉迪亚的英雄传说

    沉睡数百年的恶魔已经苏醒,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到来,但卡拉迪亚需要英雄。作为一个战士,你将在这个大陆用实力证明自己,告诉人们,你将是古代王者的继承者。你的武器不是魔法或绝世武功,而是一支强大的军队。你的护甲不是传说中的神的护甲,而是支持你的同伴与人民。真实的历史被认为是传说,但古书、壁画、遗迹、传说故事证明着被掩盖的历史。卡拉迪亚将统一在一个王国之下。我们将抵抗着那些冷酷的敌人,并向着未知的远方探索......小说由同名骑砍游戏mod改编
  • 快穿,我家系统总是坑我

    快穿,我家系统总是坑我

    系统:“宿主,这个任务你加油!我相信你可以的!”然后……在背地里暗戳戳的给她捅刀子。沫·被捅了几刀·羽:“滚!!!”这是一个系统和宿主互坑的悲惨故事。“宿主,嘤嘤嘤,你要相信我,这次真的不是我做的,嘤嘤嘤……”沫羽:“呵,呵呵,呵呵呵。”我信你个鬼!———————————————————————新书发布,玄幻言情《报告王妃,王爷又在作妖了》,前半部分古言,后面逐渐过渡,喜欢的小可爱可以去看一下。
  • 巫神传记

    巫神传记

    梦飞……梦飞你可曾记得那年你与我初次相遇的刹那,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会保护你,哪怕我们缘分将尽只要你在世一天我定护你万世平安,这是我对苍天为你许下的唯一承诺,我以巫神之名发誓生生世世永不反悔!
  • 携子追妻:老公是总统

    携子追妻:老公是总统

    【颜控逗比女vs霸道腹黑男vs天才萌宝宝】【这是一个总统阁下携子追妻的甜蜜故事】只不过醉酒一夜,就多了个五岁大的儿子。乔思黑人问号脸,如今科技这么发达了?等等…多了个伶俐乖巧的儿子就罢了,可谁能告诉她,为何儿子他爹是总统?刚刚应聘上总统助理的乔思崩溃到想扶墙暴走!☆总统办公室里,东方战递给乔思一份协议。乔思问:“阁下,请问这是什么?”“婚前协议。”东方战长腿交叠,漫不经心的说。乔思脑袋轰的一下,感觉自己晕的要站不住了。她不过就是醉酒罢了,多了个五岁的儿子就不说了,现在还被逼婚了?★东方战:这本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重逢,既然回来了,你以为,我还会放你走?☆☆东方婉:“乔思,就凭你这破落户儿的样子,凭什么嫁给我大哥?”东方战:“就凭我喜欢,行不行?”记者:“总统阁下,请问您这次突然结婚,是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吗?”东方战:“爱到情不自已。”乔思:呸…人模狗样!☆☆☆他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她最爱的模样,却只字不提五年来他对她的想念。他在暗中为她清扫了所有障碍麻烦,却闭口不提他对她的缱绻爱意。他只知道,她就是他的鬼迷心窍。东方战:乔思,时光漫长,有我别慌。★★★乔思: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本文一对一双洁,无误会,无小三。##预知前情后事如何,请入坑收藏,么么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欲逆天

    我欲逆天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既是如此,何来不公?为生,吾可斩尽阻吾之人;为爱,吾可戮尽阻吾之仙神。苍天弃吾,吾宁成魔;天要灭吾,吾便逆天。
  • 飘雪的伤口

    飘雪的伤口

    我急忙点击飘雪。没有反应。再点击。仍没有反应。屏幕上跳出一个对话框,出现当场对弈结局:飘雪超时,输十分。飘雪正在下棋?查看叶老师刚才对弈的对方,对方名为“伤心的理由”,而叶老师所在的白方竟然就是飘雪。我一时反应不过来:“飘雪,飘雪在哪里呢?”叶老师拿右手掩住嘴巴,眯眼冲我微笑。我疑惑地看着叶老师:“你没有用我的名义下棋?”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研究

    本书立足当代辩证法研究的前沿理论,在深入发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如马克思的“批判本质”的辩证法、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同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遗产、实践基础、批判本性、当代课题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魅力,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髓和实质、深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愿我此生不再爱你

    愿我此生不再爱你

    一个暧昧已久的故事,一场自欺欺人的爱情。原以为自己的一生会是甜腻宠文却不曾想竟是“我心向山,君心向水。”“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