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6700000002

第2章

这天傍晚,为缓解大脑的疲劳,我去了井筒屋。我特意从后门过去好避人耳目。

“啊,先生!”贞大娘头一个看见我,站起来向我走来。“怎么能让您从小门进来。”

“诶,我不介意。”

“是,是,您快请进!”

“打扰了。”说着,我穿过铺着木地板的厨房,在巨大的地炉旁坐下。

老板卷着和服下摆,正在打扫庭院,老板娘像下人一样在厨房忙活着,阿君则在我身后大屋子里的落地镜前搔首弄姿。天气那么热,约有一榻榻米大小的地炉里却摆着四、五根木柴,用长挂钩从天花板上吊下来的铁壶被烧得“咕嘟咕嘟”直响。

“承蒙您关照两个孩子。”与我隔炉相坐的贞大娘再次向我行礼。

“我也没怎么好好教,没什么好谢的。”

“这么热,先生还这么精力充沛,从早学到晚吗?”

“不这样苦读吃不上饭啊。”

“您真会开玩笑——先生和常人不同,能边玩边工作,厉害着呢!”

“瞎忙呗。”

“您客气了——阿君,过来,不给先生上杯茶吗?”

这时候,阿正也不知从哪儿回来了,在我身边坐下,说起今天的传闻来。阿君端着茶走出来。听说,贞大娘把两个孩子当做自己的亲生子一样宠爱,到处夸耀,这也是她讨人嫌的一个原因。不过,我却正打算迎合她。

“俩孩子愚钝,让先生费心了。”她话才一出口,我马上称赞道:“哪里,两人都聪明伶俐,而且记性好,前途无量啊!”

“妈妈,我心情有点儿郁闷,想喝上一杯,能否给我安排个好点儿的房间?”

“那太感谢您了。”贞大娘给阿君使了个眼色,说道:“通风要好,那个二楼第三间如何?就带您去那儿吧。”

“哪里都行。”我站起身来,跟着阿君出去了。

烟具端进来了,茶也重新上了。

“您要些什么?”听了阿君的套话,我忽然想假装洋人,让她用我教过的话应对,可随即又想到她是个讨人厌、没规矩的小姑娘,就作罢了。我让她看着办随便来点儿,就拿起卷烟放进嘴里,横躺下来。

最先上来的是海苔,阿君斟了杯酒就退下了。我慢慢喝着的当儿,又上来了两三道小菜。这时,贞大娘登场了。

“您独自喝酒想必有点儿寂寞吧,让我这个老太婆来陪您喝上一杯吧。”

“多谢了,那就喝一杯。”我递过酒杯。

贞大娘唠唠叨叨说了许多,什么这个家直到两三年前还门庭若市啦,可最近客人都不怎么来啦,这地方上的人可真是薄情啦……她完全不知外人对她家的指责和不满,还自顾自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哭诉。没过多久,楼梯方向传来了脚步声,我正想着这会是谁,吉弥端着一壶酒走了进来。她的脸和装束和我今早我看到的不同,完全是一个寻常艺妓的样子。

“今晨失礼了。”她向我行礼道歉,看上去非常文雅,但总让人觉得冷冰冰。

“也许该说谢谢的是我。”

“也许?这可不算道谢。”

“你误会了,那就——真是太感谢了!”我故作欠身状。

“那——就算了吧。”吉弥看了看贞大娘,扇起扇子来,一脸胜利状。

“这到底,”贞大娘一头雾水地问道,“唱的是哪出啊?我这可是被蒙在鼓里啊!”

“是这样的,妈妈,今天早上,她把我失落的钱包归还给我了。”我刚说完,吉弥就笑着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我看啊,还不如不说,自己藏起来,就发财啦!”

“是啊,我要是这样做就好了。”

“倘若不巧只有两三块铜板,吉弥小姐该惊讶失望了吧?”

“这孩子可是相当贪婪的哟!”

“啊呀,姑姑,可没这回事儿。”

“不说这个了,和我喝一杯吧,”我把酒杯递给吉弥,“现在没其他客人吧?”

“姑姑,您看呢?”

“目前还没其他客人。”

“那么,我就点你吧,就当是我还今早的礼吧。”

“那太不好意思了。”贞大娘说着,默许似的为我斟满酒,退了出去。

同类推荐
  • 两次死后世界的真实游历:一名美国死而复活者的非凡亲历

    两次死后世界的真实游历:一名美国死而复活者的非凡亲历

    贝姬·伊蒂是美国印第安人,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罗兹巴德种族区长大,著名律师。她31岁时突然病故于美国一所医院,不过只是短暂死亡。令人震惊和迷惑不解的是,她在这短暂的假死期间曾游历过死后世界,这是她在死后世界梦幻般的特殊旅行。书中描述了当事人贝姬·伊蒂亲临死后世界游历的全过程和真实写照。
  • 她从远方来

    她从远方来

    秋后,南坝场通向这里的公路开始建设,文学华和亮油壳报名当了民工。文学华当爆破手,亮油壳在民工连当伙头军。有天亮油壳去井边挑水,遇见一根“青竹镖”,他惊慌失措中打死了,把它埋在井坎边。他回来讲给民工听,冷不防遭到了文学华一顿臭骂。然后文学华怀念地讲述着:成都省的百花潭原先专门卖蛇肉,成都省的人象喝稀饭一样喝,百花潭的水照样汹涌澎湃;成都还有条祠堂街,临近那里有家“努力餐”,“努力餐”是地下党的联络站,地下党是个年轻妹崽,手拿双枪,百发百中。末了,当听得津津有味的民工还要这个“成都通”继续讲下去时,他却隐藏了脸上神往的笑意,一个人跑到工地上,左手拿钎,右手甩锤,打开了炮眼。大家都弄不明白,只有他自己晓得:他要让公路快快修通,他好到外面去见大世面。他也要到成都省的祠堂街去找那个妹崽,他想那妹崽不会忘记他。
  • 岸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犯人三哥

    犯人三哥

    你大概愿意听听他的故事。一个很狗血的故事,一个已经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一些发生在他身上的错误。我不抽烟,也不会因为要写他的事而烧三炷香。我曾经恨透了他,那时我还小,什么都不知道。并不是我不想知道,是大人不想我知道。所以我听到的,也许不是真人真事。他的人生转折点,是一次性交。
  • 寂寞英雄

    寂寞英雄

    《寂寞英雄》是一部表现家族恩怨和时代命运的革命题材,革命桐柏山太平镇淮源盛大商号的二少爷张世杰,长期坚持地下工作:由他引上革命道路的进步青年杨紫云和朱国柱,则被党组织安排从事秘密工作。战火纷飞的年代,相爱的人被迫分离。折磨着他们的,不是国难家仇的现实中彼此天涯相隔,也不是为共同的信仰不得不压抑下的刻骨相思,而是对方敌友莫辨、扑朔迷离的身份,是阴谋算计中的爱恨两难,亦是多难人生中那难以把握的命运。
热门推荐
  • 因为相信不离不弃

    因为相信不离不弃

    无论生命给予我们多少创伤与苦难,无论我们多么微不足道,相信心中的自己,坚定最初的方向,向生活开炮,命运终将落荒而逃。
  • 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Castle Rackrent

    Castle Rackr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纸婚约:忠犬老公轻点宠

    一纸婚约:忠犬老公轻点宠

    离婚证刚拿到手,那个男人就站到了言卿的面前将一份合约递到了她的手中。言卿一愣:“你要和我结婚?”男人点头。言卿不同意:“我刚离婚。”“可你肚子里还怀着孩子,难道你不想他合理合法的出生?”于是她刚拿到离婚证,又拿到了一张结婚证。她说:“孩子落了户口,我就带着孩子离开。”他点头说好。可是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我要离婚。”她怒吼。他抱着孩子依靠在床头看着她笑:“你觉得我会允许我的老婆孩子离开我的身边吗?”她只好拿出了当初他们签订的合约,男人微微一笑:“你觉得你拿出的这个东西会有法律效应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神小队

    六神小队

    本作讲的是一支以五行为核心的小队在与全人类为敌的过程中保护全人类的故事。
  • 清代短篇小说集·子不语3

    清代短篇小说集·子不语3

    《子不语》是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一部短篇鬼怪故事集,得名于《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故事里谈的恰恰就是怪力乱神。书中尽是一些有关托生转世、冤鬼索命、厉鬼为祟的离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隶卒等各种神鬼形象随处可见,完全不涉及鬼神的故事也只寥寥数篇,且多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说的迷信思想。袁枚也正是以这些神鬼形象、怪诞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阴间社会。
  • 肯定自己 改变自己 超越自己(大全集)

    肯定自己 改变自己 超越自己(大全集)

    人最难相信的是自己,最不容易改变的是自己,最难以战胜和超越的也是自己。每个人都觉得上司的欣赏、同事的尊重和他人的赞美是对自己的价值的认定;在别人的肯定与重视下才觉得人生充满意义,生活享有乐趣。是的,人都是希望自己在他人的心目中是有分量的,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分量。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分量并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为自己争取的。如果一个人很自信,或者说很看重自己,在一些事情上能够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这自然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权威和榜样。
  • 白鹤凌霄

    白鹤凌霄

    两百年天象王朝行将朽木,原先那些被朝廷死死压制的江湖各派、世家大阀趁势而起,纷纷组建军团割据称雄,形同国中之国,江湖门阀控制着朝廷,开创古往今来闻所未闻的荒诞时局……生在乱世、长在乱世的陆鹰鹤,在波诡云谲中求生,在金戈铁马中挥刀,在阴谋阳谋中纵横捭阖……
  • 精神的故乡

    精神的故乡

    跟孩子们谈谈精神,是我这本小书的任务。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件困难的任务。精神这种东西太抽象了,又听说孩子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对抽象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不过,我又想,如今大人们都在忙于物质的事情,譬如挣钱呀,装修房子呀,买汽车呀,等等,哪有工夫关心精神这种没有用处的玩意儿,要谈精神也只有跟孩子们谈了。再说,精神是属于人的心灵的东西,而凡是和心灵有关的一切东西本质上必定是单纯的,是从孩提时期生长起来的。所以,只要我谈的真是精神,就一定能与孩子们谈得通。如果谈不通,就意味着我谈得不好,甚至谈的根本不是精神而是别的什么复杂的东西。看起来,写这本书对我自己也是一次考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