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多么想爱,却不能爱。而许许多多的我们,却在爱里,爱得焦虑恐惧,掺杂了物质和欲望,失了本心,也失去了爱与幸福的根本。
她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聂鲁达的《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双眼已经飞离去,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如同所有的事物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鸽悲鸣的蝴蝶。
你从远处听见我,我的声音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沉默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借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你就像黑夜,拥有寂寞与群星。
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沉默,遥远而明亮。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遥远而且哀伤,仿佛你已经死了。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已经足够。
而我会觉得幸福,因那不是真的而觉得幸福。
命运虽然缄默,却别有用心地让我们一次次相遇。遇见的,注定会遇见;失去的,注定会失去;没发生的,注定没发生;得不到的,注定得不到。这不是垂头丧气地认命,而是,每一次的相遇和别离,都为下一次的重逢埋下伏笔。
我们身处命运的旋涡中,我们活出自己,却无权过问结局。
丢掉“不合群”的标签,去做你自己
我们往往能够抵御住外人的嘲讽和轻蔑,却承受不了来自身边人的冷漠与疏远。
1
收到一位读者的私信说,她被寝室里其他几个女孩儿孤立了。
原本四个人关系很要好,整天腻在一起,因为她跟一个女孩儿有了摩擦,另外两个人也开始疏离她。QQ空间上锁,朋友圈屏蔽,她慌了神,给她们留言也没人回复……曾经那么亲密无间的闺密反目成仇,组成坚不可摧的小团体一起来冷落她。
她也知道自己是有问题的,她们开玩笑时提过她的缺点:“很依赖别人,有时还执拗不讲理,偏偏喜怒哀乐还都写在脸上,太情绪化,遇事推卸责任……”
她委屈又自责:“觉得自己好差劲,还想跟她们和好如初。”
孤立这件事情一旦发生,当事人想要在小圈子里翻盘,往往没有那么容易破冰。
现在能做的是什么?
委屈没有用,讨好没有用,喋喋不休也没有用。
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把自己做好。
2
大学时,我也有过不合群的经历。
刚进大学,面对新的环境,我除了好奇心,更多的是防御和戒备,小心翼翼地不知该如何融入。当时宿舍里大半都是北方本地人,她们很快就打成一片,聊些新奇好玩的事儿,我们三个南方人有时也插不上话。
内心敏感的我,觉得宿舍里隐约有点儿南北分化的意味,便自动自觉地少和北方同学互动。
加上那会儿我普通话不标准,地方方言的缘故,常常R、L不分,把“然后”说成“蓝后”,“兰花”说成“然花”……有个北方的同学喜欢不分场合地纠正我的发音,其实现在想来,她应该是出于好心帮我标准发音。但当时可笑的自尊心让我觉得是她本地人的优越感凌驾于我一个外地人的尴尬之上,故意让我难堪和出丑。
每次我都满脸通红,不敢再说话,后来演变成,只要她在场我就心理压力好大,不仅R、L不分,连平舌、卷舌也乱来,导致我越发自卑,话越来越少。
另外两位南方同学性格外向,彼时她们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早出晚归。而我性格内向、自卑怯弱,加上对说话恐惧,更是不敢往人多的地方扎堆,久而久之显得特别不合群,独来独往。
没有人知道我当时有多委屈,我每天心里都天人交战,想要尽力去融入圈子,但又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招致别人的嘲笑与厌弃。
直到有一天,当我发现自己陷入可怕的抑郁,而所有的焦虑和恐惧都来源于自卑,我便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全力去改变这个现状。
早晨和晚上我强迫自己去操场跑步,一方面运动会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精气神,另一方面当我跑步的时候,我不会那么焦虑,转移注意力之后,就不会钻牛角尖地思考问题。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喜欢做的事情,并一步一步把它做好。之后我开始在校论坛写作,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征文比赛,甚至给心爱的杂志《萌芽》投稿。那篇投稿我写得特别认真,先是在稿纸上手写,然后输入word(文档),彻夜改稿,把一万多字的原稿反复修改删减成五千多字,然后投了出去。就开始日盼夜盼地等,不久之后收到杂志的用稿通知,你们能想象我当时有多激动吗!
此外,还接了家教的兼职,每个周末都要给一个高三的学生补习……
当生活越来越充实,成就感越来越多时,我也渐渐有了些自信。
对于自然地开口说话,我更是不惜矫枉过正地强迫自己,去主动打招呼,去跟不嫌弃我的人聊天,鼓起勇气去跟老师讨论问题……
我依然记得那时内心胆怯得要死,却无比感谢那段虚张声势的努力。
脸皮越来越厚,便不害怕被嘲笑。当你不害怕被嘲笑时,更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
其实我的声音不难听,还屡次被人评价为好听。当在说话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信后,我才发现,纠正R、L也不是什么难事——或许是那时候的后遗症,至今每当说话涉及R、L的发音时,我都格外字正腔圆。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时,我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我不合群,是我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自卑,把自己排挤出了圈子。
所以,当你不合群时,别急着去委屈,也别急着去讨好,更不要武断地去指责别人,强迫他们接受你,而是要更努力地去提升自己,让内心变强大,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当你走过那段充实的路,你会发现你本可以很合群,和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是件多么愉快的事。
3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极力渴望展示自我的独特性以便获得自我认知和价值,同时无比渴望融入他人或集体以获得更多的认可与安全感。
很矛盾的两种心理,希望与众不同又害怕被孤立,当一个人内心不够强大时,会被它们拉扯得更厉害。
而一个成熟的人会懂得——
合群未必是好事,人云亦云、乌合之众,很多时候是无效的社交,禁锢了自己的发展。
不合群不一定是坏事,内心笃定地去做自己,另辟蹊径地思考问题,免于大众烦扰后,反而能清清净净地享受人生的多样性。
所以,就像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只有内心不强大的人才会计较是否合群。那些不care(关心)这个问题的人,都把时间用在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上,用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和体验人生上。
你见过学霸哭着说“我烦恼自己不合群”吗?
你见过“大咖”祥林嫂般吐槽过“他们为什么孤立我”吗?
当然没有。
他们都知道,当自己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就注定他们不会合群,但没关系,他们敢和别人不一样。
合不合群这件事,乃至很多事情都是动态发展的。
别让自己轻易陷入标签的评价里,你可以不是别人口中的“那样的人”,你可以是和那个标签完全相反的人,甚至丢掉标签,重新改写别人对你的认知。
不要拿别人的评价给自己设限
被人以高的评价赞扬,或被人以低的评价指责,其实并不重要,当你不再计较自己该如何迎合他人的评价,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才是真的做自己。
1
七七最近分手了,理由居然就因为她是处女座。
Excuse me?
七七爱把小窝收拾得干净整洁,衣柜里的衣物分门别类摆好;而他总习惯东西乱放,还美其名曰“乱中有序”。遇到有大的聚会,七七总要早早做准备,从选衣服到妆容都追求完美;而他永远是临出门前抓起哪件穿哪件。工作上七七认真负责,有时回家还会研究一下工作的细节;而他总是不屑地说“何必较真”……时间一久,他们矛盾爆发,他总爱说的口头禅是,“你们处女座能不能别那么完美主义”。在他看来,七七浑身上下都是毛病:洁癖、形式主义、矫情爱较真、“龟毛”、敏感……
一个在外人眼里好好的姑娘,怎么到他眼里就这么不堪了呢?
七七听了自然委屈得不行,哭着问我们:“我真的有那么多缺点吗?”
我本人就很爱处女座:做事认真、有条理、苛求完美的处女座同事,多让人放心啊;有一个爱干净、喜欢打扫屋子、整理书架的处女座朋友,便可以无所顾忌地犯懒……所以七七分手这件事,处女座不背这个黑锅,他们会分手,根本原因是他不爱她,所以没办法欣赏她。
别人的眼光,反映的只是他自己的认知世界和视角,却不一定客观真实。有人看到好,有人曲解成坏,我们没必要为一个不懂得欣赏自己的人的评价而难过伤心。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去评价别人的,即便是同样的特质,在不同的人眼里评价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差别。你没有办法讨好所有人的喜好,即便那个人是你身边的朋友、爱人、亲人。
2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所以不用为此而生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那也不必为此而骄傲。别人的赞叹,不会让我们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自己变坏。对于这些没什么可执着的。”
别人的评价是好是坏,你依然是你,并不能改变你什么,除非你把别人的评价真的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