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800000004

第4章 三大矛盾决定了创业的大趋势(1)

第一篇 世纪浪潮

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会影响每一个人,社会生活的主流会决定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新世纪的中国之趋势与潮流是什么?

迈进新世纪的门槛,人们有许多预言,尽管其中将有一些会在百年后成为笑料——像我们看待100年前的那些预言一样。有一点可能不会改变:我们仍然是人,作为人的本性不会改变,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不会改变。从人性这个自然的永恒和市场经济这个社会的永恒出发,会发现几个最基本的矛盾——长期起作用的、决定着几乎全部社会生活的、影响几代人的矛盾。

正是这些矛盾规定了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个大趋势就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技教育等领域,来自民间的创办经济实体的大规模创业活动。

这将是本世纪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它是已经初露端倪并将蓄势待发的巨大能量,有着钱塘江大潮般汹涌的气势。它是千流归海般的必然,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并影响人类社会的世纪浪潮。

了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选择个人发展目标的前提。凡事预则立,预见并跟定大势才可能成就大事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受各种矛盾制约的,大矛盾就是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大问题、大困难、大危险。发现了这样的矛盾就等于知道了趋势。因为这样的矛盾是无论如何也要正视和解决的,而解决的方法、过程和后果造就了未来的大趋势。所以,是矛盾决定趋势。那么,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大矛盾?它又是怎样决定趋势的呢?

一、人性与市场结合的必然

怎样增加个人财富?这一章回答了: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共同本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选择创业的自然趋势。因为市场经济使得通过创业来增加财富成为可能。

(一)人性,驱动创业

什么是人性?多学科的共同结论是: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的思维和形体活动的最终目的。什么是利益?利益被经典地概括为:“需要的实现。”即得到并满足自己的需要。人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要对不同的人表现为不同层次,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有最高层次的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至此,可以这样结论: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本性。人的这个本性不会随世纪更替而改变。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我们从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有一刻放弃过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我们一生到死,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觉得完全满意,不求进步,不求改良。但怎样改良呢,最显而易见,最具常识性的办法是增加财产。”

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这个本性不会改变,但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增加财产,却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紧密相连。因为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导向,决定着追求利益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好的制度能够规范人的选择,把它引向增长社会财富,提升人的文化资质,促进国力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市场经济正是这样一种制度。相反,封建政治最典型的官本位把官位同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把人们追求利益的全部能量引导到对官的追求,崇尚“学而优则仕”,而“仕”的目的是“十万雪花银”。

市场经济与官本位是不兼容的。改革开放20年,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官本位强弱的程度相联系。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官本观念就淡化,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官本观念就强化。在二者的相互影响中,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渗透力是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它会把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要求引向市场,转化为创业行为。对于一个心理发育正常的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人,通过创业实现利益几乎是最重要的选择。

(二)市场,牵动创业

今日中国的一切成就,得益于我们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制度,我们和这个星球的大多数人类一道,终于回归到市场经济的人间正道。市场经济的合理与永恒,以及它永不衰竭的活力,来自它为个体需求的满足即个体利益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中,每个人都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自由选择生活与发展的权利。同时它也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进行了规范,即个人需求实现的前提是为社会创造一种需要。于是,为满足个人需求的一切努力,在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永动机,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不可替代的经济形式。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是人性与制度的结合。在这个利益的结合部,用什么连接呢?通常是用创业连接的。不论什么人,哪怕仅仅是出于生计的考虑,也会尽可能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用于增加收入。市场经济的法则使得通过创业谋取利益成为可能。创业,成为个人与社会结合的端口,成为激励和发挥个人全部潜能的方式。同时它也是社会回报个人贡献的通道。创业,就像连接车厢的挂钩,把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使经济的列车轰鸣前行。尤其是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条件下,“在生命财产相当安全的场合,一个人如果不把他能支配的财产用于投资,说他不是疯狂,我是不能相信的。”谁不相信?是那个叫做亚当·斯密的英国人。

(三)财富、依赖创业

你家的鸡一年下100个蛋,吃掉50个——消费了,另外50个用来孵小鸡——投资了。家庭和国家的情况都是这样,为了增加财富,就要用当年生产物的一部分用于追加来扩大生产,这个追加就是投资。投资的数量一般决定着生产扩大的规模,进而物品增加的数量,进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句话:投资决定经济的增长。从一个家庭到一个国家都是这样。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国家直接投资的经济领域是有限的,这是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决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主体只能是私人资本,私人股权资本,职业金融资本,或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的各种经济形式。这样,每个单个的个人便成为投资主体。“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

二、自由人群体的必然走向

今日中国正在发生着历史上空前的巨大变化。人们从多个角度概括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人治走向法制;由身份社会变为契约社会;等等。在所有的变化中,最基本、最有影响的变化是:自由人群体的持续产生且数量日益扩大。这是一切变化中最大的变化,是一切现象中最突出的现象。它将影响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

自由人群体首先来自于社会阶层的分化。分化产生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以渐进的方式扩大着规模,到了世纪相交的当口变得急剧化、普遍化。洪水般的民工潮标志着有数以亿计的农民,不断地从黑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土地上挣扎出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把将近半个亿的职工分离出来,这还仅仅是开始,更大规模的分化还在继续,但它仍然是自由人群体的一个小的部分。

自由人群体的最大来源是新增人口。分化对历史是瞬间现象。讲分化是相对记忆中的整体而言,当对整体记忆淡化的时候,当“新新人类”成为社会的主体,与很久以前曾经有过的整体不再发生联想的时候,也就无所谓分化。可见,分化是相对原有的阶层、原有的身份和原有的稳定版块而言。放眼未来30或50年,社会学家曾为之惊呼的分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已经分化出来的个体也随时间而消失。代之出现的是无尽的新增人口,是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和到了就业年龄的青年人,其总和应该以千万计。

分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观念的。分化作为一个现象会最终消失,但由分化产生的观念的革命是深刻而久远的,它将很快被新生代承接下来。影响中国人半个多世纪的单位观念、上级观念、本职观念、身份观念将随着分化逐渐地淡化并最终归于由文字记载的历史。代之而生长出来的是对生存的忧患意识;自主、自立、自强的独立意识;寻找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磨合意识;自由选择的目标意识;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责任意识;对财富的渴望而产生的发展意识;为增强和累高自己的学习意识;积累自己可支配要素的资源意识;根据利益关系和理性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平等意识;还有竞争意识、机会意识;等等。分化影响着人们的观念,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看,分化就很像恩格斯用来概括世界文明史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们获得财富不再靠与生俱来的身份与地位,而是靠法制和商品经济原则下自由人的后天奋斗。

解决自由人就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不断成长的自由人群体与就业的矛盾是如此之普遍、严重与持久。出路在哪里?靠国企改革吗?古老的话题把嘴都磨破了。事实证明,任何离开产权制度的改革都是没有出路的。产权模糊的国企离开垄断与输血,萎缩的趋势不可逆转——除少数需要国家垄断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功的国家直营企业。从今向后看,国企不可能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

靠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吗?有人这样主张的——越过农业和工业直接进入第三次浪潮,实现“跳远式发展”。但让9亿农民都去玩信息、搞基因技术恐怕不行!放下三个产业都去弄信息,那信息又有什么用呢?第三次浪潮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且不论,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它能吸纳的就业是很有限的。还靠什么呢?靠在流通领域中倒来倒去?靠炒股票?都不行。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产业领域中的创业投资。

巨大存在决定了创业的必然趋势。是什么决定了自由人群体必定走向创业呢?道理纵然有千万条,但归根结底是自由人本身这个巨大的存在引发的。首先是生存问题,其次是发展问题。这样两个问题都会在观念的引导下自然地产生创业问题,尤其是自由人群体中蕴藏着大量的精英,一定会在创业中有所作为。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营经济地位的确立,为自由人创业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另外,自由人群体的就业问题理所当然是政府施政的永恒课题,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政府同样会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来自民众在产业领域的创业,这是不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实现经济自主增长的永恒源泉。政府必然会竭尽全力创造条件,鼓励与支持自由人群体的创业活动,包括私人产权的立法,配套的促进创业政策的制定,甚至资金的支持。

政府应以“充分就业”为中心,作为长期的国家战略,实施这个战略的着力点,应该以“调动个人积极性”为核心,直接而有力地抓创业这个发展经济的“根子”。抓根子,就要营造创业气氛,改善创业环境,为创业提供便利、优惠和实在的帮助。把GDP增长的1%用于支持创业,哪怕有10%的成功率,从长远的综合效应算账也比扩大最低保障划算。甚至可以这样设计:每个城市拿出财政收入的1%(至少是几百万)交给银行做担保基金,由银行向有创业项目的人发放无抵押小额贷款。假如贷出的资金有一半呆死,说明50%的创新企业活了,这些成活而不断成长的新企业缴纳的税款,补充呆死的担保金应该不是问题。而不断出生的新企业产生的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多么大,任凭你去想象。

同类推荐
  • 销售团队管理

    销售团队管理

    销售经理,作为销售团队的管理者和带队者,工作涉及到两个方面:如何领导和激励销售团队;如何进行销售过程的管理。一位优秀的销售经理应该能为销售团队提供足够的动力。销售经理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管理风格会无形中激发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销售经理的领导方法是否足够智慧,正确的领导方法可以使销售经理不至于成为一名“救火队员”,而是“运筹帷幄”的领导者。销售经理能否为销售人员营造一个积极追求成就感的组织环境和团队氛围。销售经理有责任为每一位部下提供奋力实现目标的“舞台”。
  •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最终起作用的是人,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在企业中又是一最大的变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对企业的管理。本书就企业聘人,用人、管理人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独特到的分析,给用人者提供了警醒。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自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 每天学点管理学

    每天学点管理学

    《每天学管理学》本书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妙招一一展示:如何让自己成为榜样?如何让下属心服口服?如何实现与员工的无障碍沟通?如何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当然,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管理实效的取得也不是立竿见影的,管理方面的智慧光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在此真诚地希望那些在管理学中有所作为的读者朋友和想在管理方面有所突破的读者朋友们能认真阅读本书,并在实践中完善发展自己的管理观念。
  • 西点法则

    西点法则

    在西点军校200多年的历程中,她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800多人成为将军。仅1915届的164名学员中,就有59名成为准将以上军官,其中3位四星上将,2位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1名当了美国总统。
  • 销售圣经

    销售圣经

    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我听见越来越多身边的人在谈论销售。毋庸置疑,销售在经济社会中是一种及其重要的社会活动。没有销售,就没有订单,机器就无法运转,工人就没有工资,企业就没有利润。可以说销售在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核心部门。在经济危机中,销售的重要性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因为,面对经济危机,最可怕的是销售员丧失了信心。正如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一点:“信心比货币和黄金更重要。”这句话对中国的8000万伟大的销售员来说同样适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性健康调养食谱

    女性健康调养食谱

    《美食天下(第1辑):女性健康调养食谱》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
  • 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序例

    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序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草木非吾愿

    草木非吾愿

    “现在如何解释都是徒劳,所以,林木木,我不打算解释,但我要你知道的是喜欢你这一点并不是假的。想跟你在一起这一点也是真的。”“然后呢?需要我做什么?”“林木木”咬牙切齿。半晌,朝他吐舌头,只许他气她,她就不能气他了?
  • 萌妃娇妻:王爷轻轻亲

    萌妃娇妻:王爷轻轻亲

    她往后退,“你财大气粗颜值爆表,我貌丑无颜身材枯槁,咱俩不般配。”他圈她入怀,“我不嫌弃你。”她几次逃之夭夭,都被他抓回来,她怒,“混蛋!”他无视她的怒意,还强迫她跟他拜堂,“惹了我,就得对我的终身负责,给我造个小混蛋。”冷情霸道睥睨天下的他,将一世的宠爱全都给了眼前的小女人。
  • 至尊女帝:妖孽王爷哪里逃

    至尊女帝:妖孽王爷哪里逃

    天有多大,天下便有多大。即使你我隔着天与地的距离,那又如何?只要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再强大的力量,也阻挡不了我走向你的脚步!
  • 夏阳和多多的假日(中国好小说)

    夏阳和多多的假日(中国好小说)

    本文叙写怀揣文学梦想和文艺情怀的一对儿恋人的故事。夏阳是学校老师,多多是夏阳的学生,离了婚的夏阳在学生多多的身上看到了新的热情和希望。于是想约旅行,中途发生过不愉快,但唯其如此,考验出恋人对文学和生活的向往。
  • 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世界我知道)

    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世界我知道)

    本书内容包括:“狮子国”的窥探;地理大发现;崎岖温润的地理环境;储量丰富的宝藏;历史回眸;美丽的传说;封建专政;殖民统治;独立发展;政体与外交;政体与政党等。
  • 心理学批判与批判心理学:《印度之行》的心理政治解读(英文版)

    心理学批判与批判心理学:《印度之行》的心理政治解读(英文版)

    本著作梳理了从心理学角度对于福斯特名著《印度之行》进行阐释的五个典型文本,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旨在找出精神分析与分析心理学这两大心理批评理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延伸到对整个西方主流资产阶级心理学的批判,最终将批判心理学(尤其是克劳兹?霍茨坎普创立的德国批判心理学)建构为新的文学理论范式,并将心理-政治解读确立为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对《印度之行》的批评实践中,从种族与性属的角度对具体文本进行解读。
  • 冻天冰仙

    冻天冰仙

    一场六界大乱斗……冰雕少女夹缝中求生存!天帝、魔尊、妖王……谁敌谁友?逃避、坚持、背叛……谁是谁非?还好,小命无虞。还好,男神犹在。 —— 新书《小样儿别装了》欢乐上线!(-^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