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1400000003

第3章 聪慧的少年(3)

她把手抄进大衣口袋。“这里没怎么变。”她说。她的声音很轻,但我看到她的眼神有些蒙眬。显然,她昨晚没有睡好,这都怪我。“你看过上城公园之后,会觉得那是这座城市依然葆有一八九〇年代风貌的少数地方之一。格拉梅西公园也是,格林尼治村也有那么点意思。我第一次来纽约时,感觉这片街区就像把伊迪斯·华顿的作品、《弗兰妮与祖伊》与《蒂凡尼的早餐》融合在了一起。”

“《弗兰妮与祖伊》写的是西区。”

“对,不过当年我傻傻的,没搞明白。我只能说,这里跟下东区大不一样,那里的流浪汉会在垃圾桶里生火。周末的时候,这里可迷人了——逛博物馆——在中央公园独自游荡——”

“游荡?”她说的好多话在我听来,都有股外国味儿,“游荡”听起来就像她小时候用的驯马术语。没准儿是骑着马懒洋洋地前行的意思,速度介于慢跑和小跑之间。

“哦,你知道,就是像我平时那样走来走去。那时我很穷,袜子上还有窟窿,靠喝燕麦粥充饥。信不信随你,有些周末,我经常走到这里。省下地铁费,回去时坐车用。那时候,付车费还不是卡片,而是代币。进博物馆还要交钱,交的好像是‘建议捐赠款’。那时候,我还是满有胆量的,或许他们可怜我,因为——哦不。”她变了腔调,戛然而止。我浑然不觉地超过了她几步。

“怎么啦?”我转过身,“出什么事了?”

“刚才感觉到了什么,”她伸出手掌,仰望天空,“你没感觉到吗?”

就在她说话的当儿,天色暗了下来。每一秒钟,天色都在变暗。风把公园里的树吹得哗哗作响,在乌云的映衬下,树上新长出来的叶子显得又嫩又黄。

“天哪,真叫人意想不到,”母亲说,“要下大雨了。”我们驻足街头,往北望去,但看不到出租车。

我又牵起她的手。“走,”我说,“咱们去另一边碰碰运气。”

“请勿通过”的交通灯正在闪最后几下,我们很不耐烦地等着。碎纸屑在空中飞舞,在街头翻滚。“嘿,那里有辆出租车。”我望着第五大道说,话音刚落,有个商人举着手跑到路边,交通灯一下子熄灭了。

街道对面的画家们赶忙用塑料布蒙住画。卖咖啡的小贩拉下售货车的卷帘窗。我们匆匆穿过马路,刚走到对面,一滴硕大的雨点打在我的脸上。零零星星的褐色圆圈——彼此隔得很远,有十美分硬币大小——开始在人行道上一一闪现。

“哦,见鬼!”母亲喊道。她在包里翻找雨伞——那把伞一个人用都嫌小,更别说是两个人了。

这时雨落了下来,大片冷雨横着扫过来,大风在树梢翻滚着,把对面的遮雨棚吹得猎猎作响。母亲想撑开那把坏掉的小伞,费了不少力气,却徒劳无功。街上和公园里的行人拿报纸和公文包遮住脑袋,快步登上台阶,躲进博物馆的门廊,那儿是街上唯一能避雨的地方。我们俩撑着那把不怎么结实的粉白条纹雨伞,跑上台阶,有些喜气洋洋之态。快快快,我们那副样子不像是要冲进博物馆,更像是在躲避什么可怕的东西。

4

母亲从堪萨斯州乘坐大巴来到纽约之后,举目无亲,身无分文。她遇上了三件大事。头一件发生在她在格林尼治村一家咖啡馆做女招待时,一个名叫戴维·乔·皮克林的经纪人看到了她:一个营养不良的少女,穿着貂博士牌橡胶靴和从旧货商店买来的衣服,脑后垂着一根很长的辫子,她本人简直能一屁股坐在辫子上面。母亲把咖啡端给皮科林时,皮科林请母亲代替一名旷工的姑娘,在街道对面完成商品图册的拍摄工作,他先是开出七百美元的价码,然后又增加到一千美元。他指了指拍外景的面包车,还有支在谢里顿广场公园的设备。他数出一千美元,放在桌面上。“等我十分钟。”母亲说。她把手头点的点单处理完,便挂好围裙出了门。

“我当时不过是给邮购图册做拍照模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跟人解释。她的意思是,她从未做过时尚杂志或时装模特,只是在密苏里和蒙大拿州拍过连锁店的广告宣传单,这只是未成年小姐的零时工作,报酬低廉。有时候还蛮有趣的,她说,不过大多数时候并不有趣:一月穿泳装,结果患上流感,冻得瑟瑟发抖;在炎热的夏天又要穿粗花呢和羊毛服装,在以假乱真的秋叶中间待上好几个钟头,拍摄期间,摄影棚里的电扇吹出热风,负责化妆的家伙在拍摄间歇冲过去,往她脸上扑粉,遮掩汗渍。

但是在假装身处大学校园、站着一动不动的那些年里——三两人一起,胸前抱着书,在假的校园背景里摆着姿势——她攒够了钱,当真去读了大学,纽约大学艺术史专业。她在十八岁来到纽约之前,从未看过一幅名画,她急于弥补虚掷的光阴。“那是纯粹的幸福,完美的极乐。”她说。她埋首于艺术类书籍,翻来覆去地欣赏那些老幻灯片(莫奈、维亚尔[2]的画作),直到眼睛看不清东西为止。“那时候我可真疯狂,”她说,“但我觉得就算一辈子坐在那里欣赏那六幅画我也会觉得很幸福。我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发疯方法。”

上大学是她在纽约遇上的第二件大事——对她来说,或许上大学才是三件事里最重要的。要不是发生了第三件事(她认识了我父亲,嫁给了他——这件事不像前两件那么幸运),她肯定会读完硕士,接着读博士。一旦有几个小时的闲暇,她总会去弗里克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或者大都会美术馆。正因如此,我们站在滴水的博物馆门廊下面,望着朦朦胧胧的第五大道,还有路面溅起的白色水花,母亲甩了甩雨伞,说出这番话:“或许咱们应该进去逛逛,等到雨停为止。”我并不感到惊讶。

“嗯——”我想去吃早餐,“好的。”

她瞥了手表一眼。“去看看吧。反正下大雨,也打不到车。”

她说得对。只是我肚子饿了。咱们什么时候吃饭?我闷闷不乐地想,跟在她后面上了台阶。我只知道,面谈之后,她肯定会大为恼火,绝不会带我去吃午饭。到时候,我只能回家喝碗麦片什么的。

不过博物馆总是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伴着四周游客快活的喧闹声,我们一走进博物馆,我就莫名其妙地忘记了当天的烦心事。大厅十分嘈杂,充满湿雨衣的气味。一帮身体湿漉漉的亚裔老者,跟在一名空中小姐似的导游后面蜂拥而入;头发凌乱的女童子军挤在衣帽间旁边嘀嘀咕咕;问讯台旁边站着一排军校生,他们穿着灰色军礼服,摘了帽子,把双手背在身后。

对我这个常年闷在家里的城里孩子来说,博物馆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宏伟的规模。它就像有无数房间的宫殿,你越是往里走,周围就越是冷清。有些无人参观的寝室和拦着绳索的会客厅,欧式的装潢风格透出幽深的感觉,仿佛被人施了魔法,数百年无人涉足。我自从开始独自搭乘地铁,就很喜欢一个人到这边来,四处游逛,直到迷失方向,在迷宫般的画廊里越陷越深。后来我有时会发现自己身处被人遗忘的大厅,里面陈列着我从未看过的盔甲和瓷器。有时,再去就怎么也找不到这些展品了。

我跟在母亲身后,排在入馆的队列里。我扭过头去,直勾勾地望着二楼上方的穹顶:要是我看得足够投入,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就像一根羽毛,飘到了那里。小时候我常玩这个把戏,大了以后就很少玩了。

母亲因为刚才冲进来避雨,鼻子红红的,呼吸有些急促。她找起了钱包。“等咱们看完了,我去礼品店看看,”她说,“我能肯定,玛蒂尔德最不想要的就是艺术类图书。不过她想抱怨一番又不显得愚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啊,”我说,“礼物是送给玛蒂尔德的吗?”玛蒂尔德是母亲供职的那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她是一位法国纺织品进口大亨的女儿,比我母亲年轻,出了名地爱挑剔,要是租车或餐饮服务不能让她觉得物有所值,她会勃然大怒。

“对。”她默不作声地递给我一条口香糖,我伸手接过,她把剩下的一叠扔回包里。“我是说,玛蒂尔德最看重的一点,就是精心挑选的礼物不应该太过昂贵,最好是从跳蚤市场买来物美价廉的镇纸之类的东西。那我们也得有那份时间去逛市中心的跳蚤市场才行。去年,轮到普鲁买礼物——她慌了神,午饭时间跑进萨克斯精品百货店,最后大伙凑的钱不够用,她自己掏了五十块,给她买了副墨镜。我记得是汤姆·福特牌的,结果玛蒂尔德抱怨了一通美国人和消费文化如何如何。其实普鲁根本不是美国人,她是澳大利亚人。”

“你有没有跟塞尔焦商量一下?”我问。塞尔焦——很少待在办公室,不过经常跟多纳泰拉·范思哲这样的名人一起出现在名流版面上——是千万富翁,我母亲供职的那家公司的老板。“跟塞尔焦商量事情”就跟问“耶稣会怎么做”差不多。

“塞尔焦喜欢的艺术类图书,比如写时尚摄影师赫尔穆特·牛顿的书,或者是前一阵麦当娜出的那本写真画册。”

我刚想问赫尔穆特·牛顿是什么人,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你干吗不给她办张纽约地铁卡?”

母亲翻了个白眼。“相信我,我确实应该这么做。”前不久,玛蒂尔德的车堵在路上,结果她被困在威廉斯堡的一家珠宝商事务所那儿,进退两难,颇为被动。

“别让她知道是谁给的。把一张里面没有钱的旧卡放在她的写字台上就行,看她会怎么做。”

“我告诉你她会怎么做吧,”母亲说,把会员卡塞进检票窗口,“她会把助理炒鱿鱼,没准儿还会把公司一半员工一起解雇了。”

母亲供职的那家广告公司,专门从事女性服饰的推广。她整天在玛蒂尔德焦虑不安又有些不怀好意的监督下,指导着这类相片的拍摄工作:水晶耳坠在人造的圣诞积雪上熠熠生辉;鳄鱼皮手袋搁在空无一人的豪华轿车后座上,无人问津,在美妙的光晕中闪闪发亮。妈妈业务精熟;比起在摄影机前面,她更喜欢在摄影机后面的工作;我知道,她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地铁海报和时代广场的广告牌上会很开心。不过这份工作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配香槟的早餐、伯格多夫百货公司赠送的礼包),但工时未免太长,其本质当中存在着某种空虚——这我明白——这令她感到沮丧。她真正想做的是重返校园,不过事到如今,父亲离家出走之后,我们俩都知道这种可能性十分渺茫。

“好了,”她说,从窗口转过身,把徽章递给我,“帮我留意一下时间,好吗?这是一次大型画展。”她指着一幅海报:《肖像画与静物画:黄金时代的北方杰作》,“咱们不可能全部看完,不过有几幅作品……”

她的声音渐渐飘远,我赶紧跟着她爬上大楼梯。我既要小心翼翼地跟紧她,又想悄悄落后几步,尽量装作不是跟她一起来的,真是左右为难。

“我不喜欢这样走马观花,”我在楼梯顶端追上她时,她说道,“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画展要看两三遍才行。展品里有《解剖课》[3],这幅作品咱们一定要看,不过我真正想看的,是一幅难得一见的小画,画家是弗美尔[4]的老师。他是最伟大的早期绘画大师,只是没什么名气。弗兰斯·哈尔斯[5]的画也很了不起。你知道哈尔斯吧?就是那幅《快活的酒徒》的作者。他还画过救济院的执事。”

“知道。”我小心翼翼地说。她刚才说的那些画,我只知道《解剖课》。这次画展的海报登出了这幅画的局部:惨白的肉体,深浅不一的黑色。那几名外科医生样子活像酒鬼,眼睛充血,红鼻头。

“艺术入门篇,”母亲说,“这边,左转。”

楼上很冷,我淋了雨的头发还没干。“不对,是这边。”母亲拽住我的衣袖。举办画展的展厅挺难找,我们在人来人往的画廊里兜来转去,在人群中钻进钻出,左拐右转,在迷宫般的格局中原路返回,那些指示牌看得我们云里雾里。阴郁的《解剖课》巨幅复制品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叫人意想不到的拐角和居心不良的指示牌上,画面上还是那具手臂被剥了皮的尸体,画面下面是红色箭头:手术室,由此向前。

倘若欣赏这种画——一帮荷兰人穿着黑乎乎的衣服,围成一圈站着——我可没有多少兴趣。我们推开一扇扇玻璃门,从人声嘈杂的走廊走进铺了吸音地毯的寂静区域时,起初我还以为,我们走错展厅了。墙壁隐隐散发出温暖、华贵的感觉,散发出古董特有的圆熟感。不过这种感觉紧接着便消散了,变成了明净、色彩和纯粹的北国之光,肖像画、室内画、静物画,大小不一:女士与丈夫,女士与哈巴狗,身穿绣花长袍的孤单美女,单独入画、气派不凡的商人佩戴着珠宝首饰,穿着毛皮大衣。破旧的宴会桌上洒满苹果皮和胡桃壳;低垂的挂毯和银器;绘有爬行昆虫和散落花朵的错视画。我们越往里逛,画也变得越来越奇特瑰丽。削了皮的柠檬,刀刃下的柠檬皮轮廓分明,霉菌留下一片发绿的暗影。光线照在空了一半的葡萄酒杯杯口。

“这幅我也喜欢。”母亲来到我身边,小声说道。我们面前是一小幅格外迷人的静物画:黑色的背景上,一只白色的蝴蝶在某种红色的水果上方飞舞。那片背景——是一种糜艳的巧克力黑——透出一股复杂的暖意,让人不由联想起堆满东西的贮藏室、历史,以及流逝的时间。

“荷兰画家的确善于描绘从成熟到腐烂的过渡。这枚水果状态完好,不过坚持不了多久,它就快腐烂了。瞧这儿,”她伸出手去,越过我的肩头,在空中比划,“这部分——这只蝴蝶。”蝴蝶的后翼沾满蝶粉,看上去那么脆弱,仿佛妈妈只要用手一碰,就会沾上白色。“他画得可真美。静中有动。”

“他画这个用了多久?”

同类推荐
  • 1976年的母亲

    1976年的母亲

    那天下午,学校里早早地就放了学。我回到家,家里却一个人也没有。母亲不在家,妹妹也不在家。大门是敞开着的,家里却一个人也没有。厅堂里没有人,厨房里没有人,房间里也没有人。我大着声音叫:“妈妈,妈妈!”没有人回答我。家里没有人,我抬头看了一眼正墙上头的毛主席像。毛主席非常严肃地看着我。我心里感到了害怕。家里实在是太静了,静得有些怕人。我从家里冲出来,在大门口那儿差点摔了一跤。我跑到菜园里,在那里也没有找到妈妈。妹妹也不在。妹妹还小,她总是和妈妈在一起的。妈妈无论到哪里都把妹妹带在身边。我又从菜园往家里赶。
  • 沙平站

    沙平站

    林哲佑1954年生于韩国全南莞岛。全南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西江大学英文系硕士、全南大学博士学位。1981年以小说《骗狗》入选《首尔新闻》“新春文艺”,从而登上文坛。主要作品有《他们的凌晨》《后院的风声》《沙平站》《父亲的土地》《苦头运动会》《同行》和长篇小说《春天》。他的作品多通过写现实被扭曲的真相来探讨人绝对的存在意识。曾获得“李箱文学奖”。现任韩申大学文学创作系教授。
  • 吹哨人(雷佳音、汤唯主演同名电影)

    吹哨人(雷佳音、汤唯主演同名电影)

    雷佳音、汤唯主演同名悬疑犯罪电影12月6日上映。吹哨人,是指所在企业或组织存在重大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利益时,不惜面临巨大危险勇敢举报揭露的人。在小说《吹哨人》中,一场意外的空难、一次“普通”的跨国交易、一个竞争对手的离奇死亡,让在澳洲工作的华人员工马珂渐渐察觉到其中的蹊跷,发现公司正在推广销售的新型技术背后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为了寻找真相,马柯开始调查公司背后的层层黑幕……此时,神秘女人中方代表周雯带来更多线索,一桩事关几百万人性命的巨大阴谋开始浮出水面……在影片之外,2019年9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吹哨人”制度,这是国务院层面首次对建立“吹哨人”制度作出部署。
  •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 买房以后,结婚之前

    买房以后,结婚之前

    30岁的“有房女”房小优总是恋爱未遂,“男闺蜜”大黄无意中说出她难嫁是因为其名下那套需要还贷的房子令男人望而却步,这一点在“优质男”安子洋那里也得到了印证;被“小白男”狂追多日的“优质女”林灿灿无意中得知,对方看中的是自己名下那套百万元的房产,对爱情和男人失去信心的她最终却被诚实上进的“经济男”杨阳打动;“痴爱女”郑恩娜被“城市寄生男”无情抛弃,得知对方新欢名下有房,一心报复的郑恩娜决心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成想房子却让她走向了不归路……有房的女人难嫁,没房的女人宁肯抛弃爱情也要买房,房子已经成为一块试金石,试出人生百味……
热门推荐
  • 盗墓之守护

    盗墓之守护

    你用一生换他十年天真无邪,而我愿用一世护你数载浅笑无忧,,心疼小哥,决定写一篇守护他的文,给予他陪伴!重要的事说三遍:不是耿美文~不是耿美文~不是耿美文~我本来打算写女子的,后来想想女子的话,有些事太麻烦,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太难,所以就是男主了,没有cp!
  • 王妃泽被天下

    王妃泽被天下

    天帝忌惮洛神族,遂以莫须有的罪名灭洛神族,封印洛神族记忆,迁移洛神族至低等大陆孤岛,世代不得出!天帝自以为高枕无忧,其实他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棋子。神界之上虚天界:天道平衡,万物生死循环?不,很快我虚天界就会超脱生死,凌驾于天道之上……她,沈灵玥,异世灵魂,洛神族绝世天才,天选之人,肩负使命而不自知。他,朝日帝国三皇子,受封曦王,绝世天才。应运而生!一个容颜倾世,一个玉树临风!一个智计百出,一个冷酷腹黑!当二人相遇,是火星撞地球还是百炼成钢化作绕指柔?与天帝斗,与虚天界斗!一次次历尽生死,一次次浴火重生!演绎了一出慷慨激昂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人间佳话!!!敬请期待......
  • 走完剧情就狗带

    走完剧情就狗带

    常缙在渣完前妻后,欢快的迎娶了白月光。可洞房都没进,他就被重生到前妻身上,还要按照系统要求走!剧!情!“夫君,妾身给您炖了鸡汤.....”“滚。”披着前妻皮的常缙:“......”QAQ,我上辈子这么凶的吗?
  • 调侃年代

    调侃年代

    本书精选作者的三篇小说力作:闻酒识女人、调侃年代、春夏之后。作者用饱含真诚的笔墨游走于人间百态,畅谈了女人与红酒的点点滴滴,酣畅地叙述了毕业后的苦辣酸甜,虔敬地探讨了生命的真谛。
  • 年少救赎

    年少救赎

    传说,当一个人被这个世界所遗弃,堕入无底深渊,绝望到一定程度时,会有一个新的世界在等待他的到来。男主人公在一次意外中,来到一个叫做穆亚城的地方,用新的身份展开一段奇幻的旅程,而他是否能从中完成自我的救赎,来面对曾经的那段往事......
  • 无声戏(古典文库)

    无声戏(古典文库)

    《无声戏》之名,取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大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以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无声戏》刻本(十二回)为底本,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无声戏合集》。
  • 神洲战魂纪

    神洲战魂纪

    【欢迎加入读者QQ群793458639】浩浩神洲,至尊战魂!神洲大陆以修炼战魂为荣耀!是称霸一方裂土封侯还是建帝国之师号令天下?抑或是加入诸子百家以逍遥快活?努力修炼一步步晋升成为战卒、战炮、战马、战车、战象、战仕、战将、战侯、战王、战帝、战狼、战狂甚至战神!在神洲大陆,一切皆有可能!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重生国民男神:阎王请上榻

    重生国民男神:阎王请上榻

    薛笙的一生何其惨淡,明明是女儿身,却不得不以男性示人,一双眼睛,从出生就失明,自年幼起,她就能听到普通人听不到的声音,纵然她天赋异禀,可是,有什么用呢?玄门少主,是个瞎子,最终,薛笙死无全尸,被所谓的国家研究所,活生生地分割解剖,而夜过三更,薛笙重生九零年代,阴阳双眼,管它魑魅魍魉,收小鬼,踏地狱,阎王爷您好,今儿可有空上榻?盖棉被纯聊天那种(小说内容纯属虚构,与历史真实事件不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