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3400000005

第5章 命案第一现场(5)

第八节

午饭之后,陈子明、李毅然、秦亦虎、以及西市区公安分局的两名刑警乘着警车来到了桃花镇。桃花镇派出所的戴所长和两名警员听说赫赫有名的子明老师今日亲自前来勘查案情,早已在镇子外恭候多时。原来,戴所长也曾是陈子明的学生,只不过许多年来学生太多,陈子明无法一一记住而已。戴所长与老师相见之后,回忆起当初在警察学院读书时的情景,自有一番亲热。

警车在镇子主街的青石板上颠簸前行,速度较慢,陈子明则悠闲地观察着街两边的风土人情。很快,就到达了镇子西头的别墅群,陈子明建议下车步行,以便可以充分欣赏四周那美妙的景色。陈子明眯着眼睛,贪婪地深深呼吸着那清新的空气,心中不由得思念道,如能在此处有一套别墅养老,该是何等惬意之事!

他们一行人一边观赏着那青翠的山色,一边倾听着由桃花溪传过来的汩汩流水声,很快就来到了第17号别墅的院子门口。戴所长拿出钥匙打开院门,一行人步入院内。陈子明先行,其他人则蹑手蹑脚地轻轻跟在后面。能够跟随子明老师一起勘查现场,这的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陈子明首先在院子里仔细勘查,他甚至于不放过每一寸地面。院子的地面是用水泥铺成的,虽说整个别墅刚刚装修完毕不久,但是那地面却显得比较清洁。陈子明一边仔细观察着,一边向戴所长详细询问他们10月13日来现场勘查的具体情况。西侧靠墙处有一个石棉瓦的小棚,其中堆放着一些用剩了的装修材料,比如一些板材、细木条、瓷砖之类。

勘查过了院子,陈子明进入客厅。死者曾被捆绑坐过的藤椅还在原地放着,藤椅背后地面上的那滩血泊还未清理。陈子明蹲下身子,仔细观察那血泊,然后又站起来,立在客厅中央,眉头紧皱着,打量着那藤椅和旁边的一盆万年青,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然后又摇了摇头。

室内勘查完毕后,一行人又来到了院子里。陈子明看了看别墅西侧的车库,那车库门是锁着的,其门前的地面上有两行清晰的汽车车轮印迹。陈子明向秦亦虎问道:

“车库里面查过了吗?”

秦亦虎立刻回答道:

“车库里有一辆黑色奥迪轿车,据说是死者林玉荣的。其他并没有什么异常发现。”

“车门及方向盘上的指纹检查了吗?”

“当我们10月13日来勘查时,车库的门是锁着的,并没有被撬坏的痕迹。况且根据那凶徒的脚印,他似乎不曾进入车库,因此我们就没有检查车中的指纹……”秦亦虎似乎已经发觉自己工作上有漏洞,有些局促不安起来,于是立即命令手下的刑警赶快进入车库进行有关检查。

陈子明跟在那两名刑警的后面也进了车库。一会儿,大家都出来了,那两名警员的脸上露出惊异的神色。原来,那车门及方向盘上根本没有指纹!

李毅然注意到,在整个勘查过程中,子明老师始终是紧蹙着眉头。可是现在,他的眉头却舒展开了,面孔上也出现了笑容。

这时,陈子明笑嘻嘻地对秦亦虎说道:

“现在是下午5点多钟了,我想今晚就住在这镇子上,你看如何呢?”

“既然老师想住下,我当然奉陪了。”秦亦虎感到有些诧异,该勘查的全都勘查过了,还住在这儿干什么呢?但是他又想,既然老师说要住下,想必有他的道理吧。

戴所长听说老师准备在本镇住一晚,当然非常高兴,赶忙到镇政府招待所里安排床位去了。

晚上戴所长本想设宴请客,但子明老师坚持要吃工作餐,戴所长只好服从。晚饭后,陈子明与戴所长他们随便聊了一会儿天,大多是关于当初警察学院的一些事情,只字未提桃花镇杀人案。秦亦虎感到有些纳闷,他心想,我们老远跑来,目的就是要查清案情,现在案情毫无进展,自己急都急死了,子明老师怎么好像是完全不关心了呢?可是见子明老师聊天聊得正高兴,他也不敢插嘴。李毅然见子明老师这样,反倒是心中没有了疑虑。她知道,子明老师对于破案大概已有了几成把握,他之所以不曾说出来,只不过还未到时机而已。

已是晚上11点钟了,秦亦虎早已回房睡觉,只有戴所长和李毅然还陪着子明老师坐着聊天。戴所长似乎已经有了些倦意,然而他见子明老师却好像谈兴正浓,所以他也不好意思告辞。李毅然深知老师的脾气,心想,说不定等会儿老师还有什么安排呢!

果不其然,不知不觉已经是12点多了,陈子明站起来说:

“二位可以陪我出去走走吗?”

于是,三人一起出门向镇子上走去。乡间小镇的晚上显得更为宁静,周围一丝儿声音都没有,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他们三人走路的脚步声。陈子明一边漫步走着,一边进行着深呼吸。镇上主街上已经是空无一人,街两边的商铺也已经漆黑一片,只有电线杆上的路灯发出昏暗的灯光。戴所长轻声问道:

“老师这是要到哪儿去呢?”

陈子明微笑着答道:

“我下午经过主街时看到,路边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现在想去看看。”

“老师是想买什么东西?”

“也不是,只是去看看……”

须臾,就来到了那家便利店。三人走了进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板娘迎了出来,她见是本镇的派出所所长,连忙笑容满面地打招呼。

陈子明在货架上挑了一包鸡蛋糕,又拿了一包中华牌香烟。在付钱时,他漫不经心地向那老板娘问道:

“每晚都是你在这店里守着吗?怪辛苦的呢。”

“习惯了,也无所谓辛苦了。每天的上半夜大多数都是我在守着,除非我身体不舒服。老头子值下半夜,他就睡在上面的阁楼里,2点钟下来换我。”

“10月13日凌晨1点左右,你听到过两辆自行车由西往东经过这儿吗?自行车骑在这高高低低的青石板上理应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那老板娘以一种诧异的眼光看了看陈子明,反问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那晚1点钟左右,我正在打瞌睡,忽然听到一阵自行车的声音,以为是什么人来买东西,于是立即站起来走到门口去看。原来是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从我店门口经过,根本不是来买东西的。因为半夜里来买东西的大多是本镇上的人,都是步行,很少有人骑自行车,所以我印象很深。我当时还感到纳闷,这深更半夜里,什么人还在骑自行车呢?”

“你看那身影,是否是一男一女呢?”

“哎呀!正是!难道那晚你也看到了不成?”那老板娘凝视着陈子明,她的面孔上露出了惊异的神色。

陈子明哈哈大笑起来。谢过老板娘,三人回到了招待所。戴所长还茫然不知所以然,而李毅然却已经意识道,老师对案情肯定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今晚必定能睡个好觉了。

第九节

翌日早晨,陈子明睡到9点钟还没有起来。秦亦虎、李毅然与戴所长早就起来了,可是他们都知道子明老师喜欢睡懒觉,谁也不敢轻易打扰。秦亦虎已经从戴所长那儿知道了昨晚子明老师与便利店老板娘的对话,心中正感到纳闷:子明老师是怎么知道10月13日凌晨有两个人骑自行车从那便利店门口经过呢?而且还准确地知道是由西向东。难道他曾秘密来到过这镇子上?可是他为什么又不曾说过呢?那骑自行车的人与现在的案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陈子明早已醒来,他正躺在床上进行静静地思考,他必须将与案情有关的许多碎片以合理的逻辑串连起来。当某些碎片之间的空隙太大而无法连接时,他就要进行跳跃性的思维而寻找符合逻辑的最接近通路。而这种跳跃性的思维是需要灵感的。

当昨日下午在桃花溪畔的17号别墅进行现场勘查时,细心的陈子明发现,在别墅院子里靠近院门左侧的水泥地面上有两辆自行车停放的印迹,那印迹虽然很淡,但却比较清晰。由于10月10日、11日刚刚下过雨,因此那印迹必然是12日留下的。12日,天气刚晴,外面的地面还有些泥泞,但院子里的水泥地面已经干了,所以自行车如果是从外面进来,就很容易留下车轮的印迹。陈子明已经问过戴所长,当警方10月13日来现场勘查时,没有任何警员是骑自行车过来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将自行车推进这院子里。既然林玉荣和林进才都远在城内,别墅的院门又理应锁着,又有什么人能够进入院子而留下印迹呢?况且,是两辆自行车!倘若那假想中的雇佣杀手由北窗而入,又缘何会在前院留下自行车印迹?这是根本说不通的。即使说是雇佣杀手留下的,那么,既然有两辆自行车,就说明雇佣杀手是两个人。倘若的确是两个人,林进才就不可能将两个雇佣杀手同时杀死。也就是说,10月12日晚上11时,林进才在百花园小区23号楼道门口抬着的并非是雇佣杀手的尸体!此时,陈子明的心中对案情已经有了几分明白。

紧接着,一进入车库,陈子明立即注意到,那四个车轮上满是泥浆。如果10月12日下午林玉荣自己驾车来到桃花溪畔的别墅,她可能会经过镇子中铺着青石板的主街,而那条街是非常洁净的。可是,这四个车轮却提示,这车子是经过镇外泥泞的土路来到17号别墅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此时,陈子明对于案情又多了几分明白。

后来,那两名刑警对车辆的勘查表明,林玉荣的黑色奥迪车的车门把手及方向盘上观察到指纹被抹去的痕迹。如果林玉荣是自己驾车到达桃花镇别墅,然后被杀,那杀手为什么又要进入车库去抹去车上的指纹?既然车上的指纹被抹,就说明驾车去桃花镇的人并非林玉荣本人。这时,一个崭新的思路出现在陈子明的脑海中,凶犯的杀人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林进才与其女友吴逸萍于10月12日上午骑两辆自行车来到桃花溪畔的17号别墅,将自行车停在院内,然后可能是乘出租车回到城内。下午4点前,当林玉荣到百花园小区找林进才取钥匙时,他设法把姑母留住或是控制住。到晚上7时左右,林进才与吴逸萍二人联手将林玉荣杀害,然后立即驱车前往附近的《大富》汽车修理铺,并在那儿逗留了几十分钟,借此来证明7时至8时他们不可能在桃花镇出现。晚上11点左右,他们用林玉荣的黑色奥迪车将尸体运往桃花溪畔的17号别墅。由于担心在镇上被人发现,他们由镇外的土路绕行至别墅。在将尸体安顿好之后,有意做出似乎是劫匪翻窗入室的假象,企图误导警方。又将车中的指纹抹去,然后两人骑自行车离开。由于镇外的土路泥泞难走,在黑夜里骑自行车几乎不可能,所以他们不得不通过镇子主街而回到城里。

然而,这一思路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如果果真如此,则杀人第一现场就应该位于百花园小区23号楼的207室,而不是桃花溪畔的17号别墅。可是,案发现场的勘查结果表明,桃花溪畔17号别墅就是命案第一现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呢?

昨天在案发现场的客厅里,陈子明曾站在那儿怔怔地观察着现场的布置,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头。那捆绑林玉荣的藤椅为什么会摆在客厅的墙角处?看上去总觉得不顺眼。凶犯为什么要把林玉荣绑在那儿?还有,那盆万年青的摆放位置也似乎有点儿别扭。从多年的侦查工作中,陈子明得出了一条经验:任何看起来不自然的现象都可能隐含着破案的线索。

现在,各项调查都已将矛头指向了林进才与吴逸萍二人。但是,他们二人又有一个最有利的武器:既然现场勘查结果表明桃花溪畔的17号别墅为第一现场,林玉荣死亡时间又确定为晚上7点至8点,而他们二人当时正在《大富》修车铺,那么就百分之百地排除了他们的作案嫌疑!

这里面肯定有错,并且理应是第一现场的判断有错!但是,地面上的血泊状态又表明那儿的确就是第一现场,因为倘若第一现场在别处,将已经凝固了的血液再移到别墅客厅里肯定不能形成现在的这个样子。

可是,陈子明的直觉告诉自己,第一现场肯定不在桃花镇!但是,罪犯到底是采用了什么高明的手法呢?怎么能够在别处杀人而又将现场布置在桃花镇呢?除非……

猛然,陈子明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除非他们能够把地面移过来!

是的,他们的确是把地面移了过来!他们调换了一块地砖,那是一块80厘米见方的大地砖!

这就是今日清晨陈子明在床上思考的结果。陈子明立即从床上跳了起来,也顾不得吃早餐,便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闻听此言,大吃一惊!这在世界犯罪史上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创举!正如子明老师先前所估计的那样,这两个罪犯的智商非同小可!若非子明老师非凡的想象力,此案又如何能够破解呢?

第十节

陈子明率领大家再次来到17号别墅。

在客厅里,大家仔细观察那块被血泊浸染的地砖,那是靠墙边的一块地砖。那地砖长宽各80厘米,是家庭装修中所使用的最大型号的地砖。那椭圆状血泊位于那块地砖正中略为偏东一些,但是大家在先前的勘查中都不曾注意到的一点是,所有的血渍全都位于那一块地砖之内,周围的三块地砖连一滴血渍也没有。

秦亦虎让手下的刑警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地砖与其周围的三块地砖之间缝隙中的填充物剔除,有许多白色粉末状物质被挑了出来。陈子明用手指仔细揉搓着,那粉末不像是白水泥,而像是石膏。这就对了,因为石膏的凝结时间比白水泥要快得多,如果是夜里1点钟在地砖的缝隙里填上石膏,天亮时早已干固,而白水泥的干固速度则慢得多。

两名刑警继续清理着那块地砖周围的缝隙,已经基本上清理干净了。他们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军刀小心翼翼地撬动那地砖。若是那地砖底部当初是用水泥粘结的话,是无论如何也撬不动的。可是,那地砖却被慢慢撬了起来,地砖背面出现一丝丝的白色粘胶状物质。陈子明想道,或许是白乳胶吧。一会儿,整个地砖都被撬起来了,果然如同陈子明所猜测的,那地砖是从别处移过来的!

陈子明迅速走出客厅,他在院子西侧的石棉瓦小棚里寻找着什么。很快,他从一叠地砖中找到了一块,他把那地砖拿进客厅内。

陈子明将那地砖轻轻地放在原先带血地砖所占据的凹槽内,大家立刻看到,这块地砖的表面有一个圆圈形的泥浆印迹。陈子明命一个刑警将那万年青的花盆搬到这地砖上,正好与那圆圈印迹相吻合。

大家立刻明白了!那带血地砖的位置原先是摆放万年青花盆的!

陈子明将林进才的犯罪过程又重新叙述了一遍:

在别墅装修之时,林进才已经决定杀死姑母。因此,在客厅的地面刚刚装修完成的当晚,在工人们离开之后,他趁着地砖下的水泥尚未干固,将紧靠着墙角的那块地砖撬了起来。然后,他可能在那下面的水泥表面上铺了一块报纸,这样,再将那地砖照原样安放上去,就不会再与地面相粘结。至于地砖间的缝隙,他只要涂抹些石膏糊就可以了。为了预防第二天工人们偶尔踩在那块地砖上面可能会发现,他又将一盆万年青放在那块地砖上,就万无一失了。

同类推荐
  • 你没事吧

    你没事吧

    《你没事吧》中包含了11部中短篇小说,作者选材角度多样,视角独特,立意鲜明。小说内容聚焦市、县两级基层干部,以一个个身处特殊境遇,在责任、欲望和感情中做出自己选择的鲜活人物来诠释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认知。
  • 末代大亨

    末代大亨

    《末代大亨》是菲茨杰拉德在其有生之年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但未完成,其主题思想与菲茨杰拉德一贯的创作思想完全一致。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对其周围世界的如实描绘,菲茨杰拉德更加遒劲有力地表现了他对“美国梦”精神实质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国悲剧”的强烈忧患意识。在这部未竟之作中,菲茨杰拉德似乎把两部小说糅合进了一部作品中:它既是一部描写个人奋斗和精神经历的“心理小说”,又是一部反映好莱坞的真实场面,揭露影业界的黑暗内幕的“社会小说”。菲茨杰拉德以他极高的文学天赋和非凡的驾驭素材的本领,把这两条创作思路有机融合在一起,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力和悲剧效应。
  • 三花(中篇小说)

    三花(中篇小说)

    这江里有过三条鱼,鳌花鱼、鲫花鱼和鳊花鱼,俗称关东三花。关东三花身上都开着好看的花,小鳌的花是蓝色的,如一颗又一颗的星星绣在身上,莹光闪闪;小鲫的花是白色的,像一片一片的雪,落在身上,久久不化;老鳊惨点儿,它的花是黑色的,老鳊本来就长得灰突突的,黑色的花开在它身上,咋瞅咋别扭,带着几丝怪异、惊悚和不祥。离开那道铁丝网之后,小鳌重归大江的过程非常顺利,它所担心的其他障碍没有出现。铁丝网成为恐怖的记忆,总在小鳌的心头久久盘绕,挥之不去。小鳌没有在大江里过多停留,它把航程确定在远方。奋力游动时,有两个声音似乎时刻回响在小鳌身后。往前游啊,别停下呀!老鳊的声音不无焦虑。加油,鳌兄!小鲫慢悠悠的口吻带着几分亲热。
  • 麦收

    麦收

    全村群众大会一宣布结束,会场上马上就乱哄哄的。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全民参加劳动的热潮中,我们这些初中生,今年也全部放假回村参加夏收。我被分到一队的第二小组,组长是刘福禄。刘福禄是队长兼组长,所以一散会,我就赶紧去找刘福禄。刘福禄50多岁,个子不高,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找到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好在他嗓门奇大,还未见人,就听见他喊叫:“第二组的人,到枣树底下集合;第二组的人,到枣树底下集合。”几个人已经等在树下。刘福禄端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里捧着一份《人民日报》,不时把白眼珠一翻,看看来人。
  • 你别说,你听我说

    你别说,你听我说

    下了车,易老倌朝越来越小的班车屁股啐了一口。他挑起两个蛇皮袋回来过年,一副穿了好衣服生怕别人看不到的样子。他的面颊早就变成了一张钱纸,枯黄干燥。村委办公楼像指挥塔般武高武大立在村道旁。三只乌鸦正在啄一具毛茸茸的乌鸦尸体。一只呆鹅伸长注定要被宰杀的脖子,嘴巴一张一合,嘎嘎地叫个不歇气,一身喷臭。还没走开几步,淡淡的过滤嘴烟气,夹着大蒜的呛味,附着女人的胭脂体香,丝丝缕缕飘进了他的鼻腔。这是村长的味道。前面一个细手细脚的人,大蚱蜢一样地拦在路中间,一定是村长了。他高大的影子向后倒扑过来,压在易老倌的身上。
热门推荐
  • 三少奶奶

    三少奶奶

    她睁开眼时,全身尽湿,据说,是刚被人从池塘里救上来。原来,自己穿越成首富祁家刚过门的三少奶奶,新婚夜贪杯,失足落了水。新婚当晚,新郎留恋赌坊、夜深未归,整个祈府,能将他从赌坊带回的,却只有二少奶奶!祁家四世同堂,祁老爷是商界奇才,声名赫赫,只是到了祁家第三代……大少爷天生体弱多病、双腿残废;二少爷掌管米店,有点小聪明,但却好色成性;三少爷……,则只有在赌场才能见到他的人;四少爷则在十岁那年,一场高烧,烧成了傻子!本只想冷眼旁观地逍遥度日,无奈总有人撩拨是非,别以为她平日闷声不吭便是好欺负,殊不知,她最擅长的,便是扮猪吃老虎!片段1:目睹了一场男女纠缠后,有人皮笑肉不笑,“二哥似乎对和我有关系的女人,都特别地感兴趣。”某二少说,“我能抢你一次,自然也能抢你第二次。”无所谓地笑,“随你,只要你能让一切名正言顺。”片段2:“这是咱们府里新打造的饰品?”男人嬉笑着将手里的金器不停把玩。“嗯。”女人埋首画图,头也不抬。男人见状,悄悄地将金器往袖笼里塞。“别藏了,我这有现成的银两给你去赌,不是更方便?”文案纠结!本文种田,宅斗少不了,争风吃醋更是家常便饭,过程励志,结局一对一,耐心看下去,绝对精彩。推荐好友的文文:《逼良为兽》《悍妾当家》
  • 娘子腹黑夫之过

    娘子腹黑夫之过

    醒来,已经是一对儿女的娘。除了一位花名在外,外带断袖之嫌的相公上有刁蛮刻薄的祖母跟婆婆,下有一群貌美如花的小妾跟表妹。这样日子她``````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妾室谋略】【不良贤妻】免费结文:【相公久等了】强烈推荐四爷玄幻:【天才—落枫】洛同志高干:【军阀妻】三爷古言:【狐狸大小姐】邪魅书生:【我的老婆是总统】猥琐的孩纸们:《重生-狂放女军医》四世同堂《术师风云劫》老五《腹黑三小姐》三儿《狂逆御世》雄锅《正室夫人》言莫愁《极品俏宝贝》舍不得的温柔《逍遥大夫人》人肉《丑女戏邪君》烟然心醉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花名在外:娘子腹黑夫之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一书的写作是基于:1.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2.我国ICT产业已经.彤成了国际同步的态势;3.我国ICT研究领域基本上停留在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我国经济学界涉入该领域较浅或较少;4.综观世界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理论成果基本都是集中在信息经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5.笔者率先提出“非常经济概念”,是采取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式,意图填补我国“非现场经济”研究的空白;6.高等教学的学科内容应该始终走在社会发展实际的前沿;7.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分析的平民化趋势。
  •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本书是著名中国近现代史纪实作家关河五十州继《一寸河山一寸血》《虎部队》之后,再次解读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力作。所谓“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本书揭秘了国民党军川军系的前世今生,以“四川王”刘湘的发迹史为轴,通过对20世纪初期四川军阀混战全景式的透视,展示了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混战之机谋权变、风起云涌。英雄熊克武、枭雄尹昌衡、奸雄胡景伊、川中吕布杨森、川版曹操刘文辉……群雄并起,征伐不休。人称“刘莽子”的刘湘虽出身低微,却气贯长虹,矢志天下,这位蜀中“刘备”,到底有何异于群雄的质素,让他笑到最后,制霸天府之国?当尘埃落尽,刘湘“挟天下以令诸侯”借蒋介石的宝剑号令群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但这场对天下的争夺战远远没有结束,他与蒋介石之间的权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而另一面,日本军队对中国虎视耽耽……
  • 快穿之我家宿主开挂了

    快穿之我家宿主开挂了

    作为一名资深的懒癌晚期,她只想要咸鱼躺。可惜,天不遂人愿,哪个傻X将她拉回这个鬼地方的!她不想做任务啊!什么?!我老爸带着我老妈来了?!要糟!快逃!女主有隐藏身份,男主追妻路漫漫……
  • 清纯佳人:我们恋爱吧

    清纯佳人:我们恋爱吧

    什麽她的初夜只值一千五百万?什麽道理?这个男人到底是谁?趁黑打劫就闪人?世界上有这麽好的事情吗?好!一千五百万?我要你整个纪氏家族!第一次的偶遇上天已经给他们种下了缘分的种子,三个月后的相遇令他们产生了丝丝的感情,可是没想到缘分弄人,上天让他失去了他和她的所有记忆,他陷入了无限的低沉当中,根本无法想起,她殷云一定会让这个男人记起他的爱!
  • 庭下槐

    庭下槐

    大隋朝的一桩‘再生人’的奇事,被朝廷视为祥瑞。殊不知,这祥瑞却成为凶兆。柱国大臣颜府惨招灭门,国佐不稳,摇摇欲坠。佞臣当道,九州生灵涂炭。曹青槐一生被禁锢在黄沙漫天之地,直到死,她都望着东边。东边有丹阳,山青水绿姑娘俊。河水倒流,冬秋夏春,这一切都从那个洞房花烛夜说起。
  • 中华老字号经营智慧

    中华老字号经营智慧

    中华老字号蕴涵着丰厚的商业元素和传统文化,在享有盛誉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沧桑变故。本书选取同仁堂、全聚德、东来顺、瑞蚨祥、胡庆余堂、吴裕泰、王老吉、茅台酒、荣宝斋、亨得利作为经典代表,挖掘老字号的经典案例和珍贵的人文传奇,介绍它们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分析它们经久不衰、与时俱进、欣欣向荣的经营智慧。
  • The Life, Adventures & Piracies of the Famous

    The Life, Adventures & Piracies of the Famous

    The Life, Adventures and Piracies of the Famous Captain Singleton is a novel by Daniel Defoe, who is an English trader, writer, journalist, pamphleteer and spy, primarily published in 1720. It has been republished multiple times. Captain Singleton is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partly inspired by the exploits of the English pirate Henry Every, who operated in the late 17th century. The narrative describes the life of the Englishman, Singleton, stolen from a well-to-do family as a child and raised by Gypsies, eventually making his way to sea. The former half of the book concerns Singleton's crossing of Africa, the latter half referring to his life as a pirate in the Indian Ocean and Arabian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