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200000021

第21章 1898:陆沉中升浮起一片圣地 (5)

每年除夕,那时北大的大膳厅(如今的大讲堂)里总是人头攒动,静待新年的钟声鸣响。午夜时分,钟声响过,这位校长便出现在全校师生面前。他红光满面,有时是由于兴致佳好,有时是由于酒后微醺,以“兄弟”自称,向全校师生祝贺新年。话很短,也平常,有时则是某某宴请,多喝了几杯之类,都是家常,但体现出一种自由、洒脱、轻松。那时口号盛行,校长的致辞也绝少政治标语,却有一种难得的清新,倒是在平常中充溢着日益变得淡薄的人情味。在当日口号连天、到处革命红光的中国大陆,能够在万人聚会的讲台上听到这平常心、平常话,这只有自由、民主的北大。在严峻的时代,这里依然有一种严肃的坚守,一种自信心和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性,甚至是一种无言的对于流俗的抵抗。这种亲切的、温馨的氛围为当年北大校园所独有。在当时,政治运动的瘟疫已经无可阻挡地袭击着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在这里,由于这位校长的无声的倡导,却依然坚守着最后一刻的自由。

校长的新年致辞之后,便是就地举行的万人舞会。舞会一直进行到子夜。那就是当时非常难得的对于升平景象和自由生活的挽留和纪念,因为更加严峻的岁月正在前面等待着他们。这位在钟声中准时步上讲台祝贺新年的北大校长是马寅初先生。他是中国近代以来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本书笔者作为当年北大的一位学生,有好几个新年能够恭逢其盛,有幸目睹这位学者的风采。他是当日中国自由精神和独立个性的化身,而当日北大,也是那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里的难得存留的一片民主圣地。直到1957年那场暴风吹起之前,那里一直是科学、民主两面大旗招展的地方。

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1898年政变发生时,马寅初16岁,已是一位知事的少年。他诞生于1882年,浙江绍兴人。早年离家出走,在上海 读完中学,后入天津北洋大学学习矿冶专业。1907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北洋政府保送美国耶鲁大学官费留学。在耶鲁,马寅初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正是在耶鲁,他学会“冷热水浴”的健身方法,使他始终能够以健康的体魄走完百岁之途。1910年,马寅初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复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1914年以论文《纽约市的财政》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并列为哥伦比亚大学一年级教材。

1914年马寅初归国,受蔡元培之聘,任北大经济系教授,后兼经济系主任。后蔡元培在北大设置教授评议会为全校最高权利机关,并设教务长职。马寅初被任命为北大第一任教务长。马寅初对蔡元培的治校方针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过:“蔡先生来北大,留学人才归国,将外人之无学识者,完全革去,聘请中国人,可谓痛快极矣。”在北大,马寅初主要讲授应用经济学课程,有银行学、货币学、交易所论、汇兑论等。1919年3月在天安门广场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会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讲,蔡元培的题目是《劳工神圣》,马寅初的题目与之相近,叫《中国之希望在于劳动者》,但马寅初的内容和角度均强调中国引进外资的问题。由此可见,他在当时便是很有影响力的学者了。天安门发出的声音,是当日北大思想的一种发扬。

1958年马寅初把他的新著《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一书献给北大,并在该书的扉页上题词:“敬以此书作为给北京大学六十周年纪念的献礼”。这本书中收入他的学术经典《新人口论》。1958年和《新人口论》的写作和出版,对于马寅初的一生来说,都是牵萦着他的命运的年代和事件。

马寅初当时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1957年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马寅初把“新人口论”作为一项提案正式提交大会。《新人口论》是马寅初学术上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的提出,以及随后的事件,不仅体现了这位学者的科学预见性,以及维护真理的坚定和勇气,从而展现出这位学者的人格光辉。马寅初的形象是50年代北大人的形象的集中展现,他无愧于这所学校的光荣的名字。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是对中国传统的“广土众民”人口思想的挑战,也是对当日盛行的“人多是好事”的人口观的质疑。马寅初考察中国人口问题多年,他坚信中国当日面临着人口自身的生产与资金之间的日益尖锐的矛盾。新政权建立后由于就业机会增多,生活改善导致青年成婚人数激增,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多子多福等封建思想传统结成联盟造出的结果,便是过高过快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马寅初据此提出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他痛切地警告世人:如任其自流,其后果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马寅初的忠言直谏得到的回报却是无休止的、愈演愈烈的批判运动,直至他被迫辞去校长职务为止。一篇评介马寅初的文章,不无感慨地这样说:“不论《新人口论》的目的多么崇高,也不论其内容多么坚实、科学,更不论持论者多么痛切勇敢,三十年前能够并敢于听取这科学之声的耳朵还太少了。这固然说明创造这种耳朵,听取这逆耳之言,并冷静客观地理解它还需要时间,但这里显然还有更潜在的根源。首先是民主问题。”

1958年5月在有关当局的策动下,开始讨伐“新人口论”和马寅初。数万人参与批判,发表的批判文章共五十八篇。马寅初最后发表的文章是《重申我的请求》,其中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自此以后,他失去了言论自由,被禁止发表文章。马寅初在旧社会曾有过被迫沉默的时期,那只是1943、1944两年。这是他的第二次被迫沉默。但这次沉默期的时间是上一次的十倍,长达二十年之久。

我们从马寅初身上看到了活生生的北大精神,不仅以他那卓然自立的、先于时代的独立思考,而且以他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他坚定的人格。他在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中说过: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亳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马寅初正是以这样的“北大精神”面对自己所承受的现实苦难。他在沉默的最初几年,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发愤著《农书》百万字,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场范围更广泛的灾难,他为了使此书免于沦落,“文革”中亲手焚烧了它。下面这篇短稿记载了这位文化巨人的深沉的悲愤——

1965年岁末,马寅初巳经将他的一百多万字的《农书》初稿写完,而且还从头到尾作了一次修改。

1966年,在中国的大地上,突然降临和燃起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之火。

马寅初听家人、亲戚对他讲红卫兵到处抄家、打人的事情,就觉得真可怕,就觉得这一次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讲不清”了,很可能要大难临头。

开始,马寅初对红卫兵抄家,还是一般地提心害怕。深秋的一天,当他从子女那里听到红卫兵巳经到他的好友邵力子、张治中家里转了几圏之后,就更加害怕起来,甚至做了一场恶梦。

几天后,马寅初就毅然作出决定:与其等着让别人来抄家破四旧,还不如自己动手为好。

“现在我向大家说一件事情,”一天早饭后,马寅初让家里人都来到客厅说:“近来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但又犹豫不决的一件事情,现在终于决定下来,这样做,虽然十分可惜,又非常痛苦,但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呢?今天,你们大家都不要出去,也不要去干别的事情,我们全家自己动手来破“四旧”……

于是,多年来,国内外的朋友送给马寅初的各种各样的花瓶、瓷器和玉器制品被摔碎,当作垃圾处理了,家中的许多皮鞋以及款式新颖的衣服均被锯掉鞋底和剪成碎片送进锅炉炉膛烧掉了。

马寅初的那个绿色的保险拒也被打开了,里边珍藏着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他的亲笔信件,何香凝等许多著名书画家送给他的字画,还有他多年积累的有关中国和世界的许多经济方面的珍贵资料,等等,等等,都被拿出送进炉膛。

他的那部用数十年心血研究并写成的近百万字的《农书》,那个由十卷手稿堆放满的藤箱子,也被抬到锅炉房,一卷一卷送进炉膛化成了灰烬。

由于周总理的关怀,在“文化大革命”中,马寅初的家免遭了查抄和浩劫,马寅初本人也未受到大规模的批斗和皮肉之苦。但那些化作灰烬的信件、字画、资料,连同他的《农书》的手稿,成了他永久的遗憾!这也是一个学者终生的遗憾。

在众人不能觉察时的“盛世”发出危言,可是“盛世”却不能容忍这样独立思考的“异端”。科学精神受到了愚昧和专横的反击。这种野蛮对于文明、无知对于科学的反动,虽曰造出无数个人乃至全社会的灾难,但反转来,却是对于颠狂时代的无情的嘲讽。马寅初八十高龄烧毁《农书》的行动,让我们想起历史许多悲烈之士的焚稿断琴!历史最严厉地惩罚了无知的专权,它对于一意妄为的答报是无法扼制的滚滚而来的人口洪流——这是本世纪中国无视科学导致的一次空前的灾难。

永远的北大精神

而马寅初终于在这样的灾难中完成了自己。他既是悲剧的象征,也是力量的象征。作为个人,他在苦难的忍受和抗争中成为强者。他把他毕生所崇尚的“北大精神”予以完好的展现一当然,这种展现是极其悲壮的。但历史终于补偿了他,他活到一百零一岁,终于在他活着的时候,历史能够有机会向他道歉。1982年5月10日下午五时,这位勇敢而智慧的老人终于告别了他为之争取、抗争也因而饱尝了苦痛的世界。

从孙家鼐到严复,从蔡元培到胡适,再延伸到从上一个世纪末一直活到本世纪80年代谢世的马寅初,这些与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大学名字相关联的是一些独立的和智慧的人。他们的名字连成一串展示了近百年的中国文化精神,也展示着这所大学所具有的特殊品质。本文作者在一篇文章曾为这座校园写下了这样一些话,这些可以用来概括和纪念1898年梦想改变中国命运而成立的京师大学堂这棵常青树所结出的精神之硕果:

这真是一块圣地。数十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二者作为刚柔结合的象征,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把这座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现象加以考察,便可发现科学民主作为北大精神支柱无所不在的影响。正是它,生发了北大恒久长存的对于人类自由境界和社会民主的渴望与追求。

这是一片自由的圣土。从上个世纪末叶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积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赴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近百年来这种奋斗无一例外地受到阻扼。这里生生不息地爆发抗争。北大人的呐喊举世闻名。这呐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阻扼使北大人遗传了沉重的忧患。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沉思的面孔总有一种悲壮和忧愤。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

同类推荐
  • 时间

    时间

    本书以一个名为陈英谛的中国人的口吻叙述,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构成。整部作品展开的背景,是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作者在如实、真切地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同时,更多地给人们提供了关于人性、战争以及日本与中国乃至世界的思考。作者本人出于对这段在中日近代史上刻骨铭心的历史的反省和思考,在对大量历史文献的阅读和准备的基础上,他“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生命力”,写出了这样一部长篇。
  • 刘心武自选集:散文随笔卷

    刘心武自选集:散文随笔卷

    刘心武的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体现时代的脉动,意蕴深厚,充满人情美、人性美。本书精选和节选了他在散文随笔方面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散文随笔《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建筑评论《城市望点》、《享受“灰空间”》,《红楼梦》研究心得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心语》等篇章,全面展示了刘心武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散文创作和《红楼梦》、《金瓶梅》研究方面的艺术成就。
  • 漫品红楼

    漫品红楼

    本书以人物为经、时间为纬,通过轻松诙谐的笔触,不仅将“红学”研究成果以通俗化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而且融入了作者长期研究《红楼梦》的诸多心得。概而言之,本书不仅推翻了很多陈旧的定论,而且提出了若干值得深思的见解,而这恰恰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更不要说其文字的老辣与精炼!
  • 猫城记

    猫城记

    《猫城记》以科幻荒诞的形式述说了火星上一座猫城的故事。飞机坠毁在火星,“我”误入火星上最古的国“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猫人拥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而且打胜过,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他们自相残杀,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的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我”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彭胀的外星文明古城。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 焦裕禄家风

    焦裕禄家风

    该书翔实记载焦裕禄与他的儿女们在家庭内外的生活细节,以及焦裕禄对孩子们既严格要求又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和革命熏陶,从中可见焦裕禄既是慈父也是严父的崇高形象,今天的党员干部依然能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
热门推荐
  • 快穿改造男主计划

    快穿改造男主计划

    根正苗红的泽钰在猝死后意外绑定了系统。经过系统的循循善诱,泽钰被迫完成一项又一项无下限的任务。(作品名本来叫快穿之掰弯男主计划,但是因为没过审核,所以改成了改造男主计划。)
  •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要聪明地领导,不要忙碌地工作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要聪明地领导,不要忙碌地工作

    提升领导者的决断力。简化组织形式,实施“零管理层”。让新老员工各自发挥优势。下属犯了错,不妨送上美味的“夹心饼”。面对不合情理的要求坚决说“不”。怎样应对员工与你的激烈冲突。没有永远的错误,只有不断改进后的正确。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放下架子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以“高人一等”的标准要求自己。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领头羊”。对自己的思维“精耕细作”。
  • 读懂领导

    读懂领导

    这本书是写给每一个对工作认真、对自己认真的人。领导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领导无处不在,领导不仅仅是一个职位,领导更是一个过程。领导不仅令存在于工作中,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自身也都处处存在着领导,并时刻都在进行领导活动。在这个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时代,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各种处世技巧的枷锁带来的桎梏,人们需要一种更接近本质的东西来打破这种从一出世便开始缚着人的各种经验和教条。所以,在本书中,我们竭力摒弃那些自称是决胜秘诀的愚不可及的言语,我们不是要使作为读者的您掌握某种肤浅的处世技巧,而是希望您可以从技巧中掌握另一种东西——方法论,这正是可以打破“经验枷锁”的东西。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 这是我的时空机

    这是我的时空机

    铠甲勇士里获得帝皇铠甲,假面骑士里收集腰带,风云决……
  • 打开五脏科学保健指南

    打开五脏科学保健指南

    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中医文化这座美丽的殿堂,领略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本书介绍了开国皇帝秦始皇的生平,内容包括:不韦相扶赵政立嗣、铲除成峤平定吕嫪、纳谏求贤恩威并施、重贿郭开反问李牧、燕丹报秦荆轲赴义、出奇制胜吞灭魏楚等。
  • 超神学院之新晋之神

    超神学院之新晋之神

    一个被基兰坑来超神世界的现代屌丝,一个同时拥有天使基因、时空基因、虚空基因和黑洞因子的新晋之神。超神世界会发生什么?华烨还会是天使之王吗?凯莎还会是天刃王吗?凉冰还会研究堕落与自由吗?会……死吗?
  • 洪荒圣尊

    洪荒圣尊

    一阵声音突然回荡在这个静谧的世界中......上一次醒来时,他以为自己死了,又一次醒来后,他以为自己穿越了,这一次他却看到……他是开天辟地诞生的“道体”,他更是想携美逍遥的凡人,但这该死的世道非要逼他走上至尊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