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4100000002

第2章 一心要买个总统干干

太行山刮过来的狂风,只几阵,便把一座古老的冀中城市保定刮得昏昏欲睡。城市上空,一派蒙蒙灰;街巷之中,车马行人几乎绝迹了;落光了叶子的老树梢头,几只乌鸦在有一声无一声地哀叫着。

这是1922年严冬的一个早晨。

当人们揉着困倦的双眼离开热炕头时,发现院子中落了一层稀稀落落的雪粒,屋檐上也似蒙上一层轻纱。无事做的人索性又缩回屋里,再钻进依然暖烘烘的被窝。

最显热闹嘈杂的地方,是曹锟的直鲁豫巡阅使署。石狮子把守的铁红色大门,在朦胧的晨曦中被打开,几个武装整齐的兵士尽职尽心地立在门旁;一个长衫束腰的老汉有气无力地在门外打扫落雪;几个为膳房采购食品的佣人拉着一辆小车匆匆走出;守护和清扫署内各房的佣人和兵士,纷纷走上岗位;该亮灯的房舍,都已灯火通明了……

巡阅使曹锟,又一个通宵未眠。庭院中的夜幕尚未消失,他已立在门里,对着静寂的院落呆望了许久。曹锟,六十岁了,不算太发福,身子骨还是十分硬朗。他面色红润,双目有神,短短的八字胡浓而黑,站立在早晨的严寒之中却连长衫也不穿,证明他健壮有御寒力。然而,那副紧锁的眉头和闭得紧紧的嘴巴,又表明他心事重重。

内侍给他送来了洗漱的水盆,他不理不睬。少夫人让人送来他几乎每天早晨必饮的蛋奶蜂蜜茶,放在八仙桌的角上,也就放下了。他每日早晨要在院中独自练练的八段锦,这几天也丢了……

“大帅有心事了!”他身边的人都这样惊讶。可是,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有什么心事,更没有人敢问他有什么心事。

昨日深夜,巡阅使署的秘书长王毓芝在他身边停了许久,向他汇报了好几件事,诸如京城中的人事变迁,天津卫几笔财务往来,吴佩孚在洛阳练兵,新复任的大总统黎元洪的施政态度,等等。企图引出巡阅使的心事,而后以自己的足智多谋来为他排忧解困。王毓芝说得口干舌燥,曹锟听得索然无味。最后,他无精打采地呼着秘书长的雅号说:“兰亭,天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我也想睡了。”

王毓芝知趣地退了出去。

秘书长走了,他身边只有新纳的、比他小了四十多岁的小妾刘凤威在。这是一位机灵俊秀的女孩子,一脸稚气,却颇有城府——这大约与她的身世有关。刘凤威出身梨园世家,七岁登台,九岁遍唱了津保城乡,是河北梆子队伍中有名的“九岁红”,十二岁又串演京腔和北昆,是个见过大场面的妮儿。曹锟荣升巡阅使那年把她“接”进府中,成了他的四姨太。那时候,刘凤威才十六岁,但却成了曹锟身边最得意的人,小凤威把床铺拉好,娇声娇气地说:“大帅,天不早了。过来,我侍候您安歇吧。”

要是往日,曹锟准把她抱在怀中,“乖乖儿”的亲几口,然后伸开胳臂腿,让她为他脱去衣服,再一同钻进被窝。今日却反常,曹锟只闷闷地眼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在倾听那紧一阵慢一阵的风声,连一字可否也不回。

小凤威知道大帅心事不轻,轻眨着眸子心想:“为啥?”想是想不出缘由来的,索性投其所好,来为他排解排解。“大帅,我看您无心睡觉,这样吧,我选几段您喜欢的曲子唱给您听听。您也有许多日子不听我唱的曲子了。怎么样?”

曹锟是个戏迷。这是在大沽小镇上养成的习惯。当初,他长成身个之后,老爹让他跟着排船——那是他曹家的祖传手艺,他嫌出力太大不干;老爹让他种田,他又觉得没出息还是不干。最后,老爹出了钱为他拾掇一个布包包,让他走乡串村去卖布,他干了。就那时,他终日追着戏班子跑,上了瘾。散戏之后,他还常常能哼几句高昂的河北梆子。说真话,强取豪夺把“九岁红”弄到手,第一目的就是热衷于她的唱,其次才是她的姿色。“九岁红”受宠,主要原因也是凭着随时有几段曲送到曹大帅耳中。今日,曹锟虽然心事重重,“九岁红”的这支杀手锏,还是打动了曹锟的心。他转过身来,缓缓地坐在太师椅上,说:“也好,我听你唱几段吧。”停了停,又说:“但必须唱新段子,唱好的。”

“是,大帅。”小凤威善解人心地说,“一定让大帅满意。”可是,当她静静神,想张口的时候,却竟想不出唱什么段子才能使大帅满意了——离开剧团,小凤威几乎成了曹锟的玩物,朝朝暮暮,卿卿我我,当初为自己壮胆、提身价的曲子,早在曹锟面前唱烂了,又无处新学,恰似“江郎才尽”。拿什么曲子去排除大帅的重重心事?这个小坤伶一时犯了愁。眉锁有时,只好拣《西厢记》中一曲先唱来:

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僧归禅室,鸦噪庭槐。风弄竹声,则道金珮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意悬悬业眼,急攘攘情怀,身心一片,无处安排;则索呆答孩倚定门儿待。越越的青鸾信杳,黄犬音乖。

“不好,不好。”曹锟摇着手,说,“又是死沉沉。找点儿开心的听听。”

“好,好,好。”小凤威服帖地说,“换一曲,换一曲开心的。”说着,便唱了一段京腔《锁麟囊》:

春秋亭外风雨瀑,

何处悲声破寂寥?

隔窗只见一花轿,

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

为什么娇珠花泪抛……

“好了,好了。我不听这些曲子。”曹锟说,“什么‘新婚’‘泪抛’,你还嫌我心事少?”

小凤威是被宠惯了的,何时受过这样的白眼?一怒一娇,索性背过身去,竟自流起泪来。一边流泪,一边又赌气唱道: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唱着唱着,竟钻进被窝自己睡去。

曹锟一直把她当成娃娃看待,娇宠惯了,见她生气睡去,少不得又偎在床沿边哄逗了几句。然后,也不问她喜了还是怒着,依旧想自己的心事去了。

按说,曹锟不该有心事了,这几年,他的官运还是十分顺畅的。就从辛亥革命算起吧,十年中他是飞着升腾的,别人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几乎一年碰到一个:清帝退位之后,袁世凯握了极权——袁世凯可是曹锟的大恩人、大靠山。从小站编练新军起,他就是袁十分喜欢的人,凭什么呢?凭着他曹锟的机灵,凭着唯命是从,处处听命,令“袁大人满意”。是袁大人送他去天津武备学堂深造的。袁大人任直隶总督时,曹锟跟着到保定当了管带,不久当了统领,又不久竟做了第三镇统制。袁世凯当大总统了,曹锟的镇改为师,他又是三师师长。

曹锟这个师长可不是一般师长能比的,他一直围在袁世凯身边,得算“朝中”的师长。比如说吧,南京政府派蔡元培、汪精卫等特使到北京,请袁去南京就职大总统,袁世凯不想南下想在北京当总统,便命曹锟在北京、保定搞“兵变”,曹锟纵兵在北京烧淫抢掠三天三夜,把和和平平的京城闹得天翻地覆,昏天黑地。曹军发了横财,袁世凯有了借口,“名正言顺”地不去南方,而仍以北京为基地,扩大自己的势力。曹锟“救驾”有功,袁世凯称帝后便封他为虎威将军,一等伯爵。曹锟常在北方,手下有大帮直隶军队,通称直军。直军的首领是冯国璋。冯国璋斗不过皖系军阀段祺瑞,1918年从代总统宝座上下了台,次年病死北京,这样直系这个家族的族长便成了曹锟。经过一度振作,曹锟又先后打败了段祺瑞和奉系张作霖,他控制了中国的北方,成了直鲁豫巡阅使,成了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霸主。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心事呢?

夜深了,风大了。曹锟的卧室里有些冷。他转过身来,为凤威掖好被子,自己却毫无睡意,仍然坐回桌边,去默默地沉思——

到了1922年,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国,已经乱得几乎入了“膏肓”:北洋之祖袁世凯死了,北洋大权落入皖系段祺瑞手中,由黎元洪做傀儡大总统,发生了“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争”的黎段明争暗斗;利用辫子元帅张勋的复辟,段祺瑞把黎元洪赶下台了,由冯国璋代总统。冯国璋是直系首领,皖系自然不放心,不久又被段祺瑞拉下马。此刻发生了直皖大战,由于直奉的结盟,皖段失败了,政权进入了直系时期,直奉两家达成默契,请两派之外的大清遗老徐世昌出来做总统,而不可一世的曹锟想当太上皇,幕后指挥。谁知徐世昌不肯就范,曹锟只好赶他下台。

就在徐世昌下野的时候,直系的第二号人物吴佩孚从洛阳匆匆来到保定。吴佩孚与曹锟一照面,就流露出不满情绪。

“珊帅(曹锟字仲珊),不该让徐卜五(徐世昌字卜五)走这么早。这样会影响咱们的计划的。”吴佩孚虽然比曹锟小了十二岁,却比曹锟稳几分,早在直皖大战之后直系得胜时,曹锟就想握有极权,要当总统。吴佩孚狠狠地摇着头,说:“不行。皖系虽新败,那只是北方,他们南方还有强大势力,一旦动起,危险很大。何况,东北还有蠢蠢欲动的奉张。我看还是等待时机,以武力来统一而后再握极权。”于是,才有了徐世昌当总统之举。现在,吴佩孚尚未具备统一全中国的实力,曹锟便迫不及待地赶徐世昌下野,吴佩孚怎么会同意。

曹锟望望满面情绪的吴佩孚,轻轻地叹声气,说:“也是无可奈何呀。这个徐卜五也太不识抬举了。”

“不就是让他维持一下局面么?”吴佩孚说,“我们怎么能指望他干什么呢?他在大位上冲挡阵子,我就可以有时间扩大势力,养精蓄锐。待我用武力统一天下了,他徐卜五会如何?只怕一个眼色不需使,他便会乖乖地走开。”

曹锟微闭眼睛思索着,虽觉不如心意,但还点头了。可是,事隔不久,曹锟还是不能容下徐世昌这个大总统,于是,借故发动了一场直奉大战,以把奉军赶出关为名,孤立徐大总统。张败退东三省之后,曹又逼大总统免去张作霖本兼各职。不想惹恼了张作霖,张作霖一纸通电,把徐世昌从大总统宝座上拉了下来。

徐世昌退出大总统位了,曹锟急于登台,怎奈吴佩孚还是不同意。最后,直系中的曹锟保定派和吴佩孚的洛阳派达成内部协议,暂时由黎元洪来重做大总统。现在,正是黎元洪主政期间。吴佩孚回洛阳去了,曹锟在保定又做起了大总统梦……

深夜退出巡阅使署的秘书长王毓芝,一大早又匆匆赶来。

王毓芝是个机灵人,曹锟的心事他常常推测得八九不离十。这一次,有些儿反常,不仅没有推测准,还惹得曹锟总是皱眉摇头。秘书长犯了思索:“曹三傻子到底想啥呢?”

直系得势之后,所有采取的行动,王毓芝都是参与的,拉徐世昌上台,推徐世昌下台,又拉黎元洪上台,曹锟的热热冷冷,王毓芝都清清楚楚。现在曹锟想什么?他糊涂了:“现在夺大位,吴子玉(吴佩孚字子玉)不同意。再说,黎宋卿(黎元洪字宋卿)是刚刚被直系拉上来的,不能马上推下去呀!”王毓芝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想出头绪,所以,他天一亮又匆匆赶到巡阅使署,赶到曹锟面前。

曹锟对着庭院发呆,抬头又见王毓芝来了,忙转过身来,像是要迎出去似的,但却只摇一下身子,便仍在原地等他。

“兰亭,你早。”

“大帅早!”

“昨晚你啥时走的,我竟记不得了。”曹锟淡淡一笑,说,“不见你了,我倒想起几件事。”

王毓芝心里一动。“不是你让我回去休息的么?你下逐客令了,我能不走?怎么又问我啥时走的呢?”秘书长觉得曹锟也够假的。可是,自己毕竟是他的部下,是为他服务的,他不会也不能同他计较这些事。于是,他还是驯驯服服地说:“大帅,我知道您有心事,觉得夜深了,怕影响您休息,便先走了。所以,今儿天刚亮我就赶来了,不想大帅也起得这么早。”

“来来,咱们屋里坐。”曹锟拉着王毓芝,边往屋里走,边说,“兰亭,昨日你来这里我竟忘记招待你了。日前,一位浙江淳安的朋友来访,带来一点当地名茶,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叫‘鸠坑毛尖’。你是知道的,我对茶是外行,知道浙江的名茶那就是西湖龙井。鸠坑毛尖怎么有名?倒是说不清楚。你对茶有研究,拿出来招待你,正好也顺便讨教一二。”说着,又转身对屋内喊一声:“凤威,兰亭来了,你快把昨日我给你的新茶泡来,我们品尝一番。”

凤威应着,泡茶去了。

王毓芝有点纳闷:“曹锟好多日子愁眉不展,一大早,哪里来了茶兴,何况自己平素与茶并无厚缘。大约是‘醉翁之意不在茶’吧?好,我就扰他一杯再说。”于是便说:“那我先谢谢了。至于说茶么,我也是门外汉,常常饮而不知味。这种鸠坑毛尖是听说过,就产在淳安的鸠坑乡,所以得名。成茶色泽绿翠,银毫披露,外形紧细,条直匀齐而秀美,滋味醇厚鲜爽,气味馥郁扑鼻。喝起来倒是挺不错,只是,较起龙井等名茶还差些声望。之所以列为名茶,大约与睦州刺使范仲淹的那首诗有关……”

“好好、好好。这茶已经被你说得清清爽爽了,还有诗?好,你得说说是什么诗,让我开开眼界。”曹锟一扫愁容,竟乐呵起来。“你说的范仲淹,是不是那个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宋朝人范仲淹范希文?”

“是的,正是他。”

“只知他文章写得好,原来还会写诗。你一定知道这诗,快念给我听听。就算我拿茶换你的诗。”说着,仰面笑了——这可是许久不见的笑脸。

王毓芝其实也想讨好他,便颇有韵味地朗诵起来:

潇洒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

新雷还好事,

惊起雨前芽。

“这么说,鸠坑茶是清明前后采的了。”

“是的,所以叫‘雨前茶’。”

“好,茶来了,咱们先品品。”

二人对坐品茶,对茶寒暄几句,自然“书归正传”。

“大帅,”秘书长先转话题,“我冒昧地问一句,您这一段时间,一定有心事。可以对我说说吗?”

曹锟点点头,说:“心事有,不大。没对你说,是没考虑成熟。你问起来了,我当然可以对你说。”

“洗耳恭听!”

“不是听,有些事是需你去办。”

“一定尽心!”王毓芝说,“请大帅吩咐吧。”

曹锟手捧冒着淡淡香气的茶杯,缓缓地踱着步子,说:“兰亭,我想聘请一些国会议员为我的顾问。想许多日子了,只是没有决定这样的事让谁去做,什么时候去做?你看……”

“请议员做顾问?”王毓芝有点茫然。议员是管国家大政的,巡阅使是地方官,地方官署请国会议员做顾问,不合常规呀!王毓芝这么想着,便沉默下来。

曹锟一见秘书长沉默不语,知道他没有领会他的用意,心里有点生气。但又不好说明,只得含糊糊地说:“没有什么用意,只想联络感情,交交朋友。”

“交朋友?”王毓芝说,“往日咱们跟他们交往不多,议员又来自四面八方,只怕……”

“当然得有所表示了。”曹锟忙说,“他们答应了,咱不会白用他们,每人每月给两百元车马费。”

“这个……好,好,该这样交朋友。”

王毓芝知道曹锟的为人,平时跟谁交往,都是一毛不拔的人。现在,想跟议员交朋友,每人每月还要送两百元活动费,这事有点反常。但又不便问,便只表了个赞成的态度,然后问:“这事何时开始做呢?”

“当然越快越好了。”曹锟说,“这事你去做,如何?”

王毓芝心里一慌——他跟议员们交往不深,加上意图不明,所以他慌神。“大帅,要说跟这些人打交通拉关系,我是不行,我可以荐举一位,他准行。”

“谁?”

“远在天边,近在跟前。”王毓芝说,“他就是你的副参谋长王坦。”

“王……养……怡。”

“是他。”王毓芝说,“大帅知道,他跟议长吴景濂吴大头有抹不掉的交情,议员他大多认得,他去做这个工作最合适。”

“兰亭,你不是开养怡的玩笑吧?”曹锟说,“你是知道的,王养怡跟大头的老婆……”

“这不更好吗,给他们一些接近的机会。”

“怕闹出事来。”

“不会。”

“为啥?”

“吴大头是不计较帽子红绿的人,”王毓芝说,“再说,他又视财如命,只要养怡在他面前多烧香,万事皆休。”

曹锟想想,觉得也对,便说:“兰亭,此事就由你向养怡说一声吧。他答应了,你来告诉我,我再见他。”

王毓芝走了,他带着一种迷惑去找副参谋长王坦。

王毓芝尚未动身,王坦却走上门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直隶省长王承斌。王毓芝迎着他们笑了:“燕赵地灵,念着谁谁就到了。”

王承斌说:“你念着我了?”

王毓芝说:“你在天津,是大忙人,我不敢念你。倒是念起养怡着呢!”

“肯定有收不了场的事。否则,不会念着我的。”王坦是个喜好调侃的人。

“有美差给你。”王毓芝说,“我是奉命传达。”

“先别谈这个,”王坦说,“我和孝伯(王承斌字孝伯)来找你,是一同解谜团的,先谈谜团吧。”

“什么谜团?坐下说。”三人入座,有人奉茶。

王坦开门见山地说:“孝伯说大帅想当大总统,问我‘信不信?’我说‘信!’他又问我‘当得当不得?’我们争了半天,尚无结果,才把这事端到你这里来了,咱们‘三个臭皮匠’来共议议。”

“大帅要当大总统,这事早传出了,只是吴子玉不同意才放下的。”

王毓芝说:“怎么又重提此事?”

“你说的是往日,我们说的是今天。”

“今天又重提了?”王毓芝疑惑。

“先别说这个。”王承斌说,“我想问问二位,大帅当大总统当得当不得?”

王毓芝没有思想准备,一时不知该如何说,他把脸转向王坦,问:“养怡,你的意见呢?”“我得先问问你,”王坦说,“你是秘书长,总管家,你知道大帅目下有多少家产吗?”

王毓芝眨眨眼睛,说:“这个……约估数,也有一千几百万吧。”

王坦笑了。“普通人家,有个三二十万,他的后人就走邪门歪道了。大帅有一千几百万,心里不平静。留给后人,肯定是罪;买个总统当当,最是办法,哪怕当三五天。曹氏毕竟出了国主……”

“这么说,大帅想买总统?”王毓芝恍然大悟。不待客人再说话,他便把曹锟要与议员交朋友、请顾问的事叙说一遍。“就这样,我还特地把养怡推荐出来呢。咱们也不谋而合了。”他又问王坦:“养怡,聘议员当顾问的事,你就当仁不让了。”

“大帅早就‘号’着我了,不干也得干。”王坦顺从地说,“当总统,是下台倾家的最好办法,难为珊帅想得出。只怕他家的守财奴老四爷不肯出血。要知道,曹家财产全在他手里。”

王毓芝还是不解地说:“咱们势力不弱了,吴子玉也答应用武力夺总统位给大帅,怎么又想买呢?”

“迫不及待了!”王坦说,“能早一天就早一天。”

“请议员做顾问,就为此事?”

王坦点点头。

王承斌说:“匆匆忙忙买总统,沙滩上造大厦牢不了。我看是不是给大帅提个醒,缓缓再说。”

“提不得。”王坦说,“大帅刚愎自用,认准的事不会回头。我们只好听从命令。”

王毓芝说:“怪不得这些日子大帅总是闷闷不语,原来是想着这件事。我明白了,这些年,从当三镇统制起,尤其是任长江上游警备司令时,弄了不少钱;年年做生日都大办,又弄了不少钱;在老家大沽镇,通过老大、老四等兄弟又弄了些钱,原来就是为了今天!”

大家心中明白了,也都想跟着主角儿演这场戏。于是,又一起去见曹锟。

花钱买总统的事,曹锟和他的文武助手们已经心照不宣了,再不必掩掩盖盖。曹锟便明明白白说出要说的话了。“各位,如今是大乱时期,争争斗斗许多年,把好人坏人的面目都闹得分不清楚了。子玉坚持的武力统一天下,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时间。说不定武力起不了作用,天下便被别人抓了去。所以,我想走国会这条路。”他把话停了片刻,又说:“至于用什么办法同国会议员联络的事,我看不必计较。人都是有感情的,在感情上花点钱,也算不了什么。你们说呢?”

大家都点头。

曹锟又说:“现在,也只能做感情联络,还有许多别的事要等这件事做完了,才能提到议事日程。你们说对不对?”不待别人开口,曹锟便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张银票,递给王坦,说:“养怡,我和兰亭商量过了,这事还得你去办。当然是要通过吴大头。好在你跟吴大头挺投缘,办起来不难。至于说要花多少钱么,不必计较,以办成事为原则。怎么样?”

今儿,曹锟说话特别温柔,总是一副商量的口气。其实,办事的准则,他却提得明明白白,明白得不许别人讲一点价钱。王毓芝、王坦他们呢,也觉得这多半是曹锟私家的事,办成了,大家跟着沾光;办不成,也损害不了自己什么。索性言听计从、顺水推舟,好在花的是曹家的钱,何乐而不为呢!弄好了,还有点油水。王坦收下银票,先自告别,王毓芝和王承斌也随着出来,各自干各自的去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节生动,文字优美,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学习和阅读,可以说是青少年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
  • 我所知道的杨虎城

    我所知道的杨虎城

    本书曾于2003年1月初版,于今年作为我社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之一种再版。全书均为弥足珍贵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记述了杨虎城初期的经历、杨虎城脱冯拥蒋崛起、西安事变后被关押,直至被杀害等,再现了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对研究杨虎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更好地了解和把我西安事变的历史真相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本书以自述的视角,对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一生——他的童年、上学、婚姻、战场生涯以及所感所思——做了深入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浓墨重彩讲述南北战争的前后全过程,并引用了大量私人信件、手稿等第一手资料,从而真实、客观、细致的揭示了美国内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美国内战的崭新视角。在总统任职期间,他力主大赦“叛乱”者,发起重建南方计划。他执行“中立”的外交政策,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为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南方建立了黑白同校的公立学校,为美国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佳商业模式

    最佳商业模式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面临发展困惑,制定决策时摇摆不定,怎么办?企业处于盈亏边缘,前进之路,举步维艰,怎么办?战略目标模糊不清,乱打乱摸毫无收益,怎么办?选对商业模式,就可以找到出路。跨国企业靠什么成功?百年老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全球500强企业只是卖产品的价值本身吗?林伟贤老师引领您共同探索全球著名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您分享优秀企业成功的奥秘!
  •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提升职业精神的经典读本,铸就负责态度的行动指南。 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感恩做人,最强的工作能力就是负责做事。唯有在感恩做人、负责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事业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综观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历史,历时虽较两汉为短,但剧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朝代更替,则非两汉可比。此期间不管是从政治、军事以至科学技术、文学等领域,都出现了值得称道的人物,相信读者从本卷中就可以认识这些在历史上光耀一时的名人。
  • 法藏碎金录诗话辑录

    法藏碎金录诗话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你的世界,下落不明

    我在你的世界,下落不明

    林若生丰富的人生,是遇见秦陌开始的。从见到秦陌的第一眼,林若生就知道,她完蛋了。一见秦陌误终生。她当然也没能幸免。因为爱他,林若生追随他的脚步,来到他的城市,他的公司,成为他的助理,她只想离他更近一点,她说:“我爱的男孩,身上会发光呢,每次一看到他,我就跟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浑身都是闪闪发光的正能量。”但是,秦陌,这个冷漠疏离的男人,永远那么遥不可及。林若生不止一次地站在他面前勇敢地表白:“秦陌,我喜欢你!”可也是这样的勇敢,让若生在秦陌的世界里,徘徊不定,下落不明……
  • 玫瑰之痕

    玫瑰之痕

    原来爱就是,哪怕你更换容貌,颠覆记忆。我的眼眸依旧会因你而明亮,我的心依旧会为你狂热跳动。一起交通意外,他倏然离世。她在另一个男子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深刻的记忆像一种强大的气场,让她情不自禁靠近,又阻止着她向前。
  • 11,002 Things to Be Miserable About

    11,002 Things to Be Miserable About

    11,002 Things to Be Miserable About is a list of all the reasons NOT to wake up in the morning. Ironically enough, when you put all of them under one cover, it's actually very funny. This decidedly absurd inventory of misery is perfect for sardonic and disaffected youth, for people seeking gifts for Traumatic Event Birthdays (like 21, 25, 30, 40, and, well, anything after 40), and for anyone else with an offbeat sense of humor. Enjoy. Some of the entries are pretty basic, like imitation crabmeat, student loans, and David Hasselhoff, but other entries actually include educational things, like: Dust mites, which make up one-third of the weight of a six-year-old pillow. See, you can laugh and learn.
  • 历朝通俗演义(全11部)

    历朝通俗演义(全11部)

    从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用《三国演义》式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写成了这套中国最完整的历史小说。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整套《历朝通俗演义》耗时十年才全部完成。这套小说除极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还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作为一般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
  • 庶女国色

    庶女国色

    胡非非表示很无辜,随便逛个街都能碰上“电梯逆天故障”这种事。她做自由落体运动被穿越后,发现……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普通公司小职员,穿越成绝色小庶女,各种幸福卖萌秀恩爱,扁扁渣男,揍揍碧池,最终抱得美男归,还顺便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励志甜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