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0700000006

第6章 杨黎在北京:答马策问(2)

【好好的三月】

马:你算是琢磨透了啊。谈点儿别的。去年冬天的某一天,你送你的诗集《小杨与马丽》给我,在去什刹海酒吧的出租车上,你朗诵了你自己最喜欢的《非非一号》里面的《三月或预言》那段。很不好意思,我是第一次读或听到这首诗,我当时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美。我说,这是杨黎创造的民谣,是人间的杰作。而你说,吴晨骏说此曲只应天上有。

杨:是吴晨骏说的吗?那我说错了,应该是闲梦说的,他也在南京。

马:这首诗也属于我们刚才谈的抒情诗。这是你最好的诗歌吗?

杨:不是。是这样的,实际上《小杨与马丽》是我对自己做的一个总结,也是我1996年之前的作品结集,但我只选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丢了,还有三分之一我没有要。比如我认为早期我写得好的是1983年写的《看水的男人》,我就一直没有找到。找到了,我肯定要把它放在里面。最近我也重新反复地读了这个集子,就我自己到现在能够真正还觉得问心无愧的诗,也有几首,我也在家里选了一下,我选了11首,我比较喜欢11这个数字。这11首诗歌,才是我最喜欢的。

马:这个《三月》算一首?

杨:这个不算,《非非一号》不算。

马:那你当时说是你最喜欢的。

杨:我喜欢的是它里面的部分。实际上,我是不喜欢这首诗的。

马:呵呵,你在出租车上念的时候,说这是你最好的诗。

杨:它是这样的,因为那是一首长诗歌,它有点杂,里面也提到了三月,那是很好的,但也有一些很不好的东西,有杂念和写作意图太明确的东西。

马:我带来了。像这样的句子多美啊。你看:在三月/我点一支烟/不再用火柴/不吃饭/也不知道饿……

杨:但是你再看,除了你说的这些东西,《非非一号》里面同样也有《十九个名词》这样的东西,这是我最遗憾的,感到很不应该的,这种东西今后不会再出现在我的诗歌中,后来也的确没出现过,这首诗它当然太弱(乱)了,不像其他诗那么单纯,比如说《西西弗神话》。那么是不是长的东西都不单纯?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一块讨论一下。

马:我觉得长的东西是很难单纯的,它趋向复杂,会想去整合某种结构力,比如爱伦·坡就认为诗歌在100行以内为好,而我曾经极端地认为,不超过30行更好。但我确实很喜欢这个《三月》,我再念一念吧——三月/我约了几个朋友/去喝酒/那是晚上/他们说/好吧!好吧!好吧!还有——三月/三月/树上开红花/地上长绿草。还有——三月/好好的三月/坐在茶园喝茶/坐在饭店吃饭/坐在床上/睡觉/三月/三月/旗帜飘在天空……

杨:别把它搞成诗歌朗诵会啊,我们还是谈其他问题吧。

马:当时你用四川话跟我念的嘛。

杨:这个问题我可以这样说一遍,就是我从来都用四川话念诗,因为我普通话说得不好,一些声母分不清,念的时候不仅不好听,自己的情绪还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我用成都话,这是其一。第二点,我最反对朗诵,很多人都在做戏嘛。要么就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像孙道临,像赵丹;要么就像摇滚,在朗诵中加入很多插科打诨的东西,搞成行为艺术。朗诵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朗诵得好与不好,和诗歌好与不好根本没有关系。像赵丹,他能把菜单都朗诵得像一首诗。而我们诗人开个诗歌朗诵会,只是对朗诵原意的借用,它的含义应该叫读诗会,我们一块读吧,我把我的诗读给你听,你把你的诗读给我听,我读你的诗也是这样读,这样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把它念出来:天,天空的天;地,大地的地。就是这样,而不需要任何嘴巴上的加工、用气上的加工以及神态上的加工,更不需要做动作。

马:不过我倒没想这么多,我只是那次听你读觉得特别有意思,让我一下子很喜欢四川话,当然主要是很喜欢那首诗,你有时间了能不能录一盒读诗的带子给我?我把它收藏起来。

杨:可以啊,这个随时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我以前是见到人就要读诗给他听的,以前没有网络嘛,手稿又乱七八糟不愿拿给人看,我最大的满足就是别人到我这儿玩,听我读诗。

马:是作为传播还是?

杨:它有点另外的,但主要是传播。那时在成都嘛,很舒服。

马:回到前面去,你刚才提到诗集《小杨与马丽》中有11首自己满意的作品,它们具有经典的意义吗?

杨:不具有,因为我不喜欢经典这个词。经典总是拿来吓别人的,是对真正的诗歌或者说写作的反动。80年代的时候,就有人说我的《怪客》已经是经典了。我先还高兴,后来一想就觉得不是滋味。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把血和肉抽干,然后挂在树上面的躯体。有经典,就有人要为经典写作。你想,这是多么可怕的写作?

马:那你怎么说?

杨:我说喜欢。

马:那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那11首诗歌帮我勾一下……

杨:也只是我自己认为的嘛,当时是这样想的,可能过些日子又要变。比如说《红灯亮了》《西西弗神话》《英语学习》《大声》《木头》《高处》《深秋致爱》……差不多了吧。

马:是这样的,最近有一家诗歌刊物,他们搞了个“经典存盘”的栏目,让我推荐作品,你这下可帮我省点懒了。

杨:还是经典,这些媒体啊。

【100首诗和100万字作品】

马:你这次(过完年后)是什么时候回北京的?

杨:2月25号。

马:写东西了吗?

杨:这次没写,乱七八糟的,主要是为那个长篇小说出版作准备。

马:《向毛主席保证》?

杨:对。

马:那次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就是决定来北京生活的那次。

杨:2001年8月10号左右吧,反正是我过完生日,满了39岁以后。

马:到北京以后,诗歌方面除了刚才谈到的那11首充满回忆的抒情诗,就开始转入《早课》系列的写作吗?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些风格上的变化?

杨:诗歌这一年多来写得比较多嘛,刚来的时候写的那11首,何小竹不是说废话也抒情吗?后来又写了很多其他的诗。《早课》仅仅是去年5月底开始写的。最近我不是有一本新诗集《打炮》吗?其中的三分之二就是在北京写的。

马:《早课》是每天醒来时写的吗?

杨:是每天睡觉前或起来后写的:如果我是在深夜两三点钟睡觉,就睡前写,写了再睡;如果睡得早,就第二天起来时写。北京阳光很好,我每天起床后心情也很好。所以,我觉得《早课》写得非常愉快。反正每天一首,都是上网在线写的,应该说是和网络与时俱进了一把,呵呵。

马:《早课》系列你自己满意吗?

杨:应该说除了这个名字之外,我非常喜欢这组诗。在我新编的《打炮》中没有这组诗,那是因为我想为它单独出一本,另外还要写一些,现在主要是还没想到好的名字。“早课”这个名字过于比喻了,过于强调它的写作意图、目的什么的,这不好,实际上我写诗是没有动机的。但这个名字无形中构成了某种动机,特别是冠以“早课”这个名字后,总显得有点像和尚做功课、念经那种感觉。

马:我理解你是把《早课》当作自我修习、自我教育的一部分。不过,当时好像也引来了一些跟随者,什么《晚课》啊,《日课》啊,《午间操》啊,一时间橡皮论坛上像在搞诗歌竞赛,但又让人觉得是在互相攀比炮制水平似的。

杨:呵呵,每天写一首,诗歌是写不完的,也没有这种写得完写不完的感觉,一个人应该认为,生命常在,诗歌写作就常在。诗歌没有一种过去时,诗歌是必须永远写的。你说你杨黎曾经写过诗,那完全跟我没什么关系,那么它仅仅因为是我写的,只有当我重读它们的时候,它们才跟我发生关系,这是外在关系,而内在关系是要解决当时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经常写诗呢?它跟一个人天天要吃饭是一个道理,如果哪个人想一顿吃完所有的饭,那是不可能的。

马:那组诗在网上,一些人认为特别好,一些人则认为过于简单,不太饱满。

杨:对,我知道。那些说三道四的东西,我心里很明确,我知道我自己在干什么,我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或者某些人、哪些人会该有什么反应。喜欢我诗歌的人,我知道他喜欢我什么,为什么喜欢。刚才我也隐约听到你谈到变化,我认为在我的诗歌写作道路上,到现在没有变化可言,我完全是随我的心情,孤独的时候就抒发一点感情,活得平静的时候也影响到诗歌的平静,这也跟吃饭喝酒一样,今天胃口好饭菜可口,我就多吃点,一起喝酒的人舒服我就多喝几杯。这不涉及我对诗歌最根本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我恰好是最不教条的。

马:除了诗歌,在北京还写了些什么?

杨:哦,那太多了,我给你掰手指算吧。说正规写作,非正规的我完全不算。

马:也一起算算吧。

杨:谋生计的那些就免了吧,那东西没意义嘛。首先诗歌,写了有一百来首吧,肯定不低于100这个数。这个也可以不谈了,诗歌近乎另外一种生存,必须写的。那就说小说吧。写了三个短篇,短篇写得少,包括《一根皮筋》《一路狂奔》《两三个东西》。中篇写了一个,就是《双抠》。另外就是两个长篇,《关于我的小说〈睡觉〉》和《向毛主席保证》。还写了一个话剧,最主要还写了一本叫《灿烂》的书,是关于第三代诗歌运动代表人物追踪访谈的。

话剧本来是帮别人写的,但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我自己的东西,别人不是很满意,等这个关系理顺了,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的。

马:是改编自张小波的小说《法院》吗?一开始不是准备上演吗?

杨:是的。那么就是这么多吧。你看,《灿烂》有50万字,《睡觉》和《向毛主席保证》各20万字,再加上那些个中短篇,百来万字吧,是写得多了点,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马:据说还写了几个电影剧本,那是纯粹为了谋生?

杨:这些我们就不谈了嘛,还写了多着呢,每天没事嘛,就坐在那儿写。为书商写书啊,编东西啊,这样那样,都是为了挣钱吃饭。主要是,来北京这一年多时间,除诗歌外,我那100万字写得是多了点,所以准备再慢些。

【写作:把字写得没有意义】

马:我可没说多,我说灿烂,确实够灿烂的,你是天才嘛。在这样的时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所说,我们的时代,是最伟大的时代,也是最痛苦的时代,我们很快就要上天堂了,也要下地狱了。诗歌会让你上天堂吗?或者让我换一种说法,在这么复杂的时代,诗歌怎么套现?诗歌可以套利吗?

杨: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简单。如果说能,我认为这句话是空话,是错的;如果说不能,这句话就不是空话了吗?怎样套现它跟诗歌没有关系,只跟操作者有关。假如说我现在很有钱,我可以包装一些人,比如竖、乌青,还有长得漂亮的那几个,像蝈蝈他们,我就可以把他们包装成新时代另类明星,这样他们也可以赚钱,但这跟诗歌没有关系,诗歌跟世界、时代永远没有关系。

马:诗歌是(或者假定是)一种文化稀缺资源,按照经济学原理,稀缺资源必然带来高额利润甚至暴利,可这个逻辑在诗歌市场行不通。为什么?

杨:我知道你喜欢用经济学解释文学,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谈论文化,你这个说得很对。但是诗歌不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更不是文化的稀缺资源,所以你这个假设是错误的。

马:当然,我是从智慧的角度或者说大文化概念、范畴来谈论的。

杨:大的文化概念……从你这个观点反证了另外一点,在大的文化概念里,它也不是,因为人类不需要诗歌,你不管稀缺的还是看得着的、普遍的,它的前提是人们的需求,在这点上……

马:人们不需要诗歌?

杨:不需要,人们要诗歌干什么呢?人类从来就没需要过真正的诗歌。

马:你说得好。唐代可能是个例外,唐代以诗取士,也刺激了诗歌……所以这也是你转向小说的一个原因?

同类推荐
  • 绝对理念的绝对显现:文天祥

    绝对理念的绝对显现:文天祥

    从总体上看,南宋王朝是个衰弱的王朝,但也是个英雄辈出的王朝,总有些优秀人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竭尽全力捍卫国家的尊严,如岳飞、陆游、辛弃疾、陈亮等等,在这一系列优秀人物中,最优秀者当是文天祥,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大宋王朝可以亡,但中国不会亡!公元1236年6月6日(南宋理宗端平三年五月初二),文天祥诞生于江西吉州庐陵县的富川镇(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他父亲文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乡儒,由此推测,他的家境应是个中等地主,所以有财力供他们父子专心读书。庐陵县是产生过“名人”的地方,欧阳修、杨邦义、胡铨,都是庐陵人。
  • 故乡失落的鸟

    故乡失落的鸟

    文中以36种常见的鸟类远去和消失,以伤感的笔调和消失描述环境恶化和破坏带来的后果,用诗化的语言描写在工业社会里鸟类的生存状况。
  • 命中

    命中

    《命中》是诗人杨献平的一本诗集,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构建了“南太行”文学地理,同时军旅生涯和西北的生活经历也赋予了诗人独特而苍劲的写作风格。整部诗集风格统一,关注生活中的事件,眼光落在当下,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诗歌作品集。
  • 小树林

    小树林

    《小树林》是吴小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该书包括“短句”和“随笔”两部分,“短句”部分以格言式的短句,“随笔”部分以短小精悍的文章,记录了作者观人观世的所见与感悟。作品观世阅人,发表人生体悟,弘扬正能量;文体畅达,语言精练。
  • 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

    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

    此书是朱成玉的散文选编。朱成玉的散文很有特点:内容充满了哲思和感动:或撷取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或写下某些被我们完全忽略却兀自绽放的另一种精彩人生。此书收录了朱成玉的《我唯一的翅膀在你那里》《落叶是冬天的请柬》《月亮掉进水缸》等入选中学生现代文阅读的篇目,力图分几个门类全面呈现朱成玉精短散文的艺术品质。
热门推荐
  • 执子之守

    执子之守

    几年前,他深爱的女孩上前挽住他的脖子,笑着在他脸上吐了口唾沫。离开时说:“南殷楚,你有能耐放弃这场官司,带着你爸的棺材和我一起去荒无人烟的沙漠生存一个月...”他笑着擦了脸上的唾沫俯身吻了她,一字一句说:“女人,你给我记住了,总有一天你会哭着来求我的。”他是帝伊时尚界的执行首席,在商海独树一帜,大婚初时拥吻娇妻,突然闯入一名手持MBA证书前来应聘的模特。“南总的婚礼不谈工作,闲杂人等不准入内。”她说:“南总的未婚妻患有乳腺癌和各种性病,这场婚礼的主角应该是我。”他再次见她,邪魅一笑,俯身吻她:“怎么是你?”
  • 雪山飞狐(纯文字新修版)

    雪山飞狐(纯文字新修版)

    《雪山飞狐》,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作于1959年,故事以胡一刀夫妇为主线,通过宝树、苗人凤之女苗若兰、平阿四及陶百岁之口讲述了数年前与此相关的一段武林往事,该作品对主人公胡斐的成长之路基本没有提及,所以后来作者又补著了一本相关作品《飞狐外传》来讲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两者虽是相关联,但是故事结构与内容却又各自基本独立,可以说是《雪山飞狐》的前传,也可以合为一本来读。本书发表至今,是金庸作品中争论最多的一部。《雪山飞狐》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 出生在庵堂里的女人

    出生在庵堂里的女人

    什么?大学生穿成初中生?还是出生在庵堂里的女人····明明有情投意合的丈夫,第一段感情却被买断·····等等,还有第二段感情吗?·····好像有·····之后呢?还有第三段感情吗?如果有······
  • 废材三小姐:绝世女仙

    废材三小姐:绝世女仙

    她是仙界一名金仙,因误吃王母收藏多年的仙果被毁掉肉体,穿越成凤府三傻子、废材,还被渣男活埋。面临强敌,她宛若煞神!遇上爱人,她变成贤妻!她的出现,将会抒写一段何等的历史?请拭目以待吧!
  • 齐天剑祖

    齐天剑祖

    (PS:不够无耻的慎入)剑道无边,我欲齐天!以天地为盘,众生为棋子。凌霄圣子云逍,重生五百年后,从此虐天才,戏红颜,报血仇,杀上九重天!且看热血少年,破万古秘辛,携百族逆战诸天,宇内称尊!
  • 狐王来袭:   盛宠独家冷妻

    狐王来袭: 盛宠独家冷妻

    他挑起她的下巴:“做我的女人!”她愣了愣,随即嫣然一笑:“好!”她以为自己能走进他的心,在知道自己有多么可笑之后,她悲痛的离开了。再次相见,他变得一无所有,她挑起他的下巴:“以后跟着我,你的什么我都包了!”他:“好!”从此她就天天是“夜夜笙歌”,总觉得自己是落入了他早就设计好的圈套里,只是为什么没谁告诉她这个世界是有妖的,她的枕边人就是妖,而她自己是......
  • 丑颜庶女寻夫记

    丑颜庶女寻夫记

    杀手集团精英在一次暗杀行动中被同伴所害,穿越到不受宠的丞相庶女身上,她将在异世如何扭转乾坤,为自己寻得真爱不择手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舍利忏法

    舍利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虚拟子弹

    虚拟子弹

    八百里开外一枪爆头看腻了?那就来尝尝近距离枪战的魅力。主角:子弹会拐弯都是小意思,膜拜在我的真※枪斗术之下吧!
  • 芳华春归

    芳华春归

    自打娘胎出生以来,苏襄的半边脸都是紫红色的,俗称鸳鸯脸,美人两个字从不与她沾边,因指婚嫁给了泰荣候世子,可成亲当晚夫君便猝死而亡,她被扣上了克夫的罪名。这一世,她要先找回她的美貌,大仇小仇也要轮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