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2400000001

第1章 阿来序

云行雨步,临观异同

早起,开邮箱。

邮箱里有一本书。一本尚未正式出版的书。下载。阅读。

冬天,天亮得迟,加上成都冬天的雾霭,还有城中依稀灯火,还是犹在半夜的感觉。在灯下读这些涉猎广泛的文章,情感流动,思绪弥散,心里就渐渐明亮起来。直到天真的放出了亮光。把这些文章放下,去做白天的事情。想好了,明天再早起,再来读着这些文字,并且等待天亮。

如此这般,过了三个早上。

读文章,就是读人:经历,学问,情感,思想。我不认识这本书的作者崔先生,但文字的魔力就在这里,从这些文字中,一个不认识的人渐渐地变得熟悉起来。

看见一个行走的人。一个行走中总是在观察,在记录,在思考的人。今天的社会,定在一地一时,不须行走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每一个人总是在行走之中。但行走中那些经过的,看见的,都那么容易地消逝在身后。被忽略,被遗忘。行走中的人,要么,从这里到那里,目的明确,只要到达,只要得到,并不留意过程。身在路上,却不知晓心的安放。崔先生职业记者,有行走的方便,但在职业的写作之外,还处处留心,把这么多行走中的所遇所感,认真描摹。并对所描摹的对象,无论是人,是事,还是物,都有深入的体察。比如开篇就写的山药蛋,既写出这种作物在晋蒙一带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的关联,更有对于这种作物从安第斯山中启程,而欧洲,而中国,而晋蒙的漫长历程的追溯。想起读过一本关于马铃薯的书,记得那个外国作者说过大意如下的话:在写这种最终走遍世界,养活众生的植物的时候,不论是把场景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还是普通人的生活中,都能反映出社会运作的另一种真实的层面。现在,我读这篇文章,所收获到的,就包含了这样的认知与体察。又比如写希腊,从顾拜旦这位奥运会的缔造者说起,很自然就转移到对于古希腊文明的缅怀与古希腊文明价值的从容的分析与言说。

不由得想起曹操诗中的两个词。一个叫“云行雨步”,一个叫“临观异同”。这首诗也是写在路上,东征乌桓的路上。但他不写自己作为一代豪杰四方征讨的事功,而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人生感慨。“云行雨步”,不是真的就腾云驾雾了,而是带着情感与思索地行走。而这样的行走,正是为了“临观异同”。我想,崔先生的这些行走中的文字正有这样的效果。

读这些文字,还让我看到一个沉静的读书人。

一个读得宽,读得杂,读得深的读书人。一个读后有所思,有所得的读书人。

一个愿意把所思所得与人分享的读书人。

即便是那些看起来随手摘录的文字,也会让人了然会心。我读到关于傅斯年,关于李济这些民国学人的逸事时,哑然失笑的同时也怦然心动。我自己也愿意效仿前辈,多读些书。这些年也读了些佛学方面的材料,读过慧能继承禅宗衣钵的故事,读过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也曾去过古凉州武威和禅宗五祖寺追慕先贤,却不能像崔先生,写下像《佛门神僧》和《参禅悟道》这样翔实诚挚的文字。其考据与思索的正是禅门中一直追问的问题:“如何是佛祖西来意?”

总之,这本文集题材涉猎之广,钩沉之深,都远超我阅读前的想象。所以,更多的篇章中所关涉的学问与思考却是我无力置喙的了。

最后要申明的是,崔先生比我年长,更比我阅历深广,让我来做这篇序文,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但崔先生的文稿,是一位亦师亦兄的人所推荐,又不能不从命。于是,只能作为一个先读到这些文字的普通读者,写了一点读后感在这里,请读者原谅。

于2015年12月19日清晨

同类推荐
  • 第二父母

    第二父母

    这是一部反映教师生涯与人生命运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记述了自己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所有任课老师的故事,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可亲可敬。作品细节丰富,情节感人,可谓一部教师列传,也是一部中国当代教育史。作者并非在传达那种司空见惯的师生情,而是意在展示独特的精神传承关系:无数品格超拔的老师,用他们的言行滋养了一个个生命;父母生育了我们的肉身,而老师给予我们灵魂。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我们的第二父母。作者不为尊者讳,如实记录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因而也是一部深刻揭示老师生存状态的力作。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又具有英雄气概。其词以豪放雄迈著称,有词集《稼轩长短句》。这本小书精选了词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评注者不仅对词中生疏的语词做了简洁的注释,还附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带领大家轻而易举地进入辛词的世界,领略辛词的艺术魅力。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 嘉尔曼

    嘉尔曼

    嘉尔曼(CARMEN,又译作《卡门》),创作于1845年,是梅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多戏剧作品由此改编,包括比才著名的歌剧《卡门》。嘉尔曼讲述的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吉普赛女郎——嘉尔曼,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她引诱士兵,让其陷入情网、舍弃情人,最终被军队开除加入走私行列。之后,嘉尔曼又爱上了一个斗牛士,与士兵的矛盾日益激烈,最终死在士兵剑下的悲剧故事。“嘉尔曼”这一形象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热门推荐
  • 我,一只正直的丧尸王

    我,一只正直的丧尸王

    啥?为啥末世刚开头就凉了?成为丧尸的唐易,正悲泣自己人生的时候,却出乎意料的成为了丧尸中的王者,拥有秒杀吊打现阶段任何存在的挂比属性。而为了成就自己末世主角的伟大理想,秉持着一颗圣母之心,唐易毅然决然的踏上弘扬正能量,救世济民的道路……真的是这样吗?
  • 并蒂两生花

    并蒂两生花

    你听过黑暗的声音吗?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拖住你。遍地的,满眼的,无处不在的黑暗。悄无声息的吞噬。是黑暗,也是命运。殊途同归,我不求真正的光。如果你是我的救赎,我……为你无求……背靠背,向前走,前方无光,前方黑暗,但是,前方有你,这,就够了……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草原生灵笔记

    草原生灵笔记

    本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是能让现代都市人开启心灵秘境的神奇“密码本”,是能让草原生命永驻心灵深处的一捧“圣水”。草原赋予了作者无限宽广的胸怀,让作者引领读者走进草原的怀抱;作者赋予了草原阳刚绵长的精神,让草原感染读者敞开闭塞的心路。一个个感人的草原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草原生灵,在不经意间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让人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草原的辽阔、草原人的爱就这样进入了人的心海,挥之不去。
  • 倾世安念锦

    倾世安念锦

    (女扮男装)本应是一国高高在上的郡主,但是一道圣旨下,她只能流落天涯,十年后,以男儿之身,重归朝野,斗群臣,平战争,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八年前,你曾护我一命,如今,我送你整个江山安定。
  • 福尔摩斯探险记(英文版)

    福尔摩斯探险记(英文版)

    这部小说是由20世纪初著名小说家柯南道尔所撰写的系列侦探小说中的一部。第一次出版于1894年。现在已是公版图书。柯南道尔的小说总是以悬疑取胜,当代很多西方小说家也深深受其影响。本版本将之前在中国出版过的版本中的删除部分及错误部分,都进行了添加与修改。
  • 飞翔在绿茵场

    飞翔在绿茵场

    从三江县考入A市升学率最高的三中的楚格,本身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足球训练。但是进校之后就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再在球场上实现自己梦想的韩春阳,想要一个能拯救自己的理想的足球天才李天,如流星一样陨落的曾经的足球天才郭栋……一群人在楚格身后,帮助着楚格慢慢的成长为了一个实力不凡的球员。在接触足球的过程中,一直只知道学习的楚格发现爱上了足球。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一

    七一

    很小的时候,圆圆不知道后岔口那片树林后头还有人住,她以为林子后面也是田,那片树林很大,被包裹在田野之中,四周一亩亩绿色的田块连起来,望过去平整而舒展。她和伙伴们从没往那里去过,宁肯规规矩矩沿田埂走很远,一路走一路玩,走一会,再换条小路走回来,那片树林大了,又远,他们不敢去。圆圆第一次去后岔口,是婶婶带她去的。婶婶嫁在邻村,是母亲娘家那边的亲戚,因为隔得近,常来走动。婶婶每回来,都带些零嘴吃食给圆圆和哥哥。开春的时候,婶婶来了,一进门,说来迟了,拜个晚年。母亲迎婶婶进屋,说不晚,正月不来就准定这个月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