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2400000002

第2章 自序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20世纪70年代在地区党报当记者,给县文化馆写了一篇群众文化的稿子,登在地区报上。县文化馆馆长十分感激他,但那时县文化馆太穷了,又属于要撤并的单位,就把他领到文化馆仓库中,说咱这儿没什么好东西,你挑个东西做纪念吧!说着就从蒙着厚厚尘土的一堆破烂中,捡出一个沾满灰土的青铜器来。我那位友人是跑文教的记者,大概懂点儿皮毛,他一看,好像是春秋时代的青铜酒樽,上面似乎还有两三排铭文。他知道那该是件文物,忙说,怕是件文物,留下吧。那位热心的馆长说,也罢,也罢,埋在地下的明器,放在屋里也不吉利,又扔回破烂堆里了。四十年后,我那位朋友仰天长叹一声……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插队时,生产队奉公社之命搞“清家底运动”,就是把生产队的所有公物,大至包括房屋、牲口、大车,小至大秤、粮食斗、桌桌椅椅的,都登记在册。我是知识青年,是“清家底运动”的“笔杆子”。没想到在饲养员库房中竟然清出一张条案,两把圈椅。擦去污垢后,竟然有一种皇皇霸气。在北京,离我们家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寄卖行,“文革”前,我一放学就去看拍卖东西。那时人小,但记性好,着实记得不少东西。看着这三件木器,牛毛纹一丝一发,鬼脸清晰可见,三弓腿、兽王足,雕的是浮云图。怎么看怎么像老北京寄卖行摆过的那种三件一套的海南黄花梨的明代家具。如果真是如此,按现在的行情,其价格应在千万元人民币。我问下来,竟无人知道它们的来历。后来队上的老保管才说,1961年要饿死人,是县里一个什么人,拉来这三件木头货,换了咱生产队整整一百斤玉米,大伙都觉得吃了大亏了,“四清运动”时差点儿把那个生产队长打死……

讲第三个真实的故事。

你到过黄河,但你可能没去过黄河流经运城古蒲州的地方。我站在古蒲州城外的黄河滩上,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真难想象,一千三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有一座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铁索拉力桥,把古都长安和山西以及华北联系起来,而牵扯着铁拉索的竟是四尊大铁牛。每尊铁牛高一米二,长三米三,重约三万斤,四尊就是十二万斤,加上黄河对岸的四尊铁牛、拉铁牛的八位铁人,以及跨河的大铁链子,估计总重量应该不会少于二十万斤。据我了解,唐朝在修这座铁桥的开元年间,全国的铁产量不过五十万斤。当时它们都深深埋在黄河故道的黄沙土里。我轻轻抚摸着刚刚从七米深的黄河故道里挖出来的大铁牛,望着滚滚的黄河水,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晚上,我和工地上的老师傅以及考工队的队员坐在黄河边上,喝着高粱烧酒,陪着月亮和星星,听他们讲那些前朝往事,讲那些传说逸闻,一夜都不觉得困……

我的这本书里,讲的都是真实的故事,真诚地希望您能翻翻看看。那虽然是一道细细的、窄窄的门缝儿,但您透过这道门缝儿,能看见一个大千世界。

2015年元月

于北京头发胡同58号院逸然斋

同类推荐
  •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在新文学史上,萧红是独异的一位女作家。在她身上,勃发着身为底层女性的创造力。萧红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内心充满爱、温暖,敏感而多情。其写作方式充分散文化,自由、散漫、率真、自然,讨厌教条。在她那儿无所谓“文体“,只爱自由地表达。她的作品,几乎全数带着自叙传的色彩,主观色彩浓郁。鲁迅曾说,在她的作品中,”北方人民的对于生动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特意收录部分书简和小说中的两个独立章节,以见萧红整体作品散文化的风采。不论虚构还是纪实,其底色皆是:爱与自由。
  •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一部中国版的《人·岁月·生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 毒品凶猛

    毒品凶猛

    某位外国禁毒专家为中国作了个测算,若不加以强有力的遏制,到2010年,中国将有1000万~6000万的吸毒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如果一列火车能乘载3000人,那么至少需3000列火车才能装载下这1000万吸毒者;如果天安门广场能容纳10万人,至少要100个天安门广场才可以容纳这1000万吸毒者。要知道,欧洲许多小国的人口总数也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啊。即使按目前最保守的105万的吸毒者数字来算,中国每13000人中有一个吸毒者;如果发展到1000万人在吸毒,那么十年之后,中国每1300人中将有一个吸毒者。
  • 罗布泊档案:罗布泊腹地探险之旅揭秘

    罗布泊档案:罗布泊腹地探险之旅揭秘

    《罗布泊档案:罗布泊腹地探险之旅揭秘》指出中亚细亚高原,它不但是中国的地理高度,也是中国的精神高度,每一个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他都有必要渐时地从琐碎和庸常中拨冗而出,来这里进行一次远行,洗涤灵魂,追求崇高!阅读此书,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罗布泊的神秘和壮美,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 猫眼

    猫眼

    作者深爱养猫十余年,细心观察,对它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随笔生动描写出猫之百态,他们日日上演的喜剧、悲剧、悲喜剧甚至滑稽戏,令人忍俊不禁且富启迪。作者写出许多人猫共处的精彩故事,配图数十幅,由作者或配画或摄影,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倔傲老公:朝拜我的裙摆

    倔傲老公:朝拜我的裙摆

    他一把抱住她:“你就是点点,为什么不承认?当年你明明说过不恨我,还会等我领完奖带你回家照顾,为什么我回来了你却不在?”他抱得那样用力那样猛,任她怎么样挣脱也挣不了,后台其他演员的窍窍私语声渐渐转为安静,所有人秉息凝神,看着这场舞台中央明目张胆的耍流氓……
  • 广场

    广场

    《广场》是一部“戏剧式”小说,后也成为玛格丽特·杜拉斯改编上演的第一部戏剧,至今仍在法国巡演。通过一个流动商贩和一个年轻女佣坐在街头广场椅子上的琐碎谈话,表现两人的日常生活,捕捉他们的细微情感,特别是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
  • 平安剑圣的日常

    平安剑圣的日常

    时值大晋朝历833年,晋惠帝在位的第23个年头。朝廷奸佞当道,忠义之士不断遭受迫害,民间怨声载道,妖魔纵横。民间传闻,圣人不出,世间邪祟难平。简单的来说,这个故事就是主人公成人后执剑江湖,拯救苍生,顺便历练红尘的故事。
  • 虚构 :短篇小说

    虚构 :短篇小说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虚构(故事在黑暗中疯长短篇)》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
  • 诸天从铠甲开始

    诸天从铠甲开始

    “分解地虎晶石。”“分解获得:土晶石,土元素套装(铠甲、武器、飞行器),塑形虎血,神山的意念(土)。”“分解雪獒晶石。”“分解获得:金晶石,金元素套装、塑形獒血,神山的意念(金)。”“五行神兽,东青龙北玄武南朱雀西白虎中麒麟。”“融合金晶石、金元素套装、塑形虎血、神山的意念(金)。”“融合成功,获得金煞白虎晶石。”“融合土晶石……”“融合成功,获得大地麒麟晶石。”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浪在全职猎人

    浪在全职猎人

    怪兽,珍兽,财宝,秘宝,魔镜,秘境,未知这个词所绽放的魔力,吸引了众多强者,趋之若鹜。世人称之为。猎人莫小宇穿越到了全职猎人的世界,成为了小杰的邻居。在获得了恶魔果实的助力下。在异世界浪到飞起……
  • 咸淳毗陵志

    咸淳毗陵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神魔法师

    超神魔法师

    新书《金牌代练》起点首发,欢迎大家前来阅读。【2018最火热毒鸡汤小说】在剑与魔法的奇幻时代,天穹被黑暗笼罩,鲜血染红土壤,当宿命已早已注定,谁又将被狩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艾瑞报仇,从早到晚。这是一本披着奇幻外衣的扎心毒鸡汤小说。书友1群已建立。欢迎书友踊跃加入。QQ群:65706794
  • 情恨真相

    情恨真相

    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都是自私的。喧嚣的都市,清冷的别离,当林欢以法医的身份再度回到这座充满回忆的都市中,会掀起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