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2400000064

第64章 循着钟声远行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里的钟声是被我“撞上”的。

伯克利校园最有特色的,是校园深处德维内尔人文大楼后面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高塔,它就是伯克利分校标志性建筑——萨瑟塔。萨瑟塔是仿照威尼斯圣马可塔的式样设计的,塔高九十三米六,在伯克利校园可谓高高在上了。这些我当时并不知道。

校园内静极了,悄然之中,一阵轻风送来一声悠长、古朴、低沉、悦耳的钟声,一声又一声,金属的撞击声波似乎撼动了婆娑的乔木枝叶,又好像那迎风摇摆的枫叶是伴随着那高远处飘来的钟声在随意起舞。

原来萨瑟塔中有十二口大铜钟,近百米高的塔顶上还挂着一口有四十八个钟铃的报时钟,十二口大铜钟每天敲响三次,那真是黄钟大吕,声震遐迩。钟早已不敲不摆,但其声依然袅袅,依然鸣鸣,依然在耳。报时钟分二十四小时准点敲响,清脆悠扬,如杨柳听莺。很多人都是专程来伯克利听钟的,那钟声美妙不可言。我恍然明白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为什么说哈佛的先生麻省的风,斯坦福的学生伯克利的钟了。

据说伯克利的斯维辛先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他的学生们要为他庆祝一番,最后还是依了斯维辛的意思,打开窗户,坐在实验室里,静静地听萨瑟塔上的钟声,学生们都说,那钟声是美,真美,仿佛以前没听到过似的……

和伯克利分校同在美国加州的还有一所名校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的朋友邀我去也是想让我分享斯坦福的幸福钟声。

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中心广场上竟建有一座十分精致美观,十分典雅庄重的教堂,斯坦福的人称它为“斯坦福的心脏”。创建这所大学的斯坦福先生去世以后,他的夫人珍妮·斯坦福就修建了这座教堂,她说,她和斯坦福先生的心用在这所学校,灵魂永在这所教堂。有意思的是,就在这所经历了百年风雨的教堂里,从斯坦福大学第一届毕业生起,每年都将应届毕业生选出的有代表性的若干物件装入“时间囊”,密封后埋入地下,待若干年后再开启,重温当年历史的温馨。斯坦福人都把这儿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自建起这座教堂以来,已有七八千对新人在这里举行婚礼,只要你是斯坦福的校友,你就可以申请在这个教堂举办婚礼。婚礼结束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将被敲响,伴随着幸福悦耳的钟声,一对斯坦福学校的新人慢慢走出教堂。我坐在教堂排椅的后面,微笑地听着那婚礼的钟声,那么悦耳,那么清脆,那么绵长,那么幸福。不是任何人都能听到斯坦福教堂为新人举行婚礼的钟声的,我被那钟声深深地陶醉了。

我想起了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更准确地说是记起了那敲钟的丑八怪卡西莫多,记起了美丽的艾丝梅拉达。这个面目极端丑陋,而心地极其善良的敲钟人,与吉卜赛女郎艾丝梅拉达上演了一场悲恸绝伦感人至深的旷世绝恋。那应该是1482年,正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恐怖时代,敲钟人卡西莫多就是法国人民冲破禁锢、追求自由平等与向往美好幸福的缩影。

你听过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吗?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低沉轰鸣,尤其是在塞纳河的晨雾中,显得更加铿锵激越,越发悠远神秘。每当巴黎圣母院的晨钟敲响,行驶在塞纳河上的游船都要拉响汽笛,不知它们是在回应什么,倾诉什么,传达什么。我曾站在塞纳河畔,那天正巧是中国的立冬日,穿着皮夹克的我不知为什么在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中竟然有些战栗,那一声紧扣一声的钟声仿佛由天而降,又似乎是由心底而生。薄雾霏霏之中,我仿佛又看见了卡西莫多在高高的钟楼上敲钟,又看见艾丝梅拉达提着裙子飞快地奔向钟楼。当那最后的钟声渐行渐远时,我才发现,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带来的又带走的是那位一头怪发、两眼炯炯的文学大师——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主将维克多·雨果。

中国人到巴黎且不必急急忙忙一头扎进专卖店去买那些名包、名表、名袋,倒不妨先静下心来,坐在塞纳河边听听那巴黎圣母院的钟声……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法国盛产葡萄酒,但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法国北部离加来海峡和著名的敦刻尔克不远,有一群让人肃然起敬的教堂钟楼。那群钟楼建于公元11至17世纪,是用巨大的石条石块一块一块垒起来的。这群教堂的钟楼简直就是一群彬彬有礼的时代绅士,有罗马式的,有哥特式的,有巴洛克式的,有文艺复兴式的,它们都高傲地远眺着大西洋。每当晨曦之中,苍暮之时,朝阳之前,落霞之后,那高大古老的钟楼上会敲响报时的钟声,那钟声飞扬跌宕,清脆悦耳,悠远回旋,经久不散,徜徉在那古镇上。听着那群古钟楼上的钟声,你会明白何为五腹清澈,何为六欲皆净,为何高卢的先人们在一个地方修建了这么多教堂,为何一地竟有那么多钟楼林立。

何为陶冶情操?去听加来海峡的钟声。

那年冬天我去俄罗斯,有幸遇见教堂敲钟,有幸和教堂钟楼的敲钟人相遇。

去之前我不懂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正教堂,到那儿后方知他们是分冬夏两座教堂的,冬天要去冬天做礼拜的教堂,夏天要去夏天祈祷的教堂。我当时很奇怪,一座做宗教仪式的庙宇为什么还要分冬夏呢?可那就是俄罗斯的教堂。

中国人一般都称俄罗斯教堂为“蒜头”大教堂,例如克里姆林宫的红场大教堂,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俄罗斯东正教大教堂上的“蒜头”数量都不一样,我不懂,只知道有三十三个圆顶的是因为耶稣是三十三岁死的,为了耶稣的再生。至于我去的那座教堂为什么是二十二个圆顶,我着实一头雾水。宗教是最深奥神秘的学问,我信。

敲钟人是位红脸高个儿宽肩的俄罗斯大汉,眼睛是蓝绿色的,不敢对视久了,容易让人想起远东雪地上的夜狼。

那教堂也真够高的,一排一排半旋转式的阶梯直通向顶楼,爬一阵就要歇一下喘口气,语言不通,但喘气是相通的。

终于爬上钟楼,呵,原来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座铜钟,每座铜钟的大小都不一样,钟壁的薄厚也不同,都被悬挂在钟楼里,钟楼四面通风,像一座高入云端的瞭望塔。

他一个人怎么能敲响这么一群钟?

时间到,但见敲钟人把皮帽子皮大衣褪去放在衣橱里,双手拉动一根最粗的钟绳。俄罗斯和世界很多国家都不是用钟锤去撞击钟,而是用力摇摆钟摆,随着金属的钟摆来回晃动,钟鸣而起。当那最大的铜钟开始奏响第一声时,他赶忙又去拉动第二、第三、第四根钟绳,那些钟绳外人看上去似乎杂乱无章,其实都是经过精心布置、反复实践的,手到绳摇,更让我震惊的是他还用两只脚去蹬脚下的绳扣,这样其他的钟也开始摆动,也开始轰鸣。

敲钟人全神贯注,手摇足蹬,一刻不停,有些像乐队中的架子鼓手。

终于我们都受不了了,那几十座大小钟齐鸣,其声在钟楼之上,如雷贯耳,震耳欲聋,震得人天旋地转,震得人头脑欲裂。我们“落荒而逃”。方知听钟要远。但那位敲钟人却神态自如,全神贯注,真神人也。

在中国传播最远的钟声当属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

唐朝的张继就听过,写下了那首传颂千年不衰的名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那钟声吸引了何止千万人?

20世纪70年代末,我和一位朋友循着那钟声来到姑苏城外,来到寒山寺中,来到枫桥之上。古运河正从枫桥之下流过,过往的客船也都从枫桥下经过,当年张继正是客落江船,半夜听到寒山寺的钟声。

我们去的季节没赶上“月落乌啼霜满天”。那时候正在上大学,借着放寒假坐硬板慢车去的苏州。还记得那远远传来的寒山寺的钟声,那么悠远,那么委婉,那么悦耳;像在戈壁滩苦行千里遇见了一泉清水,像望乡归的游子看见家乡的明月,像在远涉海洋时听见梁上燕子的吱吱鸣叫。我们当时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一路上吃着带在身上的火烧喝着车站上的自来水,来到枫桥镇的。听到那久仰渴望的钟声,那种心情是现在怎么也想不到的。

有人言,寒山寺的钟声里有一座“天一阁”,它藏满了历代古籍,历尽了人间兴亡。因为那钟声里有一块“无字碑”,它记载着人情冷暖,体味了世态炎凉。因为那钟声里有一面镜子,它能在瞬间为你映照出你留在人生道路上的脚印。因为那钟声里有一把尺子,在不用任何语言的评述中,能客观地为你衡量出你的所长和你的所短。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深远,更内涵,更厚重,更沧桑的钟声?

据《明史》记载,朱棣当年起兵以“清君侧”名义发动“靖难战争”,谋反篡位,夺得政权,全靠立在他背后的一位号称道衍的大和尚,后来建朝永乐以后又迁都北京,最积极最坚定的倡议者还是这位道衍和尚,他还是北京城重建的总设计师、总建筑师。就是这位怪和尚,能在隐居的山林里,听出古刹钟声里的韬光养晦。

鸿雁池头落日低,倚筇吟望路东西。

云山尽处潮声歇,烟树阴边塔影迷。

江市有尘车过乱,野樵无约燕归齐。

水禽飞断千林静,不觉随钟度远溪。

但在中国最早的钟声却不是叫醒和集唤的响器,它是祭祀大礼的神圣奏乐,它是神灵召唤的天神之声。人们只能随着它的鸣响去拜倒在殿堂之上,随着它的远逝眺望它神秘的归宿。又不知过去多少年,它终于走下神坛,走向人家,但享受那钟声的也仅仅只有天子、诸侯、士大夫、贵族,那声声高雅,汇成一曲一曲华贵钟声的音乐,是阶级社会中阶层的代表,是统治人独享的标志,“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人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全世界才算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中国钟”。

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春秋时期的编钟,它被美国音乐权威,纽约市大学教授麦克莱茵命名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套青铜编钟多达六十五枚,连同铜架重约五吨。这套编钟在地下静静守候了两千多年,排列开,它们竟然是一套最为齐全、豪华的青铜钟乐队。最为让世人称奇叫绝的是这些青铜编钟出土后,经过音响检测,轻轻敲击,每件都能发出自己独特的钟鸣,而且每件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用这套春秋时代的青铜编钟演奏出来的音乐,音域宽广,音声洪亮,音色优美,比现代铜琴仅少最低和最高两个音阶。我在湖北随州市曾经听过用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演奏《黄河大合唱》,拉上幕帐,谁能相信那金属敲击的音乐之声,不是发自现代乐器钢琴呢?那就是两千多年的“中国钟”。

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逐渐走向寺院,走向民间。渐渐地不再是一种殿堂上的高雅之乐,而演变成了约集人们的信鼓。

再渐渐地,钟也成为执政的王朝、施政的官员们昭布政德的“丰碑”,政大德大钟必大,钟上的铭文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华贵,越来越“八股”。中国乃至世界最大最重的钟当属永乐大钟。永乐大帝要铸大钟为自己歌功颂德,为自己树碑立传,他要造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钟立在世界上,让世世代代都瞧瞧,那就是我,永乐大帝。朱棣还真做到了,他建造的这座高六米九,钟口直径三米三,重达四十六吨半的天下第一大钟,得到了世界公认,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世界第一大钟,直到今天仍居榜首。

非常遗憾,我没有听过这座堪称世界第一的大钟的鸣响。据说在世纪之交时,这座永乐大钟曾被撞响,每一次间隔五分钟,连续撞击三次,五百多年了,那钟声依然轰轰然,依然隆隆久远,依然回荡天空。听过永乐大钟撞鸣的人都说,整整过去五六天了,只要一静下来,两耳依然有嗡嗡之声,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声波在托着人前行。

钟声厉害。

2008年我在腾冲听一位抗日老兵讲过一件事。1944年解放腾冲古城战斗中,有一个日本兵不知怎么钻到腾冲古刹的一座青铜钟中,不知用什么东西在那座巨大的青铜钟上钻了个眼。那老鬼子躲在里边往外射击,打死不少中国军人。我们怎么打都是射在铜钟上,他躲在里面我们对他简直就是无可奈何。后来我们一位在寺院干过粗活的战士提议,找来几个大棒子,避开射击孔,抡圆了拼命敲钟,钟声大震,一时间竟然盖过了枪炮之声。老鬼子终于没声了,不再往外打枪了。后来翻开大钟一看,那个当狙击手的老鬼子被钟声震得七窍流血,活活震死。

去年大雪,我正巧住在五台山上,一夜大雪,漫山皆白,望东台晨曦未亮,但雪白如昼。看山,如卧佛;望林,如袈裟;看那半山上的寺院,竟如刚刚睁开眼的菩萨。正在这时有钟声传来,似清似脆,似亮似暗,似前似后;有声有韵,有高有低。钟声中仿佛传来仙声:青山巍巍俯仰天地世态晨钟暮鼓悟真谛;大河滔滔沉浮千古人物黄叶秋风是天机……

同类推荐
  • 叶巴纪事

    叶巴纪事

    二〇〇一年底,我随区文联工作队前往藏东昌都地区的八宿县林卡乡叶巴村驻村工作。叶巴村在横断山脉深处怒江中游,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但因地处偏远,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我们在这里一年有余,跟村里的乡亲们共同生活工作,感触颇深,夜深人静时,就着蜡烛记录下些许所得,亦想通过这些文字,让更多的人知道叶巴这个村庄,知道叶巴人的好,了解他们在边远山区的喜怒哀乐。是为题记。初到叶巴“叶巴”,在当地的藏话里有鲜花怒放的意思,的确,当我第一次远远地看上去,叶巴在怒江边上,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 创造宣言

    创造宣言

    本书是关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人生主张的散文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博大而丰富的,本书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教育宣言篇、斋夫杂谈篇和书信演讲篇。陶行知以其生动幽默的语言,阐述了他的教育观,在生活中懂得学习,理解教育。其《创造宣言》等入选中国中学语文课本。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诗词选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诗词选

    本书为纪念中华诗词学会成立30周年而编,故选中华诗词学会成立至今,即1987年—2016年全国诗词大赛获奖作品中的优秀之作。所选诗词,在优中选优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作品的多样题材与作者的多种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者及海外华文作者。诗词表达的内容意境高远,态度积极向上。
  • 神曲(译文名著典藏)

    神曲(译文名著典藏)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〇〇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热门推荐
  • 诸天降临

    诸天降临

    神开启了诸天大逃杀游戏,随机被选中的人将会被送入战场,迎接来自诸天世界的杀戮者:半兽人,吸血鬼,外星入侵者,奥创机器人……或者被杀死。或者活下来,得到来自诸天世界的能力、武器、血脉以及黑科技。宿醉昏睡的叶垂,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咦?地下有一把刀子,他刚捡起来转过身,就只听噗嗤一声,一个隐身的家伙撞到了他的刀子上——戴着魔戒的咕噜?恭喜你,你获得传奇物品,魔戒。叶垂:“???”……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开了隐身挂的老阴逼参加诸天大逃杀的故事……
  • 灵台经

    灵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让国人“修炼”出了活路的脑筋,使之很难管理,也很难对付。他们顺而不从,奉行中庸之道,攀比从众心态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等……真正高境界的管理,恰恰在于对人对己内心世界的洞察与感知。本书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列出了36种中国人典型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式管理方式,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非常适应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 西游之悟净传

    西游之悟净传

    一盏碎琉璃,两世缘此身!某公司部门经理沙亮奉老总之命于拍卖会竞拍一个人形琉璃盏,不料变故突生。琉璃碎、血月当空,再醒来已是天庭卷帘大将。恰逢猴子闹天空,不慎下琉璃再碎。一朝贬下凡,流沙河中暂栖身;平静既难得,那就争出个道果来!待到一路逆行,流沙河妖,佛门金身罗汉,琉璃菩萨,东方琉璃光王佛,天庭东极青帝,大罗金仙,凡此种种俱是我相,这是段缘起琉璃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 Millionaire of Rough-and-Ready

    A Millionaire of Rough-and-Re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女王:血灵召唤师

    末世女王:血灵召唤师

    末世来临,月白衣被来来自神秘宇宙中的神秘石头打中,待她醒来之后,脑中出现一个妖孽系统,然而同时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异于常人,并且脑中的那个系统还是个妖孽智能,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她的世界观。直到登上顶端,她才愕然回首,竟然发现,原来这货是一直从头将她坑到尾!且看一个平凡女是如何被妖孽系统坑成丧尸女王的故事!
  • 快穿之宿主也崩坏

    快穿之宿主也崩坏

    她时而魅惑、时而逗比又时而冷血。可就是这样的人被系统选中,进入了那三千众小世界中里,不知又会兴起怎样的腥风血雨来?(雨宝宝更新慢,喜欢的可以养肥肥再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