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2800000003

第3章 游龙真戏凤

随着时间的推移,梅孟之恋的传闻越传越厉害。1926年下半年的一天,时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的王克敏为庆贺自己五十大寿,举行堂会。这天,宾客如云,名伶云集。名震京津的当红须生孟小冬和举世闻名的青衣花旦梅兰芳二人,自然是被邀请之列。

宴席中,大伙正商量着晚宴后的戏码,座中有人提议,说应该让孟小冬和梅兰芳合演一出《游龙戏凤》。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他们合演会是什么味道?马上,大伙报以大笑,都说提议不错。见大伙热情高,梅兰芳和孟小冬也没拒绝,洗脸化妆,粉墨登场。

演出中,孟小冬扮演不务正业的正德皇帝,梅兰芳扮演貌美风骚的李凤姐。一个是比男人更男人的女人,一个是比女人更女人的男人,本身阴阳颠倒,又在戏里面打情骂俏眉来眼去,甚至勾勾搭搭动手动脚,怎不引起轰动?于是,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戏迷疯狂了。

借着这股东风,梅党中坚分子、文人齐如山当场对冯耿光说:“这确实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成人之美,亦生平一乐,六爷若肯做点好事,何妨把他们凑成一段美满婚姻,也是人间佳话。”而这个情节,在电影版《梅兰芳》中恰恰相反,说成了“邱如白”千方百计阻挠梅孟两人的感情,实在是冤枉了他的原型齐如山。

另一位梅党成员李释戡也积极撮合,说:“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如果梅孟一旦结合,婚后出台合作演出一些生旦戏,肯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在这里,请读者留心一下,李释戡撮合梅孟,是以两人合作演戏赚钱为前提的。

在这些好事者的极力撮合下,梅党们竟然把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婚姻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多次合作,梅兰芳与孟小冬也日久生情,相互爱慕,没有表示反对。确确实实,一个是事业有成的美男子,一个是风华绝代的俏佳人,两个人志趣相同又如此匹配,走进婚姻殿堂,在当时那样的时代似乎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的事。可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首先是孟父孟母反对,不愿意自己的闺女嫁到梅家做小。其次是孟小冬自己有顾虑,担心嫁入梅家没地位,受前面的两房夫人排挤。

这个时候的梅兰芳已经有两位夫人,正室夫人叫王明华,1910年迎娶的;侧室夫人叫福芝芳,1921年迎娶的。

王明华貌美能干,为人持重,居家勤俭,是贤妻中的典范。婚后,夫妻两个十分恩爱,先后育有一子一女。在王明华的操持下,梅兰芳的家庭幸福美满,事业也蒸蒸日上。然而,不幸降临,一场麻疹病先后夺走了他们一双儿女的性命。儿女的夭折,击倒了本就有病的王明华。从此,她长期卧病在床。

1920年的一天,在一次堂会上,梅兰芳认识了一个叫福芝芳的姑娘。他感觉这个姑娘很大气,为人直爽,知书达理,相貌也不赖。后来一打听,这个小女孩还是他的启蒙老师吴菱仙的女弟子,他更生好感,想娶她为妻。

于是,在吴菱仙的安排下,他们两个又见了一面。梅兰芳文静帅气,有一定的事业基础,自然称福芝芳的意。不料,福芝芳的母亲提出反对意见,说她家虽穷,但她的女儿绝不做别人的姨太太。梅家做福芝芳母亲的工作,说梅兰芳的伯父没有儿子,他肩挑两房的责任,福芝芳嫁过来后与原配夫人王明华一样的地位。得到这样的承诺后,福芝芳的母亲才勉强同意这门婚事。

王明华明白事理,理解梅兰芳对梅家传承香火的责任,同意他明媒正娶福芝芳。于是,在1921年的冬天,梅兰芳正式迎娶十六岁的福芝芳。成亲后,福芝芳不再登台演戏,一心一意相夫教子。

可以说,在事业方面的帮助,福芝芳的作用比王明华更大。闲时,她陪梅兰芳看书、作画、修改整理剧本;演出时,她不辞辛苦,跟在梅兰芳身旁,为他协调关系。嫁入梅家后,梅兰芳的大小事情,都有她的身影,俨然是梅家的当家人。试问,这样一个强悍的女子,如何容得下别的女人分享她深爱着的夫君?

所以,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注定要遭到一个人的最强烈反对。

对于第一个问题,梅党们做孟父孟母的思想工作,说这个根本不用担心,虽说梅兰芳有两房夫人,可王夫人重病缠身,离世是迟早的事。所以啊,梅兰芳实际上只有一房夫人,也就是福芝芳。另外啊,梅兰芳身份特殊,他还是他大伯的儿子,兼祧两房。所以,孟小冬嫁入梅家,绝对不会做小,而是和福芝芳一样,是正房夫人。

这样的解释倒也合情合理,孟父孟母去了顾虑,自然就同意了。梅兰芳那样既帅气又能干的女婿,天底下找不到几个,今儿个被闺女找到了,那得大力支持。

对于第二个问题,梅党们有些犯难。毕竟,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孟小冬得去面对。想了好久,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不让福芝芳知道,这矛盾就没了。梅兰芳听了,觉得也可以,决定婚后来个金屋藏娇,高度保密,不只是不让福芝芳知道,就是圈子里的人也不告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27年正月二十四日,在铁杆粉丝银行家冯耿光冯六爷的主持下,梅兰芳与孟小冬成亲了。不过,孟小冬嫁给梅兰芳,却没有坐花桥,没有办热闹的婚庆仪式,婚房更没设在梅家,而是设在冯公馆。也就是说,照当时的婚俗来说,孟小冬并没有妻子的名分,甚至连妾的地位都比不上。照现在的说法,孟小冬就是梅兰芳公开的情人而已,没有合法地位,也就没有合法权益。但孟小冬没有想这些,她认为有梅大爷这个人、更有梅大爷的那颗心就足够了。

虽然,梅兰芳瞒着福芝芳,弄了个金屋藏娇。可是,这么大的事怎么瞒得住?更何况他们还是名人?好事者们,特别是记者们更惦记着,时不时会爆料一下他们的花边新闻。不过,福芝芳装作不知道,缄口不提此事,继续不动声色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她知道,一旦撕破脸,极有可能激发她与梅兰芳之间的矛盾,反而弄得更加被动。她要找个适当的时机才出手,一出手,就要将情敌置于绝地,没有退路。

同类推荐
  • 沙畹的译事内外

    沙畹的译事内外

    但小伙子对文字迷宫感兴趣,对埋在地下的历史感兴趣,一种偶然性把他推入汉学界,但没有谁能够再把他推出来。他迫不及待开始工作,在清朝驻法使馆参赞唐夏礼协助下,从中国的古老祭礼“封禅书”开始。翻译是两种文字的转换,而沙畹的翻译首先是探索,一边翻译,一边研究作者曾经参考过什么文献,利用过什么资料,其可靠性如何,然后他又去追踪那些文献,探讨其真实性,再将各种线路重新连接。难得的是在追索过程中,不用砸门撬锁,轻易将所有大门都打开了,所搜索出的资料的数量、宽广度,事无巨细,令人吃惊。你等着这个西洋小子闹出故事,谁知没有事故,且出手不凡,四年后已经注译了全书的一半,由基督教会主办的北堂印刷厂出版了。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额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额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永远到底有多远

    永远到底有多远

    “我”和雪柔以及茹晗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渐渐地产生情愫,但是她们两个人似乎都与“我”若即若离,正在“我”纠结于牵手还是分手的时候,突然“我”看到文学网站上的一部小说,发现她们竟然是一对互相爱慕的情人,我顿时奔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医不许

    神医不许

    叶不许,当然是圣手丹心,上得了医馆下得了....下得了.咳。精致的猪猪女孩们我们一起加油!
  • 夜妆

    夜妆

    美丽女子,缘何孤身一人。纤弱女子,诡异画尸,道不尽离愁。孽缘纠葛,千世不忘。情结今世,是谁,最终能够相伴,抑或是曲终人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寻梦

    人间寻梦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盼。
  • 是妃不是妃

    是妃不是妃

    她从现世穿越到古代,认定他就是她前世爱而不得的人,受尽折磨,她成了他的妃,而风水轮流转,他却成了她的妃,谁是谁妃呢?。。。。。
  • 不想称帝

    不想称帝

    (帝王聊天群)我真的真的真的不想称帝,我只想安安心心的创业,努力赚钱!嬴政,别私聊我!还有你,武媚娘,不要给我发自拍!
  • 茶花物语

    茶花物语

    长洛街是一条古朴无奇的老街,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机动车辆的声音,有的仅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景象,没有人知道这条街的来历,只知道这条街存在了很久。这条店面不多的老街,朝霞升起而开,黄昏落幕而闭,无人可知长洛街的夜晚是何模样,也无人可知长洛街的人是如何度过没有喧嚣的夜晚。长洛街的最后一家店铺是长洛街最为神秘的一家店,名唤茶花物语,它是一家独具风色的花店。白天门不会锁,但却挂着一块木牌:一句话,一朵花,一段情。比起这家神秘的花店,更为神秘的是这家花店的店主,鲜少有人知道店主的名字,对于别人的询问,她皆一笑答之:一声店主足矣。
  •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

    小说叙述了庚子之乱后,因选中拔贡谭宗浚之子谭瑑青返京,自西四羊肉胡同搬至米市胡同,与三姨太赵荔凤沉迷膏粱,依谭府“谭家菜”的味极醇美和谭府的翰林地位,聚京师官僚饮馔,使得京师官僚假谭府宴客成为时尚,中国餐饮界的私家会馆由此发端,“谭家菜”坚持以“选料精、下料狠、做功细、火候足、口味纯”的门规数十年如一日,当红其时,获“食界无口不夸谭”的美誉。到了三十年代更是名声大震,当时的政界、军界、商界、文化界的名流要人,以用“谭家菜”宴客为光宠。京师外的人也要想方设法以品尝“谭家菜”为快。清亡后,谭家逐渐败落。但是在饮食方面,谭宗浚之子却不愿意稍有收敛,坐食山空,以后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便悄悄地承办家庭宴席,但碍于面子,还不肯挂出“餐馆”的招牌,不过生意却日益兴隆。小说史料丰富,文笔流畅,人物刻画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风貌。
  • 有个佳人不在东墙

    有个佳人不在东墙

    她楚相思不知道是上辈子踩了狗粑粑,她暗恋了三年的男神居然对她表白了.....古代版漂亮男人,总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