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500000031

第31章 有一种力量叫宽心 (3)

所谓“自制或宽容是理性能力的完善”是说自制、宽容是实现道德理想的必要而重要的心理素质。能自制、宽容的人就是“心理素质好”的人,无论贫富贵贱、荣辱毁誉都能自持,理智地、自觉地把握道德情感,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主宰自己的命运。相反,“心理素质差”的人,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道德情感,性情随意,情绪起伏,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问题,包括到了被人当面辱骂、吐唾沫的难堪境地,都能够找到心理平衡的理由。人所以把握不住自己的道德情感,是因为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倾斜,越想越窝囊,所以才无法忍耐,不能自制。当你找到平衡的理由,心理就能咽下那口窝囊气,只要控制住一时行动,宽恕人家的过错,事情就有解决的办法。

6、让屈辱通过宽容化为动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把每一次遭遇的不如意,当成更大的利益的种子,埋入内心充满潜能的沃土里,那么,成功将指日可待。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提到,他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是起因于一家餐厅里所发生的一件小事。

根据亨利.福特的描述,在他还是一个修车工人的时候,有一次刚领了薪水,兴致勃勃地到一家他一直十分向往的高级餐厅吃饭。然而,年轻的亨利·福特在餐厅里呆坐了差不多15分钟,居然没有一个服务生过来招呼他。

最后,还是餐厅中的一个服务生看到亨利·福特独自一人坐了那么久,才勉强走到桌边,问他是不是要点菜。

亨利·福特连忙点头说是,只见服务生不耐烦地将菜单粗鲁地丢到了他面前。亨利·福特打开菜单才刚看了几行,就听耳边传来服务生轻蔑的语气:“菜单不用看得太详细,你只适合看右边的部分(意指价格),左边的部分(意指菜名),你就不必费神去看了!”

亨利·福特惊愕地抬起头来,目光正好看到服务生脸上满是不屑的表情,当下使得亨利·福特非常的生气,恼怒之余,他不由自主的便想点最贵的大餐。但转念之间,他又想起口袋中那一点点可怜微薄的薪水,不得已,咬了咬牙,亨利·福特只点了一只汉堡。

服务生从鼻孔中“哼”了一声,傲慢地收回亨利·福特手中的菜单,虽然没有再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却很清楚地让亨利·福特明白:“我就知道,你这穷小子,也只不过吃得起汉堡罢了!”

在服务生离去之后,亨利·福特并没有因为花钱受气而继续恼恨不休。他反倒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为什么自己总是只能点自己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点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

亨利·福特当下立志,要成为社会中顶尖的人物。从此之后,他开始朝梦想前进,由一个平凡的修车工人,逐步成为美国叱咤风云的汽车大王。

英国大诗人拜伦的第一本诗集《懒散的时光》在伦敦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人们赞叹不已。但不久,苏格兰最大的民权党的机关杂志《爱丁堡评论》,登出了一篇具有人身攻击的恶毒的匿名文章。

文章一开头就断言:“这位年轻男爵的诗才,可以说是属于那种既不配说是天使的,也不是俗人的一类。……那排好的脚、算好音节的玩意儿,并不会构成整个诗的艺术。但我们也似乎应该接受下来,因为这本诗集是我们永远可以看到的最后一本了。”

拜伦读后,当即气昏过去。一个客人刚巧在他读后进来,看到他颓丧的样子,问他是不是刚刚进行了一场决斗。

当晚,拜伦一连喝了三瓶红葡萄酒,想把积在心头的火压下去。怎样才能回答这卑鄙的挑衅呢?他的第一个念头,是想写一篇回敬他的敌人的措辞尖锐的讽刺诗,以解心头之恨。可后来转念一想,觉得还是应对这种攻击置之不理,再下决心去写一本真正优美的诗集,因为这才是最厉害的抗争!

7、不受别人的影响,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如果你能确定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不要犹豫不决,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约翰·莱特福特不仅是个博士,而且还当过英国剑桥大学的副校长。在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这部名著前夕,他郑重地指出:“天与地,在公元前4000年10月23日上午9点诞生。”狄奥尼西斯·拉多纳博士生于1793年,曾任伦敦大学天文学教授。他的高见是:“在铁轨上高速旅行根本不可能,乘客将不能呼吸,甚至将窒息而死。”1786年,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初演,落幕后,拿波里国王费迪南德四世坦率地发表了感想:“莫扎特,你这个作品太吵了,音符用得太多了。”

国王不懂音乐,我们可以不必苛责,但是美国波士顿的音乐评论家菲力普·海尔也于1873年表示:“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要是不设法删减,早晚会被淘汰。”乐评家也不懂音乐,但是音乐家自己就懂音乐吗?柴可夫斯基1886年10月9日在他的日记里说:“我演奏了勃拉姆斯的作品,这家伙毫无天分,眼看这样平凡的自大狂被人尊为天才,真教我忍无可忍。”有趣的是,乐评家亚历山大·鲁布早在1881年就已事先替勃拉姆斯报了仇,他在杂志上撰文表示:“柴可夫斯基一定和贝多芬一样聋了,他运气真好,可以不必听自己的作品。”1962年,还未成名的披头士合唱团向英国威克唱片公司毛遂自荐,但是被拒绝了,公司负责人的看法是:“我不喜欢这群人的音乐,吉他合奏已经太落伍了。”

你听说过艾伦斯特·马哈吗?他曾任维也纳大学物理学教授,生于1838年,卒于1916年。他说:“我不承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如我不承认原子的存在。”爱因斯坦对以上批评并不在意,因为早在他十岁在慕尼黑念小学的时候,任课老师就对他说:“你以后不会有出息。”

严格来说,遭人反对、小看不是坏事,这可以提醒我们不断进步,可是,人身攻击就令人难以忍受了。法国小说家莫泊桑曾被人批评为:“这个作家的愚蠢在他眼睛里表露无遗。那双眼珠,有一半陷入上眼皮,如在看天,又像狗在小便。他注视你时,你会觉得为了那愚蠢与无知打他一百记耳光仍然吃亏。”

就算西方文学的大宗师莎士比亚,也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以日记文学闻名的法国作家雷纳尔,1896年在日记中说:“第一,我未必了解莎士比亚;第二,我未必喜欢莎士比亚;第三,莎士比亚总是令我厌烦。”1906年,他又在日记中说:“只有讨厌完美的老人,才会喜欢莎士比亚。”

这位雷纳尔先生爱说俏皮话,1906年他在日记中说:“你问我对尼采有何看法?我认为他的名字里赘字太多。”连名字都有毛病,文章如何自不待言。英国作家王尔德,也以似通不通的修辞技巧为把柄批评萧伯纳说:“他没有敌人,但是他的朋友都深深地恨他。”思想家卢梭54岁那年,即1766年,被人讽刺为:“卢棱有一点像哲学家,正如猴子有点像人类。”

这些被批评、讥讽的人士和他们的作品后来都被证明是多么的伟大。如果他们当时被批评和嘲笑所打倒,那么这个世界的损失将是无比惨重的。他们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们坚信自己、坚信自己的成就,并且勇往直前地做下去了。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受到被迫退学的命运。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受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罗丹的父亲曾感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3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张帆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戴维·克罗克特有一句很简单的座右铭:“确定你是对的,然后勇往直前。”每一个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英雄人物,都有遭人批评的时刻。事实上,越成功的人受到的批评就越多。只有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才能免遭别人的批评。真正的勇气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不管别人怎么说。

每个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因此每个人应在年轻时,设法找到自己的优点,并且把它充分地发挥出来。犹太法典说:“如果你不做自己,那么要叫谁来做你呢?”我们不可能成为别人,因为我们早已经是自己了。我们更不可能成为别人的复制品,跟所复制的对象一样好。因为别人正是在发挥他自己的优点,才能够有那样的成绩,而我们怎么会刚好也具备了像他一样的优点呢?正如鱼无法模仿鸟去学飞一样,鱼只能利用自己的长处,往游泳方面去发挥。

如果强迫自己去做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模仿别人的事情,就无法从内心深处投入足够的兴趣和激情,在这样的状态下,就算尽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也往往会事与愿违,同时还会让别人觉得自己缺乏诚意。

想取得成功,就要“做最好的自己”。换言之,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

深入思考下去就不难发现,财富、名利等外在指标往往是社会整体意识强加给个人的镜子、标尺和参照物。大多数追求外在名利的人其实都是在竭尽全力模仿他人的成功,忽视了自己的特点、潜能和兴趣,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东施效颦”的闹剧。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迫于家长或社会的压力,将考试成绩、财富、名利当做自己终生奋斗的方向,那么,他所从事的多半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把这件事做好并因此而获得成绩、财富、名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相反,那些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因为他们所从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状态——即便他们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取财富和名利,也会得到终身的快乐和幸福。

同类推荐
  • 我:六次非演讲(名家文学讲坛)

    我:六次非演讲(名家文学讲坛)

    《我:六次非演讲》是卡明斯1952年诺顿讲座的结集。哈佛大学的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是一个诞生于1925年的著名的年度诗学讲座,除了二战期间稍有中断外,几乎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当世最值得尊敬的艺术大师,给他们六次演讲的时间,和世人自由分享他们对于最广阔意义上的诗的理解。每年的诺顿讲座,首先会以录音的方式保存,随即会陆续整理出版,其中我们熟悉的有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翁贝托·埃科、米沃什、帕慕克等人的诺顿讲座。
  •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在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有领导,还有一大帮同事。同事既是你的同盟,也是你的竞争对手,大家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期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最终获得晋升。有句俗话: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头。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本书站在同事的角度,针对同事相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叙述,以此来帮助读者解决与同事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同事关系融洽、和谐,最终促进读者事业的发展。
  •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菜根谭的智慧(全集)

    菜根谭的智慧(全集)

    本书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了归类,参考前人注解,对原文中难解的字词作了注释,为原句配上了相应的译文,尤其是加上了精彩的点评,穿插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力求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阐释精辟的道理,使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容易理解距今几百年前的古人的思想精髓。
  •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 之一。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 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那么李嘉诚是凭什么做到的呢? 1943年,李嘉诚的父亲病危,临终时没有任何财产可以留下,只好反 问:爱子可有话跟他说,当时,11岁的李嘉诚对父亲说:“我们一家人一 定生活得好好的。”
热门推荐
  • 高端直立人

    高端直立人

    比泰山还大的月亮,长着翅膀的恐龙,五米高的巨猿,正在进化中的直立人,一个生命走到尽头的行星。商究:“既然这个世道蛮荒,我就要为这天下,立个道义。我不要建个国家,一世辉煌。我只要公道,自在人心。”
  • 穿过幸福时差Ⅳ

    穿过幸福时差Ⅳ

    曾经坐落于皇城脚下的月坛历经时代的变迁,如今已步入大都市的现代社会。透过时代的脉搏和现代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依然蕴含着悠久的人文气息。
  • The Burial of the Guns

    The Burial of the Gu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想力:与自我和解的心灵旅程

    思想力:与自我和解的心灵旅程

    为何我们总无法快乐地生活?为何我们无法避免时不时的情绪低谷或忍不住大发雷霆?为何有时候生起气来,无法平静地跟他人交谈?到底是什么事物,让我们的内心总是出现问题?它们会不停地向我们注入低级的品位与俗气的欲望,把我们与美好的前途分离开来。去靠近所有美好、圣洁、强大的东西,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和谐。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如何远离失败、畏惧、偏激、乖僻与狂躁,接纳成功、果敢与和谐如何消除对疾病和死亡的畏惧,减少身体上的疼痛和创伤如何将恐惧化为信心,将匮乏化为丰足,将怨恨化为爱如何净化人际关系,远离邪恶、纷争与伤害……
  • 刘强东:人到绝境是重生

    刘强东:人到绝境是重生

    大胸怀、大雄心、大毅力、大情怀!曾是“创业青年”,今是“行业翘楚”。他一直坚持,他也一直自信,他的人生就是相信自我……他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明星,他曾是普通的创业青年,经历过被骗、巨亏,中关村成立京东,他走上事业的快车道,果断决策,他搭上电商的列车,长期亏损,他不改初心坚守用户体验,一朝成功,美名天下传,这是一部精彩创业史,也是一部跌宕人生录。
  • 拳坛巨星

    拳坛巨星

    在中国传统武术没落的今天,一位中国拳王横扫职业拳坛。重生06年的黄一飞,将咏春寸劲和太极吐纳跟拳击完美结合,擂台上让所有对手感到恐惧。他成为了奥运金牌得主,接着转战职业拳坛成为第一位拿到金腰带的中国人!他被称之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拳击手,《时代》杂志把他跟李小龙放在了同一个封面上面,并且起了标题:继李小龙之后的又一位华人功夫巨星,新一代的全球偶像!纽约时报记者:“黄一飞先生,从业余轻量级世界冠军开始,到最后的职业重量级拳王,您横跨了九个级别,名副其实的拳坛第一人,接下来您有什么安排吗?”“听说最近无限制格斗有点没落,我打算去玩玩……”
  • 皇后在上

    皇后在上

    “娘娘不好了,凤栖宫被封了?”浩浩荡荡的凤栖宫人着急忙慌的来报。在外游荡的人儿漫不经心,“那我们去太后宫里蹭一蹭!”“娘娘,太后不接待!”某皇后继续心不在焉,“哦,那咱们去荣乐公主的荣乐宫蹭住”“娘娘,荣乐宫闭门不见。”奔跑相询的侍女满脸无奈。某皇后终于咬牙,“没事儿……那咱们去冷宫。”于是浩荡的人群跟着自我放逐的某皇后来到冷宫前,侍卫战战兢兢,“娘娘,冷宫如今需要重新装修,圣上的御辇在那边等着您的,您随圣上前往帝王寝宫神龙殿可好?”遥遥相对的皇帝陛下笑意盈盈的朝着这方招了招手。某皇后看着眼前快被拆成废墟的冷宫,满脸生无可恋,还能不能愉快地分居了!
  • 穿越女生活琐事

    穿越女生活琐事

    坑也,坑也,坑也,坑也,坑也,坑也,坑也。
  • 美丽的权利

    美丽的权利

    这是龙应台《野火集》之外的“三把火”。在这三次著名的风波事件中,龙应台就其所见社会即景有感而发,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的争议与回响。“龙卷风起”,各界人士纷纷加入论战;风过之后,深层的反思却没有息止。本书分为 “美丽的权利”、“星洲风波”和 “啊,上海男人!”三部分内容,并加上读者投函回应的各种文章和相关文字,集为一册。
  • 重耳传奇

    重耳传奇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自幼饱读诗书,谦虚而好学,爱护身边的人,很多有才华的人士都愿意跟随着他。晋文公重耳一心爱国,才华横溢,治理国家有很多的办法,但却被朝中奸党们排斥陷害。骊姬预谋要立奚齐为太子,便陷害现太子申生,太子申生上吊自尽后,骊姬又诬陷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不得已逃跑。晋献公因两位公子不辞而别,认为他们有阴谋,就派公使勃鞮讨伐。重耳被迫流亡,长达十余载。流亡期间,重耳曾多次被追杀,迫使他不断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这期间他饱尝人间冷暖,但同时也深刻体察民情,以至于重耳掌权后注重民生,坚持秉持仁政,对其他诸侯国以诚相待,恩威并施。最终重耳得以返国,重耳当政后励志强国,精心图治,福祉于民;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安定太平;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最终称霸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