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2400000010

第10章 永远的主角(1)

蹲苗

天旱得要死。我和伯母在她家的田里边摘鲜菜边拉家常。

“伯母,玉米是不是该浇了?”我问,一边同情地看着玉米们干巴巴的叶子。

“不用。”伯母说。

“他们会渴死的。”

“哪里。他们只是该蹲蹲苗了。”

“什么?”我惊奇起来,听不懂她刚才用的那个词语,“什么是蹲苗?”

“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它们,没有水它们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用根去吸取土层里含的水。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我不禁会心而笑。蹲苗,多么好的称呼和多么深的意义啊。拿此时的自己来说,缺少的不正是这种蹲吗?这一段时间里,我常常什么也不想写,写什么都觉得无趣。虽然也不断地出版新书发表作品,但是既没有什么由衷的激情,也没有什么本质的长进,仿佛如电脑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一样,只是一种机械的运动和惯性的操作。这是一种极危险的状态。是不是我生长得太顺利了呢?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我也像这庄稼一样蹲一蹲苗,就一定不会这么心疲神乏,没有后劲儿。——因为,在生命史上,蹲从来就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不扎实地蹲,就会因快速地虚长而及早地浪费珍贵的契机和希望;不扎实地蹲,就会在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袭击中让娇弱的花朵黯然凋落。

但是,蹲,决不只是难捱的煎熬,作为母体,它还孕育了真正的成熟。它也决不只是无边的痛楚,而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在形式上它是一种挫折,却也意味着未来的舒展有多么的自由和幸福。它也是一种外部的低姿态,在内部却是一种灵魂的镌刻和精神的拔节。

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有看似灰暗的经历,其实却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别有殊意的蹲苗期。如果你把蹲苗期认做是不可逾越的冷落和打击,那你就注定了自己的失败。相反,如果你能辨析出这前进路程中不同寻常的停顿甚至是后退,当它来临的时候,不要投机取巧,也不要逃避躲闪,而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去欢迎它和接纳它,那你就做出了对自己最负责和最明智的选择。你就一定能够在蹲中小憩,在蹲中沉思,在蹲中聪慧,在蹲中确立,然后韬光养晦,集腋成裘,铸成生命中不可阻挡的美丽高原。

永远的主角

我有一位影视界的朋友,是那种难得的不浮华的女人。一次,我们谈及一个正走红的导演,她淡淡地说虽然他目前的市场状况挺好,但就我看来,也不过是仅此而已,将来不会有什么作为。”

“何以见得?”

“我差点儿加盟他的一部片子。但是拍戏第一天我就退出了剧组。你知道为什么吗?”朋友笑道,“他居然对我说:‘你别这么演,这么演太夺目了。你是个配角,不能抢主角的戏。’”

“配角能抢主角的戏吗?他说的有道理啊。”我不解。“如果主角演得好,配角能抢走她的戏吗?如果主角很平庸,作为配角是不是一定要显得更平庸?”朋友言锋尖锐,“我不是不注重大局,我可以少要镜头。但是我不能不全力以赴地演好我的角色,哪怕是一个最微小的角色。因为,无论导演怎么为我定位,我是我自己的主角,永远都是。”

她的话,忽然激起了我的感动。

在人们的习惯认识里,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就是配角。就像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小人物就是小人物。前后二者属于截然不同的世界,没有统一的可能。但是实际上,主角固然是主角,配角其实也是主角。一部戏里,其实没有大小角色之分,也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有的只是自己的台词自己的戏。正如本质上,大人物是自己的小人物,小人物是自己的大人物。茫茫尘世里,其实没有大小人物之分,有的只是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心。

“三流导演要求主角差,配角就得更差。二流导演要求主角好,配角便无所谓。一流导演要求主角和配角必须一样好。角色可以有轻重之分,但是演技不能有优劣之别。”朋友如是说。

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主角出色是主角的亮丽,配角生辉是配角的风采。看似名目不同,实则各领风骚。亦如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光芒,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趣味,最关键的是,在人生的大戏里,你必须把自己锤炼成一名一流的导演,然后才会是自己永远的主角。

和我同居的女孩

和她合租房子,是缘于我们都认识的一位朋友的介绍。那是一所很旧的楼,我们住在最顶层,是间小小的一居室。

她是东北女孩,长得却是南方女孩的秀气。细眼淡眉,有一种说不出的安静恬美的气息。

见面的第一个晚上,我拿到钥匙,将行李提进门时,她还没有回来。我收拾好东西,便躺在床上看书。忽然间听得门响,她走进来。我们互相问了好。她便说听说你今天过来,我昨天赶忙将这里整了整。心想你可别笑话才好。”

然后她便带我到厨房和卫生间,告诉我各种生活用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我问她平日怎么吃饭,她说她一直在外面吃,自己从来不做。我说这儿锅碗瓢盆这么齐全,不如一起做饭吃吧。她微笑拒绝。我坚持了一番,她说:你先做吧。

以后几天里,我一下班就赶回来做饭,做好就等她回来吃。一星期后,她穿上围裙,也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

第一次坐到一张餐桌上吃饭,我们聊了很多。其实我心里有点儿不好意思,觉得我实际上是在强迫她和我一起吃饭。虽然强迫成功了,但还是应该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如果事情再幵始一次,我想我肯定还是会强迫她,“饮食男女”,固然不错,但窃以为,女子与女子之间如果处得好,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细节也一样可以结成最安稳的纽带。

这纽带是粗布的,糙暖,踏实。

每晚,她必泡脚,我也学会了泡脚。于是,泡脚时常常一起泡,仿佛这样泡起来才有滋有味。如同两人饮茶——这样的比喻太过不雅,她读了一定是要撇嘴的。

泡脚也便泡出了许多话来。我知道了她读小学和中学的一些事情。知道了她的父母亲为了养活和供读她们姊妹4个,如何地养鸡养鸭养鹅养猪养鹌鹑养一切能变出钱来的东西。知道了她怎么去找工作:

“2月份才开始找,5月份必须得找到接收单位。我做了300份简历,洗了300张照片,连各种证书和成绩单的复印件也复印了300套,刷刷刷地全送了出去,然后就开始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上门去找,还好,没找几家就敲定了……”

“找了几家?”我问。

“四五家吧。”她说完,调皮地一笑,接着又说,“七八十来家吧。”

“挺累的吧?”

“大家都这么跑,不累。”她说,脸色淡淡地,“其实,我还是挺幸运的。”

我还没来得及做出回答,她又重复道我是挺幸运的。

声音那么低,有一点点委屈和忧伤,有一点点郁闷和黯然,又有一点点骄傲和倔强。

那天,她去逛商场回来,告诉我一些见闻。说完之后,她便嚼着零食,咯咯嘣嘣地。突然间,她笑了起来,有些害羞地说我还做了一件特没出息的事情。”

“什么?”

“我一进去,就看到许多人都在排队,我看也没看便排了过去,到跟前才知道是免费尝小点心的,前后都只有大妈大婶们在排。”

“没什么呀。”我说。

“我每样都尝了一块。心想反正俗了,就俗到底。”“也没什么呀。”

“可恨的是有一大妈夸我:‘我只吃了一块牙都不行了,瞧瞧,还是人家年轻人胃口好!’”

我们相对大笑起来。

夜里,正睡着,我忽然听到一阵又一阵压抑着的啜泣声。以为是在做梦,可窗外分明传来夜班车刺耳的刹车声。才明白是她在哭。

我忙跳下床,来到她床前:“怎么了?”

“没什么。”她平静地说。甚至轻轻笑了一笑,“梦见我回到了家里,家里人突然都不理我了。我不明白为什么,问他们,他们也没有一个人肯和我说一句话……”她又哭起来。

“好了,好了,是做梦。”我劝慰着。也觉出了自己的苍白和无力。

“可我就是伤心。”她说,“只有做到这种梦的时候,我才会哭。”

窗外,仍是寂静的夜,仍有刺耳的刹车声不断传来。我们久久沉默着,倾听着彼此的呼吸声。

她的内衣内裤都是鲜红鲜红的,外衣却很素净。

“为什么要这么穿衣服?”我问她。

“因为,我喜欢素净的。”她悠悠地说。我知道她在卖关子。果然,她又说,“之所以又穿红的,是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她在这座大城市已经生活6年了,可是看起来还是像个学生。去逛书市,总有一些摊主会给她打很低很低的折,甚至白白地送她一些书看。

“我又装嫩呢。”她得意地朝我笑,“我还可以装嫩呢。”

“你本来就嫩。”我笑道。

“可是,嫩跟嫩是不一样的呀。我只可以装两年的嫩。比如20岁时可以装18,22岁时可以装20,24岁时可以装22,装得再小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她盯着自己的脚丫,“等一挨30的边儿,连一点点嫩都装不了了。”

“所有人都这样的。”

“是的,因为时间是最公正的。”她说,“她会把你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写在脸上。——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装得了。

她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

校对一部书稿时,有一条线错了半毫米的位置。并没有人责备她,她却难过了许久。

“不过是半毫米,根本看不出来。”我说。

“外行不看这个,这就是让内行看的。”

“反正已经错了,下次再做好就行了。”

“这次是这次,下次到下次再说。”

“反正你又不能补救,不如不想。都像你这样,天下的编辑都别做书了。”

“天下的人我管不着,我只说我自己。”

我觉得她有些蛮了,便不再管她。两天后她缓过劲儿来,就说我也只是天下的人。”

然而,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她还是会重复整个过程。她难过的时候,总是要将这种难过进行到底。

她还是很有原则的人。

这周我买了苹果,下周她必定会买鸭梨。我将苹果洗净,每人桌上放一个,她也会将鸭梨洗净,每人桌上放一个。

这周我做饭买菜,下周她必定做饭买菜。我上班离得近,回来得早。轮到她做饭时,因为怕我先回去做,她甚至会早退一会儿赶回来。我说她几次,她都不听。

于是,很默契地,一起去旅游时,她买面包,我买饮料。她买胶卷,我洗照片。一起打扫房间时,她洗窗帘,我洗台布,她抹桌子,我拖地板。她浇花,我就一片一片地揪花的枯叶。

“别揪了,把花都揪死了。”她说。

“不揪我干什么呀?你劳动我歇着,多不平衡呀。”我感叹。

她白我一眼,笑着。

她有时是那么简单,有时又是那么封闭,如一根线,然后弯成了一个圆。线弯成圆的时候,你甚至找不到接口在哪儿。她在自己的轨道上行走着,似乎谁都别想打破。

男朋友永远都是她最富色彩的话题,因为她还没有。一旦有人给她介绍,她却总是本能地拒绝着。“什么歪瓜裂枣都给我往这儿堆!”她气愤得脸都红了。

“你怎么知道是歪瓜裂枣?”“他们对我根本都不了解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人?不过是为他们相熟的人做人情而已。我才不去做他们的道具呢。什么人都去见,我见得过来吗?倒像我多么饥不择食似的。其实弄得我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那么,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不知道。”她说,“也许,这道题本来就不该这么提的。应该先有了答案之后,再把它加到答案的前面。而不是先写出它,再去漫无边际地寻求答案。”

“可是,总有一些是最基本的吧。比如说善良、聪明、忠诚、爱你……”

“还要有起码一米七以上的个头,高薪的工作,有情有趣,通达宽容……有这样的人吗?这样的人别人会不抢,却等着我白捡吗?”

我无语。有关个人命运造化的事情,我能说什么好呢?

“其实,不知为什么,我特别想找个搞科研的人,我会给他做饭,洗衣服,生个儿子,我还会给他做……媚眼。”她用手指在空中娇俏地划了圈儿,眼中的流波为之一转,然后倒在床上,开心地大笑起来。

“你是个内秀的人。”一次,我夸她。

“是吗?”她喜悦地说,然而很快又忧愁起来:“内秀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的男孩子,对活泼的女孩,看几天就烦了。对内秀的女孩,看几天也看不明白——而且也没有耐心看几天。”

“我不要内秀,我要活泼。”她赌气似地说,沉吟半晌,终于道,“我还是要内秀吧。虽然活泼更招男孩喜欢,可是内秀更适合我自己。”

不写了。

因为再写下去,似乎有了替她征婚的嫌疑。她会骂我在兜售她。

对着镜子写作

一次,我在一家宾馆开会,一天半夜醒来时,忽然很想写些东西。然面写字台上的台灯和床头灯都坏了,只有走廊上的灯如一盏小小的月。

于是我走到灯下,就着走廊壁上放化妆品的小柜子坐下来,猛一抬眼,便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

我一向不喜欢照镜子,不仅仅是因为自己长得丑,更是不想从心里去认真面对自己和自己的眼睛。一个人一旦学会了逃避自己,那么面对自己便成了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因此,我所有的镜子都是镜面平放着朝下的。

但是此时我却不得不面对自己。与其说是面对自己,不如说是面对镜子。而镜子又是一个太虚幻的东西:哈哈镜千奇百怪,凸凹镜大小无常,逬视镜和远视镜戴上与摘下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惟一不走样的,大约只有平面镜。在平面镜里,镜子上的斑点很可能会像是你的斑点,镜子上的光彩很可能会像是你的光彩。那种真实的程度,有时候甚至连你自己都有些怀疑。

同类推荐
  •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包括上下两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下册收录了自然灵异、万物灵性、英雄传奇、民风民俗等内容,如年的来历、春节由来、除夕传说、贴画鸡、元宵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传说、七夕的传说、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月饼的来历、重阳登高节的来历、腊八节传说等故事。
  • 富翁是这样打造的

    富翁是这样打造的

    这是一个跨国教育子女的传奇故事,这是值得让所有中国家长反思的成功教子个案。望子成龙的母亲沙拉,曾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式妈妈,也希望孩子通过高考进入名校。可是,当她回到以色列后,坚决放弃做中国式妈妈,转而当起犹太母亲:儿子在家吃住,要交生活费;儿子大学毕业,让他去服兵役,以经受更艰苦的磨练!就是这样一种“冷酷”的母爱,却得到了儿女丰厚的回报,两个儿子都成了富翁。犹太人注重教育,我们注重文凭;犹太人注重智慧和生存能力,我们注重知识和考试成绩……此文肯定对您的教子思路有所启发。请勿错过!
  • 立春又夏至

    立春又夏至

    诗歌写作是个人史,表现了一个诗人的人生履历、经验、才智与素养。本诗集共分为“岁怀季影”、“征马履痕”、“心霁微虹”、“枫声渔火”四个章节。“岁怀季影”看似农事诗,其实是一个人的青春成长史。“征马履痕”则吟咏的是他的军旅生涯,“心霁微虹”从凡常生活中去发现美与诗,“枫声渔火”是一章新古体诗。
  • 阳光下的蜀葵

    阳光下的蜀葵

    《阳光下的蜀葵》为作者蒋殊的回忆性散文集,书稿回忆了自己在故乡的小山村生活的17年的点点滴滴。只有村庄,才能使其文字变得更加鲜活,也只有那些朴实可爱的村民们,才能使她的笔尖一次又一次的灵动。
  • 爱的痕迹,若浅若深

    爱的痕迹,若浅若深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会经历一些情感的波折。随着生命中的情感路线越走越远,募然回首,往事在印象的记忆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那些在生命中涌动过的人,在心灵的深处那片被爱踏足过的芳草地,是否还保留着一份珍贵的情感借以回味逝去的时光,只是我们终将错过了,一些可以陪伴一生的人。总有一些感叹,在我们灵魂的悸动中,如同昙花的闪现,梦境一般摇曳起光阴的故事,当泪水悄然滑落的瞬间,我们才发现,原来在我们生命行走的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抓住幸福和美丽,只是我们都没有好好去珍惜,再多的回忆也只能付水东流,成为一生的遗憾。
热门推荐
  • 专家诊治甲状腺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甲状腺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为您讲解甲状腺疾病的专业书籍;介绍了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
  • Ballads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降倾城妃

    天降倾城妃

    你从不曾说过你爱我,醒悟之时才知道,原来你已经将我爱入了骨髓,而我却浑然不知。——宸王妃传闻他冷酷无情、少言寡笑、有着洁癖,却唯独对穿越而来的她宠得无法无天。从入王府开始,她就将他视作洪水猛兽,想方设法从他身边逃开,他却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将她抓回去,冷言警告:“记住!安分一点!”****一道圣旨,让她不得不嫁给谁都想嫁,唯独她不想嫁的冷冰冰的宸王。他知道她的心,却从不言明。新婚几月,他就和别人在外出双入对,她立即休书呈上。某男淡定如神:“哦?罪名是什么?”某女叉腰愤怒:“七出之条!”某男扬起一抹邪笑:“哪一条。”某女喷火:“每一条!!”****一次误会,她远走他方,他却发了疯般不顾一切地找她,扬言:即使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的王妃找出来。当得知她在雪月国时,他竟不顾圣旨,举兵攻向雪月国,准备将夺走他挚爱的人挫骨扬灰。****
  • 子明探案(第四辑)

    子明探案(第四辑)

    某公司老总蒋有山与妻子薛元英历来感情不睦,且中年丧子,于是蒋有山有了外遇,且诞下一子。薛元英以巨资买下该私生子,换取丈夫的回心转意。不久,该婴儿突发白血病而亡。有举报声称薛元英曾利用X光机对婴儿进行照射,从而引发白血病。警方虽然找到了该X光机,但薛元英矢口否认曾对婴儿进行照射。X光无迹可查,警方亦无可奈何,于是求助于陈子明。陈子明学识渊博,他利用古陶瓷鉴定所用的《热释光法》证明了薛元英的犯罪事实。古语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众人以为此案已破的当口,陈子明突然揭示了深藏于薛元英背后的犯罪唆使人,令所有人皆大跌眼镜……
  • 我的小祖宗,超甜的

    我的小祖宗,超甜的

    沐言第一次见到洛子念的时候,想着:我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她永远叫他哥哥。后来,沐言回忆起,第一次为了她学炒菜,第一次为了她学绑头发,第一次为了她……
  • 终是思君不负卿

    终是思君不负卿

    和亲前夜,苏洵身着白色锦衣长袍,站着她的身后,手指轻柔地捋着三千青丝。“阿楚,你是大梁最锋利的刀,是孤最信任的人。”萧楚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心心念念十年的男人,亲手把她送上了绝路。漠北风潇水亦寒,终是思君不负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续明纪事本末

    续明纪事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遗忘玻璃鞋

    遗忘玻璃鞋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蓝天白云下的尖顶小城,在不及一平方公里的空间中,矗立着本市最美丽的建筑。蜜糖色的石砖,把整个空间堆砌得欧风盎然……这个世界充满了传奇,各种邂逅更是迷雾重重,能够遇到那些人我真是有幸,今天的故事发生在私立雅未高中,而唯一能看透真相的就是外表看似平凡智慧却过于常人的你咯我真的不是辛德瑞拉,她留下玻璃鞋,而我却忘记了,于是我与我的王子擦身而过……
  • 无垠星主

    无垠星主

    几颗神秘陨星的坠落,整个世界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了人类之外,绝大多数物种都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异变,甚至是从未见过的生物出现世间。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人类对于世界的掌控已经不如以往那般,人类,异兽,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