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2003年之后所写的部分散文随笔,之前的则收入《苍苔屐痕》一书。
这个时段正值我退休前后,也就是步入老年之际。唐李商隐有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生走向晚年,与诗人“向晚”的意境相吻合,“夕阳红”更是对老年人的一种代称,因之书中就有了老年人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比如对童年及过往生活的回忆,对疾病和生死的看法,对现实状况的描述和感触,如何含饴弄孙享受生活,怎样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等。所写文章大多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过。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有着严格的字数限制,一般不能超过1000字,这就决定了本书都是一些短小文字。宋黄庭坚有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我的这些文章犹如傍晚短笛吹出的声音,不是很悠长很连贯,于是就起了这么个书名。
2008年是我退休的第一年,这一年我在《山西日报》《三晋都市报》《太原晚报》共发表了12篇文章,其中7月3日刊发在《太原晚报》上的《我的“换笔”经历》一文获“改革开放30年有奖征文”奖励,收入山西经济出版社《百姓感受》一书。2009年下半年,《太原晚报》创办了“老年周刊”,为老年人刊稿提供了园地。在这个园地,2010年我发稿20篇;2011年,又发稿16篇。同年还在山西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小说《杂草丛生》。2012年1月1日,《太原晚报》向我颁发了“夕阳红记者采访证”。粗略计算,退休后每年都会在报刊发稿10篇左右。积攒下来,就成了这本集子的主体。有些文章是编辑约稿,属命题作文,写得仓促,少了文学性艺术性,但由于花费了自己的心血,也把它收录在这里。不必讳言,报刊发稿是有很大限制的,我还有很多文章是贴在自己的博客上。我2006年在新浪开博,起初只是把向报刊投的稿子顺便贴在这里,后来,则主要贴一些报刊难以发表的文章。退休之后,思想少了些羁绊,多了些自由,不怕言语尖刻惹得哪个领导不高兴,不怕说错某句话影响自己的进步,这就使我敢于直面现实,针砭时弊,发泄愤世嫉俗的情绪,在众声喧哗中喊出自己的声音。我不知道,从党政机关退休的干部,有多少人晚年还能这样不停地思考和写作。自己之所以像西西弗斯一样不停地劳作,一方面,是想让退休生活显得充实,另一方面,似乎还有一种使命感在催促。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张明旺为此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不但关心此书的出版,还为之写了序。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作者
于乙未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