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7200000030

第30章 羞羞答答进洞房

爱武和吉亮从傍晌午谈到晌午歪,从晌午歪又谈到日偏西,越拉越甜蜜是次要方面,晌午饭熟得晚是主要方面。

“姐姐,下出饺子来了。”爱兰飞跑进西屋,撞得那屋门子“啪嗒”一声。她的本意是先叫哥、后叫姐,因从小没有叫哥的习惯,所以便出现了可爱的一幕:站在哥面前,瞅着哥的脸叫姐姐吃饭。

饺子熟是熟了,但还没往碗里舀。看来娘让爱兰叫他俩吃饭,不是马上吃饭,而是让他俩先往屋里端。

吉亮抢在爱武前头,接过了娘舀出的第一碗,放在了奶奶的枕旁;爱武接过第二碗,摆在了帽子家跟前;吉亮、爱武一人端一碗,双双摆在了一对男亲家的饭桌中间。别管吃上吃不上,爱兰从娘手里接过了第五碗,她盼这一碗已盼了大半天。当吉亮把属于爱武她娘的那一碗端上桌又回来时,发现锅里光剩下饺子汤了。放在锅台上的那最后一碗不能叫一碗,只能叫大半碗了。

“一共舀了几碗?”爱武她娘只顾舀、不管数。

“大娘,您包饺子还真有数。”吉亮说,“不多不少,一个人一碗。”

“我要这大半碗。”爱武她娘端起饺子正打算往外走,冷不防被吉亮抢了过去。

“大娘,属于您的那一碗我已端进北屋,属于爱武的那一碗已端进西屋。”吉亮说,“我这几天肚子不好受,要在家里时连半碗都吃不上,今日高兴,豁上吃上这大半碗。”

两人守着大半碗饺子,他让着她吃、她让着他吃。让着吃虽比抢着吃吃得慢,但也很快就吃完了。应该说不是吃完的,而是尝完的。按照吉亮的饭量,晌午饭能吃一尖碗饺子。今天的晌午饭吃到日头西,一尖碗只能吃个八成饱。这样算的话,大半碗就是四成饱,两人吃大半碗,平均也就弄个两成饱。

爱武想去拿凉馍馍,吉亮不让她去:“现在都还没吃完,你去拿馍馍就会让他们吃得不踏实,假如他们都过来,都往咱那碗里拨饺子咋办?再说,咱俩吃大半碗只有咱俩知道,别人知道的是每人一碗。吃了一碗饺子再去拿馍馍,会让你家的人以为我饭量过大,会让俺家的人以为你饭量过大。今日咱俩都愿给对方的家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留下一个饭量大的印象,显得多没出息?反正离吃后晌饭也不是很远了,勒勒裤腰带也就熬过去了。”

在回村的路上,吉亮只顾躬着腰往前骑,帽子家叫他不答应,于占吉问他不作声。帽子家低声对于占吉说:“我看吉亮今日咋好象是不高兴啊?”

于占吉故意大声说:“喝酒不吃菜,各人心里爱。人家就是愿意要这种假小子模样的,谁能拦挡得了?”

无论他俩在后面说啥,吉亮一腔不答——他实在是饿得没气力说话了。

回到家里,吉霞已做熟了后晌饭。吉亮想去掀锅盖,吉霞一把按住了盖垫:“还没做‘四个首先’,还没‘晚汇报’咋能先吃饭?”

“没做‘四个首先’不能先吃饭!”刚进院门的于占吉,又把吉霞的话重复了一遍。

吉明拿出毛主席像挂在墙上,一家人郑重地站在了像下。于占吉领着孩子们喊了“万寿无疆”喊“永远健康”,唱完“大海航行靠舵手”后,就开始汇报一天来所干的事。汇报完后才想起,之前还忘了先读一段毛主席语录。

和儿子“大见面儿”回来该读哪一段?于占吉一时选不出,只好领着孩子们读第一页的第一段。因为这一段是“万能段”。

于占吉领读: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孩子们就鹦鹉学舌似地跟着读了一遍。读完后于占吉摇晃着红宝书高喊:“最高指示——”

其他人都喊“坚决照办”,唯独吉亮摇晃着红宝书喊:“坚决吃饭——”

吉亮是在不知不觉中喊出这一句的。因为他在做“四个首先”的过程中,一直想着吃饭,又因为他喊得高,所以把吉霞和吉明喊出的“坚决照办”压下去了。

“你想作死呀你?”于占吉朝吉亮的脸狠狠地扇了两巴掌,两腮上都留下了他的指印儿。

当儿的腮疼,当爹的不光巴掌疼、心也疼。可不打不行啊!此时正是做“四个首先”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人都站在院子里,万一让街坊邻居们听见咋办?

于占吉在伸巴掌的一刹那是这样想的:假如有街坊听到喊“坚决吃饭”,他必然会竖起耳朵接着往下听,往下听就能听到“啪啪”两声。这两声也许就能抵销那一声所犯下的错儿。多亏“坚决吃饭”算不上是多么严重的政治错误,不然的话,仅靠两巴掌是救不了吉亮的。

遇事三分慌。于占吉静下心来后,忽觉自己当时少了个弯弯心眼儿:假如我一边喊着“你想作死呀你,看我不打烂你那腮”,一边把自己的两个巴掌拍得“啪啪”响,不也能达到和打吉亮同样的效果吗?吉亮啊吉亮,你这两巴掌挨得冤枉啊!

被爹扇了两巴掌后,“坚决吃饭”的吉亮,坚决不吃了。他跑进东屋把门一闩,囫囵躺下了。吉明、吉霞轮番叫门叫不开,也就没再叫。要是他俩知道他哥中午基本上没吃饭的话,叫不开就砸开,不吃饭掰开嘴往里填,也要填进去。可怜吉亮这一夜,又一次体验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滋味。

以往爷儿俩赌气,每一次都是当儿的找个因由先和爹说话。这次赌气都赌了三天了,还不见吉亮有和他爹说话的意思。于占吉趁不住气了,不论咋说,在儿子“大见面儿”的当天扇了他两巴掌,实在是有些欠妥。

“亮啊!”第四天早晨,于占吉一听到东屋门响,就主动走了过去“‘大见面儿’的那天,爱武和你定没定结婚的日子?”

见爹先开了口,吉亮暗自得意,他本打算今早晨一起来就主动和爹说话,没想到爹比他还趁不住气:“定了。定在八、一八。”

“八月十五前后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于占吉说,“我看这日子不大合适吧?”

“八、一八是指阳历的八月十八号。你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吉亮自问自答,“这是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的日子。很有纪念意义啊!”

“这日子好是好,就怕老天爷不同意。”于占吉说,“阳历的八月大约是阴历的七月,雨季还没完全过去,万一到那天老天爷发脾气,下得那车轱辘不能转了咋办?”

“就算是下得人都不能走了,马也还能走。”吉亮说,“爱武骑着马、披着蓑衣来,俺俩骑着马披着蓑衣走,省人、省钱、省工夫,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喜事新办呢!”

“也对,也对呀!人走泥路怕粘鞋,马走再黏的泥路也粘不下鞋来。”于占吉回屋看了看月份牌儿,急匆匆跑出来说,“亮啊,快了快了,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了。”

吉亮爱上假小子潘爱武,并在近期结婚的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村里人大多不认识她,但从“假小子”三个字中,就能琢磨出她大体的模样。俗语讲得好,男有男相,女有女相,男人打扮成女人模样或女人打扮成男人模样,同样让人看着别扭。

有街坊说,吉亮是五类子弟,难找媳妇。能娶这么个假小子来还差不多,被这么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假小子娶了去,可真亏呀!

有街坊说,俊闺女嫁个丑小子,叫做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丑闺女“娶”个漂亮小伙子儿呢?就叫一朵蔫花插到蜜罐子里吧。

也有街坊说,一人投一人,一鸟投一林,人家吉亮愿意,别人能管得着吗?

别人管不着,别人也不想管,只有于占吉想管。起先他坚决不同意,被吉亮扣上了一顶破坏婚姻自主的大帽子,这大帽子大得连他的嘴都“捂”起来了。可紧接着他又沾了这门亲事的光,成了全公社五类分子学做“四个首先”的典型,不光免费旅游了全公社,扣除买工分所剩下的宣讲费,应付这一次“大见面儿”还绰绰有余。

为着吉亮这门亲事,生气也生过去了、高兴也高兴过去了,于占吉早已不去想这些,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八、一八”这个日子。他成天为这个日子担忧:正是下“秋憋子”雨的季节,这不是存心和老天爷作对吗?象吉亮所说的那样,真要下大雨的话,什么交通工具也不用,他俩骑着一匹马回去,照样能把婚结了。结是能结,可为人一辈子,这么重要的日子正赶上下大雨,过后啥时想起来啥时候觉得窝囊!

也该当爱武和吉亮走运,从“八、一一”至“一五”接连下了五天“秋憋子雨”,“一六、一七”累得老天爷闭上眼睛歇了两天,到“八、一八”睁开眼了,放睛了。徐徐的小南风吹着大遮阳伞似的云团,一会儿飘过来一块,待会儿又飘过来一块,不等你被晒热了,马上就又让你晾快晾快。

“八、一八”这天的早上,于占吉家几乎和平日里没啥区别,吉霞照常起来烧火做饭,于占吉照常起来扫院子,吉亮和吉明照常是不叫不起来,只不过不起来的原因各有不同——吉亮是夜里出去打扑克耽误了觉,吉明是夜里复习功课耽误了觉。这并不是说一家人对吉亮结婚不重视,实在是无事可做呀!爱武有话在先,这头儿用不着去“送嫁”的,用不着去“送女客”,她那头儿来到后娶上就走;锣鼓队、车把式、马和牛,包括爱武在内,没有一个在这边吃饭、吃草料的,这就省去了一大半的招待;本家的亲戚除了三个姑谁也没叫。姑又不是外人,在本家的饭桌上再添几双筷子,也就凑付过去了,还用得着招待吗?

还没等于占吉扫完院子,吴三九提着炒勺走了进来。

“三九啊,今日我把你这‘帮厨’升级为厨长了。”于占吉说,“锅上灶上这点活儿,光你自家也干得没啥干。为吉亮结婚所买的菜,远不如过年时买得多,不是我小气,实在是没有那么多吃饭的嘴呀!”

帮忙的街坊们先后走了进来,他们两手抱着胳膊,在天井里来回转悠。不怨他们懒,只怨有没活儿。

三个姑商量好了接头儿地点,一同走进娘家门,该来的亲戚一下子就到齐了。闺女们不论嫁出去多远、嫁出去多少年,都把娘家当成自己的家。今日二侄子结婚,她们虽是顶着走亲戚的名儿来的,却不把自己当成亲戚,进得门来一挽袖子就想找活儿干。

于占吉对她们说:“别找了,提把暖壶到北屋里沏茶喝的吧。帮忙的都找不到活儿干,哪还用得着你们?”

三个姑前脚刚进屋,吉光和小绵后脚就来了。他俩一个挑起水桶去了井台,一个挽挽袖子进了饭屋。

“来亲戚了——来亲戚了!都拐进胡同口一大截子了。”一帮忙的在院内溜达了几圈儿没事干,刚晃悠到大门外,就急匆匆跑了进来,伸出俩指头说,“一男一女两个。”

“哪里的亲戚?”自以为不可能再来亲戚的于占吉,忽觉这样问帮忙的等于白问,忙改口道,“什么样打扮的两个人?”

“一人推一辆锃明瓦亮的自行车,穿戴打扮得挺洋气。”帮忙的说,“一看就不象是下庄稼地的。”

我这小门小户、黑门黑户的,哪有这样的体面亲戚?正当于占吉没边际地胡思乱想时,外面传进叫“大爷”的声音。

“请问这是于占吉大爷的家吗?”骑自行车的一男一女并排停在了院门口,车前轱辘没敢往里“探头儿”。他俩按照村人的指点来到这里,发现院中除多占着几个人外,看不出这户人家有一点办喜事儿的迹象,所以不敢贸然进入。

“我就是于占吉。”于占吉怯生生地看着他俩。

“于大爷,这是县文化馆的摄影师小黄,专程来为您儿子的婚事拍照。”女的介绍完男的后,又指指自己说,“我在咱公社上班。”

“临河公社的妇联主任苗丽霞。”小黄替她补充了一句。

“谢谢!”农村里遇上需感谢别人的事时,用一句“得亏你了,亏着你了”或“你看你看,又麻烦你了”就可以应付过去了。听说城里人喜欢用“谢谢”,于占吉也就学着说了一句。话还没出口就觉得喉咙眼儿里憋得慌;话已出口喉咙眼儿是清亮多了,却又感到浑身麻酥酥的。

“不客气!不客气!”小黄和苗主任几乎同时说。

享受了两句“不客气”之后,于占吉又觉得说“谢谢”说得值。这两句“不客气”可是用一句“谢谢”换来的呀!“不客气”这句话本来就中听,从有身份的人口中说出来就更中听。

“进屋坐吧,屋里刚沏上一壶好茶。”于占吉嘴上在让客,心里却有些发毛:这两个不请自到——不,请也请不到的客人,是为啥来俺家的?不论为啥,照相付钱、天经地义。平日里进照相馆照相不兴讨价还价,今日这个“送相到门”的小黄,能轻饶了我吗?

“于大爷,喝上这一碗咱就不喝了。”小黄说,“趁娶亲的还没来,我给你们拍张‘全家福’。”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占吉想借这个机会摸摸底儿:“等……等来娶的时候,还得拍好几张吗?”

“好几张?”小黄说,“到时候得抢拍、抓拍、近拍、远拍、正面拍、侧面拍、上轿拍、下轿拍、中间稍带着在途中拍,一直拍到入洞房,得拍它无数个‘好几张’。”

“黄师傅,咱先小人、后君子,我得把丑话问到前头——照一张相花多少钱?”于占吉哭丧着脸说,“俺压根儿就没打照相的谱儿啊!”

“哈哈哈哈——”刚喝进一口茶的小黄,笑得喷出半口黄水来。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小黄到马车队的一个老乡家去玩儿,无意中听到了一个令他痴迷的消息:潘家屋子的女造反派潘爱武,即将女扮男装、骑马娶“新娘”。他断定这桩婚事,会成就他一批不可多得的摄影作品。

找谁作为联系人一同前往呢?他想到了在临河公社干妇联主任的老同学苗丽霞。原打算先去潘家屋子,从潘爱武上马的那一刻拍起,后来觉得“骑马娶新娘”的高潮是“娶”,而这次拍摄的止点就是潘家屋子,倒不如先去于家屋子,从“新娘”上轿的那一刻拍起。

“小黄师傅,庄户人家来钱难,你可千万别笑话俺小气。”于占吉说,“俺和你不一样,俺是一年一个‘秋八月’,你是一月一个‘秋八月’啊!”

“于大爷,今日不论拍多少张照片,都是免费拍照。”要是坦言自己为“艺术”而来的话,那就扯远了,小黄干脆拣好听的说,“于大爷,我来照相和您去照相馆照相有本质上的区别。照相馆是以盈利为目的,我是以宣传为目的。当今全县各行各业出现的先进典型、新人新事儿,都是我物色的对象。”

“为吉亮和爱武照相不收钱,拍‘全家福’的钱俺该咋拿咋拿,就算和进照相馆一个价儿,还省下俺一家人往县城跑呢!”于占吉长舒了一口气。

“‘全家福’也免费。您儿子的这门婚事,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素材,我总得给您点儿见面礼呀!”小黄说,“趁娶亲的还没到,咱抓紧拍。”

一家人集中到了北屋屋檐下。于占吉最先想到的是,把毛主席像挂到北屋的前墙上。

“你们还站在饭屋根儿底下干啥?快过来!”于占吉用命令似的口气,冲着孩子他姑们喊。

听到娘家哥的这一声呼喊,孩子他姑们比抹了一口蜜还甜。她们早就盼着站过去,但没有哥的这一声喊,她们不好意思往跟前凑呀!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如今还算不算这“全家福”中的一员,全凭大哥一句话。

“都看着我。再往中间靠靠,嘴和眉眼儿再笑一笑!”全家人都按小黄的指令调整着自己。这时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得听小黄的——小黄他爹照相时都得听小黄的,谁还敢不听小黄的?

“于大爷笑得再自然一点儿。”小黄发现于占吉的笑过于夸张,不象是在笑,而更接近于龇牙咧嘴。

“咔嚓!”

“好了。不要动,再来一张。”

“咔嚓!”

“好——了!”小黄说这一声“好了”时,“好”字的拖音特别长,“了”字特别短,不象说出来的,而象是唱出来的。“了”字不发“了”音、不发“来”音,也不发“哩”音,好象是这三个字的混合音,或者说中国字里干脆没有这个发音——舌尖儿往上膛上刚一贴就缩了回来,生怕被上膛粘住似的。

全家人免费照了张“全家福”,按说最高兴的应该是坐在正当中的于占吉,可他差点儿掉下泪儿来。他觉得没有老伴儿的“全家福”,压根儿就不叫“全家福”。不是“全家福”也不要紧,在坐的这一帮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的在一起也行,可照片上这九个人中除了他,说走就走、说散就散,都是些“暄人”啊!

“咚咚锵,咚咚锵!”娶亲的锣鼓队拐进了胡同。钻进胡同的锣鼓声被两边的墙壁一收拢,变得特别响。

自打吉光结婚后,于占吉落下了个毛病:一听到锣鼓声就心慌。“咚咚锵,咚咚锵!”鼓槌儿、锣槌儿一齐响,声声都象是敲打在他心上。

载着锣鼓队的牛车越过院门,停在了胡同北头儿;驮着爱武的枣红马,停在了院门跟前。

为把自己打扮得更象个男人、更象个“娶”的样子,爱武将小平头修剪得都有些秃顶了;褂子里面穿的一准是紧身马甲,因为从侧面看都看不出胸脯儿鼓鼓;钢笔别在小荷包上、皮带亮在褂子外头,通身流露出一股英武之气;脸皮儿粗、嘴唇厚,两腮上星星点点散落着数十个青春痘,单从外表看,真可以说是比男人还男人。假如以这身打扮穿行在县城大街上,看见男茅房大摇大摆地往里进,一点问题没有。

和爱武的得意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她姑父的沮丧。从来都是马往车上套,今日却让马“套”住了他——为潘爱武牵马坠镫的下贱活儿他不愿意干,但为了爱武她姑,他又不得不干。

不愿意干而不得不干的不光他,还有他的枣红马。马心里想:我从来就不把牛看在眼里,今日却让我和老牛破车去应付同一桩差事,真它娘的拿着马不当马,真它妈的憋煞个好马呀!

按照爱武和吉亮的约定,下马时必须有吉亮家的长辈把她这个“女婿”接下来。正常接女婿的人应是闺女的舅、大爷或叔,吉亮有舅、有叔,有和没有一个样:远舅远叔象远水,不解近渴呀!没办法儿,只能让他爹和他哥,来弥补这两个空缺了。

于占吉和吉光都觉得,这差事是对他俩来说是一种戏弄。口头上虽答应下来,到时候却不打算去接,把她晾在马上,看她下不下。

让于占吉爷俩始料未及的是,小黄和苗主任突然出现在他们家。小黄是专为“女娶男”来拍照的,苗主任是专为妇女撑腰说话的,看来不接是不行了。

“咔嚓!咔嚓!”于占吉和吉光接“女婿”的场面,瞬间定格在了底片上。

吉光“出嫁”时,街坊们怕于占吉心里不好受,都不好意思来看热闹儿。这一次反正是第二次了,街坊们估计于占吉可能已“嫁”习惯了、“嫁”麻木了,不怕看了,不看白不看了。

胡同里人头攒动。后面的人往前挤,前面的人被挤得站不稳,不得不往马跟前靠,要不是从县马车队来的马有教养,准会踢倒几个。

于占吉爷儿俩领着潘爱武往院子里走,爱武容光焕发、面带微笑,他爷儿俩的脸却被街坊们看得红一阵白一阵的。

马被牵到胡同北头儿后,扎着红绸子的“牛拉轿”才得以停在院门口,两个“接女客”从轿里走了出来。

这两个“接女客”身兼两职:从吉亮家到潘家屋子的这一段时间内,暂时扮演“送女客”的角色。等吉亮下轿后,立时转换为“接女客”。

两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送女客”刚一靠近吉亮,问题就显现出来了:人家是专程来“送女”的,可“新娘”留着小平头、穿着中山装,连一点儿女人“意思”也没有啊!

“得把“新娘”简单包装一下。”最先发现“送女客”和被送“女”不协调的是小黄,“找件花褂子来给他穿上,不就有点儿“新媳妇”的样子了吗?”

小黄的建议得到了苗主任的支持。他俩都要求吉亮这样打扮,于占吉敢不让吉亮这样打扮?

“我看你穿的这件绿底儿红花儿的褂子就不错儿!”于占吉一眼便瞅上了苗主任的花褂子,一瞅上便觉得挺解恨:你领着小黄来糟蹋俺,来出俺的洋相,今日我也得让你为这桩婚事做点儿贡献。

“我……”苗主任并不是不想借给他,只是临来时怕热、怕穿多了出汗,花褂子里头只有一件紧身背心儿,“吉亮,先把你的褂子脱给我。”

当苗主任和吉亮互换了褂子站在院子里时,众人都觉得他俩象是互换了性别。

爱武和吉亮在毛主席像前鞠了个躬后,于占吉和吉光一前、一后把爱武领出大门,扶她上马。吉亮在“送女客”的陪伴下刚来到轿跟前,忽然说忘了带一样东西,转身就往北屋里跑。

原来,在爱武说要女扮男装来娶他的那一刻起,吉亮就有了男扮女装的打算。为此,他早就准备好了一套“出嫁”的衣物,只不过这衣物他不打算上轿时穿,而是在下轿时给人以“惊喜”。其中的花褂子和花头巾都是当年红杏退回的。花褂子已由苗主任的代替,他用花头巾裹了裹另外的两对小物件,往夹肢窝里一夹,匆匆钻进轿里。

“吉亮哥,这花头巾里包的是啥?”两个“送女客”都和吉亮很熟,她俩争抢着把手伸向吉亮,都想先睹为快。

早已摆好坐姿的吉亮,把花头巾往大腿根儿处一塞说:“谁抢着算谁的。”

吓得两个“送女客”慌忙转身,顶下轿没敢再看花头巾一眼。

吉亮坐的“牛拉轿”,小黄和苗主任的自行车,爱武骑的马,这三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差别很大,但把它们当成娶亲的工具,为同一桩婚事服务时,速度几乎就没什么区别了。有时速度快的还得让位给速度慢的。

一路上,小黄和苗主任骑着自行车,走在娶亲队伍的最后头。作为摄影师,小黄可以抢镜头,但作为配角,他俩谁也不能抢新郎、新娘的“镜头”,在拍照后必须为新郎、新娘让路。

当娶亲的队伍来到爱武家门前时,小黄才把自行车车撑一打,跑到了最前头。

前来看热闹的街坊们,对看“新郎”下马没多大兴趣——同在一个村住了二十多年,今日不见明日见,早就看够了。想看的是“新娘”下轿。

两个“送女客”从轿里跳下来一转身,立马变成了“接女客”。

站在轿门口等待“新娘”下轿的接女客,一等不见下,二等不见下,掀开轿门帘往里一探头,两人突然失态地大笑。笑得扭身摆胯站不住,扶着轿杆蹲了下来。看热闹的街坊们不免对她俩产生了些反感:无因无由地笑啥?愿意笑的话,接完“新娘”家去笑的。

原来,花头巾里裹的是两个发面馍馍,和一对各自系了线绳的干红辣椒。为把两个馍馍合理地固定在胸部,吉亮又在花褂子里头套上了一个旧中山服褂子。

把反季节的花头巾往头上一系,把两个干辣椒分别挂在两只耳朵上;撩起花褂子,把发面馍馍分别塞向中山服的两个小荷包。馍馍大了点、荷包小了点,塞到一大半儿上怎么也塞不动了。为防止掉下来,他只得把花褂子的下摆塞进裤腰带里,用褂子的兜力来配合小荷包固定固定它。

见接女客蹲笑不起,吉亮等不及了,双手捂胸、纵身一跳,越过接女客的头顶,从轿门口跳了下来。

装馍馍的目的是为了使胸隆起,在跳的过程中捂胸是防止馍馍溜出荷包。既然跳下来了也就用不着再捂了,捂就看不出胸膛鼓鼓来了。

在场的街坊们看到从轿里跳下这么个男不男、女不女,大热天系着花头巾、戴着“红耳坠儿”的“怪物”,“哄”地一下笑了。他们笑得鼻子发酸、眼流泪,笑得手扶膝盖弯下了腰,致使看热闹的人群一下子矮下去大半截。

爱武昂首挺胸朝他走过来,吉亮挺胸昂首迎上去,两胸一比,假胸比真胸鼓鼓得多。胸贴红宝书,在毛主席像前三鞠躬后,爱武便打算挽着吉亮的手进洞房。

鞭炮在洞房门前响了起来。红色的碎纸屑在“新娘”的头顶上方飘洒;站在洞房门口的屋顶上,专管着撒糖块儿和花生的一个半大小子,笑得忘了自己是在高处,不小心从屋檐边上跌落下来,幸亏掉在了人肉堆里。

这就进洞房吗?象喝兑了水的酒一样,吉亮觉得不够度数。既然你爱武愿意把这桩婚事搞成一出闹剧,我不配合谁配合?我是小子我怕啥?既然有公社妇联的大力支持,应该搞得更热闹一点儿。

要想更热闹一点还不好办?吉亮眼睛珠儿一转悠,便又想出了一着儿:“俺先不进洞房,急着进洞房俺害羞。”

“不进洞房你想去哪里?”爱武不问明白不想撒手。

“俺想进茅房。”吉亮边说边揉搓小肚子。

管天管地,管不住人有便意,爱武不得不放行。

原本并不鼓得慌,既然进了茅房,就让它多多少少出来点吧!手刚想往腰跟前凑,吉亮忽想起今天的腰带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旦解开,发面馍馍就有可能从胸膛上跌落下一个或两个来。

不能解腰,不能解腰。不解腰咋尿?吉亮只得腰微躬、头微低,两手往大腿分叉处凑了凑,做出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动作。

在场所有人的笑脸都面向茅房,男的大大方方地看,女的鬼鬼祟祟地瞅。

一直站在吉亮对面抢镜头的小黄,这会儿没法儿抢镜头了,于是便忙中偷闲,和他的老同学苗主任拉起呱儿来。

爱武站在离洞房不远的地方等着吉亮。在娶亲的形式上她把他当成“新娘”,但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上,她不得不把他当成新郎。女人们下轿后马上进茅房,那叫傻、那叫不知羞耻;男人们下轿后进茅房,只能算是不拘小节。

两个“接女客”站在爱武一旁,两手没处搁没处放,象失了业的一样。

小黄见吉亮走出茅房,又把镜头对准了他。吉亮迈着碎步,扭扭捏捏地往前走,他可不是故意学女人走路的样子,他躬腰作解手状时,由于身子往前倾的缘故,其中的一个馍馍有点“跳槽儿”,走快了就有从荷包里“跳”出来的危险。

此刻,一爱闹的小伙子正从外围挤到吉亮跟前,两眼紧盯住他的腰。

吉亮的腰带尾巴原本是穿在裤鼻儿里的,小伙子右手扶着他的肩膀使劲往前推,以此分散他的注意力,然后用左手从裤鼻儿里抽出腰带尾巴,用力往反方向一扯,腰带钎子上的钎针被扯离了腰带眼儿。这别开生面的一扯,赢得了一片喝彩声,爱闹的小伙子们纷纷围拢过来。反正是个“男媳妇”,闹得狠着点儿又有何妨?上半身都让他自己闹得没啥可闹了,咱就闹闹他那下半身。

裤离开腰带的束缚后,仅下落了二、三指就落不下去了,被胯骨挡住了。挡住的主要原因是,裤前开口处的两个小扣儿没解开。这还不好办?两个小伙子各攥住吉亮的一条胳膊,另有两个小伙子,争抢着去干这点小活儿。扣鼻儿和扣儿两分家,遮羞裤“落篷”了,吉亮只觉得下半身似有一阵凉风吹过。一条和苗主任花褂子的图案差不多的花裤头儿,露了出来,乍一看象是花褂子一下子变大了似的。

突然,一刁钻的小伙子又把花裤头儿往下撸了撸,眼看就撸到腰下的分叉儿处。男人们鼓出了眼珠子,女人们迅速低下了头。爱武以最快的速度为他提上,吉亮以最快的速度把腰带扎上。其实,他俩这是低估了街坊们的觉悟,根本用不着担心会有不让他扎腰的,因为再好闹的街坊也知道讲究个“度”。

男人不怕露胸膛,但怕露屁股。当众露出半截屁股的吉亮,羞得不敢抬头,羞得撒开爱武的手,独自一人抢先钻进了洞房。尽管洞房里有点暗,但人们还是看到吉亮的双腮上,各留有一抹新媳妇才有的胭脂红。

同类推荐
  • 以张艮为例

    以张艮为例

    医学上讲,盲肠炎是阻塞而导致的。据此,我觉得中心大街东段就是这座城市的一截一直在发炎的盲肠,因为它永远是雍塞的纠结的。我刚刚从这截盲肠中钻出来,长长吁了一口气,镇长打来电话,气呼呼地问我在哪里。我看看表说马上就到老张家了。镇上朝九晚五,这才八点四十,再有十分钟就可以赶到张艮家,不能算是迟到。镇长说掉头,掉头,赶快去省信访局,张良已在那里。我说他在那里干什么?话出口了才觉得这是一句让领导极不高兴的废话。
  • 浮城纪

    浮城纪

    穿越三座喧嚣繁华的都市,遇上19个怅惋幽微的爱情瞬间,总有一种滋味能够打动你的内心。本书是作者章缘写给现代男女的爱情笔记,以女性的角度观照细火慢炖的人生,写出了都市男女那些隐藏于穿衣吃饭下、一触即发的躁动与不安。作者长于台湾,留美多年而今长居上海,小说糅合了上海台北纽约三座城市的情致与韵味,深入探索欲望的涌现和情感的流向,被誉为是“张爱玲回到了上海”。
  • 梦三生·浮世花(全集)

    梦三生·浮世花(全集)

    原名《宅女在古代后宫的幸福生活》,2015年进行修订更为现名。如果一个男人狠毒无情,满心算计,后宫三千佳丽,长得比你都美……那么,要爱吗?《梦三生·浮世花》《梦三生·浮世花》如果他对你很坏很坏过,也对你很好很好过,那么,还爱吗?她是史上运气最差,最志小才疏的女主角,只想在深宫御苑里安稳混日。可她都缩在冷宫边上了,怎么还是没躲过“狼”?皇上来了怎么办?看我污泥糊脸大法!他是以江山为局,对自己和别人一样狠的帝王系男主角。天下逐鹿,权谋纷争。君王之爱,深至凉薄。这是天下至甜美的毒,也是我能给你的唯一。原来,我经历如此多苦难磨折,只是为了和你相遇。
  • 百夜奇谭Ⅰ:艾泽拉斯陈年情事

    百夜奇谭Ⅰ:艾泽拉斯陈年情事

    红酥手贱的故事,看过的十个人里,四个人觉得虐心,三个人觉得温暖,两个人被逗笑,还有一个人说他没看懂。那些故事的情节、人物和自己完全不同(有许多完全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世界),可是不知怎么的,就有一种被写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就像是有一段只模糊记得的前尘往事,却被红酥手贱打捞、还原。而今每篇故事都配上作者手绘插图,对照阅读,让读者作者在创作时想象的画面。图上都有作者红酥手贱钤印。故事戛然而止,它给我们一个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它写了越想逃、越逃不脱的命运,也写了本来要哭、却又笑起来的明媚。25个故事中,有奇幻,也有推理,令人胆寒,也令人热血沸腾。故事每篇都不同,化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作者涉猎之广,令人惊叹。
  •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热门推荐
  • 全运会制度变迁中的秩序、认同与利益

    全运会制度变迁中的秩序、认同与利益

    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历经百年历史的全运会带给人们的思考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晚清政府的第一届全运会,北洋军阀政府的第二、第三届全运会,到民国政府的第四至第七届全运会、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至第十一届全运会,作为中国运动竞赛体系中竞技体育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以竞赛为杠杆,搭建了不同利益主体通过竞争实现利益的平台,演绎了利益相关者关系演变的趋势与轨迹,展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体育的影响,透视了体育竞赛所特有的窗口作用。$$百年全运会,当它进入21世纪的时候,废存争议之声鹊起,观点鲜明,唇枪舌剑。
  • 女配强势要上道

    女配强势要上道

    名现场一:“还作?作不作?给你脸了”沐禾手上拽着亲妹妹的头发,脚踩亲妹妹的脸,全然不顾脚下的哭闹不停。名现场二:【冷静,主人。忍一时海阔天空】系统小心翼翼的出现她能忍,马还不能忍呢。沐禾转身向马厩走去,我看你等下怎么跟皇帝解释。系统一看沐禾嘴角的坏笑,立马就消失了。唉,有人又要倒霉了。当初真是一失口成千古恨啊,怎么摊上这样的主人。要知道,自己因为被永久绑定的事被嘲笑了好久。它接触的宿主,哪个不是乖乖听话的??哪像这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开心就杀人放火,不开心就吃喝嫖赌。自己只有主动被坑和等着被坑的份。
  • 全能幸运人生

    全能幸运人生

    一个无良的假系统,得到了一只努力上进勤奋好学的猫,主角迷迷糊糊走上了科技霸主的道路。周听雨:“系统,给我来个任务,搞快点!”系统:“……”
  • 快穿之女主驾到

    快穿之女主驾到

    【绝宠文】清河郡主顾盛因死了。她容色冠京华,才名动天下,却输在了一个样样不如自己的女人手里。直到死后,顾盛因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女配逆袭故事的女主角,活该就是穿越女配的炮灰……纯白的空间内,顾盛因面无表情的接收着系统传给她的记忆……系统:“这年头,女配要翻身,炮灰要逆袭,路人要刷存在感,身为女主,你就是她们最大的拦路石。”顾盛因眼神中闪烁着寒芒,笑的风华绝代:“那就让我来看看:谁,才是应该被踹掉的绊脚石,谁,又是最后的赢家!”那些想要干掉女主上位的女配们炮灰们,你们想好,要怎么死了吗?本文甜宠1V1。
  • 重生之随身庄园

    重生之随身庄园

    快要奔三的李思思是一个生活单调,整天和小说为伍的剩女,一成不变的单调生活突然被手上的玉镯改变,于是她重生回到了小时候,话说你不回去就翘辫子了还不回去么。这下不仅能够重来一回还赠送了随身空间,摩拳擦掌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人的命运刻不容缓,可是冷静下来她才发现自己一不会炒股二不会点石成金,于是只能努力生活尽量表现了可是重生后才发现生活这么多姿多彩啊,喂你个小三,什么自己也是小三?
  • 足坛刺客

    足坛刺客

    被系统《乾坤》附体的足球爱好者方言,为继承哥哥的遗志,实现自己的足球梦,争战欧州足坛,踢出一个世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超级球星。
  • 唐少,你老婆要离婚

    唐少,你老婆要离婚

    【全本完】他精如狐,强势霸道,唯独只对她一往情深。他运筹帷幄,步步为营,只为把她娶回家。~~~~~~订婚宴,他未婚妻跑了,现场他抓了个女人订婚,他说他们是一见钟情。转身,她只留下一枚婚戒和一句话给他:戏终了,人便散!手指合拢,她所戴过的婚戒牢牢在他的掌心里,他笑得高深莫测:女人,这还没完呢!一场风波,他成功把她变成名付其实的唐太太,她咬牙切齿:“唐亦森,要是让我知道是你干的,我绝对不放过你。”坐实模范夫妻头衔,他们婚后的生活还算多姿多彩的,在某天的不期而遇后,却悄然拉开了无硝烟的战争……那个女人撞了她的车,他还让她坐他车的副驾……唐亦森,你混蛋!逢场做戏,他利用她?贱!唐太太怒了:“唐亦森,我要和你离婚,立刻马上!”唐先生一脸情深:“老婆,乖,别闹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月斜楼

    月斜楼

    月斜楼上,美人轻笑:“是你把我困在了这里。”月斜楼下,少年持剑:“那你现在跟不跟我走?”美人纵身一跃,落入少年怀中,歪着脑袋笑眯了眼:“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