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9700000057

第57章 节 出世

新年望来旧人思,

旧年盼来新人泪;

归乡不解系故里,

离愁未知聚别散;

新衣妆表访亲疏,

旧衣着驾面难开;

尘中自有俗中世,

莫让新年复旧年。

――归年·中玄

人生大概苦短,所以老祖宗根据四季变换时节规律,传承下来些感受生活的节日。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美好向往……。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感悟、需要停顿、需要回顾。大概人们更喜欢享受,或者说是一种特有的安逸……。

快节奏的时代划分了等级,好似成了一种炫耀资本,亦或是某些人的专属。

凡凡大众,大多还是望眼叹息,操守着多年不变的传统习惯……。

年轻的生命爱上了“城光”离弃了“乡情”,不晓得是超脱追求,还是价值导向……?

失去才知道后悔,苦透才会忆苦……。

冷暖触情,透世知短;甲年回首,芳华已逝。

心明如镜却要装作糊涂,没心没肺到成了生活哲理……

快乐和痛苦积怨成疾已然是不治之症……

拿别人的成功对比他人的失败,自己到成了胜利者……

没法看、没法比、没法说,好端端的年味儿,到处播散着没有信仰的臭味,难闻至极……!

我想不透是时代进步?还是原本如此?只觉孤家寡人特想离世。可又怕别人说是怯懦逃避,实在撇不开存在的矛盾,只好将就着做一个过客。

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回到地面的时候,刚才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夙梦……。

梦醒了就该活下去,老老实实的活下去,厚着脸皮活下去……

19点09分,火车到站了。车厢里,人们躁动不安,争先恐后的拥挤在过道上,一个贴着一个,向着门口挪动。

真不知道是因为想快点回家见到父母的缘故?还是时间紧迫?反正,总是急急忙忙的样子。

我真的很想问问,是否喜欢年味的安逸……?

家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多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只有少数人紧绷着脸没任何表情。而我在他们中间像个另类,皱着眉头。

黑压压的一群人,大包小包的冲向这座小站出站口,外头出租车司机高喊着这个村子那个镇子,出站的人听到村子里的呼喊回应着他们很熟悉的声音,大家仿佛像见到亲人一样热情高涨。一时间,这座平日很是冷清的车站,瞬间变的热闹起来,只是每次时间都特别短暂,大约十分钟以后车站又会恢复到它原来的样子。

除了寒冷的天气之外,在也没有人愿意呆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一年一次出行,我特喜欢悄悄回家,不愿意碰见熟人。我没有乘坐村子里跑车人的面的,坐了一辆路过村子的面包车。

这些年大家生活都好了,村子里的人也有条件去省城采购年货。而越是过节,跑车人的生意也特好,虽然每天早晚各一趟,但这是个捎带的营生,按照一个车一趟拉十人计算,一天两趟也能稳赚一百五十元。这个数字对于农村人来说是笔不菲的收入。

生活就是这样,要吃苦也要有头脑。当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都是掌握最佳时机的人。这些跑车的也是一样,最早干的自然是赚钱的,之后加入这个行业的人也来分一杯羹时,已然是狼多肉少。这个时候大家拼的就是服务了,不管家住在哪里,他们都会很热情的把人送回到家门口,价格也很公道,一位十元。

这些潜移默化的生活变化是出乎意料的,农村人有了城市人的素养和服务,村民们也能享受到低价格的优质服务,这是生活对人们的改变,也是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派生机勃勃的迹象,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各自的生命里,找寻着生活的答案。

底层人民的愿望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幸福。可这样的幸福往往也伴着心酸,这同样是来自生活的一部分。

跑车的人越来越多让某些职能部门分外眼红,莫名其妙的“交费”已经让他们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勇气。如果说这是不公平,那也是农村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所致。如果大家都能办理相应手续,自然也不会有人钻空子。可是大多数人只能是成为一个跑“黑车”的。

话说到这里,该是怨恨那些收钱的人,但是黑车司机好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旦出现事故问题,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自己本身。无论是监管部门、黑车司机还是乘客都将无一幸免。

大过年的,我这么想有点不吉利,我只是觉得事物本身无可厚非,只因向往生活也只能默许一些我们本该看得见的利害。

世事无常,我在内心里为我们这些不容易的人默默祷告,祈求上苍能够庇佑平安……!

年味十足的村子,祈神拜佛也是一项重要仪式,老人们依旧守着祖辈们留下的传统,虔诚的供奉各方神灵。

他们不是迷信天上掉馅饼,而是他们懂得敬仰大自然。我相信他们生活在村子里一样能明辨是非,他们的质朴是我们这些晚辈们所不能体味的本真善良。

我们更多的时候,一味的借口梦想早就遗忘了留在乡间的根。也只有在年味到来之时,我们才会有心体察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乡音、我们的习俗。

故事总是残缺,才会动人。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有了太多无知的念想,才会在这个时候更多的反思留在心底最真实的善良……

面包车缓缓驶进我的村子,司机按照我指的方向,慢慢穿过仅能过去一辆的巷子。

车灯打亮了冬天里村子颓废的样子,啊汪最先由一条变成数条声音此起彼伏的鸣吠。它们在对话,它们在沟通,它们在庆祝,它们不甘深夜里的寂寞,发出人类认为的看家护院的本事。

没有谁会真的明白它们对生命的含义……

村子里人没什么夜生活,顶多是在家里吃吃酒、东拉啦、西扯扯,也会有些人聚在一起打打牌,也有人在深夜里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比如聚赌、比如这家的男人和别人家的女人偷情、或者也会有些人翻墙头盗窃的小贼。

村子里的信息传播,永远不需要任何媒介就能传遍整个村子。我一直想不通这是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

面包车司机顺着我的指引,到了我家门口,我掏出一张准备好的十元人民币递给司机,司机接过钱顺手转递给我一张他的名片说

“慢点啊,用车就给我打电话,接站送站提前联系”

我拿过名片说

“一定,一定”

拉开车门,拿上我的行李转身把门关上,司机按了一下喇叭,调了个头,原路出了村子……。

我回来了,不知道父母在干什么,我的心莫名其妙的开始乱跳,步子沉重的向着大门走去,颤抖的手轻轻推开还没有锁上的大门。

四眼听见动静,嗖的一下从狗窝钻了出来,它没有汪汪汪,而是摇着尾巴乱跳。我习惯的走到它跟前,拍了拍它的脑袋,它兴奋的前爪子搭拉在我说身上,伸出它的舌头舔我的手背。带土的爪子和难闻的口水,让我不得不离它远些……

拍去狗爪印、擦去手背上的口水,我转身往家门走去,四眼不知道是嗅出了我的虚伪还是为我的回家表示欢迎,它开始汪汪汪的乱跳起来。我回头看了它一眼,然后扭开家门迈了进去,四眼才安静了下来。

屋里亮着灯,父母却不见身影,推开父亲和母亲住的房间电视开着、窗帘拉着、灯黑着。

电视机透出的光随着电视情节闪动的特别刺眼睛,我赶紧开了灯……。

小时候时常看电视就会关灯,为的就是省电。此时好像回到了那个傻不愣登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不懂得如何自律、如何热爱学习。现在想起,好像三十岁以前我从来都没有长大,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真正爱上一个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我突然觉自己特可笑,这么些年我都不记得是怎么过度每一天来的……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温暖,进门的那一刻只想好好享受家的每一天……。

安静的家里,窗户外头时不时驶过的拉煤专列,回荡在儿时第一次听到的鸣笛声中……。

冬风骤然刮起,门帘被吹的像是来了害怕的东西,我的心又感到了不安。

每次回家,都会有这样一次平静前的不安,也只有这样我才能心安理得的在家里像个儿子一样做些能做的事情……。

放好行李,推开单独的房间,摸开墙上的开关眼前的景象,好似昨日才刚刚起床……

眼角泛起不愿意哭泣的声音,房间外头脚步声碎碎走来熟悉亲切的声音唤醒了迷醉的心情

“旋旋,回来了”

母亲高兴的呼喊,我赶紧出去迎接

“妈,我回来了”

见到母亲硬朗的身体,不由的我高兴起来。

我很想上前抱一抱母亲,可总是做不出来这种时髦的亲切。

我拉着母亲的手,清晰的感觉到她的温暖。母亲满是褶皱的双手,手纹里嵌一道道黑色的煤灰。这是双劳动者的双手,它代表着生命不息的孜孜不倦,它敬仰着太多的勤劳和养育之恩。

我爱你,我的母亲,我好想深情的亲吻她的脸颊……!

母亲紧握着我的手,没有多余的废话,不停的询问有关我的情况,她一开口就说

“没吃饭吧,妈这就给你做”

母亲不慌不忙的走进厨房就开始忙碌起来。她做饭的样子非常敬业、非常可爱。我靠在门框上一声不吭的看着母亲,母亲瞅我一眼就会发笑。

母亲做上饭又打开小柜子翻找垫饥的食物。她找出一盒不舍得吃的点心,大方的非要打开,我上前拦住母亲说

“妈,我不饿,平时吃饭也就这个点,现在吃了一会儿就吃不下饭了”

母亲倔强的脾气松开了点心盒子。

我们兄妹三个小时候并不富裕,也很少吃到三餐以外的美食。这要是放在小时候,估计早就连盒子都找不到了。可是现在就在眼前,我却不想吃……。

农村的家庭多数是这样的,也正是这样的生活让我们从小懂得了很多富裕家庭孩子不明白的甘苦。

家里的一切都很顺利,虽然平淡可都还算过得去。

母亲口中从来没有抱怨,她总是竭尽所能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些。

母亲口中也不会有泄气的话,她总说,都好,都好。

我在外头能够安心也,正是因为母亲的心态……。

兄妹三人,哥哥已成家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妹妹托人找的工作虽不是正式编制但也不错,缴纳五险一金每个月有假日,对于妹妹来说有些枯燥,但对于全家人来说已是莫大福分。

可爱的妹妹明天也就要回来了,我很想她,她也很想早点回家,全家人都盼着她早点回来。

父亲还是老样子,一身本事却总是愤世嫉俗不能正视生活,偶尔也会发发牢骚,来几句抱怨的谩骂。

家庭就是这样吧,有苦、有甜、有闹也有爱,每家的经也许只有自己才会读懂……。

母亲做好了饭,父亲把炉子烧了起来,家里的温度在饱肚之后一身汗由内而外的舒爽。

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或许也只有家里才有。

父亲在炉子上烧热了水,母亲取出了被褥并且铺好。我像一个被照顾的病人一样享受着病床上的无微不至……。

一个人的世界突然有了这样的情调,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里,我狠狠的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疼的直叫我幸福!

回家的感觉总是没有那么的忧伤,我欣然接受了上天的馈赠,即便是心里骂了自己无数次,但我还是接受了。

洗了脸、洗了脚,回到房间,床头柜上放着一个苹果、一个开了盖子的罐头和一杯冒着热气的开水,眼前的一切犹如一记耳光继续扇了过来。

出门一年,回来的时候都没有给家人带任何东西,虽然心里已有安排,却还是特别难受。

关了灯,脱去疲惫的外衣钻进被窝,母亲推开一道小缝轻轻的说

“早点睡吧,坐了一天的车,喝点水吃个苹果,把那个罐头也吃了”

我半坐起来说

“妈,你们也早点睡,明天再和你们说话吧”

母亲轻轻关上门。听着脚步,她回了房间。

蒙着脑袋眼睛沉重的进入另一个世界里头。我很喜欢那样的意境,真的希望不要醒来。

过年的节气在夜晚的寒风里没有狂风怒作,它也慢慢的安静下来等待着黎明之后的年前准备。

饱饱的一觉很久没有的感觉。早晨天刚刚起亮,父亲已经笼起了火炉,母亲又开了一天忙碌的吃食……。

腊月二十八日,全家人期待着妹妹的回归,一家人的团聚在这几日里,除了幸福还是幸福……!

吃过早饭,我收拾了桌子准备洗完,母亲一把拉开我,自己洗了起来。

母亲有时候倔强的像个孩子,我有时候实在不忍和她争抢,只好由着她的性子做她喜欢做的事情……。

农村的早上醒的很早,勤劳的习惯已经养成自然,尤其是上了年龄的老人,他们更多的时间都会在早上完成。

小时候的记忆在我身上时常流转——腊月二十八打扫家,这样的习惯是忘不掉的。

我努力在家里做一点不在家时的事情,换上旧衣服开始了院子的清扫。

不大的院子,冻上的泥土,这要是有洁癖的人估计是打扫不干净的。

我熟练的在院子里施展着儿时的方法,还是老样子,先清扫杂物,而后用小灰车把垃圾倒到村子里制定的垃圾池内,然后在院子里泼上水,这样院子过一会儿就会显得很干净了。

我在院子里收拾,小侄子也下来凑热闹,嫂子听见小侄子在院子和我说话又赶紧把他叫了回去。哥哥在冬天里是最忙碌的,哪怕是腊月里,依然还有很多病人等着他去输液。

我扫完院子又把玻璃擦了一遍,母亲忙完她手中的活儿,让我把洗衣机放在院子里的散水上,不一会儿母亲收拾了一堆要洗涤的衣物。

我在水管上接了几桶水预备着生怕一会儿停水,父亲说腊月里不停水。

是啊,腊月里家家户户都需要用水,村子里在这个时候也算是人性化的举措。

村子不同城市,什么时候来水都有时间限制,村子里的人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有个水翁用来储存水。相比过去水井里头挑水,自来水管的接通对于村里人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改善。也正因如此,村里的人更为的惜水。母亲就是个例子,无论是做饭、还是洗衣服总会把水用到淋漓尽致。

节水,或许在很多城里人看来是因为省钱,可事实上他们比城里人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哪怕是一滴水、一度电他们都会懂得珍惜。

我喜欢这种留在骨子里的勤俭,我也始终相信在生活里,勤俭也是财富积累的方式。

这个时候,城里人又该讲他们的财富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总有人说“会花钱才会赚钱”,这种歪理我不敢苟同,也从不相信花钱能花出钱来。或许我的观点很偏激,但至少在能力范围之外的过度消费,是不可取的。

生活之中我们各自在自己认同的观点上行使自己的自由权限,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是如此……。

每一个个体都是一种性格,每一种性格又都决定了各自的命运。

我们都在这条看不见的准绳面前,在生活里浸泡属于自己的味道。就像年味一样,那是经过很多年传承下来的,尽管时代在变,但年味似乎一直都留在最深的记忆之中……。

老家的年味一直都在记忆深处,这样的记忆永远都离不开家的味道,家里呢又离不开母亲的味道。

小的时候特别厌烦母亲的唠叨,大了以后希望母亲唠叨,母亲却不在唠叨了。

我们长大了,一事无成。母亲没有责备,而是怨恨自己没有给我们创造好的条件。我十分羞愧母亲的自责,这一切都因在该做什么的时候选择了安逸,是我异想天开、好高骛远。一直以来我都明白这些道理,却一直都没醒悟过来。直到现在,我感觉自己醒的还是有些迷糊……

眼睛看的见世界,脑子却是不清晰的。晕晕沉沉、浑浑噩噩的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我尽量保持清醒……

扫完院子、擦完玻璃和母亲把洗涤的衣物晾晒完成,一上午的时间充实在家的感恩里。

父母脸上灿烂的笑容就和今天的天气一样晴朗。快要过年了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所有的准备都只是为了过年……

新时代的到来,物质生活充斥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节奏。大鱼大肉、新衣新鞋早已经不是过年享有的特权,人们适应了经济条件带来的各种享受。年味虽有,却已清淡无味,唯独家人团聚是任何物质不能替代的享受……!

每年的这个时候所有在家的人都会在家里忙碌,所以我回来也没有去找他们,他们也没有来找我,我们很默契的都选择在正月里相聚。

可能是长大的缘故,在外一整年每个年轻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尽可能的陪伴家人。

有时候我特别感谢时间,因为它把我带向成熟,我也很庆幸自己走过那么多路却没有因为想要拥有而走上歪路。我想,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为此一点,他们可以放心,也就足够了。

有时候我也特别讨厌时间,因为它把我带向真理,我看到了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命里周期老去的父母一年不如一年,这是我最害怕看到的,但又不得不去面对。我想,每个子女都有这样的感触,或许我们的良知还在懂得孝顺父母时,我们也该知足。

生活里,每个人要的或许并不是很多,只是简单的方式。只是我们有时候把自己看的太重,因而迷失了真正的幸福……

年时来到,忙碌的家庭彰显这和睦。家中男女各司其职,不忙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欢乐中的幸福……!

腊月二十八,中午13点09分,妹妹推门加入到属于我们的大家庭序列。

妹妹合不拢的笑容让大家片刻沉浸在温暖之中,父母依旧嘘寒问暖,小侄子有了片刻的玩耍时间不停的缠着他喜欢的姑姑。

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情感、简单的幸福,一家人其乐融融忘却了烦恼,全都是快乐。

这样的快乐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时间虽然有限,但快乐却是无限的,它会停留在那一刻,永远……永远……。

忙碌的腊月,时间有点沉重。可能是快过年了,感觉腊月二十八日这一天特别特别的长,久久不愿离去的感觉……。

这一天忙碌很有成绩,屋里屋外整洁有序、馒头包子个个暄嫩、鸡鸭鱼肉样样齐备、莲藕海带芹菜花生、米饭饺子土豆炖肉、白菜豆腐粉条年糕,样样都是精品、口口都能解馋,乡土风情、家和业兴,这些大概就是属于我们家人的年味。

腊月二十八日在其乐融融中度过了回家的第一天,等到告慰的腊月二十九日,又在新的温馨中开启……!

腊月二十九日,贴对联、垒旺火、挂松柏,这一天的节奏相对轻松,由我和哥哥来完成。包饺子、炒菜就交给了母亲、妹妹和嫂子。而父亲则带着他的小孙子看火、烧饭。

到了中午,一切准备就绪,开饭成了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

腊月二十九日,所有年前准备工作告一段落。下午时刻,村子里开始变得悠闲热闹起来。

母亲平时喜欢打打麻将,她总说打牌不仅可以健脑,而且还能解法,于是下午母亲就参加了牌局。当然她们只是休闲,不是聚赌。

父亲喜欢安静。已经很久了,他都很少出门。所以下午的时间,父亲就呆在家里。

哥哥和嫂子、还有侄子,他们一家三口,下午去了老丈人家。

我和妹妹骑着摩托车去镇子上又给家里采买了点东西。

妹妹也长大了,能赚钱了,她总想着家里。

我和妹妹在镇子上买了一箱白酒、两条烟、二斤糖果、十斤芹菜、两瓶饮料、五斤羊肉、三包火锅底料,一堆东西,妹妹和我开心的满载而归。

路上妹妹不停的跟我说

“回去,记得不要告诉爸妈,咱们花了多少钱”

我笑了笑说

“明白”

妹妹和我年龄相差六岁。清晰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回家第一次看到她的样子。

时间过的不知不觉,实在太快了,一晃我们都已经成人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不停的责备我和妹妹乱花钱,我两没有反驳只是不停的微笑,后来父亲和母亲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我和妹妹都知道,其实他们心里很开心的,他们只是节俭惯了,见不得乱花钱。

一家人相处也得摸准性子,家庭和睦更多时候也需要忍让和包容。

世间万物包罗万象,在一起那就是几辈子修来福分。更何况血浓于水,无论什么时候,家人都是最坚强的后盾……!

新年新气象,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年”。我们的“年”,除夕夜并不隆重,也没有守岁的习惯,一家人打了会儿牌,看了一会儿春晚,就睡了。

我们的年是在初一的早上,早上五点就得起床。赶在太阳升起之前我,们要把心里供奉的神灵都接回到家里。点旺火、摆供品、上香、点灯、烧纸、磕头,而后是放鞭炮、响大炮,每一个环节都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这样的过程一直都是儿时的记忆,它也将永远被传承下去。这样的活动只因感恩,不具备任何迷信行为。我想,祖先亦是如此,才将此流传至今。

我们家的大年初一,从祖父开始,一直保留吃素习惯,所以初一我们吃斋。

小的时候我们兄妹三个不解,现在我们很喜欢清守这个我们自己家的传统。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吃过早饭我们要全家出动到亲戚家拜年,拜完年以后,就要去扫墓。

老祖先真的了不起,流传下来的习俗总在有意无意的告诫后人继往开来,永不忘本。

我们的初一上午就在这两项重要的事项中度过。下午时间自然就是访友了,几个朋友轮流到各自家里坐坐,先由一个或者两个发起,而后就是一群人。

大年初一很有意思,整个村子都在流动,一直到下午七点的样子,才会回到各自家里。

初一过完,初二走亲戚,离的远的血缘关系比较近的都会在初二这一天相互走动。初三、初四就是血缘关系稍微远一点也会走动。初五,基本上亲戚走完了,就是朋友们聚了。

正月里到了初五,热闹陡然降温。初五也可以说是最后一天的年味。因为初七上班,初六就得出发,所以初五这一天,我呆在家里没有出门。

又要离家了,心情又恢复到了忧郁,家人的心也跟着我忙乱起来。母亲忙着让我吃点好吃的、父亲给与我最大安慰、妹妹不停的念叨何时再见、小侄子开心的不愿意让我走、哥哥和嫂子让我不要操心家里的事情。

一家人的相聚随着我的离开告破,我却没有留下任何值得他们骄傲的东西……

初五晚上,我给母亲留下两千元钱,母亲推搡着不肯要,后来拗不过我,就放了起来。母亲放了钱,嘴里嘟囔着说

“我们够花,你自己在外头用钱多,给妈也舍不得花你的,给你攒着娶媳妇用吧”

说完,母亲嘴上又漏出了笑容。

看见母亲高兴,我就说

“妈,今年一定给你领个媳妇儿回来”

妹妹在一旁哈哈大笑着说

“不要吹牛了,领回来再说吧”

妹妹说完,母亲又说

“咋也得领个回来呢,给你取了媳妇儿,我们也就松一口气了”

母亲说完,长叹了一口气。我撇开这个话题,跟母亲说

“妈,你和爸,你们身体好好的,不要舍不得花钱,你们苦了一辈子了。我会好好努力的,你们就放心吧”

母亲怕我多想就没有继续说下去,只说

“东西都收拾好了哇,明天多穿点,这几天还冷”

我跟母亲说

“都收拾好了,就放心吧,到了我给你们打电话”

母亲从凳子上坐起来说

“早点睡吧,明天还早起”

说完,母亲叫上妹妹回了他们住的房间。

妹妹也大了,但每次我回来,总是让着我住单独的卧室,她自己则是和父母睡在炕上。

明天我就离开了,妹妹也毫不避讳的跟我说,明天她就搬到这间屋子睡,说完自己还开心了半天。

家庭需要每个成员的奉献、理解、包容,也需要安慰、扶持、鼓励。完美家庭来自点点滴滴,每一滴都充满了无私的爱……!

我喜欢我的家庭,我爱他们。我想成事,我想让他们都过的好。这是最大的愿望!

大年初一,我向家里的诸神祷告家人平安、身体健康,祈求上天告慰心灵。我想神灵定能听到我虔诚的内心诉求,我也相信他们真的存在。

我要离开了,没什么比这样的告慰来的更为真实,因为我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解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正月里的夜晚格外透亮,天空在被各种炮仗虐待之后渐渐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高挂在夜空中的星星和通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在窗帘上映出一副美丽憧憬。

来来回回、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又一年。

离家的狼狈好似就在昨日,脑海里浮现连篇,不记得了是哪一年哪个冬天……?

最后的夜晚,纷乱的思绪,我又忘记了这一切短暂的快乐,重新回到了那个让我惆怅满面的城市生活。

还是我、还是一个人、还是满怀激情、还是喋喋不休、还是继续前行……

我不在乎,我已经不在乎了,我真的已经不在乎了。

周围的一切,无论是非议还是冷眼或是下看,我都欣然接受了,我厚着脸皮在这个假期里享受了一个病人的待遇。我想我的病该好了,因为我闭上眼睛能够嗅到阳光的味道,是那样的正气、那样的阳刚、那样的强烈。

世者立于不败之地,

敬天敬地敬父母。

世者生于凡尘之间,

重情重义重生命。

世者孑正气余一身,

苟利职场望江湖。

世者持正度审一势,

碧波斩浪待明月。

孤帆浅影,

人似沙鸥,

转徙江湖。

透彻心镜,

洞察是非,

照亮前路。

世无常时,

境无常态,

人无常言。

出入凡尘,

了无声息,

志向未失。

心莫想,

思莫沉,

声莫叹。

入得世,

知得世,

出得世。

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煎熬着岁月留下的痕迹,抹不去的记忆总在难过的时候无辜泛起陈年旧事。离别的背后总是千丝万缕,数不尽的铅华在这一刻短暂停留。

重复的离去带不走的牵挂,毅然诀别在下一年的这个时候……

我习惯了这种没有底气的离家。不能确定的迷茫,在城市角落里等待我重新面对……

新一年开始,在初六早上闹钟响起的那一刻,奏响了前行的步伐。我悄悄整理好行装,借着没有淡去的月光,再次踏上了希望的班列……

同类推荐
  • 走过荒芜的年少

    走过荒芜的年少

    懵懵懂懂,兜兜转转,走过苍白的童年,踏过荒芜的年少,迎来不是岁月静好的今天。谁不是人世间匆匆过客,但谁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故事的好与坏精彩与否都不一样。谁的青葱岁月,谁的花样年华。
  • 石缝里的青春

    石缝里的青春

    通过描写一名职业教育的普通教师的从最初的困惑到坚持再到最后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同时也讲述了那些职业教育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故事。
  • 仰望城市天窗

    仰望城市天窗

    该文集题材主要关于自己毕业后边打工边旅行的生活,大中华地区除了台湾各省算是走了一遍,走过七十几座城市。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自己流浪过的城市的所见所闻。
  • 我给你写了个故事

    我给你写了个故事

    曾经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事,突然发现年轻是很久的事了。时光,好不经用,抬头,已然半生
  • 寻随

    寻随

    这只是我无聊时的一些写的随笔,不管怎么说,凑合20字就可以。
热门推荐
  • 现成话

    现成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神迷踪馆

    爱神迷踪馆

    在一场山泥倾泄的灾难里,夏雨瞳借助尹熙妍的身躯复活了,这令她和尹熙妍的男友日凉产生了痛苦悱恻的感情。日凉的好友沐小轩决定拯救夏雨瞳,协助她到伍德切斯特公馆寻找复活的机会,却先后遇到九宫王族背叛者偃柒夜和吸血鬼殇夕。殇夕因此发现了夏雨瞳的纯吸血鬼体质,为得到她的能力而搞出许多是非,并且利用尹熙妍来打击她这段复杂的感情。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促销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促销术

    本书介绍了199种独特经典的促销方法:促销的基本功、促销经营的宗旨、促销的广告艺术、促销一张“嘴”、商品的包装艺术、商品的价格定位、智慧促销术、促销成功的秘诀。
  • 传奇永存

    传奇永存

    来是缘,走是客。去留无意,随缘而往。繁星依旧,无心而笔落。奇尔观之,扶椅而笑叹。漫漫长路三载尔,路尽头,莫问传奇是为何。
  • FBI教你控心术

    FBI教你控心术

    FBI在办案过程中,凭借对犯罪者心理分析方面的研究,成功地破获了一个又一个的案件。从FBI的多年发展来看,对控心术的研究已经成为他们破获案件非常重要的指导方法,这也是FBI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基石。我们也可以用控心术了解周围人的心理动态和真实想法,从而在谈判或日常交往中掌握先机,并在合适的时机作出最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 疼痛的爱

    疼痛的爱

    三年前,她奉子成婚,却被恶霸总裁强占,逼她打掉孩子。三年后,她走进手术室,誓死不要他的种……一场爱恋,却成了四个人的纠缠,她渴望复仇,却在他车祸后,暮然发现,原来的恨却早已变成了爱……
  • 末世之圈养万物

    末世之圈养万物

    这是一个兵器与科学,物种与变异,元素与能量,修炼与末世并存的世界。在上神操控万物的背景之下,生安自少年圈养所出发,手持一刀一枪,被迫走出了一段传奇的征途。
  • 岁时纪

    岁时纪

    从前,那个叫苏问姜的女孩有一只会说话的麋鹿,取名小问,她爱的少年眼里装满了山风。后来,她轻合岁时的纪,添一笔枯荷雨声,鸢萝谢尽心思喑哑,有帘卷西风……从前,那个叫辛砚的少年折了一枝古都的鸢萝,送给迷路的姑娘,山风过境染惹了尘埃。后来,他关上回忆的门,留一抹夜色深沉,檐花温尽西风回首,有暗香盈身……岁时纪里那年月色凉,庭院深深,良夜西楼,谁来相问?他没有唤她阿姜,温声道:“那就愿姑娘,此行安好”…………她红着眼,哑着嗓子,笑的悲凉:“辛砚,原来鸢萝的不羁,真的很疼”那年鸢萝十里相送,不过是棋局初启岁时纪里,愿谁记得谁,最好的年岁
  • 祭奠遗失的世界

    祭奠遗失的世界

    序记:他这一生都是悲剧,哪来的什么恋歌。他说他要用秋天所有的落叶给他陪葬:烂成泥土,万物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