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200000004

第4章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

深闺难留春光伫

1969年,言情小说教母琼瑶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庭院深深》。 这部小说的创作完成和获得成功,无疑使得琼瑶更为自信,更为成熟。和琼瑶的许多小说一样,她的书名和灵感,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庭院深深》一书的书名,出典于宋朝著名词人欧阳修的那首《蝶恋花》。

这首词是描写暮春闺怨的,“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阴森、幽遂的环境中,人的身心受到了压抑与禁锢。叠用三个“深”字,写出了其与外界隔绝,形同囚居的处境,不但暗示了主人公孤身独处的境遇,而且还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显然,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但是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

一个“堆”字和“帘幕无重数”聊聊数字,写出了庭院的无比幽深。那么,在杨柳茂密堆积如烟如同重重帘幕的空旷大院子里,有哪些人呢?词人没有让你看到人物,笔锋一宕,先说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再说“楼高不见章台路”来铺写人物的出场,从景深写到情深。词中写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空空的庭院里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女子,期盼的人哪里去了?在“玉勒雕鞍游冶处”寻欢作乐。一方在院中苦苦期盼,伤心流泪,一方却在烟花楼中醉生梦死。在深深的庭院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对比当中感受到的是女主人公的“怨恨”之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上片就在景物的描写里,抒写了女主人公的抑郁情怀。

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是无情的,留春不住,只觉无奈,仅能将情感寄予与之同命的花上。“感时花溅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慨。一个孤零零的女子在这春色将逝的夜晚,思念外出未归的丈夫,眼前只有那暴风雨中横遭摧残的花,联想起自己愁苦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女子的愁苦、伤痛无处倾诉,满怀疑问叩问花儿。花却在一旁缄默,无言以对,是花不解人,还是花不肯给予同情?令人感慨良多。花不语,就象是故意和女子作对,抛弃了她纷纷飞过空荡荡的秋千。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对她报以冷漠,她怎能不伤心,怎能不痛苦呢?三月暮春的傍晚,深锁的庭院,层层叠叠的杨柳,飘过秋千的落花,苦苦等待的女子构成了一幅令人伤怀的春怨图。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语浅而意入,情感层层推进,景与情就这样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了。

很多评论认为这首词表现的是闺怨。写了一个独居庭院的女子,她的愁、怨、伤、悲。其实可以更深入的进行理解。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鲁迅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赏析诗词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知人论诗(词)。欧阳修四岁而孤,生于贫寒之家的他,历经挫折,却始终坚忍不拔,最终成为朝廷重臣,可以一展抱负。他需要有多大的胸襟,承受多少艰难困苦啊。然而他却命运多舛,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出京当了一个小官。所以,我们在他的《醉翁亭记》里,看见他饮酒行令,投壶对弈,陶醉在山光水色之中,他难道忘记自己的志向了吗?而他的《伶官传序》,在他“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痛切总结中,有他“兼济天下”的抱负。他是一个满腹经纶、志存高远、心忧天下的人,然而他却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空余惆怅和伤痛。我想历经变动,壮志难酬的他肯定有怨、有恨、有苦,有悲,那种孤独、伤感和文中寂寞的女主人公神韵相合。所以,与其说这首词写的是闺怨,倒不如说是词人以一首《蝶恋花》借独居深院的女子来表达自己被统治者抛弃的怨、恨、伤、悲。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几许:多少。

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玉勒:玉制的马衔。

雕鞍:精雕的马鞍。

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乱红:落花。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如同升腾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道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去往章台的道路。春天将要过去,三月里狂风暴雨,重重院门将黄昏的景色掩闭,却无法留住春光。泪眼汪汪,问花是否知道我的心意,花儿默默不语,只有纷乱的落花,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男子为何作闺音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两类题材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宫怨和闺怨题材。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妃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的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写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这两类诗都起源于周代,到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闺怨诗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两类诗与田园、山水、行旅、游侠、边塞等题材的诗歌一道步入了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杰作,层见迭出。

从内容上看,这两类诗都在围绕一个“怨”字做文章,集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皇权至上、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和古代女性对待婚姻问题的种种复杂心态。中国古代的诗人对“宫怨”、“闺怨”、 “春怨”这几类题材为何情有独钟呢?为什么能够把这类诗写得如此真切感人呢?因为他们与那些怨郁的女子具有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在中国文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奴颜媚骨的怨妇情结,这种情结自屈原开始,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司马迁曾经说过:女为悦已者容,士为知士者死。良禽择木而栖,猛兽择穴而居。中国古代的文人与妇女一样从来就没有获得过独立的人格,始终是皇权与权贵的附庸,他们的生与死,喜与悲,升与降,浮与沉,自己都无法掌握。于是,也就形成了中国文人的依附性和软骨症。即使如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也还是要向权贵韩朝宗求乞道:“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也。”

当然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具有铮铮铁骨的“士”,但总体上来说这样的“硬汉”是稀缺资源,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即使是被世人目为不苟同不屈服的“硬汉”,大多也不过是“节妇”“烈妇”的变种而已。如明朝的方孝孺,威武不屈,慷慨就义。但是他所殉的“义”,不过是忠于建文帝这个老主子罢了。方孝孺在被视为“篡位”的明成祖面前刚直不阿,但在建文帝面前却仍然是“俯首贴耳”,只不过是换了个主子罢了。

唐太宗说: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正是看到了中国文人的软肋。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也有过类似的话语:“此时男子多化为妇人,侧立俯行,好语巧笑,乃得立于时,”对中国文人的性格刻划可谓入木三分,与唐太宗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沽之哉,沽之哉,吾待价而沽”,如果能够卖一个好价钱,也就是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重用,那么就欣欣然;如果没能卖一个好价钱,或者卖不出去,不被赏识重用,则怨恨忧伤。明白这些道理,那么就不难读懂中国文人的宫怨诗和闺怨诗了,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古时的文人在文学创作中男子做闺音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唐 王昌龄《闺怨》)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唐 刘长卿《长门怨》)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乐府歌辞《怨歌行》)

同类推荐
  •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沦述、分析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3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术的具体研究互相印证,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本文从公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讲述了世界现代文化发展概论。
  •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唐诗更甚。《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精心选取唐诗中的精品之作,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的生平,阐述其诗作的意境;全文用典细致、旁征博引,使读者在品味唐诗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时,赏析一篇篇故事性强、发人深省的美文。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
  • 渥太华夜未眠

    渥太华夜未眠

    从北京来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生活的陪读妈妈艾美,为排遣寂寞,开设了一个家庭旅馆,她因此看到在旅馆里进出的各式新移民的生活真相。在这里,既有“多活一种人生的庆幸”,也有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的异己感;既有不分国界的美好人性与真爱,也有职场中更为严苛的竞争淘汰,异国婚姻中无法精神交融的孤独难耐。
热门推荐
  • 大强的网游三国

    大强的网游三国

    没小说看了,业余选手,看心情写作,写作速度非常慢
  • 罗浮剑宗

    罗浮剑宗

    素来草莽,偶尔温和。匹夫拔剑,山河变色。
  •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这是一本讲述昔日“烟王”、今日“橙王”褚时健传奇一生的书,也是让编辑在审校过程中,无数次忍不住为他的人生经历感慨与惊叹的书。少年时,他抓过鱼、烤过酒、种过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青年时,当过自救队指导员、征粮组组长、区长;中年时,他是农场副场长、糖厂副厂长,1979年10月接手玉溪卷烟厂时,褚时健已年过半百。他把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连年亏损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亚洲“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为国家创造991亿元的税利,褚时健也成为了“亚洲第一烟王”。同时,他以其独到的商业智慧出拳金融、医药、能源等各个领域,“红塔”映红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河山。然而,在最辉煌的时刻,褚时健折翼滇南,从“烟王”的神坛上跌落。73岁,身患多重疾病的褚时健保外就医,重回哀牢山,筹措资金改造山地,种起了橙子。十年后,一种名为“褚橙”的水果风靡全国,它被称为“云南最好吃的橙子”,也被称为“中国最励志的橙子”。
  • 国术开始的无限人生

    国术开始的无限人生

    无限世界,一个名为齐昊的人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一生,在射雕建国、在漫威立足……就如同镇魂街中的一句话‘如果路不是你选的,那旅途的终点在哪儿也没人知道,你会走到哪,碰到谁,都不一定。’无尽世界齐昊的终点在哪也没人知道。
  • 鬼王追妻难,一见初初误终身

    鬼王追妻难,一见初初误终身

    男强女强1v1独宠民间有传闻,乔家三女貌似无盐、心如蛇蝎、胸无点墨,虽出身高贵,却是乔家最厌恶之人。世人皆笑称其为草包三小姐。皇宫有忌讳,七王爷面如鬼面、杀人如麻、嗜血成性,虽贵为王子,却是当今圣上最痛恨之人。世人都暗称为鬼王。当乔三小姐被赐婚给七王爷后....而且这个乔三小姐还是带着重生系统穿越而来的现代女特工......
  • HP长腿叔叔

    HP长腿叔叔

    作为一个拉文克劳,他习惯了写各种论文。可是,如何去爱一个不可能爱你的人,这篇论文他大概是不可能得一个O了。
  • 总裁让我生二胎

    总裁让我生二胎

    一觉醒来,江璐璐发现自己居然把一个陌生男人给欺负了!五年后,江璐璐携着萌宝归来,和那个男人不期而遇,谁知那人却成了她的顶头上司!霍毅将她逼至墙角,薄唇落在她的耳垂上,“一胎都有了,二胎也顺便生了吧!”江璐璐颤抖着嘴唇,小声嗫喃道:“不!”男人白皙的指尖拂过她雪白的衣衫,“看来我得需要帮你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案例:重建还是将死?:关于Twitter的时下境况(第27辑)

    案例:重建还是将死?:关于Twitter的时下境况(第27辑)

    《案例》是蓝狮子(中国)企业研究院,针对中国企业“创新”与“变革”两大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推出的电子单行本系列,旨在为中国企业管理者和财经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商业案例。近期唱衰Twitter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表象是其今年的裁员计划,据说裁掉其全球员工的8%左右,Twitter在提交监管机构的文件表示,裁员重组是大规模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重新调配公司的产品优先度,并提升公司运作效率,裁员后节省的资金将用于推动业务增长。而直接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巨额亏损。昔日微博鼻祖,今朝前途堪忧。本辑选取的几篇文章意图描摹清楚Twitter的时下境况,发觉原因,以备存照。
  • 长刀掠世

    长刀掠世

    阴阳神轮融天地,风雪一剑荡苍穹。一个高武世界江湖中的点点滴滴。
  • 坤厥妖后

    坤厥妖后

    永乐宫内歌舞升平,盛世太平...然而,乱臣左缇正酝酿一场腥风血雨的政变,卫术大人楼文定试图借小女出嫁的时机保卫金夏王朝...奈何金夏王朝命数已尽,天下大乱,各路诸侯蠢蠢欲动,中土将上演一场东方“冰与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