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1)

当人人谈论华为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

任正非不会写《我在华为的日子》

我碰到最有趣的谈论华为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的情形,是在从深圳机场开往我家的出租车上。那个司机得意洋洋地对我说:“你知道华为为什么牛吗?”我说不知道。“那你想想为什么高速路上有一个华为出口?你知道梅观高速有个华为出口吧?”“知道。那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你以为随便一个私人企业就能在高速搞个出口?你听说过华为的老板‘应正飞’吧,人家是……”

到下车时我也没从他嘴里捞出华为为什么那么牛的所以然,我开心地和司机说了再见。有一阵子,我老在不同场合听别人很知情似的谈论华为,每一次我都很开心,我喜欢人人都谈论华为。我喜欢人人胡诌海侃华为,越离奇,我心中越有谱。

我在华为工作十余年,除了见识过一位让我耳目一新的新型企业家之外,别无所获,说起来也惭愧。但是,在离开这家被不少人誉为中国最好的公司之前,我产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愿望:写一本关于华为的书。

华为现在搞得很有名似的,同学、朋友、亲戚、老乡,几乎人人都知道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当他们向我问起华为,我总是说华为很好、老板很厉害,如此等等。辞职后,当我拿出白纸,准备拟一个写作提纲时,我不禁陷入沉思:当人人谈论华为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该谈论些什么?

越是有名、知道的人越多的事情,谈起来就越难。必须挖空心思讲点八卦、奇闻逸事,才能博得一点儿掌声。但这不会是我的方式。

我所知道的对一家赫赫有名的大公司进行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是伟大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他曾经受邀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作了两年研究,完全按他自己的思路去研究,去看他想看的资料,采访他想访谈的人,写他想写的内容。德鲁克根据他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观察、思考所得,出版了一本名叫《公司的概念》的书。这本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书中的观点却完全不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历史上最伟大的经理人阿尔弗雷德·斯隆所接受,虽然正是他让德鲁克随心所欲地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作研究。据说,这书后来长期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遭到排斥、抵制。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陷入绝境,这家现代企业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巨型公司,终于褪尽了最后一丝伟大、传奇的色彩,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让人欷歔不已。德鲁克没有看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这一幕,然而他肯定知道它走到这一步的原因。在他去世前一年回答记者“如果有机会重来,最希望做什么一直没有机会做的事”的问题的时候,这位被尊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老人说:“我本来可以多写几本书,如果写出来,会比我已经写的要好得多。我最好的一部著作本应该是《管理无知》(Managing Ignorance),可惜我一直没有写。”无知与傲慢,正是我们在绝大部分倒下去的企业和企业家身上所看到的共性。

在华为的经历,则让我体会到了另一种更普遍的“无知”:我们头脑中对企业和企业家的了解,几乎全是由误解、误读、偏见、先入为主积累而成的模糊不凿的印象,我们对于真正的企业家所知真的是甚少。因此,自从有了写作关于华为的书的想法后,我就把上学期间买的《公司的概念》从尘封的书柜中取了出来,拂去上面的灰尘—倒不是为了仔仔细细地去重读,而是把它放在案头,以激励、提醒自己好好地写。一不要轻易浪费华为公司诸多宝贵的经验素材,二不要按似乎约定俗成的关于企业和企业家的“常识”去理解企业和企业家。

那时候,我就有一种直觉,认为华为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华为老板任正非的经营之道,值得、足够写出一本管理经典。经过一番思索,我觉得写华为要写成经典有三种现成的可供借鉴的完美方式。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自然是首选的借鉴对象,这是专家作为旁观者对公司进行学术研究的方式。以它为榜样,可以从华为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公司的定义这个角度去写,书名可以定为《中国公司的概念》。这个角度,学术价值大,应该说很值得一写。

第二个可以借鉴的,是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企业管理经典之作,曾在美国商界、企业界乃至一般民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人们为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解而折服。传统企业家甚至对他产生惊恐之感,说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场‘噩梦’。当然,更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实践他的观点,在企业界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受此启发,我不免去想:中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似乎到了一个转折点,因此一场翻天覆地的企业革命,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经济和商界来说,恰似一场及时雨。如果我能够通过分析华为成功的案例,总结出成功高科技企业的八大经验、十大要点,为中国企业树立一个“创新”的标杆形象,确实也是很好的角度。

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汤姆·彼得斯和合作者对当时经营良好的43家美国公司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从中总结出了几条最佳管理实践,书出版后非常受欢迎,是第一本成为畅销书的管理学著作。”从出版的角度看,借鉴这本书应该是不错的,书名可以叫《中国人也追求卓越》,当然为了更显本土化,用《华为为什么牛》也行。只是有一个问题让我稍感不爽:书中所列举的很多所谓优秀公司,包括华裔企业家创办的王安电脑公司,在书出版后没几年就衰败了,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同时网络革命爆发,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完全是另一类型的企业,它们的出现几乎视《追求卓越》为无物,让书中所总结的美国公司成功的经验一下子就显得格外具有讽刺性。汤姆·彼得斯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其后所出版的书中,几乎完全否定了《追求卓越》的观点甚至研究方法,转而提倡激进的具破坏力的管理风格,在语言上也多采用格言警句式的表达。

虽然《追求卓越》一书挑选的代表性企业很多走向了衰败、风光不再,让我借鉴这本书的意愿打了折扣,但仔细想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在全球和美国市场咄咄逼人的态势,几乎令美国企业界对自己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失去了信心,只能看着日本企业在本该属于自己的市场攻城略地、长驱直入而束手无策。《追求卓越》的横空出世,道出了美国企业最优秀代表的管理精髓,原来一点儿也不输于日本企业,让美国企业界和普通大众的信心大增。很快,一进入90年代,美国企业就扭转了颓势,而日本企业反而陷入了泥沼。别的不说,起码《追求卓越》成了“美国企业很有竞争力”的宣言,哪怕只起到了这个作用,《追求卓越》也是功德无量。难道我们中国企业界不也是需要知道我们也有卓越如华为这样的公司吗?

第三种创造经典的方式,是缔造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传奇、在20世纪享有盛名的企业家阿尔弗雷德·斯隆的方式。他采用的是一种自传式写作,书名叫做《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他之所以写这本书,很可能是为了抵消、回击他所不喜欢的德鲁克那本《公司的概念》一书的观念。《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也是管理学名著,其价值和地位,与通用汽车这家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斯隆这位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经理人之一的地位,是相称的。人、书、公司,多么完美的三位一体!是否每一位伟大的企业家,都需要、配得上这样一种三位一体,我不得而知。我只是想当然地以为,关于企业管理的书,这种由企业最高管理者以自传的方式写出来的,很可能是最好的,是最真切、最能揭示企业发展之圭臬的,也是最有卖点和说服力的。如果华为的创始人去写一本类似的自传,如《我在华为的日子》,可以想见,这样一本书真的出现在书店,会有多轰动、多畅销。

用以上三种方式去写华为,不管是史料价值还是实践借鉴意义,应该都是中国企业界所需要的。不过对我来说,首先要排除自传这种方式—从心里讲,我倒是最向往、认可自传性写作,可惜我在华为一无所获,自传不出什么名堂,何况我还不是老板—这种方式的作者只能是任正非。只是—据我推测—写自传对低调的任正非来说,是不可能的(想来这也只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站不住脚的原因,或许只不过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有点了解任正非的人的臆测)。

任正非不写自传,就意味着华为发展的终极秘密将得不到第一手揭示,这有点儿可惜。而且,这也让那种标榜客观性的写作,失去了终极校准。因为任何号称对华为的客观描述都不及任正非自己直陈华为发展过程中的所思所为来得准确、深刻。不过这也提醒了我,应尽量从任正非的角度去写华为,而不是从华为的角度去写华为。

同类推荐
  • 《案例。》系列(第6辑)

    《案例。》系列(第6辑)

    近年来,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他们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在商业中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如果孙宏斌满足于在天津城里当地产大王,如果戴国芳不去长江边建他的大钢厂,如果宋如华专心经营一个软件园,如果顾雏军买进科龙后再不从事其他收购,如果唐万新就只专注于他的“三驾马车”,那么,也许所有的败局都不会发生。
  •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

    本书分别按六大模块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介绍了相关办公室常态与生存技能,这些技巧不仅对HR管理人员有启示作用,对广大求职者更有指导作用。知道公司领导与HR的评分标准,才能准确得分,把握自己的职场图线图。
  • 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

    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

    德鲁克是伟大的天才,贡献卓著,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卓越才能在于他能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质及其对世界管理科学的意义。我很幸运,因为课堂上他是我的良师,课堂外他是我的益友。不论我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人们都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不是真如大家传说的那么聪明?”“他的教诲在当今是不是仍然有效?”对于后两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千真万确”!至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你可以从这个系列丛书之一《德鲁克的十七堂管理课》中获得对他的充分认识。此外,我肯定,他的思想会和中国古代先哲孙子以及当代其他伟大的思想家的很多作品一样,永葆价值并普世有效。不仅如此,德鲁克的研究涉及管理学的方方面面。
  • 最新经纪人中介操作与培训全书

    最新经纪人中介操作与培训全书

    《最新经纪人中介操作与培训全书》介绍经纪人基本知识,涉及经纪公司概况、房屋租赁中介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信息咨询经纪公司、职业介绍中心等内容。全书注重内容的全面,共选择了31个类别的经纪公司,总结了它们在经营管理上的一些技巧性东西,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销售学越简单越实用

    销售学越简单越实用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销售它是一种充满挑战、充满艰辛更蕴含着极大成功的职业,这是一种不靠任何背景、完全依靠个人智慧与才能公平竞争的职业;这是一个不需要金钱,只需要激情和毅力作为资本的行业。本书详细阐述了销售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根据销售的完整流程,对销售准备、开发客户、拜访客户、有效沟通、优势谈判、促成成交、留住客户、处理投诉等销售环节的关键点做了极为细致的指导,让销售人员在掌握基本销售技巧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能力。
热门推荐
  • 妖妻如玉

    妖妻如玉

    第一女修行真人苏玉夺舍重生闫氏如玉,一边着手查清前世死因,另一边兑现承诺保护闫家。本以为自己这辈子要操劳于无尽的工作中,却没想到竟然出了意外——震惊!两辈子的初吻居然被一妖孽夺走了?震惊!妖孽居然要以身相许?啊?你说什么?哦,报恩?要报恩就来乖乖做我的壮丁吧!【本书故事背景纯属虚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怀瑾的故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怀瑾的故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今日中国,有几人堪称“国学大师”?又有哪位国学大师能促成汪辜会谈,牵头修建金温铁路,让世界级管理大师年年前来听课学习?本书反映了南怀瑾传奇的人生及其重大贡献。
  • 婚宠不停:盛先生,晚上见

    婚宠不停:盛先生,晚上见

    买菜回家,柏青发现丈夫竟然和便宜妹妹搞在了一起!离婚?还要净身出户?她被迫签字,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阴谋。为了复仇,她接近腹黑的总裁大人,却被他宠爱得失身又失心……她想逃,某病娇目光危险:“怎么?占完了便宜,就想拍拍屁股走人?”某女身子抖了抖:“怎敢怎敢,盛先生,你想我怎么负责呀?”总裁大人低头一笑,朝她耳边吹了口气:“我们晚,上,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系少女追夫路

    佛系少女追夫路

    作为一个穿越女,谢云意表示,小说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前世的她,以为自己手握主角光环,一心想着在异世成为人生赢家,结果……她被虐成渣……不,是连渣都不剩的那种。重来一次,谢云意表示,她再也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只想与前世对她不离不弃的温柔小厮好好谈场恋爱。结果……她家小厮在哪儿?是被那个腹黑心机男给吃了吗?!
  • 青春以痛吻我

    青春以痛吻我

    彼时,他在满天星辰的夜晚告诉她:青春以痛吻你,要你回报以歌。彼时,他在分别的白桦林里,在她手心写上:我喜欢你。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在美好的年纪里蜕变成蝶,又在残酷的命运里转徙流离。那些生存在回忆里的微小光芒,能支撑起这场泛黄褪色的青春吗?那些在手心里偷偷写下的情话,你还能听得见吗?青春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 撞你一脸桃花开

    撞你一脸桃花开

    被正当红的大明星看上是什么体验?爆炸!我等花痴每天都在做的白日梦!让我飞一会先!夏望星:啥?男神?妹子们……古笑寒的“真相”你们都没见过哇!看上一个四肢发达的呆妹子是什么感觉?元气?很乖很甜很贴心?古笑寒:切!软妹?哥们你也想多了!说不明白打不过,苦啊!傻妞她不开窍啊!
  • 今天三爷给夫人撑腰了吗

    今天三爷给夫人撑腰了吗

    新文【今天大佬又不做人了】已更新,一个大魔王将天才们按在地上摩擦的故事。简介:【现代江湖文,苏爽打脸。腹黑傲娇男主VS隐藏大佬女主。久别重逢,甜掉牙。】自己眼里的司笙:末流摄影师,三流演员,二流漫画家,一流探险家。亲朋眼里的司笙:美若天仙,好吃懒做,一事无成,信仰自由。粉丝眼里的司笙:漫画圈的顶流鬼才;娱乐圈的综艺女王;机关圈的隐世大佬;某大佬宠着惯着的祖宗……起初,全网黑粉:“司笙就是个演技差、蹭热度,凭借姿色靠男人的花瓶!”后来,全网黑粉:“笙天仙我脸疼,求放过。”—凌西泽:“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女人,带着刀光剑影闯入我的生活,又快刀斩乱麻地退出。她是朱砂痣,亦是白月光,所有好的坏的,铭刻的,全都是她。”司笙:“说人话。”凌西泽:“此生非你不可。”—PS:第一卷漫画圈,第二卷娱乐圈,第三卷江湖圈。
  • 西提

    西提

    昨晚上,做了个梦。梦里那难以忘怀的悸动那狗血的情节。一个几年前身名大噪的餐饮会所,一夜之间像是进入了某种空间,所有客房,唯独一间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打开以外。其他的房间不能开。围绕着这个事实,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 六芒星侦查组

    六芒星侦查组

    明月阁是中原赫赫有名的侦查员研究基地。能够成功加入明月阁的人都是各个方面领域颇有造诣的大神级别的人物。阁主萧默然更是极富盛名,他不仅功夫了得,人品卓然,更有一个非人类可以养成的大脑。自幼博览群书的他加上过目不忘的特殊本事,更被人誉为行走的百科全书。萧默然不仅聪慧过人,就连外貌也是非常人可比拟,他拥有一张神仙羡慕、妖魔嫉妒的能让所有女人都为之沉迷的魅惑、性感、妖媚的脸,加上他孤傲、冷冽的性情看上去更让人感觉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明月阁自成立以来就以为民请命、为民伸冤、为民做主,一切以真相还原为目标,终以守得云开见月明为原则,深受老百姓和整个武林的拥戴。哪家有重大的案件,均可前来明月阁请求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