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兮言坐着轮椅,在其他园林瞎逛了一会儿,寻到几朵又大又新的菊花便回到空间准备开始做一份煲仔饭。
用菊花做配菜,将其爆炒。
对于喜欢吃且喜欢做饭的人怎么能少的了各式各样的新鲜食材和齐全的炊具?
古今中外,全套炊具,尽在慕兮言之手,她的手仿若注入了灵魂般,曾做出了一道道侵入灵魂的菜肴,今日也是如此。
她的厨房,厨师专用。
带上围裙和厨师高帽,面前放着的是要用的炊具。
焯 chāo 菊,为了能在菜肴中品出柴火的味道,做出带有田园风的气息。
用最原始的方法生火,最开始光用火点木棍会点不着,所以为了让其更好的燃烧,利用枯枝、枯叶做铺垫,用火点燃,引燃麦秸。
再陆续放入细小的树枝,当小的点燃着起来后,再引燃更粗的树枝,待它着起时,算是火引了起来。
先用燃柴火,也就是说,在化学上燃点较低的柴火,用它去点,点着之后,再用木柴点,之后便会生出灰烬和火炭,它产生的温度会更高些。
而它也可以将比较粗的木头棍、湿柴火点燃,从此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湿柴火怎么点了。
架上锅架,倒入清水。
爆炒菜最要注意的便是正确掌握火候和油温。
多水大火,等待剧烈沸腾。
短暂的一炷香后,沸水烧开。
将被剞 jī花刀浅割了花柄的菊花,放到氽tun烫的水锅中烫了一下。
用看不清的手速,让漏勺迅速把菊花捞出来,让剞的花纹爆绽而开,也使原料加热到半熟,为接下来的炒创造了使菜快速成熟的条件。
炸,将被沸水焯过的菊花过油,丢入八成大火沸油,之后以上述同样的速度捞出菊花。
三个步骤一定要连续操作,一气呵成。
炒,则需要大火热锅,“三旺三热”,是油爆的基本条件。
略做改动,用翻勺的方法来爆炒,掂锅的同时外加翻勺。
翻勺技术划分为小翻勺、大翻勺、晃勺、悬翻勺、助翻勺。
与火挣秒,抢火候。
加快烹调速度,适用于旺火速成的炒、爆等烹调方法,保持菜肴的鲜、嫩、脆等特点。
炒勺置火上,料入炒勺中,因为菊花刚被焯炸过,已经彻底熟透,如果再炒时间长一点,则是瞬间变化,稍有不慎掌握不了时间,失误的代价便是以炒焦的菊花出锅。
焦糊的丧失口感,难以品味,难以入口。
所以,为了让菊花保持口感,翻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使菜肴受热成熟、入味、着色、着芡、造型等达到质量要求的一项技术。
左手执锅铲,右手掂锅耳。
期间,动作十分娴熟,翻动地准确又及时的恰到好处。
技术功底的深浅可只直接影响到菜肴的质量,因此,翻勺对菜品质量至关重要。
掂锅是一门基本功,一道菜的好坏与掂锅的技巧有着莫大的联系。
着芡调味同时进行,制作时必须用小翻勺的技法来完成,使菜肴达到入味均匀,紧汁抱芡,明油亮芡,色泽金红的效果。
爆在加热时油温更高,爆菜操作速度快,外加调味一般都比较轻。
芡汁,爆菜勾芡时,在泼汁入锅的同时一定要快速搅拌和颠翻。
一气呵成的操作特点也要求调味阶段越快越好,对汁调味无疑是最合适的。
油锅爆熟材料之后,锅底的温度大大高于滑炒中滑熟原料之后的温度。
动作一慢就可能导致芡粉结团,包裹不匀。
爆炒的分类可以分为盐(芫)爆、葱爆、油爆三种。
盐爆,在对汁调味中加入香菜末或段,盐爆的菜不勾芡,口感咸鲜爽脆,还带着香菜的香味。
葱爆即加葱,它们的操作关键与油爆相似;油爆也叫蒜爆,是所有烹调技法中操作程序最多,操作时间最短的一种技法。
几次起伏间,爆炒菊花已经出锅。
此为煲仔饭的配菜,另一份配菜则是椒盐牛蛙。
洗净菜锅,待大火降温至中火时。
煸炒,用油加热原料,让其中的水分因受热而挥发掉,原料也因为失去大量水分而发生风味和质地的变化,从而达到浓缩风味的效果。
煸炒而成的菜肴要求色泽金黄,油亮、干香滋润、酥软化渣,菜肴出锅前要无汤汁且味道醇香,这是干煸类菜肴的风味特点。
一般会选择质感鲜嫩或脆嫩的原料,这些原料经过煸炒能去除涩味和腥味,煸炒到刚刚成熟时依然有脆嫩或鲜嫩的口感。
煸炒的操作要领就是火要旺、锅要滑、翻拌动作要迅速。
火力以中火为主,中火能让食材逐步吐水并挥发,而过大的火力则容易让食材粘锅或糊锅。
肉类食材在煸炒过程中要分次烹入料酒,植物性原料则需少量加入料酒,慎重而为。
煸炒成菜需要把食材的水分煸干,成菜所需时间是比较长的,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成菜色泽暗淡无光,不过其主要目的是让食材脱水,出菜之时达到最佳的酥脆质地和金黄色泽。
被洗净过的牛蛙,用刀切成了中小一致的块状,便于加热时水分外渗,容易熟透。
用水清洗一下,沥干水分。
姜丝,葱粒,料酒,盐加入搅拌均匀,腌制了一炷香时间。
牛蛙块和被倒入的蛋清搅匀后,同时大火热锅,入油,起纹路后改中火。
染上蛋清的牛蛙裹上淀粉,为的是让初咬感觉到入口酥脆,咀嚼的同时内里有牛蛙肉本身的脆嫩Q弹。
牛蛙入锅,炸至浅黄色,出锅;全部捞起,待完全冷却后,第二次回锅再炸,牛蛙会更脆嫩,中火炸透,起锅。
随后倒出大部分油,将蒜末,姜末,葱粒,干辣椒粒倒入锅中煸炒,接着倒入牛蛙充分煸炒。
起锅,撒上椒盐粉,充份搅匀。
爆炒菊花·椒盐牛蛙·煲仔饭就这么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