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100000014

第14章 笃 行 (1)

义务与权力

权利,包括所有权、自卫权等,凡是对自己有利的,都属于权利。所有通过尽自己能力能够有益于社会的都属于义务。

一般来说,总是认为两者相互对应,既然尽了某种义务,就可以要求获得某种权利;既然享受了某种权利,就必须尽某种义务。就像买卖关系那样,货物和金钱的价值是相当的。然而社会上总是有例外的情况,如果两者不能兼得,那就势必偏重其中之一。例如杨朱的为我思想,不肯拔一毛以利天下;德国的斯梯纳(Strne)和尼采(Nietsche)等,主张唯我独尊,而认为利他主义是奴隶的道德。这些是偏重权利的学说。墨子的理论,节用而兼爱;孟子说,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这些是偏重义务的学说。现在要比较两者的轻重,从三方面来衡量。

(一)用意识的程度来衡量。低等动物,追求食物,维持生命,已经具备了权利的意识;而互相帮助的行为,则从高等动物才开始出现。昆虫中数蜜蜂和蚂蚁进化得最充分。雄蜂蚁能繁殖但不能工作,繁殖完成后,工蜂和工蚁就杀掉雄蜂蚁,因为它们已经无法继续尽义务了,也就是说不认可它们有什么权利。人刚一出生就会吃奶,稍大些饿了就求取食物,冷了就求取衣服,已经有权利的意识了,然而义务的意识还未出现。等到长大了,开始懂得有对应于权利的义务。且更进一步会有因公忘私、为国舍家的意识。所以权利的意识比较幼稚,而义务的意识比较高尚。

(二)用范围的大小来衡量。无论哪种权利,享受到仅仅是一个人;至于义务,例如振兴实业、推行教育之类的,享受到利益的人可以非常多。所以权利的范围小,而义务的范围广。

(三)用时效的长短来衡量。无论哪种权利,享受的人仅限于其一生。就比如名誉,虽不是不可以认为是权利的一种,然而当本人死后,则名誉即使仍存在,但其所包含的个人权利的性质也不得不随着本人而消失。至于义务,例如大禹治水、雷绥佛开凿苏伊士运河、蒸汽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文学家美术家的著作等,本人虽然死去,但效力却永远存在。这就是说权利的时效短而义务的时效长。

由此来看,权利轻而义务重。况且人类实在是为了义务而生存的。例如人有子女,就是生命的延续,也就像是生命权的一部分。然而除了孝敬赡养父母的传统外,还曾经有过什么权利可言?到了现在,父母已经没有责备子女来孝顺赡养的权利,而抚养子女、教育子女,却是父母不能回避的义务。况且列子讲愚公移山时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虽然是寓言,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之所以有子孙,是因为寿命有限,义务却无穷,因此不得不通过子孙来作为延续生命的方法,而与权利无关。这就是人的生存是为了义务而不是为了权利的证明。

只是人的生存,既然是为了尽义务,那又为什么要有权利呢?这是因为,尽义务的人同时有义务和权利在身上,而借以维持身体使得自己有能力来尽义务的,就是权利。譬如蒸汽机燃烧,没有燃料就不能工作。权利就是人身上的燃料。因此义务是主要的,而权利是辅助的。

义务是主要的,则以多为贵,因此人不能不勤劳。权利是辅助的,就应该适可而止,因此人不能不节俭。至于捐赠所有财产来帮助文化的发展,或者冒生命危险去探索南北极、尝试航空方法,这些都可以说是很好地尽了义务的人。其他像悲观厌世而自杀的,实在是放弃义务的行为,因此伦理学家经常非议这种行为。然而如果此人已经知道自己再没有尽义务的能力,而坐享权利或者反过来用自己特别的疾病和罪恶来贻害社会,那么用自己自由的意志来决定自杀,也有可以原谅的地方了。

独身主义也是这样,与其说是放弃权利,不如说是放弃义务。然而若是有重大的义务,将竭尽毕生精力才能实现,又不愿被家庭拖累,又或者自己觉得身体条件在优生方面有不适合遗传的理由,而决定坚持独身主义的,也有他人不可厚非的道理。

现在我要进一步讲诸君的义务了。听说诸君中有人认为毕业后必须尽教师的义务是痛苦的。然而这个义务,实在是校章规定的。诸君刚入校的时候,已经认可校章了。如果在学校里已经享受了种种权利,却放弃了义务,就像欠债不还一样,会心安吗?毕业以后,当然也有因为结婚而致使家务和校务不能兼顾的人。然而胡彬夏女士不是说过:“女子在社会工作的余暇,还能处理家务事,这是很可贵的。”关键在于善于调度而已。我国家庭的状况非常繁琐,当然有让人应接不暇的难处。然而若能改善组织安排,越来越简化,也不是不能分出时间来服务社会。又或者召集同志,组织成立公共的育儿机构,使其有终身从事教育的机会,也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诸君是否努力。

选自《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蔡元培

谨慎与畏葸

果敢的反义词是胆小怕事;鲁莽的反义词是谨慎。理解了果敢与鲁莽的不同,谨慎与胆小怕事的不同也就不难理解了。现在,我们再用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曾经说过:“谨慎而讲信用。”还说:“多听,将怀疑的部分加以保留,而把知道的部分谨慎地说出来;多看,也将怀疑的方面保留,而了解的部分则谨慎地去做。”由于孔子想推行自己的主张,所以游历了各个诸侯国。他先到了匡地,但被匡人误认为是阳虎,卫兵层层叠叠把他包围起来,而孔子身处其中却淡定地弹琴歌唱。离开匡地之后,他又去了楚国、卫国、宋国,并和学生们在树下学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打算杀死孔子,于是砍倒了大树,孔子无奈离开,然后来到郑国、陈国,最后又来到了蔡国。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共谋一起派兵把孔子困在野外,断了他的粮食供给,导致孔子连续七天不能生火煮饭。即使在被围困期间,孔子照样讲课、唱歌。从围困中逃离之后,他又到了楚国、卫国,最后在鲁哀公的邀请下回到了鲁国。尽管在匡、宋、陈、蔡等地屡遭厄运,但孔子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

他编著《春秋》,把自己的主张亲口传授给弟子们,并认为攻击、嘲讽、赞美、忌讳、抒情、贬损等表达情绪的文字,都不应该出现在书本上。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严谨的学术态度。然而,该写的还是要写,该贬低的还是要贬低。吴、楚两国的君主都自称为王,而孔子在《春秋》中则贬称他们为子。而践土的盟会实际上是晋国国君召见周国天子,《春秋》则避讳称:“天王打猎于河阳。”毫不畏惧。所以说:“谨慎而不遵循礼制,就是畏惧。”这里说的就是谨慎与畏惧的不同。人们都说:“诸葛亮一生做事非常谨慎。”诸葛亮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谨慎之人。他在《出师表》中曾写道:“先帝知道我行事谨慎,所以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于我。”诸葛亮率兵向南征伐,五月渡过沪河,深入荒芜之地;征讨魏国,六出祁山,由于粮草供应不上,他特意分派出一部分兵士开荒种地,以此来供给军用。并不是因为谨慎而害怕征战。只是由于敌军首领司马懿一方面在蜀国东部凭借险要地势派兵固守,另一方面又在卤城前面登山扎营不肯交战,结果导致蜀国军队没有战机;这就是贾诩、魏平所说的,见到蜀国军队就如同见到老虎一样害怕。

然而,危险的事情到处都有。比如进行电学试验,就会有爆炸烧伤的可能性;操作机械,就有被压碾、绞伤的危险。坐车的时候或许会遭遇翻车;坐船的时候或许会遇到风浪;救火就有可能被烧伤,护理传染病人就有可能被传染。做任何事情如果怕这怕那,那和木偶还有什么区别?重要的是,了解事情的规律,提前做好防范。孟子说:“懂得天理的人,就不会站在高高的石墙之下。”汉代的谚语也说:“看到前面有车翻倒了,后面的车就要小心。”这就是谨慎的道理,而不是那些胆小怕事之人推脱的借口。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方正与拘泥

孟子说:“一个人首先要有不能做的事,然后才会有应该做的事。”大致意思是说,假如凡事都去做,那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准则,那这个人的行为是完全受外界的诱惑或者逼迫才有的。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站稳脚跟,也不能成大器的。因此孟子说:“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他还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屈服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说,不管外部环境怎么样,决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孔子说:“不合礼仪的东西不看,不合礼仪的传言不听,不合礼仪的话语不说,不合礼仪的事情不做。”这是说,看、听、说、做等行为,都要合乎礼仪道德规范。这些道理都是讲的“做人要正直”。

南朝梁人明山宾,家里一度非常贫困,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把自己平时所骑的牛卖掉。交易完成拿到钱,明山宾告诉买主说:“这头牛以前得过漏蹄病,中间治疗过很长时间,但是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所以我必须告诉你。”买主听完之后,赶紧把牛退给了明山宾,钱也要回去了。在唐朝史官吴兢与刘子玄共同完成的武则天实录中,记录了张昌宗引诱张说诬陷魏元忠的事情。张说被封为宰相后,偶然一次机会读到这段记载,心里当然特别不高兴,他假装不知道这些是吴兢写的,于是很自然地对吴兢说:“刘子玄记载的关于魏元忠的事情大部分与事实不符,这该怎么办?”吴兢说:“刘子玄已经去世了,不能让他死后还受到诬陷。那段记载都是我写的,之前的草稿还在。”后来,有好几次张说私下请求吴兢改写。吴兢都拒绝了,他说:“如果按照你的请求修改了,那还怎么称为实录呢?”最终这段史实还是保持了原来的内容,没做任何动改。一个是宁可失去利益也不欺骗别人,一个是既不诬陷朋友,又不惧怕权势。这些都是正直不屈的例子。

但是,如果过于正派,就会显得刻板不懂变通。南朝梁代的刘进,他哥哥刘献经常隔着院墙呼唤刘进,而刘进每次都要系好衣带、穿好鞋帽才去见一墙之隔的哥哥。三国时吴国的顾恺,有一次得了一场重病,妻子听说后过来看望他,顾恺让侍从把他扶起来,穿戴好衣帽,才去和妻子说话并催促她赶快回去。虽然这些行为都是出于礼貌和尊敬,但兄弟夫妻之间如果还讲究这些繁文缛节未免有些过了。父亲教导儿子,儿子遵从父亲的教诲,这是对的。而《孝经》上说:“如果有一个敢于向自己提出不同意见的儿子,那么父亲就不会犯错。”孔子也说:“接受小的惩罚,逃避大的惩罚,这是为了避免父亲因过度惩罚儿子而犯错。”所以,服从命令也不能死板地遵照教条做事。

官员们要遵纪守法,这是正确的。而西汉时期的汲黯有一次路过河南,看到当地有一万多户贫苦的农民遭受了旱涝灾害,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手持符节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之后再请求皇帝治自己假传圣旨的罪。汉武帝认为他做得很好,于是赦免了他。宋朝的程师孟是负责夔路律法执行的官员。当时那里没有预备救济灾荒的粮食,于是程师孟建议立即修建粮库储备粮食。遇到灾荒,便开仓救济灾民,粮食不够的时候,他就假传圣旨开放其他地方的粮仓。圣旨未到便私自放粮,这可是大罪,办事的官吏都非常害怕,劝阻程师孟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程师孟则说:“如果非要等着圣旨到了再放粮,恐怕到时候灾民早就饿死了。”于是命人打开了粮仓。这应该算得上是不死守教条、善于变通的典范了。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循理与畏威

人,从一生下来就具备爱己与爱人的心,因此会做出利己和利人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或者只对他人有利而对自己不利的行为,都是善行。而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的行为,都是恶行。这种观点是古今中外都认同的。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高谈阔论的时期,通过辩驳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而这些玄妙的思想又都是阐发和辩论老子、庄子和列子的玄学思想为主。本书通过白话故事的方式介绍魏晋时期的名家学说,其中有崇尚有的,也有崇尚无的还有主张非无非有的,亦有辩论名和心、言与意的,等等。是一本关于魏晋玄学的通俗读物。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王爷,我们不约

    王爷,我们不约

    这年头穿越就穿越吧,为何就穿越到一个男的身上。男的就男的吧,为何这个男的还是太监!太监就太监,为何那个英明神武,英俊潇洒的王爷整天对她太监的身体图谋不轨?咦?太监还是个女儿身?“相公,娘子我帮你坐上皇位,你有什么好处给我的?”她两眼发光,已经想到一堆金山的存在了。“让你日日笙歌,呻吟不断。”某王爷色咪咪的说。慕景景一巴掌拍了过去,“呸!你个色胚!”他家王妃有三好,贪财,刁蛮,易扑倒……她家王爷有三好,持久,耐用,易扑倒……看她21世纪绝世神偷穿越到洛朝是怎样混的风生水起。斗小三,斗太后,斗皇上,斗尽后宫佳丽三千,与王爷成为“基情”四射的古代cp……【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林我禅师语录

    林我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错嫁豪门之离婚请签字

    错嫁豪门之离婚请签字

    安宁曾发誓此生不入豪门,谁料在相亲宴上遇见端着“正经”帽子的腹黑男子——程易樊。从此,那个男人在她的视线里无孔不现,温柔备至,在她以为对方只是一名普通健身教练而倾心暗嫁时,他却摇身一变,成为S市上流名媛最炙手可热的丈夫人选。他说:安宁,既然我选择了你,就会一辈子对你好!在爱情的手铐里,她无处可逃,最终选择套上婚戒。但是结婚宴上,站在角落里的那道顷长落寞身影却让她毛骨悚然,他竟然是——安宁是娇羞的温婉的,但在爱情的婚姻里,她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软弱。如果程易樊是一头披着“耿直”外套的腹黑狼,那么她就是一只披着“乖乖女”糖衣的闷骚兔子——这是一个腹黑男和闷骚女的极品宠文!
  • LOL之神级教练

    LOL之神级教练

    电竞尽头谁为峰,一遇阳神梦成空。Ps:1.这是一个穿越者吊打一切对手成为神级教练的故事。2.这是一部LOL架空异界妄想文,非游戏爱好者不影响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抚按宣誓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抚按宣誓本)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2018年3月将迎来第五次修订。我社以大开本、大字、精装的形式出版。是公务员宪法宣誓用书。
  • 神话版明末

    神话版明末

    哪有一边当臣民一边修仙逍遥的道理?不打个稀巴烂,怎好意思自诩超脱?
  •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