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2500000009

第9章 学与道

永乐二年大朝会,百官同贺。

大朝会上,朱棣明旨制文,册封朱高炽为太子,同时册封年仅七岁的朱瞻基为皇太孙。

与此同时,册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地云南。册封朱高燧为赵王,封地北平。

朱高煦道:“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国,朱棣也不忍逼他,任由他滞留金陵。

春暖花开之际,朱棣率大军和大半大臣随巡北平,留太子朱高炽监国。

朱瞻基也随驾前往北方,不过一路上还是继续陪伴徐皇后。

在北平,赵王朱高燧就藩,朱高煦极力请求与儿子朱瞻壑返回应天,得朱棣许可。

他回到应天之后,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的支持下,获得了天策卫为汉王护卫,并常以唐太宗自比。

这也代表了他正式开启了夺储之路。

不过朱瞻基一直冷眼旁观,并没有直接插手,甚至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他面前吃亏,还有一些高兴。

朱高煦不过就是一块磨刀石,在原本的历史中都没有泛起浪花,现在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他更不可能了。

暂且先让他蹦腾几年,只要自己荣宠不衰,他没有半点机会。

秋季回到应天,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郑和如今是内宫监大太监,在如今整个太监体系里,他的地位还要高于司礼监大太监狗儿王彦。

司礼监之所以在后来超越了内宫监,一方面是因为掌握了皇帝大印,更主要的就是因为郑和下西洋,所以把统管所有太监的权力让给了司礼监。

在此之后,司礼监才成为了权力最大的部门,还管理其他所有太监。

郑和现在的全部精力已经都放在了第一次下西洋上,长期驻守苏州刘家河。

下西洋的几百艘船,两万多人,还要从各地采购各种物资,都在那里集中,他忙的根本没有时间回应天。

朱瞻基一直留意着郑和的行踪,一直到永乐二年的年底,才终于等到了郑和返回应天。

不过,还没有等他见到郑和,他又多了一个老师。

自永乐元年五月,他的身边多了两个道家老师,佛教就一直在寻找机会接近朱瞻基。

但是从明朝建国,朱元璋就一直在打压佛教。

他虽然当过和尚,但是正因为当过和尚,所以他更清楚佛教对民间的危害。

元朝以佛教为国教,导致了民间佛教兴起,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一座大寺庙。

这些佛教徒不事生产,还占据了大量的良田,更不缴纳税赋。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大批的教徒在各地坑蒙拐骗,强行纳捐,作恶多端,导致民不聊生。

在元末,全国除了那些大贵族,最有钱的就是寺庙的和尚们。

大贵族才有几个,而全国到处都是寺庙,由此可见和尚比那些蒙古贵族造的孽更大。

从朱元璋打压佛教,一直到朱棣上台,清剿的力度才稍微松懈了一点,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人就是朱棣身边最信任的道衍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策划了朱棣夺嫡的靖难之役,号称靖难大功第一人。朱棣登基之后,就被封为僧录司左善世。

朱高炽年初被封为太子,他又被加封太子少师。

虽然他极少出现在朝堂,平时客居鸡笼山积善寺,但是朱棣对他信任有加,让他在朝堂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任何大臣。

就连朱棣平日见他,也以官职称呼他少师,礼敬有加。

因为喜穿黑色僧袍,他也被民间称之为黑衣宰相。

自胡惟庸之后,明朝取消丞相一职,他能被戏称宰相,也由此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深知佛家俗世势力对民间的危害,所以从不干涉朝廷对佛教恶势力的清剿。

同时,他也同样痴迷于精深的佛法,在他看来,佛学与佛教不能混为一谈。

但是,太孙亲近道士,疏离和尚,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朱瞻基与两位道士相处的越来越紧密的时候,他也提出了为太孙师。

朱棣当然不会拒绝他的好意,所以在朱瞻基还不知道的时候,就又多了一个老师。

如今,他学文有解缙和胡广两位内阁,学武有玄真和一清子两位道士,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黑衣宰相当老师。

不过,姚广孝却不知道,朱瞻基年纪虽然小,却有一个成熟的灵魂。

他学儒不是信儒,学武不是信道,至于佛,对他来说更不会信。

实际上,在蒙元以后,明朝初期,儒释道三教在中华大地就已经开始了合一的进程。

三教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基本教义,大部分入世之学,都是差不多的。

佛教在东汉传入后首先被附于道家黄老之学,魏晋时代则依附于玄学。南北朝时期佛教才逐步独立,至隋唐方高度发展并形成各种宗派。

如今蒙元失鼎,佛教失去了最大的根基,最近几十年,就又加快了与儒道的合流。

三方之间互有竞争,却又互为依托,共同与皇权争夺世俗权力之外的信仰权。

朱瞻基对姚广孝还是比较好奇的,对多了这样一个老师也无所谓,谁要是想要指望能靠自己的能力影响到自己的心态,那就太天真了。

在现代社会,周游就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形成了自己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包括价值观。

宗教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想要依靠那些虚无缥缈的教义来征服他,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他对姚广孝好奇,只是因为他足智多谋的大名。要是想跟他讲佛法,还是有多远滚多远吧!

玄真和一清子对姚广孝却如临大敌。人的名树的影,他们不过是民间奇人,跟姚广孝这个一国国师级别的人,差的还有点远。

初次见面,就是在朱瞻基学武的文渊阁偏殿,形如病虎的姚广孝一出现,并没有让朱瞻基失望。

他虽然不通武学,却给玄真和一清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互见礼之后,朱瞻基开门见山地说道:“少师学究天人,足智多谋,交游广阔,淡泊名利。皇祖父和父亲也常跟我提起你,如今有机会跟少师学习,实乃瞻基之幸。”

姚广孝已经快七十岁了,在这个时代,属于是高寿。坐在朱瞻基的侧手边,他不动如钟,稽首说道:“一些虚名不足挂齿,今日见到太孙殿下,方知外界传言不虚,实乃明主之相。”

“皇祖父岁正壮年,父王殿下正值韶华,我不过稚龄童子,还请少师勿言外界之传。”

朱瞻基知道自己才七岁,跟他不能谈的太深刻,否则就会暴露自己年岁与经验不符的事实。但是有些话不直接说明白,以后耳边会多一个苍蝇,所以不得不说。

不等姚广孝回话,他又说道:“我跟解侍读,他们学文不学儒,跟一清子道长,玄真道长学武不学道,不知少师何以教我?”

姚广孝深深地看了才七岁的朱瞻基一眼,心中大为震撼。他有一副与皇上几乎一样的相貌,虽然称不上英俊,但是龙形虎相,气势逼人。

年仅七岁,就已经能跟大人侃侃而谈,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

他不能理解,一个长于深宫的孩子,如何能有这样一副气势。也难怪皇上对他喜爱到骨子里,毫不犹豫将朱高炽封为太子,这都是托了这个太孙的福啊!

学文不学儒,学武不学道,文武双全了,他还能教太孙一些什么?

而且,太孙的话里也直接点明了,文与儒,武与道,不能混为一谈。

一清子和玄真看着姚广孝哑然,忍不住露出了看热闹的心态。他们两个虽然教了太孙一年半了,太孙对他们也很亲密,但是仅限于武学交流,从来不听他们讲道。

老和尚想以佛法点化太孙,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姚广孝收起了轻视的心态,再一次试探问道:“武与道不能混为一谈我能理解,不知道文与儒之间,太孙认为有何区别?”

“我听解侍读他们讲过,仓颉造字之前,华夏文明就因为族群的群居,形成了特有的中原文化。所以在我看来,文比儒要早的多。而且,道家历史与华夏文明的渊源,都比儒家文化要早的多。孔子不是还曾经师从老子吗?”

“那以太孙看来,何为文化?何为文?何为儒?何为道?”

“解侍读曾经讲过一些,我也偶有所想。在我看来,文化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区人类的生活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另一方面,则是人类精神活动范围的统称,包括了信仰,思想等人类超出动物境界的思考。”

姚广孝双目圆睁,瞪大了眼睛看着朱瞻基,又问道:“那何为文?何为儒?何为道?”

“文是广泛的知识并将之活学活用与根植内心的修养,这个里面包括了多种途径。不论儒,还是道,还是佛,都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已,只是如今这三家独大,打压其他学派,造成了人们的学习过程,往往只能通过这几种渠道。”

姚广孝如丧考妣,问道:“那太孙何以对待?”

朱瞻基这个时候当然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笑道:“我生于皇家,权掌天下,任何方法,任何途径我都需了解。但,却不会让自己被限制在哪一种方法里面。”

姚广孝起身行了一个长揖说道:“太孙大才,道衍无可以教,愿以青蝇之末附骥千里。”

(今天开始双更,求推荐票,评价票)

同类推荐
  • 民粹主义大爆炸

    民粹主义大爆炸

    混圈层,读政治基本盘, 想了解特朗普的总统升迁韬略? 请看《纽时》《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相中的预言神书。 在人性、资本、权力的三国演义, 要从边缘到中心, 重要的不只实力,更在游戏规则。 玩转规则,看懂政治,改变就这么简单。 在政治上,民粹主义更多指的是借助“平民”的手腕与方法,政论家们经常将“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分立看待。19世纪以来,“民粹主义”始终没有一个单纯的定义,很少有政治家将自己描述为“民粹主义者”。在政治话语中,“民粹主义”经常用来形容他人的政治策略。 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19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民粹主义运动,民粹主义的潮流如何能一次次在大西洋两岸重演,2008年的经济衰退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关键性的角色,以及如何看待特朗普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面对民粹主义的后果,国际政治体系刚刚开始一次漫长的适应和调整——对于希望了解这一变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 三国乱世佳人

    三国乱世佳人

    我不想改变世界,我只想保护你。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穿越者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
  •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套装共3册)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套装共3册)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 隋末暴徒

    隋末暴徒

    重生隋末,成为与李世民同日出生的李氏旁支庶子。平淡的生活里,李元恺首先想到的是抱大腿,毕竟是我李二陛下!可后来发现,李阀先是害了咱爹,又拿咱不当人!忍不了,也不能忍!谁叫咱能单挑李元霸呢?实力不允许呀!既然与李二天生犯冲,那就拜拜嘞李阀,咱不伺候喽!天下大乱,一朝繁华烟云散,旌旗招招,铁甲洪流卷长空!再回首,依然盛唐锦绣!(新书—新唐小相公已发,欢迎来踩!~)
  • 唐绍

    唐绍

    所有人都觉得大唐国祚将尽。当年那个军威扬于四海,教化宣于万邦,皇帝被称作天可汗的帝国。如今却向着黑暗一路狂奔。有人说这是天数。而一个闯入这乱世的灵魂却偏不信这天数。一个个割据的强藩,一个个自立的反王。李存绍决定要翦除逆臣,荡清寰宇,再造一个大唐盛世!(书友群:672194685)
热门推荐
  • 血薇

    血薇

    荒原上的冬雪,稀薄又苍茫。如同那些深深浅浅的爱情。在血雨腥风的疯狂岁月,手持血薇夕影的人中龙凤,征战武林,所向披靡。曲折的命运令他们笃信残忍冷酷的江湖生存之道。他们可以让各路豪强俯首称臣,却无法阻止内心的爱恨与猜忌不断膨胀。或许,只有刀兵相见后一同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刻,他们才肯放下心中的戒备。这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已如渐渐消逝的体温一般,一去不返。
  • 表姐夫的人鬼情

    表姐夫的人鬼情

    在雪城边的地包小市这个俗称“偏脸子”的烂巴地儿,出了我表姐这么个貌似天仙的美人。“偏脸子”地包小市,常有流动小商小贩摆摊撂地儿,游手好闲的混混成帮结伙的勾搭连环,惹事生非的痞子小流氓一抓一大把。他们的看家本事就是招猫逗狗、蹭吃混喝、抢东西、截姑娘,说打就捞,玩命!这些个地痞流氓臭无赖浪荡鬼谁也不敢招惹我表姐。
  • 无敌仙帝纵横都市

    无敌仙帝纵横都市

    仙界十大仙帝之首的‘问天仙帝,楚萧’因触怒神的旨意,被自称‘神的使者’废修为,剔仙骨,剥仙皮,断仙筋,毁仙躯,炼仙魂,贬入凡尘!阴差阳错之下,楚萧转世在地球,意外觉醒仙人记忆!在这个末武的地球,且看楚萧如何以仙人之姿,横扫一切,重临巅峰,杀上九重天,再证仙威!
  • 谎言女孩2

    谎言女孩2

    谎言女孩系列之二。说谎在人们生活中是一件时常发生的事情,有时是为了给自己描绘更美好的愿景,有时则是为了取悦身边的人。史蒂芙·道森就是其中典型。谎言常常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之后又为了圆谎疲于应付。十六岁女孩的幽默成长故事,第一人称讲述撒谎并承担后果的真实感受。
  • 狼王宠上天:绝世狂妃,燃爆了

    狼王宠上天:绝世狂妃,燃爆了

    美妙的人生法则:作天作地作男主!某爷的宠妻信条:做地做天做女主!横批:来啊,互相伤害啊!……重生一世,妙爷左手紫玉剑,右手狼崽子,升级打怪练军团。论世间沉浮,登上巅峰的强权之路,谁敢与争?
  • 北斗星门之这个战神有点坑

    北斗星门之这个战神有点坑

    前世,高级白领唐子星,年过四十却依然奔走在各个相亲中,不幸遭遇感情骗子,莫名挂上一顶小三的帽子,还悲催的被人意外推下了楼惨死。今世,唐子星重回花季年纪,获得异能,读书考试难不倒她,赚钱技能也不在话下,拳脚功夫练出来,只想找个居家好男人陪她潇洒过一生,以弥补前世的遗憾。可是重生后的唐子星本一心想在这辈子找个好老公,运气好的她这一世碰到的都是未来的大亨,都是前世想都没有想过的人物,资源有了,但是没有心动感觉怎么办?没心动的感觉先做朋友帮忙一起赚个钱也不错。他,华君翔,华氏总裁,平时少言寡语,见人总是一副扑克脸,20岁就在M国拿到了工商管理的博士学位,并在M国白手起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25岁回国接手家族企业。当性格开朗随意,偶尔有点小坏的唐子星因为一个小误会相识不苟言笑的华君翔想占他一个便宜――没占到!(打他助理一顿解解气)当唐子星可以在任何人身上使用能力,却唯独在华君翔身上吃蹩――无效!(为什么?)华君翔身上到底有何秘密??本文一对一,剧情轻松幽默,女主一路成长的爽文
  • 重生八零之盛世枭宠

    重生八零之盛世枭宠

    前世,自以为是的柳云姝不识人心险恶,亲歹人远至亲,连累父兄惨死,继母病亡,被渣男贱女陷害受尽凌虐暴打昏迷数年。弥留之际,白莲花堂姐字字珠玑。她命中注定生来就是别人续命的祭品?她当年决绝狠厉的退亲,揭开的是惊天阴谋的序幕?拨开层层迷雾,害她家破人亡凄苦一生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她谜一样的身世?形似枯槁心如死灰的柳云姝血泪盈襟。她何其不幸!愚蠢,眼瞎,还心盲,作天作地还作死,终究负了他一世深情!她又何其有幸!命运眷顾她重生一世。浴火凤凰,涅槃而来。前世的债,她今生讨!黑心的姑姑,伪善的婶子,偏心的奶奶,渣男贱女,一个都甭想跑!总之:这是一个打脸虐渣斗极品,发家致富奔小康,霸道硬汉极致枭宠的年代文。
  • 校园重生之双蔓生宠

    校园重生之双蔓生宠

    当南宫琉璃身负妹妹南宫清染的背叛以及皇上对腹中胎儿的剖腹之后,她的心已经死了。变成了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和要完成南宫家族使命的女子
  • 修道外史

    修道外史

    历史,乃浑然天成之故事,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文学作品。一朝兴起,一朝衰亡,古今多少事,深植于人民心中,供一代代传唱,令后人考究。其多由成功者书写,故有名垂青史者必有被遗忘于历史长河者,此类人,非特殊原因即无名且默默无闻,而今朝兴盛,所流过鲜血,所埋藏忠骨几何哉?谨以此书,歌颂伟大中华人民,纪念革命志士,愿我国长治久安,民族生生不息。
  • 中华营养百味:中老年营养菜

    中华营养百味:中老年营养菜

    《中老年营养菜》针对中老年人的饮食需要,图文并茂,做法简单易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每种蔬菜所含的营养价值、保健知识和历史知识,中老年人健康最需要。让您做菜学知识,享受从内而外的健康。全面提供健康营养配菜方案、饮食宜忌等,丰富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