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2600000122

第122章 1631年之惊天巨变

尚可喜忙道:陛下明鉴,末将反复劝说文将军,怎奈将军不从,末将只得跟随,以全忠义。孙可望也道:陛下,参军确实劝说文将军,末将亦在场。

崇祯听罢,忙离了座,下了阶,亲自为尚可喜松绑道:朕错怪参军,险些冤枉了良将。尚可喜忙道:末将不敢。崇祯便道:既然文祥殉国,便令尚可喜为辎重镇镇门,令孙可望为辎重镇参军。

两人忙跪谢了崇祯,崇祯又问:刘文秀可在?从后边闪出一小将,正是在战场上挡下德格类,救了崇祯的那人,刘文秀跪拜道:小臣在。崇祯便忙扶起刘文秀道:朕亏得将军,即日起便在朕身边以为护卫,如何?刘文秀大喜过望,忙道:小臣敢不从命!

崇祯又令三军在四平修整,派陈子龙作为天使,犒劳大军,又论功行赏,三军上下无不感恩戴德。又命将德格类推出辕门斩首,派人提德格类首级回京,进献太庙。

当天夜里,崇祯又召集众将商议,崇祯便道:如今四平已下,接下来如何行事?卢象升如今如何?刘世玉又如何?陈子龙便道:卢将军主力已攻下辽中,海州、营口以西尽皆收服,目前在辽阳与皇太极对峙,刘将军那边似乎不很顺利,抚顺关一时之间难以攻克,多尔衮部也有异动,据探子来报,有一队人马从建州西行至马儿墩寨,逼近萨尔浒。

崇祯便道:立刻行文内阁,立刻选派官员接管收复领土,安抚百姓,另外在给吴三桂下旨,速派戍卫军接管四平,只是抚顺关难下,恐怕还是隐患,不知诸将有何妙策?

陈子龙道:陛下,多尔衮虽然遣兵西行,但是还是在坐山观虎斗,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参战的,抚顺关乃兵家必争之地,可先令刘将军在保存实力的前提下从长计议为是。

崇祯才点点头,陈子龙道:现在我军有两条路线,要么向东打辽源,要么向南打辽海。戚昌国道:我以为应当南下辽海,目前辽源是被多尔衮派占据,倘若因此激怒多尔衮,恐怕对我军不利。

崇祯道:朕亦认为如此,目前辽海守将是何人?戚昌国道:启禀陛下,乃是岳托。崇祯道:可是代善之子?戚昌国道:正是此人,岳托此人不但有将帅之才,也颇有政治眼光和大局意识,当年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全都手握重兵,势均力敌,就是岳托从大局着想,与萨哈璘一起劝说代善支持了皇太极,这才迅速解决了当时的权力接续问题,只怕跟德格类比起来,岳托更难对付。

陈子龙接着说:而且代善对多尔衮有大恩,只怕一旦岳托有难,多尔衮难保不来相救,倘若两线作战,只怕不利。崇祯道:倘若如此,那岂不是辽海没法打了?一时间,大家陷入了沉默,最后崇祯道:即便有如此多的困难,也要奋力向前,待吴三桂的戍卫军到了,大军就立刻开拔南下,先下清阳堡、昌图再说。

过了几日,吴三桂派来的戍卫军到了四平,崇祯便率领京营离了四平,清阳堡和昌图守军几乎没有反抗,便纷纷弃城南逃,大军驻守在昌图,戚昌国道:陛下,昌图乃是咽喉要地,务必分兵坚守才是。陈子龙道:万万不可,战场上分兵乃是兵家大忌,元帅从军多年,如何不知?

戚昌国道:事从权益也,切不可纸上谈兵,倘若多尔衮自辽源发兵,占了昌图,断我军后路,岳托又从辽海攻我,如之奈何?昌图务必要守住!崇祯道:元帅且说。戚昌国道:陛下,末将以为应当暂时屯驻昌图,派兵扫荡牛家庄、永宁堡和长岭等地,打通与东蒙的通道,再派吴提督遣一支精锐坚守昌图,倘若有变,昌图若能坚守,便坚守之,一旦不能坚守,我军也可从长岭退回东蒙,不至于有危险。崇祯沉默半响道:倘若如此,那之前铲灭鞑子的计划岂不是就完了?戚昌国道:所谓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在等下次,还有机会的。

崇祯叹口气道:看来只有如此了。然后又对陈子龙说:立刻给吴三桂下旨,速遣精锐来昌图。然后又对戚昌国说:便依元帅所言,暂时屯驻昌图,派兵往西打通永宁堡、长岭一线。

崇祯这边暂且在昌图屯驻了下来,且说杨嗣昌自领了圣命,便率军在山海关驻守,又令长城各关隘严加防范,随着得胜的战报连连传来,杨嗣昌不由得心中大喜,尤其是德格类的首级传到山海关时,杨嗣昌还专门请旨将德格类首级遍传各关隘,以激励守关各将。

三月二十一日,杨嗣昌照例在总兵府处理公务,突然,有亲军来报道:禀报督军,有个叫彭万里的,自称是锦衣卫百户,说有紧急军情禀报。杨嗣昌皱皱眉头道:锦衣卫?我素与锦衣卫无瓜葛,再说了,他们能有什么军情,将他好生安置,就说我身体不便,不能见客。

亲军便下去传令,过了一会儿,只听外边有人嚷嚷道:督军若不见我,我便只有一死!杨嗣昌心道:虽然一个小小百户,无足轻重,但是锦衣卫毕竟是天子身边的人,若真在我这里死了,只怕心怀叵测之人会借题发挥,见见又有何妨?

想到这里,杨嗣昌便说:让他进来吧。不一会儿,亲军带着一个灰头土脸的彭万里进来了,杨嗣昌一手拿着公文,一边用斜眼瞄他一眼道:听说你有紧急军情?彭万里道:正是!请督军屏退左右。亲军们颇有些不忿,正要发作,杨嗣昌挥挥手,让他们退下,彭万里才噗通一声跪下道:督军大人,鞑子大军占了明水塘,正往山海关杀来!望督军大人快做准备!

杨嗣昌惊的公文散落一地,忙站起来道:此话当真!彭万里急的快要哭了道:千真万确,如今明水潭被占,我冒死才逃出来想督军送信。杨嗣昌还是犹豫不决,彭万里又道:陛下亲征前,曾路过明水塘,对小臣多有抚慰,小臣万幸得见天颜,愿以死报答。

杨嗣昌这才有些信了,他一边来回踱步一边问:鞑子大军有多少人?何人带队?彭万里道:数不胜数,约莫有几万人吧,谁带队亦不得知,他们从北边嫩科尔沁一路急行军过来。

杨嗣昌心道:该死,早知就该把科尔沁全族灭了,否则何有此患?不过此时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忙道:来人!亲军进来后,杨嗣昌道:速派人出关打探,去明水塘打探,有敌情速速来报!亲军正要走,杨嗣昌又道:慢!在派人往沿城各关隘去,令各军提高警惕,若有鞑子犯边,只须坚守,不得出战,速速飞鸽来报!

亲军虽然一脸不可思议,但是还是忙下去传令了,杨嗣昌坐立不安,总觉得右眼皮子直跳,仿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过了半响,亲军来报道:报,报督军,有一支大军穿我明军服饰而来,离关不过四十里。杨嗣昌道:是谁的部队?亲军道:派人去问,说是卢将军部下,负责押送战利品,请求开关放行。

彭万里忙道:督军!此必定是鞑子所扮!明水塘就是这般落入敌手,鞑子入了明水塘,几乎杀光烧光,不留活口,若督军不信,速派人去明水塘打探便知!杨嗣昌便道:令他们不得继续向前,原地修整!亲军下去传令了。

杨嗣昌心乱如麻,有一亲军突然道:督军大人,只怕此是疑兵之计,京师或有危险!杨嗣昌看去,此人不是别人,乃是袁崇焕的继子袁兆基,袁崇焕无后,虽然崇祯斩了袁崇焕,但是还是感念其功劳,不想让其绝后,便将其兄之子过继给了袁崇焕,还让他跟随杨嗣昌在军中,便是此人了。

杨嗣昌忙道:兆基何有此言?袁兆基道:督军,倘若真是卢将军部下,为何不提前来关上通报?而是要如此潜行?再说了,明水潭被灭这么大的事,想要查清也不过一两日的事,为何鞑子还敢如此?末将以为此必定是一支疑兵,而真正的主力或许目的就是想要度过长城,偷袭京师!

杨嗣昌忙道:那依兆基看,鞑子若想过关,当从何处?袁兆基道:必走喜峰口!杨嗣昌想了想,便忙道:兆基,你立刻拿着我的手信,亲自传令各关,务必坚守,不得随意出战。袁兆基忙拿着督军手信去了,杨嗣昌想了片刻又道:来人!一个亲军过来,杨嗣昌拿起纸笔写了几行字,然后叠起来放进信封交给亲军道:速去察哈尔交给孙提督,让他速派军来山海关剿贼!

一一吩咐下去后,杨嗣昌才松了一口气,刚想喝杯茶,忽然亲军来报道:督军,喜峰口守军飞鸽急报!杨嗣昌哆哆嗦嗦拆开急报,顿时跌坐在椅子上,彭万里捡起急报,上边写道:关破!彭万里正要说话,杨嗣昌突然放声大哭道:我命休矣!陛下将京畿交付与我,竟然犯此大错,我命休矣!说着爬起来就要去摘墙上的宝剑自刎,彭万里忙拦住道:督军何以至此!如今鞑子偷袭京师,深入腹地,必是想要速战速决,京畿之地,全赖督军,督军何以弃京畿百姓于不顾,弃朝廷于不顾,弃陛下重托与不顾哉!

杨嗣昌这才缓过神来道:如今我心神已乱,如之奈何?彭万里道:应当即刻传令蓟州、营州、兴州、通州各地戍卫军,务必层层设防,拖延鞑子进军速度,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在速派人至天津调兵北上,协防京师,督军在提军自山海关追击鞑子,鞑子必败,京师可保无虞。

杨嗣昌道:那山海关怎么办?彭万里道:倘若督军不弃,小臣愿留在山海关,等孙提督大军到来。杨嗣昌没有多说,只是朝彭万里一拱手,然后便叫了亲军出总兵府去了。

再说偷袭京师这支鞑子兵原来竟是二贝勒阿敏和皇太极长子豪格率领,皇太极自得了桑阿尔赛密报后,便派了两人领了三万大军偷袭京师,皇太极还不放心,怕二人智谋不够,又派了范文程跟随,这才借道嫩科尔沁,又听了范文程的计谋,换了明军战服,只说是卢将军部下,骗过喜峰口守将进了关,又防火烧了关隘,不做停留一路杀向京师而来!

同类推荐
  • 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以平等之名》是系列课程的第一种,作者用说故事者的口吻,轻松解读托克维尔在美国考察民主,最后撰写《论美国的民主》的前后过程,并认真地带领读者,走入文本的世界,深入讲述清教徒精神如何塑造美国民主,美国的公民自由又如何与法国的天然自由不同,更重要的是,杨照叙述托克维尔如何列举事例,分析美国的平等精神和议会传统,并告诫法国人应怎样学习美国的民主时,读者也能反思自身如何参与公共事务,这才是公民课的意义。
  •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一一秦,到威名远播的大汉,三分天下的三国,风度翩翩的魏晋,名扬天下的唐宋,软弱无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 纵观中华五千年,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那些影响历史演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历史长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轨迹。
  • 十国行周

    十国行周

    五代十国——当郭信回到这个乱世,赵匡胤还是老爹手下的小弟,李煜还在金陵的后宫吟唱着宫词。藩镇桀骜、山河破碎、四方裂土,还有幽云十六州的耻辱……一切是否还有另外一种结局?(书友群:672194685)
  • 宋风天下

    宋风天下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华与富庶,即将淹没在血与火的乱世之中。神州陆沉之前,赵栩拔剑北望。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誓要让大宋雄风席卷天下。
  • 十国天骄

    十国天骄

    21世纪的富二代,去探险时,意外毁掉了一把石剑,解救了一名神秘老者。为了报恩,老者将濒临死亡的富二代的灵魂,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世界。重生后的他,不是平民,不是乞丐更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而是堂堂侯府家的大公子。且看,一名没有任何金手指,只有一个现代人灵魂的侯府公子,如何这十国并存的乱世年华里,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进步的回退

    进步的回退

    演讲、对话、接受采访是释放思想、感觉的明快方式和“简易程序(韩少功语)”,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界为数不多的一位。韩少功学养深厚、思想敏锐、具有勃勃的创造活力,总是走在时代思潮与文学的最前沿。《大题小作——韩少功、王尧对话录》精彩纷呈,其第一章《革命追问》获2005年《当代作家评论》年度奖。
  • 手办王中王

    手办王中王

    弥勒佛祖送装备,观音菩萨罩着,要我去一统二次元的世界。没办法,我叫一尊,注定要称王。称王称霸,先从做手办开始。日本第一动漫大师?美国第一手办王?通通干趴下!我,就是手办王中王!鸣人小子,琦玉光头佬,洗洗白,不要让一尊来ko你!御姐,腐女,白富美少萌点!老子的和尚系统,专收白骨精!穷屌丝怕啥?看我中一千万的双色球!九十八亿的手办贵吗?看我千亿手办王横空出世!什么?二次元世界崩坏?等我喝了这杯仙酒,再去拯救吧!没办法,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啊!
  • 重生庶女宫心计

    重生庶女宫心计

    天,她这个天才美容师怎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还有,这么多只对她不怀好意的东西,她要怎么解决?好吧,真是一未平一波又起,这嫡姐进宫关她啥事,她咋就苦命的跟着进宫当宫女了呢?这太后,皇后,后妃那都是虎呀!只能小心小心加小心,看看能不能全身而退了!那个,宫里的事她都解决不过来了,感情啥的就先别来烦她了好么?她还小,感情的事还可以先放一放,保命要紧……
  • 洪荒大罗当铺

    洪荒大罗当铺

    申公豹:“只要能拜入碧游宫,我愿意典当我的良知。”“你还有这个?”黄龙真人:“只要能加入玉虚宫,我典当我的智慧。”“你的智慧?”玉鼎真人:“杨戬必须是我徒弟,我付出一个人情”“玉帝的墙角,你都敢挖。”镇元子:“把这猴子带到方寸山,我不要脸了。”“他是你弟弟!”燃灯:“只要能离开原始,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你不是叛徒吗?”准提:“为了灵山,我典当我的节操。”“您的,不是碎了吗?”罗山:“先等一下,你们的情况和我认知不符。”……“我要和鸿钧决战了,你觉得我能赢吗?”
  • 元青瓷

    元青瓷

    三流工业学校毕业大好青年,只是摔到井里,悲催地穿越到宋末元初,成为蒙古西征途中的一名小铁匠,面对南宋和蒙古帝国的交锋,刘一凡这个小铁匠如何自保生存,是就此沉伦,还是勇于面对史上最强大的蒙古铁骑的刀锋,关注,看我一一道来
  • 大神救命

    大神救命

    这个世界病了,重症,感染。一梦醒来,神话传说中的怪物们粉墨登场,生化神兽,机甲天兵,这是看不见黎明的沉沉黑暗。PS:克苏鲁风的东方神话+机甲废土,风格轻松,故事有趣。大概如此。
  • 成就最好的中层:中层领导就该这么办

    成就最好的中层:中层领导就该这么办

    每一位领导上任,大都踌躇满志,雄心勃勃,新上任的中层领导也不例外。但对于如何迅速打开局面,在同级和下属心目中建立起最佳的初始印象,为今后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很多人却无从着手。本章将就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可资依循的经验。
  • 盛云倾华

    盛云倾华

    “她”是云族千万年来最小的云主“她”凭一己之力独挑一族,浴血奋战,从此,云族上下,无一人不服“她”血脉之力顶级而不被人知,曾被世人嘲讽数年“她”的身边,神兽臣服,神器围绕“她”一袭男装,为白衣少年,倾倒世间“她”冷心冷情,最后,只因某人,找回自己的心“他”绝霸天下,却一直在寻找他心底不知名的执念“他”强大如斯,亦神秘异常她的世界里,从来只有杀人与救人,不知从何时开始,一身黑衣的绝世男子印在她的心底,时时刻刻,念念不忘那年,蓦然回首,清冷少女的冰蓝长发飞扬而起,清风吹起她的衣袂,少女清澈清冷却宛如星辰的眸子深深刻在他脑海,挥之不去
  • 南慕策:战易都

    南慕策:战易都

    你以为易都熙熙攘攘,你可知道,多少年前,谁在此把诺言许下。“我要比万物更先复苏”――南慕恩和“不闻星河须臾,固执地走向你”“只要她还需要我,我必定生死不负”――北喻尘“就算是天命,也该偏心你一些才是”――西门九桐“我先前想要这天下的江山,后来只想要你,但是晚了”――东廷洛“光亮的尽头,一定要是你,拜托了”――黎适宇
  • 安禄山亡命长安

    安禄山亡命长安

    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平定三次宫闱之乱,经过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但是,在他的心底,有一种强烈的不满足渐渐滋生。这种不满足是什么,连他自己也一时弄不清。天宝十年的夏天,他的这种感觉,竟像日甚一日的酷热,越发强烈起来。尽管宠妃阿环能歌善舞,亲信太监高力士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