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500000015

第15章 定义

在明确表达我们的基本方程式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些定义的使用。

1.收入、利润、储蓄和投资

1.收入——我们打算用下列三种表达方式来指称同一个事物:[1]整个社会的货币收入;[2]生产要素的收益;[3]生产成本;我们定义利润为当前产出的生产成本与实际销售收入之间的差额,因此利润就不是我们定义的社会收入的一部分。

更具体地说,我们的收入定义中还包含了以下项目:

a)支付给员工的薪水与工资,包括支付给失业人员、部分就业人员以及退休员工的所有费用——这些费用从长远来看,正如其他用于补偿生产要素的各种支出一样,都是行业要支付的一种费用;

b)企业家的正常报酬;

c)资本利息(包括对外投资的利息);

d)经常性的垄断收益、租金等等。

企业家本身也属于生产要素,他们的正常报酬——在该讨论中的企业家正常报酬定义属于下列第二种——包含在收入当中,因此,也包含在(b)中的生产成本中。但是该正常报酬不包含上述定义中的生产要素收益与实际销售收入之间的差额(正数或者负数)所代表的企业家的超额收益或者额外损失。普通股票持有者的收入通常包含(b)(c)(d)中的要素,并且他们也是超额利润和额外损失的领受人。

2.利润——我们定义为企业家的实际报酬(从销售收入中减去上述(a)(c)(d)的支付获得)以及他们的正常报酬(b)之间的差额,不论正负。

因此,不管企业家的实际收入超过还是少于他们的正常报酬,我们都应该把后者看作是执行了企业家职责的个人所应得的收入,而利润不能看作是整个社会的收益的一部分(正如同现有的资本价值的任何增长额也不能看作是现有收入的一部分一样),而应该看作是企业家不断积累的财富价值的增加(或者,如果是负数的话,就是减少)。如果企业家将其部分利润用于当前的消费,这就相当于负储蓄;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家由于遭受额外损失而限制其正常消费的话,这就相当于他的正储蓄。

但是为了准确起见,我们需要为企业家的“正常”报酬下一个定义,以便使我们能够把他们的总收入(正的或者负的)在收入和利润(正的或者负的)之间划分开来。对此如何进行一个最准确最便捷的定义,部分取决于我们研究的性质。为本文的目的,我认为企业家的“正常”报酬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如果按照现今通常的报酬率和所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议价而没有使企业家想要扩大或者缩小其营业规模的动力的报酬。

因此,如果企业家的实际报酬超过了(或者低于)其正常报酬,利润就是正的(或者负的),企业家就会——在其不受和现有生产要素签订的、一时不可改变的议价限制的范围内——试图以现有的生产成本来扩大他们的营业规模。但是,如果企业家的合同保证无法立即更改——比如说,将其拥有支配权的部分资本用于固定资本投资——那么,在某些显而易见的情况下,即使企业家的利润是负的,他也不值得在期满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减少产出。这个预定期限的长短取决于他所签订的合同保证的性质;因此在利润变为负值和这一现象对产出发生充分作用之间,可能是有一个时间间隔的。

有人曾将向我提议,由于经济学家和商业人士对“利润”一词的用法很多,我们最好使用“额外之财”来代替我在这里所称的“利润”。这样的替代也许有助于某些读者;但对我而言,我更愿意使用“利润”,因为总的来说该词具有最有价值的建议性。

企业家通常都与生产要素签订长期合同,尤其是固定资本,这一事实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解释了——考虑到关闭生产所耗费的成本和再次开工生产所涉及的成本,一段时间内的结果通常要进行平均——怎么会出现亏损,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家即使亏损也要继续生产。同样地,某一专门的生产要素供应的增加需要一段时间,而企业间必须签订长期合同(部分取决于这一专门生产要素的寿命)以便增加该生产要素,也解释了为什么利润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存在。

3.储蓄——我们定义储蓄为个人货币收入与其当前的消费所需的货币支出之间的差额。

因此,利润既不是整个社会的收入的一部分,也不是储蓄的一部分——即使利润不是用于当前的消费中。利润不仅是国民产出(或者国民总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并且正如我们了解到的一样,也是某一时期内国民财富增加的价值和个人储备总额之间的差额。

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的价值就是储蓄加上利润。

4.投资——我们定义投资率为整个社会(正如我们在本章的下一部分中定义的一样)的资本在一个时期内的净增长额,投资价值并不是总资本价值的增长额,而是在该时期内资本的增长的价值。因此,我们会发现当前投资的价值等于储蓄和利润的总和。

2.可用产出和不可用产出

一个与其货币收入相区别的社会当前产出1,指的是商品和服务的流量,包括两个部分——(a)流动商品和服务的流量,其形式是可以直接进行消费;(b)资本商品和借贷资本(我们将在下一部分中进行定义)增加的净流量(扣除耗损后的),其存在形式不能用于消费。我们称前者为“流动产出”或者“可用产出”,而后者为“不可用”产出,二者的总和构成总产出。我们会发现,根据不可用产出是正数还是负数,可用产出可能超过总产出,也可能低于总产出。

流动或者可用产出由两种流量构成,即(a)固定消费资本或最终资本产生的效用流量和(b)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流动形式2的消费商品或最终商品。

不可用产出是由(a)生产过程中的未完成品增加的流量超过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制成品(固定的或者流动的)流量的部分,和(b)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定资本商品超过原有固定资本的当前损耗的部分,以及债务资本的净增量三者构成的。

因此当前的消费必然等同于可用产出加上(减去)我们称为“囤积”的流动消费品储存减少(增加)的量;并且当前的投资必然等同于不可用产品加上(减去)囤积增加(减少)的量。因此,消费是受可用产出量的支配(加上从囤积中取出的量),而不是受总产出的支配;但是只要生产要素的货币报酬率没有改变,整个社会的货币收入就会随着总产出量的变化而变化。

3.资本的分类

任何时期内存有的真实资本或者物质财富的总量都是以以下三种形式的任意一种表现出来的:

1.使用中的商品,这类商品的全部效用或者对其的全部享用只能逐渐提供;

2.加工过程中的商品,即,通过开采或者制造等准备过程才能使用或者消费,或者处于运输过程中,在商人、经销商和零售商之间易手的商品,以及等待季节性交替的商品;

3.储存的商品,这种商品不能产出任何效用,但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使用或者消费。

我们称使用中的商品为固定资本,加工过程中的商品为营运资本,储存的商品为流动资本。

营运资本的必要性在于有些商品需要时间进行生产;而固定资本的必要性在于有些商品需要耗费一段时间才能被使用或者消费;而流动资本只有在商品被“保存”的情况下才能存在。

当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可以将服务、食品、衣服、船舶、家具、房子等等排列成一个连续的序列,每一种事物使用或消费的持续时期都比其前者更长。但是大体的区别是非常清楚的。

任何时期中存在的商品还可以被分为制成品和未完成品两大类。制成品包括最终消费者可以享用的最终商品,还有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类商品。

在未完成品中,人们通常在“把原料看作流动产品还是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这一问题上有些疑惑。在第二卷第28章中我们会完善我们的定义,把为高效营业为目的而持有的正常产品存货看作是营运资本的一部分,因此也属于加工过程中的一部分,但是剩余库存应该看作是流动资本。因此任何时期内存在的未完成品包括了营运资本,也包含了流动资本。

为方便起见,我们把“囤积”看作是流动的最终产品总量,“库存”看作是其他形式的流动资本。

因此,制成品=最终商品加上工具类产品=固定资本加上囤积。未完成品=营运资本加上库存。流动资本=库存加上囤积。制成品加上未完成品=固定资本加上营运资本加上流动资本=真实资本总额。

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个人或者某一社会的财富,而不是整个社会的财富的话,我们还必须包含——除了我们上述定义的真实资本的所有权之外——对货币的要求权(一经要求立即支付或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支付),并以此为正方,和与此相对应的债务或者负债(此为负方)。如果我们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的话,这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它们可以相互抵消。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作为国际体系一部分的一个单独的国家的话,情况就不同了。这时候会存在一个该国对他国的以货币要求权形式存在的财富顺差,或者他国对该国的以货币债务形式存在的财富逆差。因此,当我们讨论的是整个体系的一部分的财富的时候,不管这一部分是独立的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我们都会有第四个范畴,即货币要求权的净差额,我们称为借贷资本。

真实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总和我们称为投资额——对封闭体系来说,投资额与真实资本总额是相同的,并且真实资本和借贷资本总额的价值就是投资价值。任何时期内投资的增加都是属于构成真实资本和借贷资本总额的各个范畴的净增加额;投资增加额的价值就是额外项目的价值的总和(当然,扣除在任何形式下库存减少的项目的价值)3。

但是,此外还有一种区别,即资本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商品的生产之间的区别。我们定义任何时期的资本商品的产出或者生产为固定资本的增加额加上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为固定资本的营运资本的增加额;而消费商品的产出或者生产则定义为可用产出的流量加上产生的作为可用产出的营运资本的增加额。最后,投资商品的产出或者生产就等同于不可用产出加上囤积的增加额。

4.对外贷款和对外贸易差额

如果我们要谈论的不是一个封闭体系,而是一个国际体系的话,首先我们必须调整我们对国民产出的定义。我们从国民产出中扣除属于外国人的那部分当前产出(这是因为他们对已经投入当前产品的生产中的生产要素具有要求权);同样地,我们也必须加上属于我们本国国民的在国外生产的产出。并且,本国所有的商品和服务的产出在和外国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时候,如果我们谈论的是它们的实际产出而不是它们的价值的时候,我们必须在国民产出总额中用所获得的国外项目来代替为交换国外项目而生产的国内项目。

其次,我们准备用定义来区别一国的“对外贷款”和“对外贸易差额”,这样可以部分对应我们上述区别的“储蓄”和“投资”。收入项目中的贸易差额指的是,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由外国人使用或者支配的、国内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的价值超过了外国所有的由我们使用和支配的商品和服务的产出的价值的那部分,我们称之为一国的“对外贸易差额”,该差额既可以为正也可为负。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对外贷款可以被称作是在资本项目中的交易逆差,即通过我国国民对处于国外的投资的净购买,而由外国人支配的我国货币,超过外国人在购买处于我国国内的投资时,由我国国民支配的外国货币的那部分4。

读者会发现,在国际资产负债表上还有另外一个项目,那就是黄金的流动(我们将其从对外贸易超额中扣除了)。由于国际资产负债表必须永远平衡,该项目就必然要抵消当前对外贷款和对外贸易差额之间的差额;也就是说,前者等于后者加上黄金的当前输出量5。

因此我们用“对外贷款”来指将本国货币或者其要求权置于外国人的支配之下,从而换取某种债券或者对某一不动产、未来收益的要求权。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对外借款”了。另一方面,“对外贸易差额”是由于某一社会的当前产出中有一部分不是在国内消费,而是转移到外国人手中的实物交易而产生的。

对于“国内投资”一词,我们指的是处于国内的所有资本的增加额(扣除黄金外);“对外贷款”指的是处于国外的由国内所有的资本,当然也排除了黄金;“总投资额”指的是国内投资、对外贷款和黄金输入量的总和。由于外对贸易差额等于对外贷款加黄金输入量的总和,我们为方便起见所称的“对外投资”指的是对外贸易差额而不是对外贷款差额。由于运用了这一定义,总投资额就等于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的总和,并且事实也应该如此。

同类推荐
  • 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李嘉诚是著名的华人企业家,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还具有丰富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本书详细讲解了李超人在商海驰骋六十多年不败的经营之道,分别从诚信做人、如何创业、经营管理、用人之道、领导艺术、人际关系、投资心得、危机意识、随时学习、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总结。将李嘉诚成功体系中最闪耀、最精准的部分展示给读者,希望读者朋友能将此化为实现自我梦想的智慧资本,让自己早日成为财富的拥有者。
  • 新手出纳一周通

    新手出纳一周通

    出纳人员如果不甘平庸,不满足现在的技能水平,想获得更大的突破,也请阅读此书。此书会解答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让你的出纳技能更为娴熟、科学。为了帮助出纳人员“温故而知新”,本书在每堂课的后面配备了相关的随堂测试,出纳人员学习时可以利用这些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从书中查找答案,不要将疑问带到工作中。职场如战场,此书正是出纳人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枕边书,它可以帮你破解各种出纳难题,走出出纳迷局,实现出纳技能的飞跃!
  • 这才是最好中层

    这才是最好中层

    企业中层往往处于一个“上挤下压”的位置,承受着各方的压力。通常中层经理面临着这样几个难题:第一,无法管好自己,不能以工作状态投入到事业中;第二,难以管好部门,无法让下属员工飞速进步;第三,部门无法高效执行,得不到部门上级和老板的赏识;第四,晋升瓶颈,很难在中层位置上更上一层楼。因为这些难题无法解决,很多中层似乎总是停滞不前,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本书针对这几大难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层,还是期待中层提升的高层,甚至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都能从本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方法和策略。
  • 团队合作能力训练

    团队合作能力训练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的特点。第一,以职业院校学生的合作能力现状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基础和特点,介绍他们最欠缺、最需要的技能。第二,体现“职业”特色,在案例的选择和能力训练的设计上融入职场元素,如职场案例、职业情境体验,让学生提前对职场有所了解,感受职场氛围。第三,以能力训练为主,理论指导为辅,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相关技能,真正做到“有趣、有用、有效”。第四,采用学习目标、学习引导、能力训练、知识链接、推荐阅读、课外练习的编写体例,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
  •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提起李嘉诚,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通过创业经商,李嘉诚不仅赢得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宣扬了良好的思想,留下了美好的名声,赢得了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作为一名商人,李嘉诚创立了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
热门推荐
  • 千金农女

    千金农女

    叶梓穿越了。农家女:早亡的爹爹,刚死的娘亲,年幼的妹妹,无情的亲戚。叶梓不能指望任何人,好在叶梓前世便是农家女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头脑里的东西在这里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山上全是宝贝?别急!看姐如何让你们大放异彩!村里全是极品?怕啥!专治各种不服是叶梓外号!****前身的祖母:叶梓,你不要忘了,你可是我们叶家的子孙!叶梓娇笑:从此叶梓脱离清河村叶家,永不相往来。你无情,便别怪我无义。前身的堂兄:叶梓,没想到你是忘恩负义之人,连亲人都可以抛弃!叶梓冷笑:放人!咬狗!前身的……不,是叶梓的青梅竹马:梓妹妹,咱成亲吧。叶梓睁大眼睛,眼前这个人不是喜欢村长家的大姑娘吗?可是:唔……。看着眼前放大的俊脸:这货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大了?
  • 一叶成株

    一叶成株

    浩瀚的星空,无边无际!万物生灵,生生死死。这背后是否另有真相?大到无穷,小到无极!看到的未必是真!看不到者也未必就空!随着主人公昊强的脚步,一个真实的世界在慢慢地展开……
  • 医医医

    医医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家蜜爱:重生男神,好给力!

    独家蜜爱:重生男神,好给力!

    重生前的男神:“谁会喜欢你这种话多的女生?”重生后:“你已经一分钟没跟我说话了,是不是不爱我了?”以前,洛槐费尽心思都没能让男神喜欢自己。追男神实在太辛苦,只能灰溜溜回家继承百亿家产。再次回归时,男神像是换了一个人,不仅要跟她恋爱、结婚,还要跟她生娃娃?男神:“以前是我被蒙住了眼才不喜欢你的。”洛槐:“现在呢?”男神:“彻底瞎了。”【男主重生,从未渣过,身心干净。看文选我,我敲甜!】
  • 女驯兽师

    女驯兽师

    人若有情,方为驯兽师。活物有欲,方为妖兽。死物有灵,方为灵器。在这个驯兽大陆,她该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 霸道金主:女神求嫁

    霸道金主:女神求嫁

    未婚先孕,她受尽白眼和嘲讽,却从来没有后悔过。为了宝贝儿子的生活,机缘巧合下进入娱乐圈,凭借着一张脸她火速成为娱乐圈新贵。人红是非多,她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怎么应付这些恶言恶语,一条修长的大腿伸了过来……男主:抱吧。女主:儿砸,叫爸。儿砸:......
  • 神骗妙警

    神骗妙警

    骗术,不是邪术,本无善恶之分,但因使用目的不同而有正邪之别。.......新书《全民大英雄》已发布,请多多支持
  • 推销员之死(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同名电影原著)

    推销员之死(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同名电影原著)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威利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儿予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蹩脚的跑街罢了。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他梦呓似的与他那已故的、在非洲发财致富的大哥争论个人爱好的事业,最后他为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该剧体现了米勒的悲剧现实化、生活化的特点,揭示了美国梦的真谛,告诫我们单纯地追求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精神的自由和充实;否则,梦成虚妄,必然导致毁灭。本书为《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都是我的儿子》合集,是阿瑟·米勒代表剧作集。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混世魔王李鸿劲

    混世魔王李鸿劲

    【都市爽文精彩八零】创造神话的是人,被祭拜的既是神!究竟是谁颠覆了谁的神话?他在家被人称混世魔王,在军中被称兵王,那么回到都市该称什么王?(精彩八零指书中八十章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