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4600000159

第159章 将起航未起航(下)

宁声涛在教育局当中层领导的八叔宁国启给父亲宁愿基分析为何建议宁声涛去农村里的秋夕中学复读的原因。

“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秋夕中学更注重数量,把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尽可能培养提升到能够考上本科,他们的教学比较注重基础能力比较注意对普通平庸基础差的学生的培养,他们既缺少优秀生的苗子,也缺少培养优秀生的经验。江龙就不一样了,他们最擅长的是把优秀苗子培养到考上重本甚至考上最名牌的那些大学,他们的侧重点更在意优秀学生的提升空间,对基础更差些的学生第一关注度不够,第二方式方法没那么适宜。”

“对咯,不愧是教过书的,一点就明了。江龙中学和秋夕中学都是全市教育系统里的极致,各自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江龙中学是名牌中学,受限于老校区教室等硬件条件,他们不可能招收很多学生,于是他们就侧重于抓尖子抓特优生,保他们的重本升学率在全市的地位。那就就算总人数干不过其他名校,至少重本率和人数是亮点。秋夕是新崛起的学校,大约98年应该可以通过市级重点中学考评组的考评。他们没有多大名气,招不来名牌大学的教师,也找不到特别优秀的尖子生,所以他们就只能先抓数量,以后发展起来了再考虑质量问题。他们的高三和复习班这两年特别擅长把本科线下100分甚至120分的学生提上来。”

“那江龙中学是特别擅长把重本和普通本科三十分差距中的学生培养到重本水平,是吧?”

“就是这么回事儿。再打个比方吧,秋夕擅长的是培养学生基本功,你能很好的学到最基础的技术和武功,做个普通的中等武士和技工;江龙则擅长培养学生高级功夫,更容易培养出武林高手和工程师。说实话,小涛的数学和英语都是这个很难补上高分的,他应该适合去秋夕补基础,只要数学英语的基础补上一些,就一定能上普通本科。如果说历史确实是机读卡失误,历史分数也能达到平时水平,说不定也有机会冲一冲重本。”

高四的生活其实非常枯燥,可宁声涛通过高四这个“延长线”还是得到了很多,实现了他的部分梦想。

如果说高一到高三是正常的人都需要经过的学习历程,那么高四就只能算是“延长线”。据宁声涛了解,他们那一代人,也就是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初的70末80初的人,大约在宁坚和宁坚所在省小学覆盖率是97%以上,就是说如果有一万个小孩,就有九千七百人读完了小学;初中升学率是80%左右,那九千多人就会有七千八百多人读过初中;高中升学率是45%以上,那七千多人里就有三千五百人读过高中;高中复读率大约为15%,那就有五百二十人有过高中补习复读的经历。

宁声涛那一批人没赶上国家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读完了小学,也不是90%以上的孩子都能读上初中。宁坚当时的万人升学比是1.9%,也就是说一万个小孩子里最终读过大学考上大学的只有190个,这还是省内教育水平较高的宁坚。

一批特别贫困特别艰苦的孩子,他们连小学都没读完,那个时候国家还无法保证九年义务教育,也没有切实有效的教育扶贫。这些孩子今后的出路是?

一批孩子在读完小学之后就掉队了,他们几乎没见过中学。

一批孩子在读完初中之后要么就业,要么去了中专去了技校。这些人后来大部分成为一些行业的专家一些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成为一些成功的商人。

一批孩子在读完高中之后没进过大学,这些人似乎没有那些读中专和技术学校的孩子成功。

一批孩子读完了大学,这批人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非常迷茫和困惑。

为什么那个时代读了中专和技术学校的人成才率高呢?那个时代的中专并不容易进的去。宁声涛江龙中学班上二十来人参加了中专的考试,结果能考上的仅仅只有八人,其中包括班上的学霸高慎黎。八人考上后只有五人真正去读了中专,另外三人后来读完高中考上了大学。这个班级考中专的成功率只有不到50%,可这个班级的孩子最终大学的升学率却达到了75%。可见当时大学比中专还更容易考上,当时的中专集中了一批优质学生,他们因为家庭原因或者人生选择,没有读高中和大学,可各方面都非常优秀。

江龙中学是宁坚市的大哥大级别的中学,中专升学率还这么低,那么其他学校恐怕只有最优秀或者中上水平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中专学习。

正是这个情况,所以这一批中专生、中师生、技校生才能在后来那么多人取得成功和应得的地位。但是受到学历限制,这批人后来的发展也不见得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面临着后来大学扩招之后的素质并不见得特别出色的大学生的学历竞争劣势。

时代在发展,中专中师技校曾经只招收优秀学生的情形发生了变化,后来的中专中师技校几乎只要你报名就可以读得上,再也不是优秀孩子的选择,也不再是优秀人才的摇篮了。所以宁声涛在生活中会遇到那种能力超强不亚于重点大学水平的中专生,可是也能碰上很多从中专“混”出来那些人。中专生中有实力强过普通大学的,也有很多确实水平非常一般,是那种上不了重点高中才选择中专的实力。

宁声涛喜欢和八叔宁国启聊天,就好像喜欢和大表哥陈哲维聊天一样,他的那些头脑中关于教育的数据,不是来自新闻来自报纸就是从宁国启的谈话和聊天中总结出来的。

在同龄人中,有过复读经验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城市孩子,愿意坚持复读的人比农村孩子更少。从宁国启那里得到的资料是,江龙中学和天佳中学等城区中学,高三的学生复读的比例大约只有8%左右,主要原因是家里能够创造一定的条件帮助读其他性质的大学或者吃不了那个复读的苦。可是像秋夕中学或者紫竹一中、乐熙中学、安阳中学这些农村或者县城重点中学复读率就大约在25%以上。因为这些农村和县城孩子家里的人脉和各种资源比不上城区孩子,他们希望能够得到高考制度对改变命运的帮助。

就连隆晋中学这些普通农村学校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高中生复读率也高达20%以上,那个时候农村孩子还可以通过高考改变些什么,也希望也愿意通过高考的方式来弥补起跑线的差距。不过这个情况到了二十一世纪00年代中期就发生了变化。农村孩子的高考升学率越来越走低,逐渐的一些名牌大学就见不到来自农村户口的农村大学生了。这个情况到了10年代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名牌大学开始专门留下一些名额给农村孩子。

宁声涛复读了,张连城去了江宜的工大,江泳博呢?

本来宁声涛的父母虽然同意了让宁声涛去距家六七十公里外的秋夕中学复读,可是毕竟宁声涛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宁原基和包桂兰都不放心宁声涛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复读。而且自从初中开始,宁声涛一家人就从农科院搬到了城里,宁声涛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能适应农村的艰苦吗?宁声涛读江龙中学之前的十二年,一直就生活在类似于农村的农科院。可农科院毕竟是一家科研单位,不是真正的农村。

宁声涛的父母完全想错了,他们认为宁声涛去秋夕中学读补习班读高四是去“卧薪尝胆”去吃苦,很担心宁声涛完全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其实,宁声涛很享受,他非常快乐。

小学时,宁声涛快乐于他是学霸是字典是百科全书,周围的孩子甚至大人都把他当成未来的大人物未来的成功人士看,同时他的短跑、跳远和乒乓球简直让很多女生崇拜。初中时,宁声涛快乐于他正在宁坚最好的中学读书,虚荣心可以得到满足。高中时,宁声涛最快乐于无忧无虑的踢足球。

复读一年高四,大学四年,宁声涛最快乐于没有父母无时无刻的关心甚至束缚,他终于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独一无二的宁声涛。

而且,宁声涛在秋夕中学最出色最引人注意的是三个能够吸引女生的特点。

第一个是他总是学校里冬天穿的最少的人和整个冬天都冲冷水澡的人。他将“裸人”的品牌形象坚持了下去。

第二个是他的拳头非常坚硬,甚至和学校拳头最坚硬的人拼拳也占有优势。

第三个是他的足球水平在一群农村孩子中算一流,他竟然成为学校文科联队的万金油,从门将到后卫到前锋,他任何位置都可以踢。

同类推荐
  • 记录老张家的小生活

    记录老张家的小生活

    生活是自己的,悲伤也是自己的。我们总是在成长中跌跌撞撞,和自己的爸妈发生矛盾和争吵。这是一个关于一个轻松并不搞笑的家庭,初为父母,初为人子的小生活。
  • 我曾流浪

    我曾流浪

    以狗的视角看待人类社会。住无居所的日子里,经历了流离颠沛,见识了人类的睿智与缺陷,最终悟出了“活着就要努力地活好”的理性认识,传递出一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也以此告诫人们,胸怀梦想,并且不过于急切地打拼是最为可贵的,许多事情慢慢来也很快,不要被现实淹没了梦想,也不要被功利抹杀了上进的动力。
  • 景莫晴阳

    景莫晴阳

    即将毕业的青年易小景发誓要攒钱买房买车娶媳妇儿,踏入职场实现自我的人生梦想。莫可可想得很少,就想安静的过着二人生活,至于车房,她从来没有想过。嘿,那个毕业的大龄青年真的傻....
  • 嘘心

    嘘心

    她,心中有火焰,面上有冰霜。他,面上有残阳,心中有月光。
  • 康庄大道上

    康庄大道上

    《消防英雄》作者回忆如烟最新力作,献给最美扶贫工作者们!2015年康家庄被列为贫困村,范哲主动请缨来到这个被人嫌弃的村庄。在这里开便利店、建卫生所,成立百亩樱桃树种植基地,帮村民开养殖场,盖小学,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康家庄从一个被人嫌弃的村庄发展成全市最富有的村庄。在脱贫攻坚战中他们坚持人民小事我大事,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用行动证明走在康庄大道上,一个都不可以少。
热门推荐
  • 有一种成功叫忍耐

    有一种成功叫忍耐

    人生犹如在远航,唯有经受风浪的洗礼才会到达彼岸;人生犹如在爬山,只有历经艰难的攀登才会成功登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每个人只要怀着必胜的信念,就会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实现人生的辉煌。
  • 星星上

    星星上

    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住在遥远的星星上,无论我们地球上的人怎样去呼唤他们,他们也不会听到。因为,他们距我们有好几亿光年的距离呢。
  •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录的是歌德的两部中短篇小说。除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还有一篇比较轻松的作品,讲述了一个愉快的故事——《一对离奇的邻居孩子》。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无梦不清欢

    无梦不清欢

    人一生中能做很多的梦,我以梦中情景解你,带你入梦,出梦。
  • 满天繁星皆为你

    满天繁星皆为你

    十二年前,慕少就准备怎么把自家小萌妻“骗”回家。十二年后,慕少在想怎么把自家小萌妻找回家。隐婚第一天,萌妻偷偷溜了。隐婚第二天,萌妻自己回来了。隐婚第N天,小萌妻甩了一份离婚协议书。“慕少咱们离了吧。”“为何。”“因为我不爱了。”“无妨,等到我不爱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500强总经理的管理笔记

    世界500强总经理的管理笔记

    管理者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员工凭什么跟你混?这样的魅力,你有吗?企业管理,为什么会乱象丛生?好的公司,靠的是法治还是人治?如何打造高效的管理模式?如何让企业快速、倍增式发展?世界500强企业的崛起,无不依靠一个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团队。不会管理,管理者纵有三头六臂,只能培养出一群老油条,小绵羊;不会管理,管理者纵有三头六臂,也是自己累到死。本书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案例,作者利用自己在一些成功企业里的多年实践经验,将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人才运营、对外并购等成功经验总结出来,以作为众多企业管理者参考之用。
  • 凤覆

    凤覆

    凤覆出生之时,梦阳子预曰:“此女可覆灭天下,亦可覆庇天下。”原是凤府的嫡长女,本可一生无忧,却在年已及笄时遭人暗算,坠崖昏迷,被带发修行的贵妃“捡去”,一直养到自己苏醒。两年后恍如隔世:成王另娶他人;弟弟失踪;祖母不堪打击,病故;父亲心力交瘁,辞官......面对前路坎坷的命运,凤覆何作何为?世事无常,造化弄人,谁料此女几经大起大落,终为大恒朝千古一后?
  • 扫雷战车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扫雷战车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大宋男儿

    大宋男儿

    那一夜之后百万雄兵直指中原,那一夜之后南人尸山血海命比狗贱,那一夜之后神州陆沉再无中国!不认命便拼命,只有死战才能换来一线生机,何必要等日月重开大宋天,大宋男儿总有浩然正气,总有一腔热血,拔剑,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