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继续进行。内阁三阁老杨延和出列,他没写奏章,向朱寿行完礼之后问道:“陛下,前段时间,听说您感染风寒,病情严重,不知现在病情如何,可全好了么?”
杨延和是朱寿的老师,朱寿已经批准了李东阳和焦芳明年致仕的申请,像焦芳,干到明年春闱就会正式退休。如不出意外,杨延和将是下一任首辅。
朱寿道:“多谢老师关心,朕已经全好了。老师知道,朕自幼习武,身体很好。”
杨延和暗暗好笑:“身体很好,你3个月不上朝,要是身体不好你得多长时间不上朝?”
他还真没想到,后来的万历皇帝创下了20多年不上朝的记录,原因也是跟文武百官置气。万历又不信任太监,没有培养出可与文官博弈的宦官集团,所以抱着惹不起就躲的心态,不跟文武百官在朝会时撕逼。
当然这是后话。
“那就好,那就好,老臣就放心了,为江山社稷计,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杨延和微笑着退下。
这时,一个七品官员从队伍后面冲到了前面,差点与杨延和撞一个满怀,那人道:“陛下,臣江西道监察御史李冰有事起奏!”
大家都很纳闷,前面还有那么多一品、二品和三品的官员都没来得及发言呢,你一个七品的小官凑什么热闹,再一看,有人认识,监察御史,心道怪不得,御史级别虽小,却有单独奏事的权力。只是按照规矩,你总得等大佬们发言完了再说吧,何况前面那些大佬中很有可能有他的座师。
朱寿自然是不认识李冰的,但朱寿很喜欢御史,因为御史是他的天然盟友。御史监察百官,别看御史级别不高,权力很大,连阁老们都敢骂,更别说一般官员了。御史干了许多朱寿不敢干的事。
朱寿笑眯眯问道:“李御史,你有什么事要上奏啊?”
“陛下!”李冰规规矩矩跪在御前,道,“前段时间,陛下病重,百官一片惶恐,唯恐陛下龙驭归天,朝野动荡,此次陛下转危为安,可谓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因此小臣建议陛下早日立储,以固朝纲!”
李冰的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突然爆炸,“哗……”文武百官,包括楚王与秦王不由自主向后连退三步,为李冰留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朱寿铁青着脸,他忘了,御史除了监察文武百官之外,连皇帝都能监察,都敢监察。而且御史特别喜欢跟皇帝吵架,甚至喜欢被廷杖和下诏狱。
这两样处罚随便摊上一样,都会迅速成名,成为官僚集团和天下读书人的骄傲。
朱寿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强烈感觉。
好在,他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他调整了一下呼吸,心道:“朕不跟这个粗人计较!”
张永忙递过一杯水,道:“万岁爷,润润嗓子!”
朱寿大口喝了一杯水,正欲开口。刘进看了朱寿一眼,跳了出来指着李冰骂道:“大胆李冰!立储大事也是你一个七品小官该问的吗?”
御史最不怕的就是吵架,因为他们最擅长吵架。
李冰热血上涌,将袖子挽了起来,也指着刘进骂道:“你才大胆呢,立储是关乎朝廷稳定的大事,我作为监察御史,凭什么不能过问?你这个阉人,别人怕你,老子可不怕你,你有种将老子下诏狱!”
刘进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转身也给朱寿跪下了,“万岁爷,李冰污蔑老奴,请万岁爷为老奴做主啊。”
朱寿深深看了楚王与秦王一样,两位王爷眼神闪躲,心里大叫冤枉,李冰唱这么一曲,是个人都会以为是他们指使的,不是屎也是屎,但其实,他们压根没有指使。
他们俩还不知道公主已经找到了,立储的事总要等到公主找到之后再说。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冰不是给他们添乱吗?
朱寿没理刘进,问李冰道:“李御史,那你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陛下,”李冰头摇得像拨浪鼓,“臣没有,陛下自有圣断。”
能做到监察御史的,个个都是人精,最是懂得趋利避害。今日他在朝堂上第一个提出立储,他已经一战成名。至于要立谁为储对他来说不重要,爱谁谁,即便他心里有理想人选,他也不会说出来。如果他说出来,性质就变了,别人参他一个与藩王勾结妥妥的,“没有勾结,你怎么会推荐他儿子?”这种事情莫须有就能定罪,他就是长八张嘴也说不清楚。
朝堂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朱寿道:“三位阁老怎么看?”
李东阳坐在太师椅上打瞌睡,焦芳看向杨延和。焦芳一个快要致仕的人断然不会出这个头,要是把朱寿惹怒了,将他提前赶走,他会少多少学生?这些学生将来都是各级官员,甚至会成为首辅,怎么着都会对焦芳的后人多一些照拂和提携。
这种裙带关系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
避无可避,没办法了,杨延和道:“陛下,李御史说的有他的道理,但是,老臣以为,陛下一定早有安排,要不陛下怎么会宣召楚王与秦王带小王爷们进京接受陛下的考察呢?”
朱寿笑道:“老师慧眼如炬,朕就是这个意思。”
他对趴在地上的李冰道:“李御史,杨阁老说的话你明白了么?”
文武百官一片喧哗,很多人交头接耳,“怪不得人家能当阁老呢,看看这马屁拍得那叫一个响!”
“神童到底是神童,人家这脑袋长得,怎么转的那么快?”
朱寿咳嗽两声,马上有大汉将军和其他监察御史穿插到队伍中去维持纪律,让众人闭嘴,不闭嘴的直接打耳光。一千多人的会场,这要是在下面开小会,皇帝的尊严何在?
文武百官都是要脸的,不肯被别人扇耳光,很快安静下来。
罗若愚和乔芷雪用过早餐,李飞又带着青石道长过来替罗若愚看病。豹房虽有御医,但勇士营的将士还是喜欢找青石道长看病,包括朱寿在内。
御医中,可能有比青石道长医术水平更高的,但这些御医如果是替皇室成员看病,一般都采取比较保守的办法,尽量不用虎狼之药,而有很多病又必须下重药。所以尽管御医水平很高,疗效却很一般,皇子、公主、嫔妃,甚至皇帝自己,因为一些小病死的人很多。
朱寿刚开始也不懂这个道理,直到当上武林盟主之后才知道的,也因此,他在豹房基本不用御医。
青石仔细检查了罗若愚的伤口,给他换了药,恭喜他道:“罗少侠,你的伤口恢复的很好,再有个三五天,伤口上的痂会自动脱落,到时候你的伤就完全好了,而且不会留下疤痕。”
被青石称呼为“罗少侠”,罗若愚很不好意思,憨笑道:“谢谢青石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