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会场一片安静,朱寿问李冰,杨延和刚才说的话他是否明白。
李冰道:“陛下,杨阁老只是猜测而已,臣想有些话还是要陛下亲口说出来。”
他回头对杨延和道:“杨阁老,难道您能代替陛下吗?”
位置非常靠前的左都御史石玠脑袋一黑,差点没晕过去,右边的右都御史彭泽一把扶住他。石玠指了指李冰,彭泽低声道:“总宪,跟我没关系,估计是那小子想出名出疯了。”
旁边的官员非常同情地看着都察院这两名正副堂官。
杨延和朝朱寿拱了拱手,对李冰道:“李御史,我当然不能代替皇上,监察御史虽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但俗语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要想更好地行使监察的职权,恐怕事先得做好调查才行吧,否则不就是疯狗乱咬,除了让人敬人远之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兵部尚书王琼插话道:“杨阁老,疯狗一定要打死啊,否则被咬上一口得了疯狗病可就治不好了呀。”
众人哈哈大笑,连朱寿都不禁莞尔。
不知道是死猪不怕滚水汤,还是夏虫不可语冰,李冰不屑地扫了杨延和和王琼一眼,道:“陛下,臣既不认识楚王,也不认识秦王,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臣愚钝,也不知道陛下宣召楚王与秦王到京城里来干什么,臣只知道,藩王滞留京城与祖制不符,还请陛下早日将楚王与亲王放回封地!”
楚王与秦王心头暗喜,这小子厉害啊,以退为进,逼朱寿早点表态,到底选谁作为皇储,把皇储候选人留下就可以了,至于皇储他爹,该干嘛去干嘛去!
朱寿哈哈大笑道:“李御史,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很好,朕正有此意,就是你不提,待会朕也会提的,你可以下去了。刘进,抬起头来!”
“谢谢陛下!”李冰站起身,朝朱寿深施一礼,退回到一边,没有退回原位。朱寿摇摇头,这小子还等着朱寿说皇储的事,看来如果朱寿不提,他要跟朱寿死磕到底。
朱寿懒得理他,问刘进道:“刘进,朕问你,听李御史的意思,你不会是瞒着朕把谁给下诏狱了吧?”
刘进道:“万岁爷,冤枉啊,我们东厂和西厂的诏狱都是空的,万岁爷可找人查看,锦衣卫的诏狱是不是空的,老奴就不知道了。”
好嘛,为了转移视线,刘进把樊忠咬出来了。
樊忠连忙出列道:“万岁爷,我们锦衣卫的诏狱也是空的。”
朱寿刘进起来,长叹一声,对内阁三位阁老道:“三位阁老,朕看今天早朝人蛮齐的,在京的大小官员都来了吧。”
李东阳道:“陛下,在京七品以上官员,共1018人都来了,各位同僚三个月没有见到陛下,甚是想念哪。”
“朕也很想念大家,”朱寿道,“三位阁老,楚王、秦王,诸位臣工,在你们眼里,朕,是不是一位昏君?”
这还是朱寿第一次在朝会上跟大家坦露心迹,不过,这第一次也太抒情了吧,前十排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把这个难题留给三位阁老。谁要你们仨是皇上最信赖的重臣呢?
朱寿还真算不上是一位昏君,甚至可以说,他一点都不昏,他任用的大臣相当到位,六部尚书和阁老们个个都是干才,没一个废物。
他重用刘进等八虎不假,但是刘进又能有多大的权力呢,政府的权力基本都在内阁和六部,刘进的东厂、西厂和御马监说是监督百官,百官还有一个都察院监督呢,东厂和西厂只能偷偷监督。东厂和西厂即便抓到了官员的一些小辫子,如何处罚也做不了主,都得汇报给朱寿,朱寿想怎样才能怎样。
朱寿虽任性,却知道轻重,不会让刘进对文武百官挥起屠刀。东厂和西厂,乃至锦衣卫,对于朱寿而言,是抵抗文官的工具,而不是进攻的工具。那是因为朱寿知道,治理天下,还得要靠那帮读书人。刘进,一个大字都认不全的太监,朱寿会把政府的权力交给他?
刘进能做的最大的恶,不过是接受一些中下层官员的贿赂,为他们的奏章文过饰非,这还得看刘进有没有那个文字水平,然后再把他们的奏章放在最上面,让朱寿第一眼看到,仅此而已。
这个权力可大可小,在文武百官来说很大,对朱寿而言,却很小,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八虎本身可以互相牵制,而且朱寿还有勇士营,以及天下武林收拾东厂、西厂和锦衣卫。
李东阳道:“陛下,老臣在京城街头,常常听见老百姓交口称赞陛下,他们都说陛下是一位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好皇帝,那些老百姓没有表现出一点害怕的样子,陛下又怎么会是一位昏君呢,只是吧,如果陛下在皇宫地时间再长一点,上朝的次数再多一点,就更好了,这是老臣的心里话。”
焦芳与杨延和道:“臣附议。”
楚王、秦王,以及其他官员齐声附议道:“臣附议!”
朱寿双臂向下压了压,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朱寿笑道:“朕心甚慰啊,楚王、秦王,你们俩准备准备,一个月之后,将两位世子送进宫里来吧,朕会安排老师教导他们,考察期为半年。半年之后再决定皇储的人选!”
楚王、秦王跪下磕头谢恩:“臣弟谢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冰道:“臣谢过陛下!”
其他官员齐声附议道:“臣等谢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管怎么样,立储问题总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两位王世子在,即便朱寿有个不测,内阁也能从两位世子中挑选出一位合格的皇储出来。
待众人激动归于平静之后,朱寿道:“朕也有一件喜事与众位臣工分享,刘进,宣旨!”
刘进答应一声,从怀里掏出圣旨,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什么?皇上找到了公主?”
“你确信没听错,是公主而不是皇子?”
“废话,要是皇子,皇上还留下楚王与秦王的世子干什么?”
“这次找到了公主,下次不会再找到一位皇子出来吧?”
大家猝不及防,被朱寿整的有点懵,这圣旨都下了,应该是真的吧,但是这个先例不能轻易开啊。
这回没人催促内阁,李东阳第一时间站了出来道:“陛下,臣等怎么知道这个公主是真的呢,谁能证明,如果无人证明,恕老臣不能领旨!”
虽然是一个公主,但难免下次会找到一位皇子,所以不能不防。你皇帝喜欢谁是你的自由,认谁当你的女儿儿子都没有关系,那也只能是干儿子干女儿,公主和皇子的封号不能给,除非你有证据!
而这个证据,基本上是不可能有的!
朱寿道:“刘进,请太后和公主!”话音刚落,张太后牵着朱明珠从后殿一步步走了出来。
张太后边走边道:“不用了,本宫不请自来了。”
一千多名官员把目光齐刷刷投射到张太后和朱明珠身上,后面的官员看不见,前五排的官员却看的清清楚楚。
今天张太后特意和朱明珠穿了相同的礼服相同的打扮,两人简直像一个模子肯出来似的,只不过一个年长一个年幼。
两人走得很慢,给百官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观察。
张太后牵着朱明珠来到李东阳面前,看着目瞪口呆的李东阳道:“李阁老,这样能算作是证据吗?”
好半天,李东阳才道:“算,如果谁敢说不算,老臣第一个抽死他!”
朱明珠公主的身份尘埃落定,豹房里,青石道长见罗若愚闲来无事,说他很有慧根,是个学武的好材料,遂传授给他一套武当太极的内功心法。
罗若愚受宠若惊,他不知道青石道长为什么高看他一眼,青石道长自己却清楚得很。张盛回京之前告诉过他,罗若愚是朱明珠的相公,身份非常特殊,一定要好好照顾,不能有任何疏忽,否则,将对武当的前途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