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400000018

第18章 王大楠(1)

远去的马帮

滇西地区,有世界著名的横断山脉,又被青藏高原冲下来的几条江河及其无数支流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地貌。这里的景观举世罕见,有些山顶高得积雪,山下沟壑里却生长着亚热带植物,难怪说“一山有四季”。巨大的落差和丛林密布,江河阻隔,使交通成了大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滇西大部分山区都没有现代交通。封闭的地理环境,横行的野兽虫蛇和弥漫的瘴气,使之成为人类生存极为艰难的地区。但在这广袤的区域内,却自古以来都有人类活动,这里也是我国民族聚集最多的地区。人能在这里生存繁衍,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马帮。

马帮是当地特有的一种商队,由三类成员即赶马人、马和狗组成。其分工明确,马驮运货物,狗管治安,赶马人全面负责。马帮的规模大小不等,少则十几匹,多则几十甚至上百匹。千百年来,唯有马帮才能深一脚浅一脚地颠簸在滇西的崇山峻岭中,承担着物资交流的重任。

随着公路建设逐渐推进,运输日益现代化。马帮也在淡出历史,离我们远去。在此过程中,那些世世代代赶马的人们,为维护祖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与命运进行过顽强抗争,我曾经在边远地区有幸见证了他们最后的奋斗。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儿时通过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对马帮有了点肤浅印象,以为赶马人都是些游山玩水谈恋爱,生活惬意而浪漫的生意人。直到支边以后见识了马帮,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次见到马帮是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后不久,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营部返回连队,步行了六七里路,南定河已经在望,过河还有两里路就到家了,我心头一阵轻松。这时,突然听见渡口方向传来一片喧闹。

今天渡口格外热闹,人声马鸣犬吠都凑到了一块儿。当我从遮挡视线的几丛酸枣树后转出来时,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原来是几支马帮结伴而行,正在渡河。只见聚合的马匹上百,撒在绿草茵茵的河滩上,在空灵的山水间点缀了生机。清亮的河水舒缓地流淌,与岸上的喧闹形成对比。旷野上盛开几树火一样的木棉花,傲立在四下的绿色中,构成视觉焦点。午后的阳光刺眼地照着,激起阵阵水汽,使远山朦胧,也让附近村寨和竹林变得虚幻。这画面非常奇丽,既有山水画般的写意,也有西洋画的光彩。在这样的场景里邂逅马帮,倒是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但细看那马帮,第一印象并不怎么样,一伙粗人,领着一拨土狗和一群个头低矮的马。这组合远不如边防军人骑高头大马牵德国狼犬威风。而且,赶马人对外人不怎么友善,爱理不理的。狗也是一副没教养的样子,除了主人外,对其他人都凶相毕露。马更是典型的叛逆者形象,即使主人命令,它们也敢公然违抗。马帮简直是一帮乌合之众,此情景颇让我失望,文学作品给我构造了那么完美的初始印象,却被现实无情颠覆。

马帮渡河很不容易。虽然眼下正是枯水季节,水不深,但南定河床全是流沙,马驮着货物下水,立刻会被陷住。只好卸下货物及马鞍,马才能涉水过去。货物用独木舟摆渡。过河之后,相反的工作又得全做一遍。最难的是,马显然不愿做人指派的事情,从卸鞍渡河到重新架鞍装货的所有环节,马都不会与人配合。首先,要让马蹲下来卸鞍就很不容易,不知是装糊涂还是真不懂,反正马理解不了这意思。任凭几个赶马汉子围住马使出浑身解数,它也不肯就范,颇有一股好汉风范。正僵持不下,却窜出几条狗来。

一般而言,狗和主人的外貌和气质或多或少有些吻合,例如壮汉常牵大狼狗;女士爱抱哈巴狗。马帮的狗也与赶马人相似,不修边幅,吃苦耐劳。在专家眼里,这是些土狗,没什么价值,不过千万不要以貌取狗,它们的本领可是身为宠物的同类没法比的。几只狗冲上去一吼,那马立刻就乖乖地蹲了下来。赶马人省去了与马的纠缠,卸起鞍来顺利多了,没多少时辰,光着身子的马已聚成了团,在河滩上自由放任地大吃起草来。

看得出来,狗也讨厌懒汉,只见它们自发地围上去,要撵马群过河。马对戏水显然毫无兴趣。无奈遇上这帮很有事业心的家伙,只好懒懒散散下水去了。大多数狗干事情,也仅仅点到为止。有只狗却有始有终,竟纵身跃入水里,督促马群向对岸游去。上岸后它又围着马群前后左右地狂叫,那架势好像是命令马群原地集合,表现出超群的组织能力。然后它才返身洄游,又去驱赶第二群马。我一度误解了它的动机,以为它如此卖力定有所图。谁知赶马人对它的表现视而不见,只顾专注地照管货物。原来组织马群过河本来就是狗的工作。狗好像也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只见它们神情凝重,在南定河两岸来回奔波,尽职尽责。这人与动物的分工协作堪称默契,比我们连干活更有章法。过河后赶马人未曾休息,奖赏了狗,喂了马,再给马架上鞍子货物,就上路了。算算时间,过南定河整整耽搁了小半天。我意识到了马帮的艰辛,前边不知还有多少江河等着他们。

这些人都沉默寡言,干活也是如此。经过长期合作他们相互沟通已无须语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彼此就能理解,所以在渡河过程中没人说话。前边不远就是边界,他们还能往哪儿走呢?我好奇地询问,却无人搭理。难道他们要过边界?那边可是“金三角”啊!那里山高林密,河深水急,不通公路。缅甸境内的各路武装都在此安营扎寨,还居住着若干个互不信任的民族。政府也鞭长莫及,是全球著名无法无天的地方。金三角的战事连年不断。夜深人静时,常常听见边界那边传来阵阵枪炮声。

想不到他们真往边界去了!负重的马走不快,马帮行进得慢吞吞的,带着一串散碎的铃声,晃晃悠悠地朝着战区进发了!那休闲般的步履,却使人感觉坚定。漫不经心的背影,却表露着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惊讶之余,我醒悟到了自己刚才的冒失,马帮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满载货物在这么严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穿行。与人相比,自然界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难怪他们不愿与陌生人打交道,更别说随便透露行程了。

世上竟有这样的群体,他们常年就在这种地方谋生。难道就为赚取点运费或地区差价吗?虽然越是在这样的地方,越有马帮的生存空间,也越能体现其存在价值,但他们毕竟是和平商队,只能徒手去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冒这么大风险值得吗?再说了,就靠贩运些远离时尚的日用百货,像是做得大的生意吗?

光线已经转暗,渡口回归冷清,几声乌鸦叫,其音凄厉。西去的马帮紧紧攥住了我的目光,太阳落在两山之间,金色余晖笼罩着马帮,似乎在保佑他们一路平安。阵阵马铃声传来,清晰而温馨。这声音让我想起从前走街串巷的小贩,他们曾带给我许多童年乐趣。我由此想到,深山里与世隔绝的部落民,还有生活在战区的老百姓,听到这铃声会是什么感受?是雪中送炭的侠客,还是传布和平福音的天使来了?千百年来,马帮一直是他们生活的依靠,假如没有马帮送来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买走他们的产品,他们能在深山老林里幸存吗?马帮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一定不是寻常商贩。

终于,铃声也消失山中,听不见了。西天还有一抹红云,太阳还没彻底落下,月亮已从东边爬了上来,亮汪汪的。难道月亮急着想为马帮照明,或给他们送去一片祥光?

看着日月的不凡举止,我耳畔油然响起一首古老歌谣: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这广为传唱的歌就诞生在云南弥渡。那里以前曾是滇西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对了!“天上走”的阿哥一定也是赶马人。我以前一直当他是猎人。不对,肯定不对。只有赶马人才配在天上走,才配得上与日月齐晖,与江河呼应的殊荣。

多才多艺的陈参谋

据说是参照部队编制(我不太信),建设兵团在营级单位也设了参谋、干事等职务。谋到这些差事的多为政工干部,也有个别掌握生产技能,例如懂得热带作物种植的技术人员。

但我营有位姓陈的奇人,上述两类都不是他的强项,却也跻身参谋行列。别的参谋、干事日常工作应接不暇。他却不同,去了一年多也没见他有所作为。不知他是凭什么混上“参谋”的,难道他能带兵打仗?那时边界对面就是战场,经常炮声隆隆。为预防不测,我营建有两个武装连。不过话说回来,陈参谋会打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既不是现役军人,模样更不像军人。他以前患过小儿麻痹,落下了后遗症。人到中年身高仍不满一米六,还长得弓腰驼背的,腿脚也不大灵光。除此之外,他的面相也奇特,看上去头大身子小,额头和后脑勺都很饱满,可到了线条粗犷的鼻子下边却出人意料地收敛了,突出了一个尖削的下巴和一对龇出的门牙。虽然书上说这是聪明相,但怎么看他都不具备领导气质。

因为喜好战争小说和影片,军队的参谋早已在我心中确立了具体形象,都是潇洒英俊机智威严,还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所以第一次看见他我困惑极了,这位参谋怎么连路都走不稳呢?

问过班里一位先来兵团的上海知青,他很不屑地说:“你说的是老陈吗?他就是个农民。”话音刚落,他又觉得不妥,大概担心阶级立场出现纰漏,连忙又补充一句:“我不是说农民有什么不好,可他真是个农民啊。”这么说陈参谋的出身资历业绩都很平庸。到底是兵团提干草率呢?还是想为普通人的将来留下点想头?

陈参谋的“奇”,不仅如此,他走起路来也个性十足,脚步一瘸一拐的,单臂甩动保持平衡,满头乱发随风飘逸。而且表情深刻,目光专注,既不左顾右盼,也不回眸远眺,更不会抬头观赏空悠悠的白云,眼里充满探索精神,扫视地面,随时随地都在寻觅。每次见他总有收获,一截草绳,一个空瓶,或一根柴火,手里永远不空,任何东西对他似乎都有用处。知青笑他见了风都要抓一把。笑过之后,我却有个疑问,这么有心计的人恐怕不至于长期沉沦吧?果然,见识了他的才艺后,我由衷地信服了,他当参谋全凭的真本事。

分场的首要任务是开荒种橡胶,第二年才在胶苗间隔种上了苞谷。陈参谋崭露头角是在收获苞谷以后,他蛰伏已久,终于等来露脸机会,显得格外精神,连吼带跳地领着几个小青年就忙碌开来。倒腾一番后,居然用苞谷酿出了酒。喜讯传来,知青阅历少,对这一成就的重大意义缺乏认识,有些不以为然。老职工却奔走相告,视其为了不起的科技进步。那天我碰巧在场,只见人们围住烧锅,看管子里滴答出酒来。空气中弥漫着酒香,使人难以保持客观的鉴赏态度。观众表情复杂,兴奋中带着庄严和惶恐,就像在目睹神仙下凡。陈参谋打着赤脚,神定气闲地蹲在角落里吧嗒草烟,摆了一个相当经典的沉思造型。看不出自豪,也说不上深奥,脸色甚至还略显郁闷,完全不像造就神话的大师。莫非他的乐趣本来就在过程中?或者在盘算如何再创辉煌?不过说句实话,那酒真还不错,尤其喝过刚蒸馏出来冒着热气的苞谷酒,人会变得豪爽大度,而且不上头。

酿酒成功绝对是件大事,喝了自力更生酿出来的苞谷酒,更有助于激发雄心壮志。所以营部后来每逢誓师会、总结会、表彰会和动员会等(批判会除外,可能怕喊错口号),陈参谋的酒都要扮演重要角色,经常灌得会餐者踌躇满志或者豪情满怀。估计我营随后组建的养猪场,也是领导酒后的决定。

按照最初设想,养猪场肩负两大使命:一是酿酒;二是用酒糟喂猪。酒肉不分家,出发点非常鼓舞人心,可惜实施结果并不如愿。第一项任务完成得还算马虎;第二项却差强人意。其原因固然是设施简陋,酒糟产量低,猪饲料不足,但这官方理由其实并不成立,此类问题在任何可行性研究中都能轻易发现,营领导不会预见不到。我猜设立这单位本来就是为了酒,命名为养猪场是掩人耳目。之所以不敢旗帜鲜明地叫酒厂,恐怕是因为数千年来一直对酒存在争议。酒虽然好处多多,但也会使人变得行为乖张,忘乎所以。记得我们连第一次分发陈参谋的作品供大家品尝之后,就有许多人举止反常,也造成了我生平第一次醉酒。那晚直到深夜,还有人高声喧哗,毫无顾忌地在张扬个人隐私。

如果对他的酿酒才能是毁誉参半的话,他的另一个绝活就没有争议了。后来我们还在山坡上种了黄豆,秋收后的一天,食堂里破天荒地吃上了豆腐,原来又是陈参谋的杰作。他会点豆腐,还很拿手,做的豆腐不仅不老,下锅还不散。从此以后,我营各单位每天轮流去养猪场领豆腐(他一个人就给新单位提供了两项主营业务),一周下来正好每家一次。那个年代,吃豆腐给人带来的喜悦仅次于肉。由于食堂没油没作料,在知青的强烈要求下,连队干脆将豆腐分给个人,使得烹豆腐的手艺在我连迅速普及,女生还试制成功了豆腐乳。于是每周一次的分豆腐,就与星期天并列,成了大伙儿一周时间里翘首盼望的喜庆日子。

同类推荐
  • 左耳电影全记录

    左耳电影全记录

    原著作者、电影编剧饶雪漫执笔记录《左耳》拍摄全过程;新晋导演苏有朋首次“触电”感受全记录;收录电影《左耳》主创人员采访实录;陈都灵、马思纯、欧豪、杨洋、关晓彤、胡夏、段博文七大主演共同撰文,书写有关《左耳》拍摄的点点滴滴;电影《左耳》全程跟组小编,亲临拍摄现场,搜集大量拍摄趣事,揭露那些《左耳》背后的秘事;更有《左耳》摄制组全体成员参与创作。
  • 刘亚洲文集

    刘亚洲文集

    《刘亚洲文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新书一套9卷,是作者空军上将、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历时30年磨砺,首度集结作品出版,由他本人亲自遴选修订,力求将经典作品完整呈现给读者,作品覆盖多元向度,横跨政治、军事、历史、经济、科学、生动百科。全套书以全球视野开展宏大叙事,题材多样,内涵深远,文采恣意,囊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剧本、文论等多种题材,全书共有九卷本,套装出售,让读者一次看个够。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鲁光文集(1—7卷)

    鲁光文集(1—7卷)

    鲁光,当代著名作家、画家,高级记者。历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会长。该文集是他五十多年文学创作的集成,其中包括影响巨大的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散文、影视剧本等。如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长篇散文《世纪之战》《近墨者黑》等。作品曾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并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文学大奖。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热门推荐
  • 笑傲仙神

    笑傲仙神

    仙路断,神道绝,小小流浪儿,何以夺天地造化,笑傲九天仙神!一曲笑傲仙神,道尽世人多少煎熬、苦难、血泪......曲终人散,但闻......不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鸣熹微

    凤鸣熹微

    (本书纯属瞎编,与真实历史无关)巾帼剑舞尘萧萧,霜气惊人动九州。熹微酒醉,英雄舞。她,心肠九转,却磊磊豪气万千,虽为女儿,颜色列男儿。她从冰霜冻开的地方误入这尘世,却进了最奇诡的局,入了最艰难的命。他,一国之君,少年之时正是鲜衣怒马却早已历尽沧桑。可凉薄君王的面具,终究被那浅笑怒骂的少女亲手摘下,满心温柔,深情只付一人。风云四起,诡局频起。命途未卜,前路风雨。不服,不信,不依不挠。她一身铁甲,褪尽红衫,从军征战,男儿不如。他冷情帝王,枭雄将才,征战江山,一统南北。这一路踏歌而来,纵马横啸,女儿狂笑,弄风云变。清竹横笛,剑和音韵,把酒花下,共赴黄沙,信他一人,与天下敌。前路泥泞,荆棘缠缠,龙虎窥伺。错信,错付,错伤。可那又如何?自在磊落,酒尽情放下。一曲终了,女儿依旧。且看她,倚马轻狂,傲视红尘,在这男儿天下,话出一本巾帼奇辞。且看他们,在这动乱江山中,相拥不弃,横歌天下,道出一卷花间情辞。
  • 七微长篇故事集

    七微长篇故事集

    七微“南风系列”细腻阐述傅氏温柔情深,告诉你——有的人,在你生命中来过,哪怕时间短暂到只在我们漫长一生中占据极为微小的一部分,却像刻进皮肤里的烙印,永久地在那里。
  • 真龙战士

    真龙战士

    为了对抗从异世界门之领域中那突如其来的强大的巨兽和可怕的异形,真龙组织应运而生,那些以奇异的龙魂力量对抗可怕敌人的战士们,被称为龙魂战士,他们默默地守护着人们的安全。爱恨情仇,宿命争斗,命运束缚......为了终结门之领域带来的混乱秩序,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征途。我们将从这段征途的起因开始,跟随龙魂战士们一起前行。
  • 风起北邙·萌妃传

    风起北邙·萌妃传

    一个是自小在战俘营里长大的前朝遗孤;一个是意气风发的新朝王爷,身份显贵。初次见面,从未离开过战俘营的她,已经具备一切生存技能,会训恶犬会杀鸡。而他却高高在上杀伐决断,自始至终只会强取豪夺。他欺她,辱她,未曾正眼看她;她厌他,恨他,幻想离开他。他只想当个彻底的坏人,不想做个优柔寡断的好人,但这条孤清的路上,如果有她作伴,似乎也不错……
  • 我的金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金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季羡林1946年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文化大革命”发生前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这一人生阶段中颇具代表性的散文以及数十篇随笔,不仅有展示作者个人生活情趣的散文,也有多篇记录出国访问及与外国友人友谊的文章。
  • 莫要清君侧

    莫要清君侧

    许多,重回一生,你是否能得到你想要的人生。许多以为自己穿越了还是个王爷在女尊时期肯定过的很舒服可舒服会舒服,哪来这么多美男啊!
  • 金匮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揽男颜傲天下

    狂揽男颜傲天下

    她,莫清玥,本是现代的孤女,如今是王府小郡主,时而懒,时而黠,时而冒出大堆爱心,时而冷酷无情。在家永远随意札着流苏髪,发际斜插简单的木簪子,一袭白衫永远干净清朗,时而一壶茶,一把琴自娱自乐,时而欺负自己的亲亲小哥,“作威作福”,王府人称“恶魔假少爷”。在外一身月白色的长袍,一把软剑,一壶酒,领着小童,逛着帝都各大繁华之处,人称“逍遥世子”。“与其留一个不定时炸弹在自己身边,还不如现在就拔了!”黑暗中,她看着躺在地上的小男孩,冷声叙述。“不要以为没有人不知道,这天下还没有不透风的墙!”昏黄的光线下,她看着跪在地上的美妇,绝美的容颜闪着残忍的神色。“世上没有我得不到的,只是看我有无兴趣罢了!”傲世山巅,她和他一起煮酒焚琴,霍尔,她放言。———————————————————————————————他,莫萧若,凤天皇朝第三子,野心勃勃,腹黑狡诈,总是无害的表情现于世人,唯有她,一眼望尽他的本质——“笑面狐狸假慈悲!”他,玄渊,凤天皇朝丞相的小公子,温柔似水,语若清风,令人心旷神怡,唯有她,能够触动他的灵魂,“你的笑容令我心疼!”他,风吟尘,一代医仙的嫡传弟子,悬壶济世,清灵出尘,嘴畔永远挂着淡淡的笑意,暖如人心。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故丰神如玉兮,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看闲庭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一把剑,一壶酒,一世逍遥,可好?”他,景霜寒,一身傲世功夫,不屑武林盟主之位,逍遥恣意,没有表情的脸,不知碎了多少名门千金的心,只有她,看得到他的无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楚行风,楚臣皇朝的太子殿下,嚣张傲慢,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直到遇见她,才明白这世间的女妆亦不逊色男儿!他,江一刀,武林侠客,憎恶分明。一身风风火火,却被她的凉水所熄灭,“本公子最恨的就是火!”还有他他他……——————————————————————————————世间红尘繁华如锦,这江山谁主沉浮?这江湖谁堪笑傲?凤箫声动,玉壶光转,谁醉清玥?———————————————————————————————本文女主强悍,美男多多,各个风味不同,喜欢的就把收藏和票票给来吧,结局绝对完美!明蓝的旧文《战国殇》战国时期,尚在萌芽的爱情被扼杀摇篮中的殇情明蓝的新文,短篇小言《十年过》她用十年爱他;他用十年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