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300000005

第5章 苏联:从动荡走向解体(3)

二、戈尔巴乔夫处境艰难,但近期不会被赶下台。

奥夫钦尼科夫是戈尔巴乔夫的热忱支持者,但他也认为戈尔巴乔夫目前已陷入危机,并且在今后两三年内将更加危险,因为他的威信在迅速下降。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也不可能取得惊人的成就。他列举了戈尔巴乔夫面临严峻考验的许多方面,其中主要是:

1.经济改革未取得具体成果,市场供应比5年前恶化。他说,中国改革11年,苏联改革5年,中国在改革中取得的成就比苏联多,而苏联在改革中犯的错误比中国多。苏联领导曾认为,过分集中的体制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又认为,只要权力下放,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产品也会丰富。其实不然,企业获得自主权后不愿生产廉价而人民生活又必需的产品,它们擅自提高产品价格,把赚来的钱都分掉,造成流动货币大增,商品匮乏。许多人生活水平下降,尤其是退休人员的生活更难保障。

他说,苏联一般职工的退休金最高额为120卢布,特殊情况者为132卢布,最低的才35卢布。副部长的退休金为工资的40%, 200卢布,比平均工资237卢布还低;正部长的退休金为工资的50%, 300卢布,也只比平均工资略多。为了缓和不满,苏联正在起草提高退休金的法令,但这也只涉及收入低的退休人员。

2.反酗酒运动彻底失败。他说,反酗酒、整顿纪律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采取的第一招,但未能奏效,反而使私酿酒成风,造成白糖供应紧张,还使国家财政减少收入几百亿卢布。他说,围绕反酗酒运动,苏国内流传着许多政治笑话。

3.各级党政干部不满。他说,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许多干部的切身利益。1990年春天即将进行加盟共和国和州一级的苏维埃代表的选举。目前,各级干部都不安,担心选不上。他们中的许多人一旦当不成代表,就会失去目前的领导岗位,所以,这些人已在报上和会上对这种做法提出意见,还点名批评戈尔巴乔夫以及他周围的人,例如雅科夫列夫和梅德韦杰夫。

他说,尤其是党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的不满情绪的滋长令人担忧。戈尔巴乔夫取消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的一些生活上的特权,同时加快工作节奏,因此,许多工作人员觉得继续呆在机关没有多大意思,纷纷要求离开。他说,军队中也有不满情绪。裁军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但一下子精简下来那么多士兵和军官,工作很不好安排。

4.赖莎好抛头露面帮了戈尔巴乔夫的倒忙。他说,大多数苏联人,尤其是老一代人对赖莎经常抛头露面十分反感。奥夫钦尼科夫本人是赞成赖莎的做法的,认为象她这样一位富有人情味又有才气的女性跟随戈尔巴乔夫左右对戈会有很大帮助。但是,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少数。

奥夫钦尼科夫认为,戈尔巴乔夫的处境的确很困难,但目前尚能维持下去,其理由是:第一,目前政治局内尚无人可取代他的地位的人。在1985年3月全会上反对他出任总书记的人除谢尔比茨基以外已全部下台,谢尔比茨基一直在乌克兰,对莫斯科起不了什么作用,其他政治局委员都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升任的,还看不出他们之中有谁想取而代之。第二,苏联的民主化已发展到难以搞宫廷政变的程度。奥夫钦尼科夫认为,这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成果”。所以,尽管目前苏联国内的经济、政治情况与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前夕的情况十分相似,但眼下戈尔巴乔夫不会遭到赫鲁晓夫那样的下场,但如果改革仍不能取得具体的,而不是口头上的成果的话,他能否保住其地位,就难说了。

(新华社1989年9月10日)

亚美尼亚骚乱的前因后果

苏联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之间的民族冲突已持续一个半月,其规模之大、程度之激烈和时间之长是七十年来罕见的,成为苏联全国上下“严重关注”的问题,也令世界瞩目。

这次事情始于二月十一日。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内以亚美尼亚人为主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的居民上街游行和集会,要求将该州划归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二十日,发生了“对苏联来说史无前例的事件”: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苏维埃竟以大多数票通过决议,请求苏联最高苏维埃批准示威群众的上述要求。这一请求被驳回后,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市民二十三日举行数十万人的大示威,声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人。二十八日,阿塞拜疆苏姆盖特市又爆发了反对亚美尼亚的集会和游行,并发生多起暴力冲突、强奸和抢劫事件。

面对事态的不断扩大,苏联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息骚乱。三名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一名中央书记前往闹事地区同干部、群众对话,戈尔巴乔夫、利加乔夫等主要领导人在莫斯科分别会见了两个民族的代表,同时向苏姆盖特市等地增派了军队,并追究肇事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可是,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各种抗议活动仍然持续不断。三月廿三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举行特别会议,决定宪法规定的行政区划不能改变,并授权执法机关采取果断措施制止骚乱。据报道,目前已向埃里温和苏姆盖特增派了军队和警察。同时,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作出了加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经济、文化建设的决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件并不像乍一看那样简单,仅仅是一个州的归属问题。事实上,这次骚乱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据苏联报刊报道,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外高加索地区各民族之间领土归属是历史上最复杂的问题,由于宗教争吵(阿塞拜疆人信奉基督教,亚美尼亚人信奉伊斯兰教)使矛盾更加激化,曾多次发生流血冲突。一九二三年成立的与亚美尼亚共和国不接壤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被划归阿塞拜疆,而阿塞拜疆在亚美尼亚共和国境内的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也归阿塞拜疆所辖,引起亚美尼亚人不满。两个民族的学者又相互贬低对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这些积怨长期未得到消融。

第二、阿塞拜疆不重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损害亚美尼亚人的民族权利,抑制这个州的主动精神。例如,这个州基本建设投资按人口计算少于共和国其他地区,亚美民亚学校中禁止学习亚美尼亚人的历史。所有这些加剧了当地居民的民族情绪。

第三、长期未能充分贯彻列宁的民族政策原则。同时,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和民族关系教育方面的工作严重失误,对民族主义情绪的滋长“放任自流”,不少负责人也陷入其中。

第四、目前苏联在改革中提倡公开性和社会生活民主化。这为当地居民表达自己的愿望提供了机会。但是,有些人则打着民主与公开性的旗号煽动民族不和,唆使人们用罢工、绝食等方式向国家机关施加压力。

苏联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之间的这次大规模冲突是在苏联改革刚刚进入第二阶段时发生的,对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散了改革的精力。《真理报》说,除了许多居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外,“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经济,乃至全国的经济都受到很大损失”,因为仅亚美尼亚就有六十家工厂停产,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的生产活动“实际上陷入瘫痪”。此外,还“使兄弟共和国的人民受到道义政治上的损失”,加深了感情上的创伤。

据苏联报刊报道,苏联最高当局已认识到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他们除积极采取措施来平息骚乱外,正筹备召开一次苏共中央全会来全面讨论民族政策问题。

(新华社 北京 1988年2月27日电)(香港《文汇报》2月28日)

苏联少数民族骚乱及其影响

苏联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人的大规模骚乱已持续一个月。这是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之间70年来最大的冲突,造成32人丧生和数万人离乡背井。这次骚乱是在苏联改革刚刚进入实施阶段发生的,对改革进程必将产生一定影响。

此次骚乱始于2月11日。这一天,阿塞拜疆共和国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的亚美尼亚人要求将该州合并到与民俗和文化传统相同的亚美尼亚共和国。事态的发展导致埃里温市的亚美尼亚人和苏姆盖特市的阿塞拜疆人互相针对对方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苏当局不得不增派军队恢复秩序,并实行宵禁。

这次骚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历史上有过多次冲突。前者信奉基督教,后者信奉伊斯兰教。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在阿塞拜疆境内,与亚美尼亚共和国不接壤,面积4400平方公里,目前人口18万,主体居民是亚美尼亚族人,1923年7月该州成立时被划归阿塞拜疆共和国管辖。同时,阿塞拜疆共和国在亚美尼亚共和国境内的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面积5500平方公里,主要居民是阿塞拜疆族人,也划归阿塞拜疆共和国管辖。多年来亚美尼亚人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第二,阿塞拜疆共和国在发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的经济文化中“积累的不少缺点和困难”,加剧了亚美尼亚人的民族情绪。该州新任第一书记3月4日说,“这些困难涉及到文化交流和保证用民族语言出版文学艺术作品和学校教科书以及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和兄弟的亚美尼亚劳动者多方面的传统联系等问题”。戈尔巴乔夫也承认,该州“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悬而未决的问题”。

第三,苏联在改革中提倡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和公开性。这为当地居民表达自己的愿望提供了新的机会。

对这次骚乱,苏联当局采取了组织手段和对话相结合的审慎处理方针。苏共中央2月23日否决了亚美尼亚人的要求;接着,阿塞拜疆共和国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召开党的积极分子会议,要求党员采取坚决措施贯彻中央决议,不要闹事,并撤换了该州委第一书记。与此相配合,苏共中央派三名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一名中央书记前往出事地点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主管宣传工作的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雅科夫列夫和戈尔巴乔夫分别接见两个持不同政见的亚美尼亚作家,并向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个共和国居民发出呼吁,要他们保持克制和公民成熟性。3月9日苏共中央在戈尔巴乔夫主持下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由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事件引起的“复杂局势"。会议责成中央书记处全面研究民族冲突尖锐化的原因和提出建议,供中央审议。

由于采取上述较为妥善的处理方针,目前骚乱趋于平息,生产和秩序正在恢复中。

亚美尼亚人的骚乱是戈尔巴乔夫执政3年来第四次大规模的少数民族骚乱。以前三次骚乱,具体原因各异,但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情绪。1986年12月,在将俄罗斯人科尔宾调去取代库纳耶夫任哈萨克第一书记的第二天,阿拉木图市民上街表示抗议,他们砸商店,烧汽车。1987年7月居住在乌兹别克等地的克里米亚鞑靼人成群结队前往莫斯科示威请愿,要求返回在1944年被强迫离开的家园——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据塔斯社报道,尽管成立了以葛罗米柯为首的委员会来处理,但骚乱仍在继续。一月底,塔什干和乌兹别克其他城市的克里米亚鞑靼人不时在市中心闹事。最近,又有4000多名鞑靼人在高加索城市克拉斯诺达尔举行示威,要求返回克里米亚。1987年8月23日苏德条约签订48周年之际,波罗的海沿岸3个共和国首都都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根据这一条约把3个共和国并入苏联的行动,要求独立。

目前,国际舆论一般认为,尽管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受到了少数民族骚乱的挑战,但他的改革和目前地位尚未受到严重危害。如果骚乱继续加剧则可能产生微妙影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四点:

第一,在处理亚美尼亚人骚乱中暴露了戈尔巴乔夫和政治局其他成员意见不一致。政治局2月23日否决了亚美尼亚人关于把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并入亚美尼亚的要求,强调“关于改变现行民族地区体制的要求不符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人民的利益,有损于民族关系。可是,在戈尔巴乔夫2月26日会见亚美尼亚作家之后,外交部新闻局长格拉西莫夫3月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却说,苏联在成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共和国时曾犯了错误,现在应该而且必须纠正。”显然,这与政治局23日决议的说法相左。在26日的会见中,戈尔巴乔夫允诺“将亲自处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问题,说他已阅读了关于这个州的“全部文件”。被接见的亚美尼亚作家卡普季基扬27日在亚美尼亚电视台发表讲话呼吁暂停闹事时公开说:“戈尔巴乔夫有许多敌人,我们必须帮助他”。戈尔巴乔夫3月9日在苏共中央会议上强调,“现在主要一点是彻底贯彻列宁的民族政策原则。”同一天,英国《情报文摘》在文章中认为,戈尔巴乔夫要让非俄罗斯民族有更大程度的文化自治,而利加乔夫和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则把目前的骚乱归咎于公开性政策和对民族主义的让步,”要求采取严厉措施。

同类推荐
  • 2050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50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由中国国情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胡鞍钢教授主持撰写,围绕“2050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专题研究,从更加专业化、更全面的视角分析到2050年的中国发展大趋势,前瞻性地提出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及战略步骤。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公民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公民篇

    “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是立足个人层面提出的公民个人的道德价值准则,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本书运用大量实例,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新时期的实践要求、实施的着力点入手,系统解答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内容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开展、落实。本书对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本书在全面总结、系统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功做法、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深入分析了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着重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部署要求,提出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突出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工作提供有益导引。
  • 《共产党宣言》与世界社会主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共产党宣言》与世界社会主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这是一本历史地、科学地、深入浅出地介绍《共产党宣言》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书籍。该书从16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历史背景展开,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以其雄辩而尖锐的笔锋和深邃的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以天才、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以《共产党宣言》为指导,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东欧社会主义实践,新中国诞生,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践,如火如荼、波澜壮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新曙光,改变了世界。本书已入选为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相信本书会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及时代化等发挥重要作用。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5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5辑)

    本书为十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所作的报告和该博士点师生的研讨报告。其内容包括关于实现“中国梦”“生态和谐”“绿色革命”等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稿共15章,计20万字。
热门推荐
  • 光影回响

    光影回响

    每个人都是光与影的聚合体……区别在于——你怎么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忆昔念云

    忆昔念云

    墨云翻卷,残阳撒下星光,世人皆向往功名权力。她,身为云家少家主,面对勾结外人的背叛者,血染江河,在那无人知晓的云烟中,“你今屠杀我云家子民,这笔账,你们现在就得血债血偿!”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她虽败,但,随着哀嚎,风掩着血腥,那道貌岸然的人,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血液在咆哮,枯骨在哭泣,是无尽的黑暗,还是无言的夜......再次睁眼,她携着万丈光芒,在强者为尊的世界里,碾过荆棘,攀上巅峰。“你若不嫌弃,那便让我陪着你,可好?”回首望去,他处在炽热的阳光下,水墨长衣,风流韵致,纤手拂上他的脸庞,朱唇浅启,声音有些干涸“陪多久?”“一辈子”“只是一辈子?”“不不不,你的下辈子,下下辈子…”“好”敛去银眸中寒光,只剩下世间唯一人可懂的柔情。生则持剑弄影,笑看人杰死则举樽邀月,醉戏鬼雄(1v1)女强男强,女男主皆成长型。
  • 一个人的哨卡

    一个人的哨卡

    18月31日晚上,天堂湾边防连连部通信员凌五斗终于下了决心,要对连长说,他不想当这个通信员了,他想去干点别的。小小的营区很静。军犬不时无聊地吠叫两声,声音散漫。发情的军马的嘶鸣让人心碎。军医程德全的二胡催人泪下。他小时候学过二胡演奏,开山时让人带了一把上来。他第一次拉《二泉映月》时把兵们眼睛拉潮了,指导员批评他“霏(靡)霏之音,扰乱军心”。他就只拉些革命的曲子了,全像火车吭哧吭哧勇往直前的那种。但不管什么曲子,只要用二胡拉出来,总带着哭音。如果说前一次拉的曲子像女人在呜呜咽咽伤心哭泣的话,其他的就像是一个男人在激昂地哭诉了。
  • 猛鬼小扎

    猛鬼小扎

    重生最强的金手指是什么?预知未来!那么一个最悲催的穿越者是什么样的?没错!这货不断被扔进新的世界,失去了最有力的金手指,在迷失中挣扎求存,探索着那些他或熟悉,或陌生的世界。主角不是普通人,但是怪物也有金手指!且看宅男奋斗史,最终是超脱为王,还是死于无名,咱们拭目以待
  • 集散地

    集散地

    集散地是一个短暂的意象,人们在这里落脚然后离开,这部小说集以地点为线索,从乡村到小镇、县城、小城市、城市、大都市,小说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作者的同龄人,在空间变换之外,又有一条成长的线索,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成年,以80后视角穿越行走“中国”土地,同时又内在地完成一个人的记忆和成长。
  • 我不是走狗

    我不是走狗

    冷血最强杀手一朝穿越成柔弱小女子,这是强者的世界,这是权力的世界,她以为自己不会再爱,然而那却是命中注定的遇见
  • 重生之娇妻有点甜

    重生之娇妻有点甜

    七年相守,她为他众叛亲离。为了助他登上帝位,她手染鲜血。可没想到,他登基之时,送来的却是一杯鸩酒!本以为这辈子完了,但没想到她重生了!这一辈子,她绝不重蹈覆辙。她要伤害她的人,付出代价!她更要护着自己所爱的人,步步为营!
  • 傲世天龙帝

    傲世天龙帝

    那是一片神奇的大陆,在大陆之上有许多的异能者,异能者也分为一至九等,而强悍的异能者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组织!
  •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坏”女人的机智、狡黠、成熟的心机,并不钟情于所有的女人。这一点点的坏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关,与金钱无关。成为“坏女人”要靠智慧、精明、心机,但又不仅仅凭借于此。此书中的“坏”女人不是指那些心如蛇蝎、十恶不赦、没心没肺、下贱淫乱的女人,而是指那些本质里拥有着令人欣赏的传统一面,但比乖乖女活得更自在、更精彩的女人。做个外表绚烂内心坚强,让男人神魂颠倒的“坏”女人,其实很好!好女人上天堂,“坏”女人走四方。女人“坏”一点,男人爱一点。不坏不女人!女人的“坏”是无罪的,是有理的,是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