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600000019

第19章 谈苏侨归国(1)

A:最近报上时常登载,说上海,天津,汉口,青岛等地的苏联侨民要撤退回国,究竟为了什么?

B:这是苏联政府召他们回国的。今年六月三十日苏联政府对于侨居中国的苏联人民,发出了这样的号召:

苏维埃政府鉴于旅居中国的苏联公民愿意回到祖国来,特议决:准许居住在上海、天津、北平的三千名苏联公民及其家属和一百五十名苏联公民的孤儿在一九四七年中遣送回国。决议中规定,遣送回国的人在到达苏联之后,就依照他们的专门技术和熟练程度,给他们在各企业各机关工作做,给他们房子住,给他们食物吃以及其他等等。并且规定,对于比较贫困的苏联公民发给一次现款扶助金,以购备家用必需品。对于有需求的苏联公民,依照他们的请求,可以发给贷金,以修理和装备发给他们的住所,以及购备家用物品。孤儿则送入儿童院和职业学校。从中国回来的苏联公民有属于他们个人的财产,运往新住处,可以免缴关税。又从中国遣送到新住处去的人,旅费完全由国家负担。

这次旅华苏联侨民回国,就是根据苏联政府的这一决议。

A:我是问:苏联政府为什么要召返他们的侨民?据我所知,一般是在两国邦交发生问题,或是所居留的地方,有发生战争的危险,或是侨民有不法行为,才撤退回国。这次苏联侨民撤退,究竟为了上述的哪一个原因?

B:“召返”回国和“撤退”回国情形不同。你所说的那几个原因,都是“撤退”回国。这次苏联政府是召回一部分苏联侨民,而不是撤退所有侨民。

A:可是当中国反苏浪潮很高涨的时候,我是说,正在“白塔山事件”和“东北韩共作战”以及“旅大问题”很紧张的时候,再加上“美苏冲突”之说尖锐化的当口,苏联政府即使不是“撤侨”而是“召侨”,谁又会相信,这不是苏联政府的一种神经战呢?

B:假使把“召侨”理解做“撤侨”,再把“撤侨”解释为“神经战”,那正巧是上了反苏宣传的当。因此,把苏联政府召回一部分旅华侨民宣传为中苏关系恶化,这和人为的、捏造的、挑拨的“白塔山事件”,“东北韩共作战”以及“旅大问题”一样是恶意的反苏宣传。

A:那么,好,这不是撤退,而是召回,我的问题还是一样:苏联为什么要召回他们的侨民呢?

B: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正像我上面所说的,苏联政府是鉴于苏联侨民有返回祖国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个愿望,苏联政府便有了召回的决议。我们知道,苏联政府是最关心自己人民的,苏联的宪法,就是一部保障人民有一切权利的大宪章。当然,苏联政府不会也不能让一批自己的公民流浪在异国,让他们在那里穷困,对于他们要求回国的呼声充耳不闻。这次的召回决定,正就是表示苏联政府对于自己人民的一种关切,一种责任。

A:既然侨民自己要回国,苏联政府在召回他们的决议中,为什么又给予他们这么许多优惠的条件呢?只要侨民肯回去,非但坐车坐船免费,带东西入口不要付关税,而且还找事情给他们做,更给他们住,给他们吃,甚至于送钱和借钱给他们买家用物件,这不是用种种优待办法引诱留居在中国的侨民回国吗?

B:这是苏联政府关心人民的一贯政策,假使我们了解苏联的真实情形,我们对于这一点就丝毫也不会奇怪了。在苏联,一个人从呱呱坠地一直到老死入土,都有政府在旁照顾。对于侨民返国的“优待”,只是政府对人民尽一些应有的义务,对于他们返国之后,正像对于所有其他公民一样,还有长年累月更大更多的关切和“优待”呢。

不过这在制度不同的外国看起来,这“好”得简直有些“奇怪”,这“好”的后面必定另有作用,于是苏联政府的“好”便变成了攻击苏联政府的“好”工具。

A:那么,好吧,这优待就算是苏联政府的例行公事。你刚才说召返侨民回国有两个原因,你只解释了一个,还有一个呢?

B:要不是你打断,第二个原因也早已说明了。不过关于第一个原因我还要补充几句。优待返国侨民,不自今日始,也不自此地始。去年就曾有一批旅居法国的苏联侨民返国。苏联特地派了一只轮船,开到法国的海港去,迎接返国的侨民,送到苏联奥地蕯港上岸,也同样给他们许多有利的条件:给他们工作做,给他们衣食住。关于这一切,都摄入镜头,以“苏联电影新闻第二号”的名称,曾在上海开映过。十几年以前,一位流浪在东北的作家史基达列次,在他要求回国时,苏联政府就曾给他“优待”地送到莫斯科,拨给他一大笔款子,买他的作品;拨给他一所很好的住宅,让他继续创作。再举一个例子,大概是半年多前吧,旅沪的苏联作曲家秦格尔,乘斯摩尔纳号轮船抵达海参崴时,当地的音乐协会,特地派了乐队在码头上欢迎他,当地的少共团员们,特地赶到码头上帮他搬行李,使他感动得热泪满眶。他一路上坐船坐车免费,不用说,到了莫斯科,作曲家协会就马上给他舒适的房子住,给他一大笔款子,使他生活无虞地在半年之中制作一部四重奏的曲子。这些都不是奇怪的事情,而是真正的事实。

现在说到第二个原因。苏联在经过这次对德战争之后,国内被破坏得很利害,第四期斯大林五年计划的规模非常之大,非但要恢复战前的状况,并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国民经济,为了完成这个,需要更多的人手。为了取得更多的人手,便尽速地进行着复员,驻外的军队提前撤退(例如在奥国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驻军),此外便是把侨居在国外的苏联公民召回本国。召回苏侨又分三种,一种是战前即侨居在外的公民,一种是革命时期亡命在外的“白俄”,再有一种是这次战争时期被强迫“移植”到外国的苏联公民(主要是德军由苏联占领区掳去做苦工的平民或军事俘虏)。

A:那么这次从上海召回去的苏联公民,应该是第二种,即革命时期流亡在华的“白俄”了?又,“白俄”应该怎样解释,也请你说明一下。

B:是的,上海和中国其他各地遣回的苏联公民,大多数是曾经称为“白俄”的俄人。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后,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旧俄军队和贵族们,便亡命国外,还有本来留居在国外的俄侨,大部分不承认苏维埃政权,所有这些人便成为政治的流亡者。因为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军队称为“赤卫军”,后又组成正规的“红军”,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军队称为“白卫军”,所以把流亡在国外的俄人称为“白俄”。更准确些说,所谓“白俄”就是没有苏联国籍,没有苏联护照的俄人,又因为有些俄人入了中国籍或是其他国家的国籍,而剩余的一批俄人,没有国籍,所以又统称之为“无国籍人”。苏联革命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革命时流亡出来的政治性亡命客已经为数不多,更多的已经是新的一代,他们既没有参加过反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也没有经历过所谓“赤色恐怖”,更不知道苏联的新生活,若把他们称为“白俄”是不大妥当的,所以“无国籍俄人”这名称是比较名副其实些。

A:那么这些无国籍俄人又怎样变成苏联国籍的公民呢?

B:过去,无国籍俄人要入苏联籍是相当困难的,而苏联籍要回国去也是相当困难的。所谓困难,是随时而异的,我说“过去”相当困难,是指革命之后不久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没有完成的一个时期。那时“白俄”被各国帝国主义者利用作为反对苏联的工具,他们充当帝国主义的间谍,越境偷入苏联,刺探消息之外,还进行破坏工作。在东北,“白俄”曾经被中国反动官宪和日本帝国主义者利用过,在北满甚至组织过武装的部队,日本在伪满建立之后,更加明目张胆地组织正式的白俄军队,以便“侵入苏联,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帝俄政权”。在这时期,侨居在外国的俄人,起初虽有苏联政府号召他们入籍回国,他们都置之不理,直接间接和积极消极地参加了白俄团体的反苏工作。于是对于请求入籍和回到苏联去的“白俄”,苏联不得不特别警戒,防备他们回国之后进行间谍和破坏工作。在这个时期,俄人回国是相当困难的。

A:那么到苏联去进行破坏工作和间谍活动的俄人,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到苏联去的呢?

B:主要是偷越国境,所以中国东北边境便成为各国帝国主义者,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白俄偷入苏联的好地方。哈尔滨曾经是一个中心,白俄在那里形成一个自己的世界,在中国警察当局管理之下有白俄警察,在中东铁路上有白俄路警,他们有自己的政治组织,有自己的报纸。白俄领袖谢苗诺夫将军等,被日本当局豢养在大连,指挥整个远东的白俄反苏工作。

A:现在这些白俄将军呢?

B:像谢苗诺夫之类的白俄将军,在一九四五年苏联军队进入东北击溃日军之后,已经被苏联当局捕去,作为叛国犯在莫斯科公审之后,已于去年处死。

A:但是在天津、上海等地,是否也有白俄的军事组织和白俄将军呢?

B:有的,甚至于直到现在还存在,不过他们的活动范围愈弄愈小了,他们的群众也愈来愈少了,他们的主子也再三更换了。现在,某些反动者,还企图好好地利用他们,以便重整白俄旗鼓,作为反苏的一支别动队。甚至最近上海还出现了一份白俄的报纸,称为《中俄日报》(他们起的中文名称叫《民主日报》),专门制造谣言,诽谤苏联。

A:这种反苏宣传,是否影响此次苏侨的返国?

B:并不,因为他们所造的谣言是这样无知和愚蠢,甚至对于苏联向来没有好感的帝俄遗老,也嗤之以鼻,更不用说还有什么人相信了。是的,我们还是来说,无国籍俄人怎样取得苏联籍并且获准回国吧。我在上面说,曾经有一个时期是困难的,但是到了五年计划建设成功之后,苏联的国力强大了,苏联人民的自觉性也提高了,同时留居在外国的亡命客也有很多觉悟了,这时期,苏联对于请求入籍和回国的俄人,已经放松了不少,这大概是一九三三年之后。从那时起,凡俄人请求入籍者,只要向领事馆填写申请书,听候莫斯科允准。

A:那时期入籍的人多吗?

B:并不怎么踊跃,因为“无国籍俄人”在中国或其他各国(欧洲方面主要是在法国)已经留居十多年或二十多年,大多有了生活的基础,已经对于异邦的生活习惯了,并不急于要回国。只有少数比较有自觉性的俄人,向领事馆提出申请书。

A:凡是请求的人,苏联政府都准许他们吗?

B:大多数是准许的,不过要经过一个时期。普通是一年之后,莫斯科才发下许可。这显然是一个考察和调查的时期。照过去的经验,假使不允许回国的话,苏联政府也并不明白拒绝,只是遥遥无期地不给答复。假使一个申请者,申请了一年还没有答复,那么他应该明白,苏联政府对于他考验的时期又要延长了,他应该拿出更大的忍耐心来经受这个试炼。所以也有一二年,甚至二三年才获允准的。

原载《时代》第218期,1945年10月1日

署名:南民

A:可是那时期还是很困难的?

B:只可以说相当困难,因为比起一九三三年以前要方便得多了。但是到了一九三七年,因为发生中日战争,苏联政府对于居留中国的俄侨入籍事,便无形中止了。

A:为什么呢?

B:因为中国政府从南京撤退到武汉,后来又从武汉撤退到重庆,华北和东南半壁都沦陷在日本占领军的手里,苏联为了尊重中国主权,不愿意在中国境内和敌伪来往,所以索性把平津京沪一带的苏侨事务,交托给苏联驻东京大使馆办理,虽然英美在上海租界上一直维持着领事馆,直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发生珍珠港事件。

A:既然侨民的事务交给了苏联驻日大使馆办理,为什么入籍的事不也由驻日大使馆办理呢?

B:严格地说,对于请求入籍的事,并不是拒绝受理,只是不能很快给予答复,一方面因为调查困难,另一方面因为中日处在战事状态中,俄人入了籍,由于交通阻隔,无法回国。

A:入籍是入籍,回国是回国,怎么可以混为一谈?难道入了籍,不能留居中国做侨民吗?

B:这是一个应该详细解释的问题;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可以知道这次苏侨回国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流亡异域数十年的俄侨,能够返国,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变。

A:简直可以称为“重大事变”!请道其详!

B:确实是重大事变。这里,让我们细细道来:从流亡到入籍,从入籍到回国,这是一个现实生活的试炼,这是一个意识改造的过程,同时这也反映了苏联建国三十年的历程。这过程可以分三个时期来说:

第一个时期——从国内革命开始到建设初步成功,大概是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三三年前后;

第二个时期——从建设初步成功到苏德战争开始,即是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一年;

第三个时期——从战争开始到胜利,以至到今天,即一九四一年到现在。

同类推荐
  • 充闾文集:求其友声

    充闾文集:求其友声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小学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统编版)》是一本中国古代寓言作品集,收录了《熟能生巧》《邯郸学步》《猴子捞月》等六十余篇寓言故事,每篇故事后附有“寓意点拨”。所选寓言故事简单而含义丰富,语言深入浅出,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到小寓言中蕴藏的哲理,从中汲取到许多智慧,懂得更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散文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散文

    徐志摩以诗闻名,但梁实秋认为,徐志摩的散文成就更高。作为一个唯美主义作家,徐志摩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韵味。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宣泄情感,营造意境,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他注重散文语言的音乐性,使语言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诗意盎然;他还在白话中加入一些欧化文句,从而形成散文语言的一种奇特的景观,读之使人经久难忘。本书包括“云游心踪”“人生随感”“风雨故人”“日记书信”四个部分。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共二十九篇,写于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六年间,是冰心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篇写于赴美留学期间,陆续刊登在当时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在这些通讯中,冰心详细介绍了赴美途中的见闻和在美国的感受,除了优美的风景,还有深沉的思考和人情的温暖。离乡远游,冰心时时刻刻心系家人、思念母亲、牵念祖国,祖国的佳节和风俗也不时出现在她的回忆里。《山中杂记——遥记小读者》则写于一九二四年。在文中冰心对山中所遇的可爱的人、动物和昆虫等表达了喜爱之情。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热门推荐
  • 黎明医生

    黎明医生

    昔日的闹市街头,现在一片畸形的死寂。嘶哑狂乱的怪异低语缠绕在天空之上,不可名状的古老巨影沉浮于大海之中。未知的疾病爆发,可怖的灾难肆虐,恐慌的人们日夜寻求虚妄的庇护之地。血雨飘淋,闪电照亮了乌鸦在聚集,永不复焉,永不复焉,它们答曰。“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异怪生物跟人类一样拥有十二对肋骨,但也拥有一根人类没有的‘横畸骨’……”医学院内,顾俊继续划下解剖刀,向周围的学生们展示着实验台上异怪生物的胸廓构造。神秘诡谲的时代降临,真理倒塌,秩序瓦解,人类唯有经由智性的力量,不屈前行。书友群:826176135全订V群:883840853
  • 桃子梦里会有男神的

    桃子梦里会有男神的

    漫画圈少女×娱乐圈小鲜肉的网游日常故事 讲漫画圈?不! 讲娱乐圈?不不!网游恋爱?不不不! 这只是一个借着网游恋爱来承载作者脑洞的假·恋爱故事,真·脑洞大开。 各种各样的副本剧情,新鲜玩法等你品尝! 哦,还有小情侣在线虐狗加虐菜~ 那恶毒女配白莲花绿茶婊?金身免疫自动屏蔽,虐恋?不可楞的。
  • 倾城彼岸之几世轮回

    倾城彼岸之几世轮回

    ??他与她相遇本是阴差阳错,她救了他,然而她抹去了他的记忆,她中毒记忆有损。一年后再见,便已陌路,一年了,她的性子越发越冷清,却因他,而心生荡漾。之后,她成了他的王妃,两人的心渐渐靠拢,渐渐为对方融化……可惜,两人相爱又如何,上天眷他不眷她……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原来没有离开

    原来没有离开

    闻名玄冥大陆的第一废才蓝岚,嫁给了玄冥大陆第一高手紫邪王君影邪,说的过去的是,紫邪王并不爱蓝岚,因为他心里有一个人。…………一封信,一只步摇,君影邪发现蓝岚就是那名红衣女孩儿,这个发现让君影邪彻底崩溃,谁来告诉他,怎样能让一个原来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女孩儿被他伤的彻底然后重新爱上他。这时的玄冥大陆上有两个劲爆消息。一个是相府五小姐蓝岚是超级天才,另一个是紫邪王君影邪为了求王妃原谅竟一哭二闹三上吊。‖小剧场‖“岚儿,跟我说句话好不好,你都一星期不理我了。”蓝岚只求这个男人能签了和离书,让她回丞相府,之前的她太傻,现在她想过来了,一定离开那个男人。
  • 你是我的小良辰

    你是我的小良辰

    “同学,借个答题卡?”“.........."白颂在还没遇到许亦怀之前,一直都是一个外表活泼,内心脆弱的女生,遇到许亦怀之后,他将他所有的温柔和安全感都给了她。白颂白颂,意味“白送”.....甜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入坑
  • 夜间配送人

    夜间配送人

    大学毕业生卓人因为一个意外,发现自己已经死去,但是现实生活中自己依然存在,到底是时空紊乱还是有人从中作梗......
  • 炼金术师的奇妙日常

    炼金术师的奇妙日常

    “支配一切,站在世界的最顶点”怀着这样小小的愿望,少女今天也在为此而努力着
  • 占星棋

    占星棋

    创世仙玄,立星辰为本。…………凡习占星者,皆吾传人。设漫天星辰映照大地。手握星辰,以天地为局,星辰为子。掌者名为弈天!又唤曰占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