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200000003

第3章 《我们》的缘起与价值

《我们》是一本新文艺丛刊。上海书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影印本的说明就称之为“综合性文艺丛刊”,书话家姜德明亦如是说。姜把原载于《书边草》里的《〈我们的七月〉和〈我们的六月〉》一文,编入后来出版的《丛刊识小》中,恐怕也是此意。(姜德明:《书边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122页;《丛刊识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第4页。)这份丛刊,本拟一年出一册,可惜只出了两册,刊期不长,期刊丛书化的特色不彰。故俞平伯后来回忆此事时,称之为同人刊。这也对,O·M社本是同人性质。他们不同于古代文人单以雅集以至诗文荟集为基本运行方式,而是用现代传媒为运作载体,获得发表园地,并加以传播。此为现代文学社团区别于传统文会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也由于它以出版物为中心运行,与现代传媒结盟,这就使得它在人员构成上外延模糊得很。其人员的测定较难,构成形式较为松散,而团体意志倒很集中。这也是一种生机、特色之所在。这种特点基于作家文艺性格(比方说,为文的“清新俊逸”)与文化理念之共同性(比方说,同属于文学研究会宁波分会所标举的为人生与写实)的作家群体。

然则《我们》含有“同志集合”之意,这一点则是彰彰明甚的。刊物声称“所载文字,原O·M同人共同负责”,说明O·M是“同人”,是“同志集合”。“同志集合”早先是夏丏尊说及的,夏此时忙于他事,未及参与《我们》的编辑与撰稿,只是从旁照拂,乐观其成。朱自清寻求“同心人”的结合,更向往“同心人”在一起,他说:“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徜徉其间,那才真有味,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尤在五四落潮时,“在狭的笼里的惟一的慰藉,自然只有伴侣了”。朱欲呼朋引伴——“我的同类”,于是结社为刊。朱自清的这种心境,其实代表了当时一班个性主义作家的普遍心态,他们选择教育岗位与文艺创作,乃至同人结社,倡行“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便有了《我们》这份新文艺丛刊,有了文学研究会宁波分会,进而有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白马湖文派。

《我们》问世后,朱自清自赏“甚美,阅之不忍释手”。他认为这个刊物“并不随便”,觉得在文坛有其价值,将它比作“优美的花草”。然文学史著作对其评述不是很多,唯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对其作了一些记述。(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年9月版。)王的资料工作做得非常扎实,有着筚路蓝缕之功。他在论及朱自清和俞平伯时云:朱自清“与俞平伯都是O·M团体的同志,所以在O·M团体所出的《我们的七月》及《我们的六月》里可以见到他的文章……《我们的七月》里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书的附录《文艺刊物调查一览》有《我们的七月》一目,说是一种不署名不定期的杂志,于1924年7月出版,文字很优美,由O·M同人编辑。O·M社是他们的一种兴趣的结合。《我们》是他们抒发情趣的场所,内容偏重文艺,兼登载其他学术著作,并附图画,每册五角,由亚东图书馆出版。该社于1925年6月又出《我们的六月》一册,已各署名,撰稿者有俞平伯、朱自清、顾颉刚、刘延陵、叶圣陶、刘太白、丰子恺、金溟若等。作为第一部具有系统规模的中国新文学史专著为何如此关注并重视《我们》,值得深思。

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于1933年9月出版,几乎在同时(1933年10月),赵景深编了《现代小品文选》,在其篇幅不长的序言中,说到了《我们》。赵景深说:“小品文作家除了周氏兄弟外,最努力的我想要算是朱自清和俞平伯了。他们俩有密切的友谊,倒不仅是两人同作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最不能忘记的是他们有一个O·M社,译音为我们社,出版了两次年刊——《我们的七月》和《我们的六月》,他们俩的初期小品差不多都可以在这两本年刊里找到。”叶绍钧(圣陶)和丰子恺也都与我们社有密切的关系,最有力的证据则是《我们的七月》和《我们的六月》里都有叶、丰两位的文字和图画。我觉得这两本书在历史意义上与《诗》刊有同等的价值。我们讲到诗,不能忘记《诗》刊;同样,我们讲到小品文,也不能忘记上举的二书。(赵景深著,陈子善编:《新文学过眼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92页。)1935年10月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为郑振铎所撰,陈说了这么一段话:北平的一部分文学研究会会员在《晨报》上附刊一种《文学旬刊》。广州的一部分文学研究会会员也出版一种广州《文学旬刊》。叶圣陶、俞平伯、朱自清等又在上海创办《诗》杂志及《我们》。(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726页。)郑言及的《我们》,即把《我们》目为文学研究会的刊物。他是着眼于社团,在他看来,O·M社的《我们》与北京的《文学旬刊》、广州的《文学旬刊》性质一样。王哲甫之《我们》,为朱、俞并说张目,着意于创作上的“声应气求的合作精神”。赵景深之言《我们》,其视野在散文风格上,即《我们》里的朱、俞乃至叶(圣陶)有同样的清秀,好似一个系统。著名汉学家夏志清在其著述《教育小说家金溟若》一文的注解里也提到了《我们》:《“我来自东”》,《我们的六月》(O·M社、亚东,1925)。《我们的六月》阿英列入“特别专号”类,同期有朱自清、俞平伯、顾颉刚的作品各多种。早一年,O·M社出了本《我们的七月》。(夏志清:《人的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95页。)夏文1974年8月11日写于纽约。

时间按着自己的步伐行进,到了新时期,姜德明最先述及《我们》。收录于他的《书边草》里的《〈我们的七月〉和〈我们的六月〉》,是篇详细介绍《我们》的专文,落款时间为1979年3月。姜厚爱该作,《丛刊识小》又录此文,再题“1979年3月作”。姜还在《书衣百影——中国现代书籍装帧选》,揭载了《我们》的书衣,说明文字云:“以漫画手法装饰书衣,丰子恺先生为首创。1924年7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文学丛刊《我们的七月》,1925年6月出版《我们的六月》,即丰先生的成绩……《七月》以简化景物取胜,《六月》创造了意境美。丰先生吝用颜色,两书各用一色即营造出强烈的装饰效果,这对滥用色彩者诚为一大讽刺。”(姜德明编著:《书衣百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1版。)

发现《我们》之价值的,是现代散文研究专家吴周文。他的专著《朱自清散文艺术论》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朱自清这种现代散文中新古典主义的“漂亮缜密”,与其信实真挚、隐秀清逸的风格,与其整个风格所指归的人格品藻的内涵结合起来考察,我们才能最终认识一个完整美学风格的创造……这种新颖而出的民族风格,实际上代表着一个由朱自清、俞平伯、叶绍钧、丰子恺、刘延陵、潘训等人组成的散文流派(以1924年、1925年朱自清主编的书刊《我们的七月》《我们的六月》为标识的作家群)——如强立名目可以称之为“我们”派或“新古典主义”派所共持的思想倾向、文化选择、创作主张和艺术风貌。因此,我们深入研究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对认识这一鲜为人知,却实际存在的散文流派创作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低估的影响,无疑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第214页、第209页。)

几乎在同一时间,拙编《白马湖散文十三家》的选编后记中较为详尽地记述了《我们》丛刊,并且把O·M社的文学活动及其影响的正能量纳入到白马湖作家群的描述,以确认“白马湖流派”的历史存在。(朱惠民:《白马湖散文十三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249页。)诚如吴周文在《O·M社的钩沉及朱自清意义的重新发现》一文所言及的,“朱惠民的结论正是以O·M社成立之前的‘隐在’与成立之后的‘显在’作为根据的”(吴周文、张王飞:《O·M社的钩沉及朱自清意义的重新发现》,文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6期。)。这就突显了《我们》对于新文学史所具有的补正意义及其历史地位和价值。它表明文学发展进程中,多种风格和流派的迭起与涌动,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取得突出成就的标志。这种现象在浙东一隅的我们派与京城的语丝派散文形成南北呼应之时(即新文学运动初期),便已得到充分体现和验证。

同类推荐
  • 文明之旅

    文明之旅

    本书是余秋雨亲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发源地和主要宗教发祥地,直面穿越千年的人类文化,以冷静疏朗的笔触描绘古老文明的昨日与今朝,辉煌与衰落。此次行程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一行人走过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众多异域国度,最终回归中华故土,虔诚寻访雪域高原和中原古都,倾听历史亘古悠远的声音。
  •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黎峰:写作者们通常都是在不断地阅读,好的创作一定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特殊的阅读喜好么?能给读者推荐一下您认为优秀的作品么?陈忠实:你说得很对,截止到今天,我还没遇到也没有听过不读书的作家。阅读开阔视野,阅读启迪智慧(即开启那根对于文字敏感的神经),阅读也丰富艺术天地,阅读更深化思维……说不尽的好处。所以人说开卷有益,以创作为乐事的人更如此。我不好向人推荐作品,因为各人的意趣差异很大。由各人去选择,即使买了读不出兴趣的书,放下不读,再换一种,总会找到爱不释手的书的。我往往就是这样选择读书的。
  • 我的癌症母亲

    我的癌症母亲

    感动2015,感动中国,这是一本每一个人看过都会流泪,又都会心生温暖的书。健康就是幸福,挥霍健康就是挥霍幸福,只要我们始终相信自己,相信医生,相信生命,就有创造奇迹的可能。献给癌症患者及家属们的生死自救书。别在恐惧与交流新的漩涡中继续挣扎,癌症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未来就有希望。
  • 文苑拾遗(蠹鱼文丛)

    文苑拾遗(蠹鱼文丛)

    《文苑拾遗》是湖州名士徐重庆先生的文章结集,由刘荣华、龚景兴编选。全书分五辑,包括文苑拾遗、名人遗物、辛亥史料、湖州人文和秉烛夜谈,主要涉及现代文学研究和湖州地方文史研究,对一些史料的考辨颇有助于学术研究,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十年懵懂百年心(下)

    十年懵懂百年心(下)

    网络纯恋小说领军人物李李翔宫心催泪大作!十年懵懂百年龄,纠怨心中似梦。侠剑江湖儿女,阴谋帝后廷宫。相思相恨又相争,何奈相思更盛。建武十三年,宫廷斗争使得云罗一夜间家破人亡。云罗也因此身受重伤,昏睡了整整八年。当云罗终于醒过来,却因为寒毒深入骨髓,丧失了记忆。重生后的云罗和自小被人遗弃的东方弃相依为命;临安城行事狠辣的太子燕苏和云儿不打不相识,情愫渐生时却猛然被少时的那场惊天血案惊醒,爱恨纠缠,心碎成灰。爱而不得的感情纠葛,谜一样的事实真相,峰回路转的情节铺展——原本以为这是故事的全部,没想到仅仅只是冰山下显露的一角而已!
  • 学霸的星辰大海

    学霸的星辰大海

    “你把打游戏的心思用在学习上就好了。”当这句全世界家长都用来教训过孩子的金句变成现实,一个无比渴望知识来变强的超级学霸就诞生了。不爱美人,爱学习。不玩游戏,只刷题!
  • 超级神被动

    超级神被动

    平生难修善果,无奈杀人放火。这是韩觉收集死灵能量,一步步崛起,改变世界的故事!
  • 晚霜横渡近瑶池

    晚霜横渡近瑶池

    她是一株吸附瑶池仙气的碗莲,却为一抹黑色身影颠覆了三生。他是冥界主宰,在下界历练前,看到了一抹清丽倩影,那美丽的画面在脑中定格成了永恒。而故事从一开始的遇见就注定了错过,他费劲心思留在她身旁,只为默默守护。她却为了国仇家恨不顾他的感受,说死就死,他上天入地寻找她的魂魄。那一世,他在冥界等了她十六年,等她长大是一件多么磨人的事情。人间最美四月天,那日初见,她却红妆万里。如果故事真的结束了,他就此放手愿卿安好。几番恩怨纠葛,她却死在了冥剑之下。再次重生,天庭定下来惩戒,而人间却早已为他们写下了诗篇。纵使人间繁华,也换不回她笑靥如花。她说她喜欢血溅青衫,那便为她袖手天下……
  • 元青瓷

    元青瓷

    三流工业学校毕业大好青年,只是摔到井里,悲催地穿越到宋末元初,成为蒙古西征途中的一名小铁匠,面对南宋和蒙古帝国的交锋,刘一凡这个小铁匠如何自保生存,是就此沉伦,还是勇于面对史上最强大的蒙古铁骑的刀锋,关注,看我一一道来
  • 谎爱上瘾暗夜王的救赎

    谎爱上瘾暗夜王的救赎

    夜歌行:“我想看你眼中的星星,想带你去徜徉蔷薇花海,想去看极光,想去望贺兰山的月亮!”曾亦陌:“我想好好爱你……”爱情与正义,彳亍不前,却又忍不住靠近,深情所视,我眼中只有你!我不信命,但我信你,谎爱上瘾,我希望得到,爱的救赎,只因爱已深入骨髓,我只想拥有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恭喜捕获一只萌神

    恭喜捕获一只萌神

    记者采访重返赛场的苏京墨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墨神,有人说你是电竞的传奇,请问你怎么看?他是这么回答的:我不一定知道我是谁,但我知道我爱谁。直播间交流群,喜欢的点个关注吧:871988045吃鸡可以不厉害,但是必须得甜!1V1电竞言情吃鸡文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 侠盗武林

    侠盗武林

    曾幻想仗剑走天涯,没成想一个不小心就穿越成了个隐世侠盗门派的弟子。主角学了一身偷儿之技,带上师门传承的武功秘籍,开始入世,游游江湖啦,偷偷宝物啦,也顺便争霸一下武林,打响师门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