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200000004

第4章 《我们》编辑风格之比较

姜德明就《我们》的主编问题,曾征询过俞平伯,俞回复:“《我们》是二十年代,我与朱公(朱自清)共编的,只出了两期,就中止了……我编《七月》,朱编《六月》,圣翁(叶圣陶)未编。”1924年,朱自清等组建O·M社,俞即着手主持《我们的七月》(1924年7月出版)编辑。《我们的七月》编辑风格随意而自由,有一种把玩文学的意味。俞平伯致信(1924年8月8日)周作人云:“《我们的七月》已见否?谁弄的顽意儿,想必一览已悉了。”这便是俞率性思绪的表露。俞通过编刊享受的是游离于文学的功利之外,追求文章自由和意蕴的趣味。俞的这种消解文学的功能而深入到文学本体的思想,从《文学的游离与其独在》即可见一斑。俞那时极富理想主义,作文讲求务实,不求名声,只是强调O·M社同人的“同心”,故《我们的七月》上的诗文一律不具名,像是超逸绝尘,自鸣清高。究其原因,想必与俞平伯的性情有关,此时的他“狷性中无拘谨,自由任性,才气横溢”(周作人语),似有“吴越遗老的恣肆”风格,编刊难免要流露出这种意气。俞平伯主持编务,果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在刊物上共刊发诗文达十三篇之多,所占篇幅超过全刊的一半。其中诗剧《鬼劫》竟然占据了54页(当然与朱自清有过商榷。俞说,佩弦在车中取吾中《鬼劫》及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读,均赏之。可证也)。这与朱自清主编的《我们的六月》自己仅刊用一首诗和三篇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俞年轻气盛,率性得很,《我们的六月》里他也刊了诗文八篇,而朱仅四篇,可见两人的不同做派。

俞平伯编《我们》,还有一个想法:践行其老师周作人的新文学主张,让刊物给老师所标举的理念以支撑。1922年,周作人应燕京大学之请,在该校中国新文学系教了好几年中文。次年起,俞平伯在系里当讲师,或断或续地担了一点课。周作人的教法很另类,他从当下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入手,追溯上去讲明清散文,阐述新文学的源流。周曾说,若是教人学古文,他可担保一段时间内让学习者成篇,若是白话文,那就难说了,教起来不知从何下手。他酌定先讲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这篇说理文,其次便是俞平伯发表在《我们》里的《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那篇记游文。然后上溯到明清之际的诸多小品文家,并编散文小品的源流材料,“看出其中可以分作两路,一是叙景兼事的纪游文,一是说理的序文”(周作人:《关于近代散文选》,文载《知堂小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510页。)。他选用的胡、俞两人的文章,也正是这两路的代表作。而俞平伯则心领神会其老师的教法,便自觉地通过《我们》的采编与撰稿来佐证其新文学源流观。应该说,俞是很卖力气的,他熟悉老师的思路和手法,并与老师默契配合。俞平伯致信(1925年5月4日)周作人,说了读晚明散文《文饭小品》的感受。周当即复信(1925年5月5日)谈及编作品选的设想:“我常常说现今的散文小品并非五四以后的新出产品,实在是‘古已有之’,不过现今重新发达起来罢了。由板桥、冬心溯而上之这班明朝文人再上连东坡、山谷等,似可编出一本文选,也即为散文小品的源流材料。”(孙玉蓉编注:《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23页、第28页。)这就是后来的《近代散文抄》。

俞平伯这篇记游文《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是周的新文学源流理念直接成型的“实验”之文。他还写了《湖楼小撷》《芝田留梦记》等记游文,入编于《我们》,并且把朱自清的《温州的踪迹》也编入其中。由于这些文字的特质皆为叙景兼事,而且骨子里印痕着明清小品中游记的影子,文章自由不拘的风格、各式各样的姿态,似乎承袭着明清散文这一条非正统的言志派文脉。不啻如此,俞还在《我们》里有意地自撰和编发了说理文,诸如《文学的游离与独在》《析爱》,朱自清的《正义》《〈忆〉跋》《山野掇拾》等,着意与周的另一路“说理的序文”相呼应。在周作人看来,写序跋即采用特殊的批评方式和论说方式也。所有这些,似可窥探到俞平伯为践行周作人的“两路”说所做的努力。而周作人也是要让俞的“实验”来冲破当时的风气,以“补救”文坛的不足,俞也的确起到了一点这样的作用。正是在燕京大学的这段中文教学经历,使周在若干年后有了《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又有了《近代散文抄》。理论专书与作品资料的耦合,成就了“周作人一派”的新文学散文说。

1925年,朱自清主持编辑《我们的六月》。他编的《我们的六月》,比照俞编的《我们的七月》,明显地体现了他尽善尽美的做事风格。其一,所刊作品都具上了作者的姓名或笔名。为此他致信俞平伯:“这期我想一律登出名字,因没有名字,熟人见面总要问(生人可知),在我觉烦,在人觉闷,我们又何必呢?况且寄稿的人也觉要名字好些……在第二期中附第一期目录,将名字也补登出来。”后来俞平伯说,之所以《我们的七月》里不具名,盖无甚深义,写稿者都是熟人,可共负文责。又有一些空想,务实而不求名,就算是无名氏的作品吧。后来觉得这办法不大妥当,就在《我们的六月》上发表了。其二,更重视小品散文的创作。《我们的七月》共载了六篇散文,而《我们的六月》则载了十一篇,篇幅几乎增加一倍。虽然有人(如名叫徐奎的人)批评《我们的七月》不大好,似乎随便,又没有小说风格。盖原因乃是小品文太多,然朱还是增加了小品散文的分量,要求多写情感浓厚的,并觉得感情无谓者,宜节产。他自己一口气写了三篇,还请叶圣陶写了散文《暮》(原定《妥协论》,系文论),同时刊发了顾颉刚情感浓厚的散文《不寐》和《信三通》,因此受到周作人的赞许——“唯我觉得最妙者,乃是颉刚之自述初恋的文章,其信亦佳”。周赞赏顾文之真情实感,丝毫没有虚假的模仿。对于《不寐》,朱自清与周作人看法颇为一致,朱云:“颉刚《不寐》一文,良有风趣,妙在寓婀娜于刚健之中。”其三,朱自清专为《我们的六月》写作了《“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和《山野掇拾》两篇散文,以作《我们》的纪念。文中少不了对宁波与白马湖的描摹,留下了些许眷念,产生了一种情结。朱说,《山野掇拾》写了三天,躲在山坳一所屋里。难怪孙福熙要“感谢佩弦兄——在《我们的六月》书中作文批评《山野掇拾》。那时他与我还没有现在的相熟,但他早已十分的知道我们的心了”。其四,刊物补白安排得当。朱自清喜好补白,他说,看杂志我是先查补白,好寻着些轻松而隽永的东西,或名人的趣语,或当世的珍闻,零金碎玉,更见异彩。《我们的六月》中短短的补白,若有可利用之处,他就欣然而为,如“二千年前玉门关外的一封情书”“时新旦角戏”等皆亲自安排。其五,《我们的六月》的《血歌——为五卅惨剧作》很抢眼,因其位居扉页而十分突出。这首诗未录入目录中,想是由于刊物已经发排,是临急妙思出来的。但它表现了主编朱自清反帝的政治立场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操。

比较俞平伯与朱自清对于《我们》的编刊理念和风格,似不难看出,其时(五四落潮期),俞平伯没有一味低沉与“颓废”下去,通过编《我们的七月》聊以自慰。俞这样做,表面是给自己“顽”的;实则是做正经的事,以勇猛精进的气魄,为五四新文学的成长竭尽自己的能力。具体的路径便是充填苦雨斋的寂寞,配合老师周作人倡行新文学新主张。而朱自清也努力克服其因五四退潮而产生的落寞心境,通过结社办刊,自觉为新文学发展鼓呼与呐喊。他在编《我们的六月》时秉持追求完美的务实作风,落实到每篇诗文的入刊都自己斟酌(诸如对于俞平伯文章的意见:《文学的游离及其独在》一篇意甚精而文辞微嫌不丰足,未尽所言。《蓝田留梦记》甚秾丽馥郁,有味乎其言之;唯末段“蜜渍木瓜”一语,上文无着落,似是微瑕),力求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

同类推荐
  • 最风流,醉唐诗Ⅱ

    最风流,醉唐诗Ⅱ

    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或清婉,或豪气,或叹息,每一位诗人都有属于他的符号。 诗是诗人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起伏,留下的诉说。
  •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这部演讲集,收录了2007年到2012年间,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专家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的部分记录。从先秦《诗经》、《楚辞》,到近代文学,论题非常广泛的。这部书稿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典文学的传统价值和当代意义。
  • 国宾摩托车护卫队始末

    国宾摩托车护卫队始末

    有时,一件很美好的事物突然消失了,让人伤感,让人怀念,比如出于简化迎宾礼仪、缓解道路交通而取消的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队。中国迎宾礼仪的门面、有着“中华第一骑”美誉的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队的存在轰轰烈烈,它的消失无声无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一种仪式来表示自己的尊严和热诚。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队就是国家的一种迎宾仪式。
  • 急管繁弦 人间暗换

    急管繁弦 人间暗换

    许多年后,孙传芳蛰居天津租界佛教居士林,回想起1927年春天兵败情景,最揪心的,不是自己在江西战场上接二连三的指挥失误,而是上海的商人和资本家们根本不待见他。孙部退出盘踞多年的江浙后,把全部兵力撤回长江以北,他觍着脸,单衣小帽跑到天津,与张作霖重攀交情,还是想借兵重新打回江南,那是他发迹的地方呀。此时的国民革命军,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孙部全都吃掉。孙传芳号称五省联军司令,即便在江西吃了败仗,还有五万以上可战之兵。且蒋介石因宁、汉分裂在即,出于与武汉方面抗衡的需要,也急于寻找合作伙伴,故曾密派亲信张群与孙接洽。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部崛起”战咯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契合长株潭城市群对低碳经济增长方式的追求,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体育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凸现出来。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进行一体化统筹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咯重点、战略措施以及保障措施等提供参考意见,为相关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获得更大的成果做前期铺垫,其意义重大。
  • 全能照妖镜

    全能照妖镜

    修道者赵楚,在得到了一块奇特的照妖镜之后,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修道之路……有心之人,天不辜负!群:777376496……新书《高武27世纪》已经上传,欢迎大家来支持一下!
  • 念你的每一天都是晨曦

    念你的每一天都是晨曦

    她定睛细看,发现窗外不知什么时候飘满了五颜六色的心型气球,糖果般美丽透明的颜色,缤纷得如同夏日最轻盈甜美的梦境。这是熙南爱的告白吗?
  • 胥弦九州祭

    胥弦九州祭

    上古时代,神器昆仑镜现世九州,预言之,得昆仑镜者,得天下。长琴总是问她有什么心愿,她那时候年少,总说想去九重宫上荡秋千,后来她果真在九重宫荡起秋千…祭州推千,长琴抚琴,只是后来,千在,人却不在长琴与清胥大婚那日,姜祭州送了一封信过去,祭州说:胥儿,今日你与长琴大婚,心中必定欢喜的很,但是我不知道,往后的这些年,当你记起今日是你们的婚日,同时也是我的忌日,你心中会不会为我难过……盛阳六月,孟夏季节。蓬莱下了整整一个孟夏的雪,长斯说,这是九天的哭泣。小姜承问,那为何不下雨呢?长斯回答,因为你清胥阿姨不喜欢雨啊…她只喜欢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冰山总裁的神秘小娇妻

    冰山总裁的神秘小娇妻

    作为一个神,由于偷偷跑到人间,爱上了个人类,怎么办?当然是死缠烂打了……小剧场:敢问季罹最怕谁,非蔓桐不可,看着抱着他大腿的女孩,冰冷的表情似乎出现了裂痕……“馒头是吧你到底要做什么” “做你”
  • 龙阙

    龙阙

    曾见扬州纨绔桃花一巷,今却风起龙阙天下苍生。扬州秦家一纨绔,本以为自成一番烟花柳巷江湖事,怎奈一朝却挑灯看剑,冷眼操控天下局势。如今当朝皇帝已老,太子一党蠢蠢欲动,更有一干党羽虎视眈眈,朝堂更迭波谲云诡,怎奈权谋刀光剑影之下,谁能事先把控天下局势?最终,赢家确是扬州落难一凤凰,可叹可悲甚传奇!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本书将人道理融入故事之中,它能教会你如何识别好人与坏人,它能告诉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它能让你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社会,把社会中的真、善、美、丑、一一辨认出来。总而言之,它能让你更聪明、更优秀。这些选编的故事中运用大量的夸张手法来描摹事物,抒发感情,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更深刻地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了。这些故事会伴你走过美好的童年,让你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新鲜,希望你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获取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路,以便在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中,实现你的梦想。
  • 弈山海

    弈山海

    木弈追随盘古大神,见证了盘古大神开天辟地,独自守护这个新世界。弈山海,山海易,掌控这山海界芸芸众生命运的究竟是众生自己,还是那高高在上的神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