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400000021

第21章 昨夜的星辰璀璨(3)

我在教研员任上时,请严仁烈老师开过随堂实验的公开课,课题是“阿基米德定律”,要求两个学生一组,边实验边学习,最后得出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十六中学原叫青年中学,是一所民办中学,实验家底薄,要开两人一组的学生实验是有困难的,量筒、弹簧秤数量有限,就连铜、铁块也不多。上课那天,学生课桌上摆满了盆盆罐罐,两人一杆秤,大小不同的砖块石头和从校办厂借来的铁块钢段摆在课桌上,课就这么开始了。同学们在严老师的指导下,满有兴致地测定一个个数据,得出最后的结论。下课铃一响,同学们整理“器材”,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使参加活动的各校老师们大开眼界,为全市开展实验教学打开了思路。

老严的家原在镇明路靠近中山西路味华酱园店旁的一条弄堂里,即现在宁波财政局后面停车场那个位置,是一座高平房,在我印象中厨房特别大,在二十平方以上,我在他家吃过饭。老严有三个孩子,大的是儿子,不知其名,在宁波酒厂工作,所以他家不缺酒,可惜老严不会喝酒。两个女儿,大的叫萍萍,我做过月老,未成。现在萍萍也有64岁了,当了外婆;小女儿姗姗,初高中都在十六中就读,现在姗姗也有55岁了,在宁波的哈尔滨工大首创科技公司当会计,也快退休了。当我打电话与她们沟通,萍萍还记得我,姗姗对我已无多大印象了,真是30个冬去春来,时光不再。

严老师是行伍出身,为少校军需官,夫人是一个部队医院的护士,北方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脱去军装、白大褂,成了平民百姓,来到宁波定居。老严怎么会成为一名教师,其中的过程我也没有深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老严怎么挺过来的,我也未问过他。在“文革”后期的1973年,我才调回宁波做教研工作,对他的情况逐渐有了了解,并没有听到他在“非常时期”受过什么大的冲击,说明他的历史是清楚的;也说明老严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在“文革”时,什么派也不参加,也不得罪什么人,故能相安无事,平静地生活、工作,我敬佩他的为人。

现在,斯人已逝。在宁波的中学物理教育界曾有个严仁烈老师,他为宁波市的物理教学做出过贡献,作为当时宁波市物理带头人的我,有责任为老严写上一笔,以志纪念。

2015年4月3日

我认识的王绍民先生

王绍民先生是原杭州大学物理系主任,主攻现代光学,是诺贝尔物理奖的推荐人。王绍民先生在现代光学方面在国际上有话语权,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级的奖项: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发明奖二等奖和“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要知道有人推荐的学者,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所以推荐者必须在科学的前沿阵地,对某一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哪些人在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已获得了什么成就,并要评估该项研究成果对世界科学的影响,这样,你才能被瑞典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聘为推荐人。

我认识王绍民先生,是在他任浙江省物理学会理事长的时候,我有幸被选为省物理学会的理事,所以有机会参加理事会,才得以与王先生接触。他给我的印象是和蔼可亲,办事民主,没有一点大学者的架子。还有,他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如现任浙江科技学院院长叶高祥(曾任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就是王老师一手培养出来的;我的同事阮航宇教授、博士(宁波大学的女强人,曾任理学院的副院长,是浙江省1999年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她在杭州大学读书期间也受过王先生的教育。

2002年12月,宁波市物理学会召开庆祝大会,庆祝学会成立50周年,我们出了一本《50年历程》,王绍民理事长寄来题词,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与鼓励。

1999年10月,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届物理年会在戚家山宾馆召开。会前,他委托秘书长赵隆韶先生与我联系,希望宁波市物理学会承办这次会议。这也是王先生对我们的信任,相信我们有财力、物力和组织能力办好这次大会。地点也是王绍民先生亲自选定的,戚家山宾馆在北仑小港,与镇海隔甬江而相望,那是一家上等级的宾馆。我省著名的企业——联合集团也在小港,当时集团总裁叶锡宏是王先生的学生,叶总为这次会议赞助了五六千元,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会议期间,我向叶总麾下的周兆惠(原宁波十一中学毕业)借来两辆大客车,送来宾参观北仑港。为这次会议,王先生亲临宁波,召开筹备会议,讨论相关事项,落实经费(我们出资三千元),并到戚家山宾馆实地考察。这次会议得以圆满结束,与王先生在百忙中付出了许多时间与精力是分不开的。趁这次会议,我也有幸带会务组(由何博纳、尤甬和胡薇薇三人组成)在那个名声“显赫”的大宾馆住了三天。

1998年,我的学生何博纳即将毕业,她是慈溪锦堂师范的保送生,师范与普高在基础知识上有差异,但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一跃而成为物理系成绩最好的学生。她不满足于做个普通物理教师,希望在学术上再攀一个台阶,于是报考了研究生,且选择了杭州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王绍民先生为该专业的导师。我们趁王先生来甬商讨华东六省一市年会之际,将何博纳介绍给王先生,经简单的交谈,他对这个未来的研究生非常满意,愿成为她的导师,并答应只要成绩合格,他就要了。可惜何博纳的考试成绩各门功课都合格,唯独政治差了6分,未能成为王绍民先生的研究生。也许因为何博纳有考研的经历和成绩,在分配工作时,受到效实中学校长王家祥的欣赏。在应聘时,王家祥亲自面试,了解情况,足足谈了一个多钟头。本来招聘的事,王家祥一般不参加,而是委托姜水根副校长全权处置。如镇海炼化子弟中学的黄国龙,我推荐给效实中学,王家祥就让姜水根决定,可见王校长对何博纳的看重。现在,何博纳已成为效实中学物理组的主力之一了。这也与王绍民先生的看好不无关系。

2008年8月,消息传来,说王绍民先生在参加省科协组织的一次活动时,突发心脏病(心肌梗塞)不幸逝世。中国物理界失去了一个著名的学者,是国家的重大损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失去了一位好教授好主任;我们宁波市物理学会也失去了一个热心的领导;我失去了一位指导我工作的导师。王绍民先生,安息吧!您未竟的事业,还在世界的科技园中绽放着!

2016年5月30日

热心提携后生的方模老师

方模,是绍兴市上虞的物理教研员。我做宁波市物理教研员期间,由于我和绍兴市物理教研员曹华伦的紧密关系,因而与他也有许多的交往,他的为人、业务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绍兴市中学物理队伍的骨干,也是我们活动圈子里的重要人物。

方模比我年长七八岁,1米70左右的个子,黝黑的脸庞上过早地留下了辛劳的痕迹。他原住在上虞百官镇汽车站附近,我多次去上虞,到过他的家。他家在临公路的一幢三层楼房里,夫人姓张,也是一个教师。他们有一个儿子,取名三强,与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同名。我问过方老师,为儿子取这个名字,是否与职业有关系,他笑笑。我想他们夫妻俩期望儿子长大了能像钱三强那样,学有所成,业有所为,能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方三强虽然没有达到钱三强那样的水平(中国“三钱”那样的人物,能有几个呢!),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年纪不大,已是绍兴瓷厂的厂长。“文革”以后,我国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急需改善,为满足老百姓生活的需要,他率先在绍兴生产日用瓷器,供应市场。我通过曹华伦,走后门才买到两套18件套的瓷器。三四十年过去了,打破的打破,丢失的丢失,在家里旮旯搜找一下,还能凑成一套。老方退休后,离开尘土飞扬、声音嘈杂的旧居,定居绍兴,应是孝顺儿子的安排吧。

我记得,我们组织的几次物理教育大型活动,老方几乎每次必到,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鼓励和支持。每次活动,我看到他总是坐在一处不显眼的位置上,自始至终都认真仔细地听报告,不时地做些笔记;讨论时,他的话不多,倾听别人发言的多,发言也是十分中肯和虚心;休息或会后,我常常看到他去找宁波市的王维耀、吴国伦等老师,与他们探讨物理教学问题。

方模的笔头是很灵的,他编过好多教学参考书,在《物理教师》《教学月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是浙江省在物理教学研究上最有成就的教研员之一。他辅导老师写教学论文,不厌其烦,认真修改,并推荐给相关杂志社发表,他希望以此作为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的一种途径。

方老师也十分爱护他麾下的老师们,到各校做教育调研,他认真听课,特别注意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后与执教老师交换意见,充分肯定他们讲课的特点、优点,并以探讨的方式指出不足之处,使老师的业务水平迅速提高,自然,老师口服心服;向领导反馈时,充分肯定老师的成绩,使领导全面了解教师,对教师也有一个好的印象和更高的期望,所以领导、教师都欢迎方模到他们学校调研听课。

曹华伦是浙江省中学物理教育界最活跃、工作最有成绩的地市教研员之一。他的成长,得到了方模老师师徒式的帮带;在工作上得到方模老师全方位的支持。他刚做教研员时,领导委托方老师考察,他与曹华伦一起听课,一下课就要求曹华伦马上与教师谈话评课,他在一旁从不插话,事后再与曹华伦交流,指出哪些地方是对的,哪些话不妥,还有哪些问题未揭示,这样三五次后,让曹华伦学会了他的一套方法,很快适应了教研工作。这套方法,保护了老师,反过来老师也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绍兴市的教研活动,曹华伦必与方模老师先商量,以期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取得活动的成功。方模事实上是间接地支持曹华伦的工作,使他在教师中逐步建立起威望。

1981年,高考前,绍兴市的骨干教师出了一套模拟题,被曹华伦全盘否定了,他自己搞了一套试题,卷子中首次出现了选择题,并占总分的30%,当时全国各地的模拟卷都无选择题,因而考后,骂声一片。此时,方老师站出来发话,认为曹华伦的试题有创新,并千方百计说服持反对意见的人,竭力保护曹华伦。结果当年的高考物理试卷出现了选择题,绍兴的模拟卷与高考卷类同的竟达40分之多,从而使曹华伦在骨干教师中有了话语权,树立了威信。他的做法也在湖州会议上做了介绍,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方模老师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也陷入过历史冤案,因为有个同名同姓的三青团区分部书记,有关部门未做深入的甄别,就将反革命的帽子戴在方模老师的头上,直到1978年,公安部门才找到真正的三青团区分部书记,方老师的不白之冤得以昭雪。

我离开宁波市教研室之后,因为彼此工作性质不同,我与方模老师的联系就不多了。2013年12月初,我应邀参加绍兴市物理学会年会,会上没有碰到方模老师,只见到曹华伦,我嘱咐他,一定要设法把方模老师的电话号码查来。回宁波后,曹华伦很快把电话查来告诉我了,我与老方通了一个电话,他在电话中声音宏亮,中气十足,他已86岁高龄,说明他的健康和精神都不错,我十分欣慰,要了他的住址,给他寄去三本拙作,他收到后给我回了个电话,给我以鼓励。

2015年除夕前,曹华伦提前向我拜年,顺便告诉我方模老师已于2015年1月29日过世,享年88岁,说是病因由感冒而起,住了十几天医院就离世了。健康状况不错的老方,好端端的怎么走了?唉!看来上了年纪的人,依照自然规律并不一定是一年不如一年地衰退,身体的变化是随时会发生的,有的会来得很突然。我惋惜,在我们有生之年,不能最后一晤,是最大的遗憾。

关于方模老师的噩耗,2015年春节时,他在春晖中学共事过的李高风也告诉了我;我慈溪师范时的同学黄之琪(庆生),在电话中也说了这件令人难过的事。之琪是上虞章镇中学的物理老师,曾在方模的麾下工作。

一个人,当他离世后,大家提起他,想念他,为他的离世惋惜,说明他在世时,为人行事是不错的。方模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值得众人怀念的人。

2015年4月2日起草

2016年6月2日修改

宁波物理教育界的女杰,孙乐婴老师

本书第四部分“昨夜的星辰璀璨”基本整理完毕后,我又回忆了一下,还有哪些老师应写的还没有写,翻开2012年版的《会员手册》,在宁波二中部分看到了李敦道老师的名字,于是给他挂了一个电话,他提到已过世的孙乐婴老师。在他踏入教育系统到二中工作时,开始对物理教学可说一窍不通,得到了时任二中物理教研组组长孙乐婴老师的无私帮助,他十分感激,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帮助。

李敦道老师一提起孙乐婴,我的脑海立即翻腾起来。孙乐婴我再熟悉不过的了,她过世已快28个年头了,她的形象、为人又清晰起来。是的,我应该为她写上一笔,我们不应该忘记她为宁波市物理教学做出的贡献。

同类推荐
  • 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精品文学书系)

    阅读经典,会得到一种很好的阅读享受。在阅读中开始品读他人的人生,同时也开始规划你的人生。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所编选的文章在强调深刻性、哲理性的同时,更强调可读性和趣味性,因此读来如行云流水而无晦涩之感。会成为广大青少年关于阅读的美好的青春记忆,因为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你对世界的阅读也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 请你原谅我

    请你原谅我

    一对水火不容的母女;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一场无关风花雪月的彻骨伤痛。你憎恨过自己的母亲吗?仇恨隐匿在心里,不见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却像病毒一样布满全身,侵入脊髓。你敢直视自己人性中的阴暗吗?那些角落里爬满的虫子,腐烂的花草,生了苔藓的石块,以及根植在内心的不安、惶恐、逃避、惊惧、甚至杀戮。准备好了吗?来体验这场文字制造的海啸。
  • 王火文集·第二卷:霹雳三年 浓雾中的火光

    王火文集·第二卷:霹雳三年 浓雾中的火光

    《王火文集·第二卷》包含《霹雳三年》和《浓雾中的火光》两部长篇小说,其中《霹雳三年》以一对年轻的男女新闻记者登场做了主角。作品讲述了他们不平凡的独特经历,他们的爱、恨和苍凉青春。这对恋人活跃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和当时心脏地带的首都南京,沐浴了大时代的暴风骤雨,又经过了建国后的坎坷曲折,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浓雾中的火光》讲述的是四十年代重庆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的一所著名大学里发生的故事,作品从侧面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大学生活的风貌。
  • 蒋勋说红楼梦(第二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二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热门推荐
  • 无敌傀儡系统

    无敌傀儡系统

    挡我路者死,动我妞者亡!穿越小学生带着傀战系统,所向披靡,毁天灭地,从此走上举世皆惊的巅峰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彭文宪公笔记

    彭文宪公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田园萌妻相公心尖宠

    田园萌妻相公心尖宠

    原来人的心可以这么复杂,一颗心可以掰开几瓣来用——殇小黎本座的人,生是本座的,死亦是,想逃?除非本座死——墨辰我以为我们是有机会的,原来从一开始我们就是两条平行线——沈林
  • 抬头即光明

    抬头即光明

    本书主要讲述一段孽缘换来的是美好的人生的故事!!
  • 爱你,倾尽一生

    爱你,倾尽一生

    那年,她九岁,他十九岁,她从竹林中走过,白衣翩翩,长发飘飘,从此,惊艳了他一辈子的时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用最短的时间重塑自己、改变人生。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左右人一生成败。学习和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习惯,重塑自己,成为高效能人士,走向卓越,改变命运。
  • 亚当夏娃日记(译文经典)

    亚当夏娃日记(译文经典)

    马克·吐温是著名讽刺幽默作家,与其作品风格不同的《亚当夏娃日记》是穷其情感、毕其梦幻、耗尽十余年光阴创作成的一部典范之作。作家从感情细微处入手,深刻描述亚当夏娃从感情“萌生”到“爱情”发生发展及至夏娃离世的过程。通篇洋溢着对自然界生命体的探索与两性之间的疑惑、依恋甚至误会。作品以日记体展开叙述,细致的景物、复杂的心理、简洁的事件和优美如歌的关怀相互交融,给人留下无可比拟的艺术享受。
  • 春日勃勃生机

    春日勃勃生机

    春天的三月更是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晨雾像轻纱似的笼罩着小山村,山村变成了一座小岛,缥缥缈缈、若隐若现,像天上的仙境一般。一身乌黑的小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轻快而又敏捷,一会儿飞到田地里,转眼间又落到屋檐下了。我有点不放心,拿着手电筒去找我的同学,他还在悬崖上心惊肉跳着,毕竟我是他的朋友,总不能置之不理。夜幕已经降临,他竟还没有回家。
  • The Vanished Messenger

    The Vanished Messen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