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900000012

第12章 在路上(1)

山水间,心更远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既非智者,更谈不上仁者。欣赏山山水水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放松,是一种超脱,是一种忘怀!在山水间,心能走得更远。

上个星期,我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奉化大堰镇柏坑村,这里是四明山余脉与天台山脉交会隆起带所在。距离宁波市区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对于一个久住城市的人来说,能近距离接触山水,畅游大自然,是一件很写意的事情。

下榻地叫甬江源宾馆,又叫麒麟山庄。因为没到夏季,柏坑峡谷漂流(所谓“浙东第一漂”)还没有开始。当地并没有经过大规模地开发,所以到此游览的游客不是很多,宾馆的住宿条件也一般。但正因此,这里更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又像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少女,越发有风姿了。

次日凌晨,我起床后就去游山玩水。其实,所谓的山,就是柏坑峡谷;所谓的水,就是柏坑水库。这里,水清石奇,潭深瀑多,山高林密。凌晨的山、水,在昨夜的一场瓢泼大雨后,显得更加妖娆。空气,更是特别的清新,仿佛浸满水似的,尤其滋润,呼吸也变得特别通畅。站在水库顶上,远处云蒸雾绕,犹如仙境,远远望去,青山绿水,小舟农夫,像是一幅传世的水墨画。在山水间,我才可以真正放下工作与名利,远离世俗间的纷争,扔掉所有的不愉快,尽情享受山水带来的心灵的静谧与愉悦。在这里,可以任心灵、思绪无限驰骋,像古代先贤、圣人,自由、不羁、无拘、随心,在天地间,大呼“天下间,奈我何”!

现在,我更喜欢山水了。我曾经跟妻子说过:等我老了,退休了,我携你走遍千山万水!

云端

我不是“飞行达人”,也不是“飞行控”,但是我喜欢飞机,更喜欢那种飞翔的感觉。在云端,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自由驰骋,飞越纵横,游离于广袤无垠的天地间。

小时候,从来没想过会与飞机结缘。那高高飞翔的飞机,是当时懵懂的我幼稚的幻想,我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驾驶它驰骋天下。但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然而,在冥冥之中,上苍似乎已经安排好了似的,让我此生注定要与飞机结下很深的缘分。十七岁,我高中毕业,怀揣改变命运、改变自己的“简单”梦想,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从戎的征程,投身到海军航空兵的队伍中。海军,那抹梦幻的大海的蓝;航空兵,那令人憧憬的飞翔,那无限的广阔天空,寄托了一个真诚少年的多少梦想!1987年寒冬,我在山西长治海军飞行学院参加新兵军训,之后到海院飞行一团当通信兵。两年后,上军校,在空军后勤学院学习航空器材。几年下来,一直与“航空”“飞行”结伴同行。

1993年炎夏,我军校毕业,回到了故乡宁波。少年渐成熟,肩上挂了少尉的军衔。我的人生轨迹悄然改变了。历任分队长、副连长、连长,从事的都是飞行后勤保障工作。1998年元旦,调任航材仓库主任。2000年,上调东航装备部,从事航空器材管理及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工作。2006年,我走出军营,回归地方。我将一生中最美丽的韶光都奉献给了国防航空事业。年少时怀揣的飞行梦,竟然成了现实,令我的生命从此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也给了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光阴一瞬,二十载匆匆而过,我在地方工作也快五年了。这五年间,不像在部队时经常出差,天南海北地到处跑,所以坐飞机的次数也少了很多,与飞机也疏远了,心境却平和了许多。在闲暇时分,我经常会想起那段时光,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航空梦,那飞行梦,承载了许多,成就了许多,也使我改变了许多。

今天,我又坐在波音738飞机上了,飞往北京。在9144米的高空,在悠悠白云之上,我静静地坐在飞机舷窗一隅,任由思绪自由地飞扬飘荡。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夜色杭州

6月7日,我坐动车赴杭州参加会议。到达杭州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华灯初上,杭州的夜生活拉开了帷幕。

在车站旁边的小餐厅用过简餐后,我打了个的,奔赴会议的举办地。坐在车上,我静静地看着夜幕下的杭城。两个多月前清明之时,我曾驱车带家人到西湖游玩了一天,信手写下了“西湖泛舟/知味观小酌/龙井问茶/风月无边”等小语。然而,对于夜晚的杭州,我还不是太熟悉。虽然每年都会来来回回杭州多次,但总是匆匆来、急急归,很少有时间在晚上溜达,近距离地感知、领略杭州的夜文化。但今夜,只见车窗外车来人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非常热闹。行人步履匆匆,好像有使命压迫着似的,少有悠闲从容的;街道上到处都在建设,那一排排的隔离墙,不知道挡住了多少风情,挡住了多少景致。夜色中的店、堂、馆、所,灯火辉煌,引得红男绿女在其间流连忘返。然而,不太整洁的街面,嘈杂的喧嚣声,却让一个游客失了兴致。在我的记忆中,杭州滨江新城建设得漂亮、气派,格调也高,与国际都市可以接轨了。但是,老城区呢?我深觉今夜的杭州于我印象不佳矣!

这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吧!不知道为何,我对时下一些城市热衷的大拆大建总是很反感。那路面真可以这般剖了建,建了剖,反反复复,如此折腾?那行道树,真可以毁了栽,栽了复毁,岂不劳民伤财?多少的城市记忆,多少的文化沉淀,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湮没了。如果一个城市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韵味,那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传承呢?那岂不是成了文化的沙漠?楼宇,是越建越高了;路桥,是越来越通达了;经济是发达了;人们的腰包是渐渐鼓起来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幸福感也慢慢消失了。君不见,现在亚健康的人越来越多了,心灵扭曲的人越来越多了,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越发明显了。一个人的精神该寄托在哪儿?这可是太平盛世应有的记忆符号?

我一直在反思:幸福到底是什么?它不应该是虚幻的,它不是数字,不是标榜,更不是宣传。它应该是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并触摸到的。在一个和谐之城,在一个民生至上的城市里,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可以被“计量”的:他的心态一定是平和的,他的步履一定是轻快的,他的精神一定是放松的,他的情趣一定是健康的,他的心态一定是达观的。这样的一个城市,是一个人一辈子都不愿意离开的地方,是一个游子一定要回来的“港湾”,是心灵漂泊后想安顿疗养的“家”。宁波做到了吗?杭州做到了吗?扪心自问,我们过得幸福吗?我们过得充实吗?

此刻的杭州,有多少夜行客?有多少夜游人?我已不想再去多想了。回到宾馆,我多少有点疲惫了。酒吧、舞厅、KTV……

那些夜生活,于我渐行渐远了。

洗洗,静静,且梦回瀛洲吧,还我一个圣洁的空间!

小兵游历大美中国

年少的时候,一贫如洗,没有财力去畅游外面美丽的世界。在少年眼中,有的只是梦想,梦想背上背包,去环游世界。梦想在山峦之巅飞行,梦想去遥远神秘的地方,梦想去探索那缥缈未知的世界。那时的人很单纯,那时的梦很美。

渐渐地,少年长大了,去外面的世界当兵了,离开了生养他的故乡宁波。虽然那时很苦,训练也很累,但是他并不觉得。因为他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有一双好动的脚板,有一颗年轻的心,想真切地探究外面的世界,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想象中的那么美?于是,他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去感知,去触摸,去体验那精彩大美。那时,他虽身在军营,心却已经开始飞翔。他有了实现梦想的动力了。那年,他才十八岁。

有时,生活也会跟着梦想走。只要你不放弃,懂得去坚守,梦想终会变成真实的图景。军旅生涯逐渐改变了少年,他知晓了原来中国那么大,那么美,他知道了在他的故乡外还有很多梦幻的地方,值得他好好去行走和经历。军旅,为他的体验之旅挂上了帆,从那时起,他有了更开阔的眼界。在山西,他知道了醋的历史,知道了上党,游历了太原、长治。在辽宁,黑土沃野千里,打开了他的心扉,那边的世俗风情、历史沧桑、美食佳肴,都深深地吸引着他。虽然积蓄不多,但是阻挡不了其坚定的步伐,他凭着简单的代步工具开始行走了,葫芦岛(原来叫锦西)、兴城、锦州、大连、沈阳……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由少年逐渐成长为青年,也逐渐开始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含义了。

在路上,在途中,那个小兵慢慢变了:他变得壮实了,不再那么瘦弱;他变得开朗了,不再那么悲观;他变得阳光了,不再那么忧郁。经历了苦难的磨炼,经历了军营的洗礼,他懂得在外面还有一个更精彩的世界在召唤他,他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受世界。他有颗驿动的心,他想用他的双脚去丈量土地的宽广;用他的眼睛去领略自然的神奇造化;用他的心去体会千变万化世界的美妙。

路,在他的脚下渐渐展开了,且越来越宽广……

我心流浪

这几天,我一直在阅读一本新书《在路上》,作者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代言人的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的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这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承认,我一直有种“流浪”的情结,总想冲破无形的桎梏,挣脱世俗的樊笼,无拘无束地去流浪,向往那种单纯的“在路上”的生活,想要享受流浪的快感。尽管我知道,这可能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人到中年,多少有些感悟,也多少有些沉淀。有的人,事业有成,名利双收,享受着人生的辉煌;有的人,劳碌半生,一事无成,感叹命运多舛,世事无常;有的人,随波逐流,苟且偷生,到了中年,反而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做回“真实的自己”,想要重走青春路。而更多的,如我等,有着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守着“一亩三分责任田”,不算成功但也称不上失败,平静而安详地过着日子。然而,在平静的湖面下,却微微地荡漾着些许波澜,那便是想要“流浪”的欲望在“骚动”。

流浪是什么?是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屈辱地生活?还是极度的时尚使人没有了方向感,冲动地来回奔波,寻找感官的刺激?反正,对于以上关于流浪的定义,我均不认同,觉得理解过于狭隘了。我所理解的“流浪”,更多地脱离了物质层面,更侧重于精神上的追求。

流浪是一种奢侈,更是一种“放不下”的情结。有几人能放下世俗的名利,抛却现实的功利?有几人能舍弃家庭的舒适,义无反顾地上路?又有几人能不为社会舆论左右,心无旁骛地做着世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真正能背上行囊,独自去流浪的人又有几个?

流浪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真实冲动。它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它源于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它不是一味的炫耀浮夸,它植根于内心的历练;它不是因为生活的苦难与无奈而生,它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流浪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它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也不是不负责任、消极避世、懈怠和放任自流。它是对生活的一份坦然,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是一种积极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但是,我又深知,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有太多的世俗偏见,有太多有形的和无形的枷锁,有太多的制约,有太多的“高不成低不就”和“看不破放不下”,所以,真正的流浪是很困难的。

既然身不能,那么让心去流浪,让心灵去漂泊,如何?

让心灵去游历千山万水。随着心去乘风破浪,用心灵之“眼”去领略山水的奇异,用轻灵的脚步去丈量土地的宽广,在流浪中探索“知”“行”的和谐。心在山水间,就能走得更远。

让心灵穿越唐风宋雨。在路上,由感觉牵引着去领略文学的瑰丽,用灵动的文字记录步履的坚定,用相机记载难忘的瞬间。在流浪中,体验探索与思考带来的美妙意境。

让心灵重归宁静淡泊。在风雨中,感知生命,感谢自然。当卸下厚重的伪装,摆脱世俗的羁绊,滤去虚假的矫情,我们的心会更轻松。倾听、反思、求索,心灵会找到新的归宿。

我明白了,一颗流浪的心,最终还是要回归的。经过了流浪,经历了风雨,那颗心,就能变得足够坚强!

探幽五龙潭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天空中白云朵朵,拂面和风习习,正是爬山登高、探幽赏桂的好时节。想躲掉长途奔波的辛劳,避开交织的滚滚人流,所以我们全家决定去宁波周边的小山村探个“幽”,放松一下心情。早饭后,携妻带女驱车约一个小时,来到宁波市新“十景”之一的鄞州区龙观乡的五龙潭景区。它是4A级风景区,距离宁波中心城区约40千米,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中华龙文化、浙东山乡风情以及民俗民风为内涵的风景名胜区,以飞瀑、怪石、险峰为主要特色。在宁波众多的旅游景点中,五龙潭景区名气不算大,与奉化溪口(蒋氏故居)、海曙天一阁(中国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等不可相提并论,但五龙潭也有其特色—“幽”“秀”。

同类推荐
  •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文学消费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作者借鉴西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对文学社会学、文学消费学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开篇《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该文着重阐释了建立在“文学事实”基础上的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出版、图书市场、大众读者、传媒文化、影视生产等对于文学生产的作用和影响,上卷各篇对此都有专题论述。下卷运用上卷的理论成果,从文学消费视野中对20世纪中国各个文学时期的长篇小说作专题研究。
  • 哪有什么运气 不过是我们暗自努力

    哪有什么运气 不过是我们暗自努力

    本书精选了畅销书作家陈昂200余首新诗,共分为“那年初见 如花美眷”“文艺腮红 不语不言”“往事如烟 浅笑而安”“余生很长 何必慌忙”等十一个专辑。这些诗歌既有清新唯美的“抒情哲理诗”,也有朦胧精湛的“截句诗”。诗歌主题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陈昂的写作笔法清新、精炼,简短的语言呈现多维的立体感。陈昂的创作是“青春期写作(春草派风格)”,他的每一首诗都有大方简单而内涵唯美的外衣,静静品味会发现诗的本质与内涵,领悟到诗歌底蕴里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这些诗歌里潜伏的“正能量”正是我们洗涤灵魂、陶冶情操、慰藉心灵的“刚需”,特别适合生活中迷茫的年轻人阅读。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 食之味

    食之味

    黄宝莲的《食之味》,是一部品谈天下美食,抒写美食与文化、美食与乡愁、美食与生活方式、美食与审美、美食与饮食理念变迁的散文集。作为有着丰富的东西方居住体验的女作家,黄宝莲以一支妙笔带领读者领略全球各地食材、菜式、烹饪手法的别样风韵,堪称色香味俱全。与此同时,作家还特别关注美食背后的文化和观念。全书聚焦香港、台湾、欧美、中亚等地的美食和饮食习惯,反思了追求“品味、时尚”的现代美食风潮,提倡回归生态、健康的绿色烹饪和饮食概念。
  • 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有思想。可是有时候思想不见得会给我们带来好的人生体验,甚至有时候会让我们因为有了过多的思想,而停滞不前或者退缩。所谓的“思想压力”、“心理负担”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这些“思想压力”、“心理负担”比作一道门槛,那么跨越这个门槛的秘密武器就是勇气,只要勇敢地迈过去,我们才能够成长。
热门推荐
  • 我为你洒下月光

    我为你洒下月光

    古典风华 文字幻术 青春挽歌 忏情秘录,数本友人遗赠的手札,款款勾缝出情牵一世的缱绻数十万字忏情录,见证手工时代刻骨墨缘这样的书,一生只能写一本,当代华语文坛散文大家简媜写作三十年纪念之作——献给被爱神附身的人。若我走累了天涯,看倦了风景,尝够了苦涩,你是否愿意变成柔软的草榻,让我把余生靠一靠?所有的感情故事,精彩的是怎么开始,动人肺腑的却是怎么结束。
  • 龙出沁源

    龙出沁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是中国远古文明中的“四灵”之一,即“龙凤虎龟”;在汉代五行之宇宙体系中,象征天地四方的就是四灵:“西青龙、东白虎、南朱雀(即凤凰)北玄武(即神龟)”。龙自古是力的象征,而凤是美的体现;龙被比喻为雷电风雨之神,它能呼风唤雨,泽被万民;凤被喻为太阳之神,它能光照大地,带来祥瑞。学者闻一多说:“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与殷民族。
  • 欺婚厚爱

    欺婚厚爱

    “我现在宣布,新郎和新娘成为合法夫妻,现在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礼堂上,牧师微笑的看着眼前的一对新人,郎才女貌。新郎靠近新娘,在耳边低声开口:“一个KISS,开价十万。”新娘顿时双眼放光,勾过新郎的脖子就扑了上去。“老婆大人,就寝了。”某男冲着书房忙碌的小女人大喊。“今晚请睡书房。”小女人坚定不移。“难道你不想要十万了?”某男诱惑,“一晚十万哟。”某女伸出手来:“请付现,概不赊账。”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的敲了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之前的还没付清,请一次付清吧,霍先生,欠账对您的声誉不好。”某男已经无语凝咽了。楚嘉洺,女,生平最大爱好就是喜欢钱,遇到富家大少霍景容,被他描绘的金库蓝图所诱惑,包袱款款嫁入霍家,谁知霍景容却是一只铁公鸡,意识到自己被骗婚,楚嘉洺决定要讨回自己应有的财产。霍景容,男,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挣很多很多钱给家里的小女人花。
  • 男神的软萌同桌

    男神的软萌同桌

    顾简就是只小乌龟,稍微一碰就缩进龟壳翻滚而逃,直到遇见林景深。年少的我们总是多情敏感,不妨大胆一些,去爱想爱的人,写想写的故事,就像顾简和林景深。本文轻松,甜宠无虐,欢迎广大小伙伴入坑呀!
  • 女佛子

    女佛子

    般若重生到一本自己只看了几页的仙侠小说之中,成了给女主送机缘的小配角一名。以般若佛系的性子,也只是想着该如何在这个神奇的世界活得更久一些。没想到她的未来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变化。她最后没有成为一名修仙者,而是成为了一名佛修。最后还做了佛宗的佛子。
  • 穿越之仙剑缘

    穿越之仙剑缘

    苦逼学生穿越间,仙侠异世闯云天。化为盖世奇侠缘,缘起缘灭弹指间。佳人依依难断念,救人不让芳香散。心愿已了永长眠,精彩皆在此书现。遵循原著善修缮,不凡仙剑永结缘。
  • 舔狗系统之无限翻牌

    舔狗系统之无限翻牌

    林道丰由于既无耻又阴暗的性格,符合舔狗系统的择主标准,突然间便开启了舔狗系统,他可以阿谀奉承别人来获得舔狗值,以此兑换系统内每天刷新的神秘技能;而这些每天刷新的神秘技能虽然有着时效,但却异常珍稀,可以变身巨龙、也可以短暂拥有强大的修为、强者的战斗意识,残魂,万年一现的体质、更为可怕的是还可以召唤亡灵、傀儡、获得短暂的不死之身,哪怕喷火、吐雾、幻化天劫!那些绝世天才没有人知道与他们擦肩而过,恬不知耻上来跪舔的小角色,就是那隐藏身份,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将其吊打的神秘天骄,只是他的种族却无人敢断定,因为这种种不符合常理的手段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 嗨你现在在哪里

    嗨你现在在哪里

    如果人的成长没有回忆来支撑,没有难过,没有悲伤,没有喜悦,没有期待,没有跌宕起伏,也就没有了活着的风景。都说命运之神早要安排,有些爱逃不脱,有些恨忘不了。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得不到,放不下,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故事吧。。。
  • 狩魔手记3:在光与暗之间

    狩魔手记3:在光与暗之间

    苏追踪着那个神秘的家伙,一直追出近百公里!他身上有着明显审判所的气息,又有掩饰得极好的杀气,感知、隐匿和速度几乎和苏不相上下,苏不敢放松对他的锁定,这样一个家伙,在黑夜中会是致命的威胁。即使是苏自己,略有疏忽也有可能死在他的手下,现在既然已经锁定了他,怎能让他这样轻易的跑了?他才是最大的危险!然而直到快追进大草原时,苏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可抑止的寒意!对方就是想把他引离车队!如果再追一个小时,苏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杀了这个家伙,可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足够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 我们都败给了生活

    我们都败给了生活

    作者用八年的青春铸造了这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古嘉星的青春成长之路。古嘉星出身贫苦家庭,求学路上,生活屡遭挫折,但是怀揣文学梦想坚定不渝,在颠簸的追梦路上,经历三段失败的爱情。走过所有的青春岁月,回归故里的时候,回首前路,发现自己青春路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败给了生活,原来青春的主题就是在失败中学习承受,学会坚强,学懂人生。作品语言平实,没有刻意夸大,波澜不惊的叙述中,有一种历经沧桑之后的坦然。虽然“败”给了生活,但学会了坚强地面对以后的人生,或许这就是青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