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
嫂娘
《嫂娘》,讲的是一个以嫂代娘,培养小叔成才立业的故事。
嫂娘于光绪年间嫁到龙宫,结婚当天未曾同房,新郎即病故,按习俗,本可原轿而回,但新娘见公婆年老体弱,且又正经受着丧子之痛;小叔年幼无知,啼哭在床前,新郎病故的后事待料理,于是不忍离去,脱下红装换白素,同族人一起办了丧事。丧事毕,二老双双病倒,于是叫来长辈、媳妇到床前,对媳妇说:“闺女啊,我们对不起你。一次错了不能错两次,我家现在是家不像家,人不像人,不能把你耽误了。你听话,赶快回娘家去。”又托长辈们劝说,代为送行。可媳妇说:“我嫁到龙宫就是龙宫的媳妇,行过了大礼,二老就是我的公婆,小弟就是我的叔子。现在我家正遭不幸,是最困难的时候,我怎么可以走呢?龙宫‘义字当头,仁行天下’,我远在他乡也耳濡目染。如果这样走了,不就是陷我于不仁不义吗?这种有损家声、败坏村风的事,我是不会做的。你们不要劝了,安心养病,我不走!”一席话说得大家十分感动,纷纷落泪。小叔更是抱着嫂嫂的双腿失声痛哭。
就这样,她又继续留下来侍奉公婆,抚养小叔。不几日,娘家人来接,她对娘家人晓明大义之后仍旧不回。可是祸不单行,不管她如何细心照料,公婆还是相继离去了。在族人、乡亲的帮助下办理完丧事后,全村相劝,族长说:“你是我们龙宫村的好媳妇,你对我们已做到了仁至义尽。我们义门陈氏是重情义、讲情理的,现在只要你一句话,回娘家,我们全村相送,留龙——我族长领头,全村保媒。”可这位“众家媳妇”却满怀感激地说:“谢谢各位长辈、各位乡亲,感谢大家对我家的帮助,对我的关爱,我的事等我把小叔养大再说。如果小叔成人,有了出头之日,我一定教他知恩图报。”于是千恩万谢,送别众人。
从此,叔嫂俩同甘共苦,白天嫂子上山下地干农活,采纸晒料赚铜钿;晚上挑灯针线做家务,陪着小叔伴夜读。一晃几年过去了,小叔渐渐长大,把嫂嫂的艰难辛勤和一切好处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觉得嫂子对自己比娘还亲,于是,不知何时,对嫂嫂的称呼中,在“嫂”字后边加了“娘”。如此一叫,觉得非常贴切自然,于是干脆就叫“嫂娘”了。邻居听了一传,全村认可,于是不分尊长,全村人都称其为“嫂娘”,她也就成了龙宫村的“嫂娘”。
这个“嫂娘”名叫张来仙,娘家新昌中溪,终身未再嫁。
这个小叔就是陈新贤,他为了报嫂恩,立志创业,后来成了龙宫首富。村民为了表彰“嫂娘”教育后代,在村口为她树立牌坊,名叫“贞节坊”;在堂上挂起匾额,名叫“孝悌堂”;她所住过的道地,更名为“贞吉安”。村民还纷纷题联,其中一副为:开封嫂娘育名相,龙宫嫂娘出新贤。
搜集整理:陈宝相陈泽民
2015年2月
龙宫仁义两兄弟
明朝时,龙宫村二十七世祖学颂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宏序,次子宏度。二子身材魁梧,腰圆背粗,力大无比,几十人抬不动的大石头,他兄弟俩轻而易举就能抬着走。今桥棚墙脚的那块大基石,重千余斤,就是他兄弟俩抬来放好的。
兄弟俩家境好、租田多,离村较远的冠庄、梅林都有买来托人租种的田,年年只要收租就能吃用无愁。两兄弟为人品德高尚、正直无私、见义勇为、乐善好施、铲恶从善,名扬四方。
有一年秋季,天高气爽,艳阳高挂。兄弟俩去梅林等地收租。到了岩头里,准备在路廊里休息一会儿,忽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他俩转过去一看,见村里围着一群人,不知为什么。
他俩走近人群观看,原来是村里的一个恶霸粗声粗气地想强抢一个老汉的小牛,那老汉苦苦哀求,据理力争,拉着小牛不肯放手。那恶霸露出一脸吃人般的凶相,朝老汉的头部狠狠打了几拳,老汉顿时昏倒在地上,儿子们只倚着老父,哭红了双眼。围观的人都义愤填膺的,但敢怒不敢言。兄弟俩见此情景,深感不满,于是走进人群,一把抓住那个恶霸,责问他怎么能这样以势压人,又一番摆事实、讲道理,劝他放下耕牛。恶霸看这两人一表人才,说话有理有据,认为一时难以对付,何况道理上又站不住脚,便偷偷地溜走了。
老汉家境贫寒,全家六口人全靠他一人劳动赚收入,苦度光阴,年年欠债,家里也没有一副完整的家具,样样要问别人借用。他想,这样下去,生活只会越来越苦,于是打算借钱去买一头母牛,以后生几头小牛来换钱度日,所以满口好话地向那恶霸借了几块银圆,买了一头母牛。当年,母牛就生了一头小牛,谁知那恶霸逼着还钱,连本带利盘算起来要几十块,这怎能还得出呢?老汉哀求他再欠一年,恶霸不肯,还说:“还不出,用小牛抵掉。”这辛辛苦苦养大的小牛,难道只值几块银圆吗?老汉咽不下这口气……
兄弟俩对老汉的处境深表同情,由于时间仓促,也就只得赶路了,但心里却牢记着这件不平之事。
老汉头部受伤,白天茶饭无味,夜里睡眠不安,心事重重。他想:他俩走后,那贪心的恶霸是忘不了我的,是一定要出事的,怎么对付好呢?
第三天的下午,兄弟俩收租回来,走到岩头里时,又想起老汉的那桩事来。
这时,老汉正等在村头,要求他俩进家坐一会儿。
兄弟俩进了家门,见老汉家的确一贫如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而全家人却那样热情地招待他们,一家人都忙忙碌碌的,不知为什么,便问起:“你们有没有什么事?”主人直言:“上次要不是你俩给我说了几句公道话,小牛早就被抢去了。如今恶霸是忘不了这件事的,你们离开以后,小牛迟早要落在他的手中,所以我把它杀了,还是让你俩恩公吃掉的好。”不一时,老汉就叫儿子们摆好了两大甑牛肉,还有一埕酒,一定要两兄弟吃,以表寸心。兄弟俩不禁一怔,忙说:“为什么把牛杀了?我们讲几句公道话也是理所当然的。”主人说:“别客气,牛嘛,可再养的,你俩尽管吃吧。”两兄弟边吃边讲,将牛肉吃光,酒也喝光,一看已日暮西山。回家之前,为了报答老汉的一片心意,兄弟俩对老汉说:“梅林谷仓角的一点谷给你们。”并留下随身带着的三十两银子,就忙着赶路了。
几天以后,老汉的伤势慢慢好了,一家人去取谷。走进大谷仓,这谷畚了一担还有一担,足足忙了一天,还是拿不完,后来再去了四五十人才担完。担了两天谷,老汉也吃力了,回家就躺在床上。真想不到当天夜里做了一个甜甜的梦,梦见这兄弟俩站在他的床前,说:“你昨天担的谷子里还有两个银元宝,不知是否找出。把它们一个藏在谷仓底下,一个放在衣箱里,今后就不愁吃、不愁穿了。”说完便不知去向。
一觉醒来,天已亮了,灿烂的阳光钻进了窗户。老汉马上把昨夜的梦告诉了全家人,当时大家还真不相信,然而倒谷时果然滚出了两个小小的发亮的银元宝。老汉将一个元宝放到仓底,一夜后,谷好像慢慢地满了起来,变成满满的一仓了,畚了几箩筐后又不断地满上来……衣箱里也添了新的衣服。从此,他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家境也一年比一年好起来,又买来了耕牛,勤劳致富,真是“天道酬勤”啊。
搜集整理:陈东贤
1985年5月
·故事里的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