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2100000017

第17章 密溪沟

在万州闲逛,你成了局外人。你的局在水下,或已被江水冲走。你的局早已经散了,也未可知。在万州闲逛,孤零零寻找着墟中人、水中人。我已走进废墟,或还在过去的时日?

到处都是陌生人,尽管这里很熟悉。我熟悉的人一半已经离世,一半正逐渐远去。在万州闲逛一上午,终于在偏石板背后,黑压压打牌的人群中遇见一位布衣老汉,身背白布口袋;他也在人群里闲逛,在看别人打牌。我上前问候,并问师傅从哪儿来。老人家说:“密溪沟。”

密溪沟,我居然没听说过,而且就在附近,也属于淹没区。我问那里的情况,老人说不清。我请老人家留下姓名、地址:谭明武,万州江南新区旅密4组1号;然后我问:“我跟你一起回去要得不?”

“要得么。”谭师傅说,并背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说:“走么,没有不去的道理。”

就这样,我跟着刚认识的谭师傅来到码头。谭师傅心里还有些忐忑,他要去我的身份证看了又看,然后又说:“你要骗我,有点难。不过,人头上也没有写好人坏人。我是退休工人,你不信,我邀请你到我家去。我可以给你找人,懂得多的、八九十岁的老人还有……”

无论如何,我渐渐赢得了他的信任。一路上,谭师傅又告诉我:“我十八岁就离开家,在各地修铁路,参加过成昆线,还有川黔、滇黔、京九铁路的工程建设;全国走的地方也不多,就11个省市。那时候,国家也没有正式手续,修铁路也是跑江湖,现在退了休。这一次来万州,是看一个亲戚,他的脚杆给汽车撞断了。”说话间,我们已来到万州码头。

下午四点,“万州轮渡1号”驶离万州,船上也没几个乘客。船长何兴国沿途指给我看:“高桅子——上溪角——桃子园……本来是很好的地方,全都淹没了……”而船只经过,隐约还能感觉到桅杆在山涧漂移,桃子园中的桃子已结成石头。

前面山坡上出现一座宝塔,“这是洄澜塔。”船长何兴国说,“原先的洄澜塔在前面那个座桥墩下50米左右,那里淹没了。宝塔拆除之后,所有原材料都堆放在上面一百多米的一所学校里,后来搬到上面重建。现在看见的这座宝塔,完全用的是原先的砖石和原材料,只是宝塔的铁尖尖在存放期间被一个中学生偷去卖了,后来被派出所捉到,但那个铁尖尖已经被斩了卖了,现在的塔尖是后来照原样重做的。这一点除了我们,没哪个知道。”

“长江这一段原先都是风调雨顺的,只有中滩子那一段总打劈船。”船长接着说,“你看那道红石梁,叫红蛇下山吃克玛[76],后来涨水,克玛跳到了水里游走了,红蛇还在。”

果然,我看见一道蛇形的红石梁仍在水中扭动,而克玛(石)已不知去向。

说话间,密溪沟到了。密溪沟又叫密溪峡,峡口像一道弯曲的石门,半开半阖。顺着一条小河进去,过一道小石桥,里面就是密溪沟。下船转弯,跟着谭明武师傅穿过寨子一队,进入旅密村,一路上不时停下来,弯腰拾捡埋在泥土中的石宝。这里的石宝小巧玲珑,五彩斑斓。

绕过一道溪谷,走进田野。青苗之间,我发现了一座小土地庙:几块石板搭建的小小庙堂,里面刚好放下一只白瓷碗,一束红香和一尊小土地菩萨。我给他照相的时候,小土地菩萨脸上就露出微笑,活灵活现。谭师傅告诉我:“这座小土地庙是一个名叫穆惟全的年轻人自己建造的;土地菩萨也要移民。现在是枯水季节;等水位涨到175米,这里,连身后这座桥、这片田地、这个小土地庙都要淹没。在密溪沟,签了(移民)协议的,都搬走了;留在这儿的,都还没签协议。”

在不远的溪水边,一位戴草帽的渔翁正独自垂钓。而就在谭师傅跟他寒暄之际,一只大蝴蝶翩翩飞来,是黑色的花蝴蝶,翅膀上像是睁着两只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们;顺着蝴蝶飞来的方向,只见一个被江水淹没的岩洞,只剩下小半个月牙形的洞顶,其余都浸在了水中。我问那是什么地方。谭师傅说:“原先是个天然岩洞,有十米多高,从前有个彭大老爷就在洞子里居住。”而彭大老爷何许人也,谭师傅也说不清。

我正沿路打听,谭明武师傅已将我领到何贤功老人家里。

何老师1929年出生,身体还好,可惜记忆有些模糊了。问及往事,只回忆起“祖上都是种庄稼,十二岁出门,去万州拜师学艺,学做毛笔。解放后就在国家开的多业社做毛笔,后来在本地的翠屏文具厂工作到退休。别的想不起了……”而这时,来了几个老邻居,大家一同回忆起“彭大老爷”。据说这个“彭大老爷”曾是同盟会成员,从前与孙中山一起革命,后来被通缉,从广西逃到万州,躲进密溪沟隐居并隐姓埋名,人们只知道他叫彭大老爷,没有人能说出他的真实姓名。

“彭大老爷当年就看好这个岩洞,冬暖夏凉,洞子里好宽好高,可以摆几十席。彭大老爷在洞里建了三层楼,还利用流水发电。一条瀑布悬在洞口;外墙门窗都镶的玻璃。现在全淹没了……”老人们回忆道,“百年之后,彭大老爷还是葬在这里,他的后人后来都离开了。”

“解放后,彭大老爷已经不在了,他的财产都充了公。那个洞子被一些娃儿打开,我们也跟到进去耍的,里面好多书哦,还有老字画,其中有一幅画的老虎,上面还写的‘唐寅’两个字,我们小时候看见过的,全烂完了,书都撕了,扔得满地都是,地上还有好多碎玻璃……”一位在一旁劈柴的老汉回忆道。

“密溪沟当年的马路都是彭大老爷修的,”老人们又说,“他还出资办学,开设渡船,从密溪沟,到对门的红砂碛,穷人都不要钱;还开设渡口,把山里的桐油装船运出去……”

“解放前,密溪沟开的有饭馆、烟馆、茶馆……照老话说:‘好个梁义绅,掌旗张虚之。钱粮是胖子,管事惹不得。’说的都是当年那些能干人……”

“彭大老爷专门为穷人主持公道。”一位名叫黄开清的老邻居又说,“抗战时期,国民党的部队组织搬运汽油,一些军用物资就藏在密溪沟里……你也抬,我也抬,抬到天黑还不让人歇。彭大老爷就过去跟他说:‘你们不让他走,那就要找地方让人歇夜哦——凡是下力的人,两个人一床铺盖。否则我就告你。’后来那些部队官兵只好让民工回去休息了。”

说起彭大老爷,老人们不胜唏嘘。忽想起洞口飞来的大蝴蝶,黑翅膀上睁着眼睛——蝴蝶蝴蝶,您是哪位老人家?古往今来,山水间飘荡着多少逝者的英灵!

而这里是旅密村5队、6队,见到这些老人家好不容易,何况大家又聚在一起。我只有用心询问,仔细倾听,试图将密溪沟的涓涓细流汇集成河。

据黄开清老人回忆:“解放前不兴说公社,是说乡政府。大地主魏少柏每年要收好几百石租子;他们家原先就住在高头,旅密4队,现在没有人了。他反正是剥削穷人,对老百姓不好——请人挑煤炭、挑柴只管饭,不给钱。解放后没有枪毙,给斗死了。这个魏少柏,在万县街上的房子比在农村还要多些。解放后,土地、房子全都分了,他的两个女的也都走了,大婆子姓秦,是上海人,后来去了涪陵;小婆子姓崔,后来不晓得去了哪里……”

旁边的老人们又说:“解放后,在密溪沟还是枪毙了几个地主:魏守之两爷子[77]都枪毙了(老的七十几、儿子四十几);还有教书匠魏延九,原先他还办学、教古文的,罪行是‘反革命一贯道’;还有文峰村宝塔乡的陈静安,是开药铺的……一齐枪毙的,就在江家桥二完小(第二完全小学,后来的翠屏二小)打的。公审大会一开,群众喊口号,乡镇府朱笔一勾,判处死刑,抽出去立即枪毙……”

“还有保长姜润之,没有枪毙,他心术不正:别人到他田里放水,他就在那个缺口放了好多玻璃,把人家脚划了,后来判了刑……”

“1958年大办钢铁的时候,”黄开清老人接着说,“我们这里男的女的,各人背着铺盖,都去了新田的广头山,走去花了一天,在那里住了两三个月;住宿都没有安排好就去了,老百姓的房子住不下,露天坝坝里都可以睡;挖来好多矿石,还是炼不出铁来。周围的松树、柏树都砍了,砍来烧‘黑棒槌’,还是搞不赢,又到新田农民家里去收东西,把衣柜、散谷子的风车,还有埋人的木头都装上船,运来烧,投到高炉里面炼铁,还是没炼出铁来……后来高炉垮了,又回来种庄稼……”

就在何贤功家门前,老人们断断续续回忆着,直到下午,天色渐暗,老人们才逐渐散去。我又跟着谭明武师傅,穿过一人多高的野草,经过泥泞的山间小道,回到他们家,万州江南新区旅密4组1号,见到谭师傅双目失明的妻子冯天英。

而回到屋里,关起门来,谭师傅这才跟我说起他的伤心事:“那是1979年7月11号中午12点,当时大儿子才九岁,我们一家人都在湖南怀化——因为是在成昆线上生的娃娃,就给他起名叫谭永昆。当时我还是好不容易求人家,把娃娃带上读书的,他就在鸭嘴岩公社铜锣小学。那是热天,中午几十个娃娃一起放学回家,在河边洗澡,因为大河涨水,小河涨满了,他掉到那个凼凼里淹死了。遇到这种事情,我们男同胞还可以喝个酒,打个牌,他的妈妈就想不开,后来眼睛瞎了,跟这件事绝对有关。”

说话间,谭师傅的妻子从里屋走出来,她双目失明,却很健谈。问及往事,她先从家乡说起:“我的老家在万州凉水乡红冲沟,离这里二三十里。当地老百姓说:‘好个红冲沟,三年两不收。要不是两束香把把,眼睛都要饿落抠。’就是说那里多么穷,幸亏靠的烧香拜佛,才得到点儿收入。”

“怎么会?”我问。

“我们那里有个活佛,叫谭世珍,是个农村妇女,她好大的本事哦,说神扑到她身上去了,人们都信奉她。她是个好人。你哪里不好去找她,她就给你说些草药……她结了婚的,男的叫向秀炳。后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遭整,说她是‘四类分子’,牛鬼神蛇,把她看管起来,叫她喂猪,我们当娃娃的时候还给她打过猪草。后来她死了以后,就埋在茶店子转过来,一碗水那个庙外面;那里有个凼凼,好像一碗水,天干也不会枯竭。她的坟多么红火,立了好多碑,每年都有人给她烧香、挂红,还有的烧整猪整羊……”

“你问我自己么,我姓冯,叫冯天英,1947年出生在红冲沟的锅灶湾,家庭娃儿多,穷得不得了。我妈妈四十多岁就害病死了,没得钱医,要落气的时候还在说:‘我要吃药,我要吃药……’她得的是肺气肿。那时候,家里人生病,肚子里长虫,就弄点石灰水来喝。我读书只读了两册,十一二岁就下地干活,当时伙食团刚刚成立,没什么吃的,那个菜汤就拿来喝,也没有油,没有盐的,那些生菜野菜、梧桐树皮皮、观音米都吃过,那真是遭孽……”

“到1959年下半年,我的脚肿了,路都走不起。”谭师傅接着说,“我大嫂的前夫徐仁富就是饿死了的,还有那些老实的农民,像周兴禄、冯文秀、刘克云、谭世福也饿死了,谭世贵差点儿没饿死。当时,我们旅密4队有个村支书叫冉启元,不抽烟、不喝酒,就是对当官的好,对下面凶。我去打点儿胡豆充饥,他就看不得,说‘给猪吃,也不给你吃’。就有那么凶。我的继母熊兴珍偷了一个红苕给她儿子吃(当时我十三四岁,她儿子还要小些,姓陈),就被他们用绳索吊起来,吊在伙食团屋里……别人先把她整惨了,后来她又整别人,揭发大队领导,说他们瞒产……”

而这时,大嫂还在一旁打趣说:“当时就听说:毛主席的政策差不多,大鸣大放紧我说……”

这时,天已经黑了,谭师傅去厨房做晚饭,大嫂话题一转,又跟我说起惨烈的往事——

“我是1969年从红冲沟嫁过来的,当时我妈妈就觉得离开红冲沟怎么都好;密溪沟是要比红冲沟好些,但还是遭孽。那一年丈夫不在,我一个在家,谷子熟了,我忙着去收,忙忙慌慌,加上累晕了,一头撞在门框上,本来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另一只眼睛也撞瞎了……”大嫂冯天英说,而对于自己夭折的亲生儿子,她却只字未提,我也没问,怕太伤心。

而后,她又说起“文化大革命”,还是伤心事——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在红冲一队,说是地主要反扑,要当家做主(其实是造谣,没那回事),那些青年积极分子就行动起来,要斩草除根;他们就把地主向惠民、张泽法……总共十几个人关到一个屋子里,那是原先地主住的板壁砖屋;(天)黑了就用绳索把他们捆起来,拉出去,用钢钎拗下去,拗到生产队装红苕的那个凼凼里,用炸药包炸……”

“炸药包炸响了没有?”我问。

“啷个没炸响呢?炸药包炸响了的,底下的人还没炸死,他们又把那些大石头抬起扔下去……后来又把那坑坑填起来,在上面种上庄稼。那些地主的子女就来问:‘我屋爸爸、妈妈都到哪儿去了?’他们就说:‘你莫问,你屋爸爸、妈妈有饭吃!’”

“算了,老娘,不说了!”谭师傅回屋说道。

大嫂停了下来,而谭师傅自己又叹道:“那是无法想象的十年。”

我试图解释,却又说不出什么。在密溪沟,时光仍停在另一个维度。

而大嫂一笑,两只突出的眼睛都在颤抖,她还接着说:“‘文化大革命’,红冲大队死了人,芭蕉大队就没有死人——那些人已经把地主押起,要枪毙的时候,那个枪一抠不响,二抠还是抠不响。那些地主还说:‘要不你给我,我来试试。’——‘给你?!’他们说,后来还是没法,就把地主都放了……”

晚饭相当丰盛,但我是素食者,也不饮酒。他们尊重我的习惯,而这个习惯我刚刚养成,不到两个月,无他,心有戚戚焉。

本想今晚就住在谭师傅家里,可面对昏暗的房间、艰辛的生活、荒凉的密溪沟,我感到不堪重负,执意要走。就这样,晚饭后,谭师傅送我走过一段黑暗的羊肠小道,来到有街灯的大路边,叫了一辆摩托车,一路狂奔逃回云阳。

是夜,密溪沟又成密溪峡,从窗外黑沉沉的江面蚌壳似的张开。我只有在精神上继续前行,深入那些在现实中去不了的地方。我确信那里的存在。我的船,我的诗歌正缓缓接近那里。

同类推荐
  • 东方列车连续杀人事件

    东方列车连续杀人事件

    那起连续杀人事件过去已经一年多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无比的悲哀。也许,这是因为我本能阻止这一场血雨腥风的。早在暑假一个月前,它的伏笔已经埋下,只是当时的我完全不知情而已。那个早上,一切都开始得十分平常,阳光明媚,鸟儿也在枝头平静地歌唱。为了预防流感,我戴着口罩去给学生上课。没想到刚出门,就听见街对面似乎有人在喊我名字。我转过身去,发现街对面有个高中生打扮的女孩子在向我使劲的挥手。但我们之间汹涌的车流嘈杂声,让我听不清她在喊着什么。
  • 看不见的铜像

    看不见的铜像

    几几灵,跑马城。马城开,打发个小姐送进来。要哪个?要东头小矮个儿。——故乡童谣。老家山前有座庙,极小,且破,属仨砖俩瓦草草搭建的那种简陋型。村人有说山神庙,有说土地庙,还有说是药王庙娘娘庙的。总之,因年代久远无从详考,迄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庙小,神通却大,大得远近周遭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纷至沓来,烧香许愿祛病求子……一时倒比城里的有些店铺还要红火热闹。
  • 镢头的江湖生涯

    镢头的江湖生涯

    镢头17岁跟着张巴走江湖。张巴肯带着镢头,那是因为镢头是他的种。这是村里人一致的说法。传言是这样的,镢头的爹刘四有吼病,属于早掰的玉米,没籽,就借了好汉张巴的籽,种到自己地里;还说镢头娘麦芒裤腰带松,看上张巴的钱,就让张巴上了她,生下镢头。不管怎么传吧,万变不离其宗,那镢头就是张巴造出来的。单从长相看,镢头长得一点也不像张巴。他蔫头耷脑,寡语少言。镢头仿他娘麦芒,一张白脸,身子单薄窄小。在农村,这样的身条和长相是有些遭人嫌的,有种粗活拿不起细活放不下的感觉,不能养家糊口。而张巴,却是长得高大魁梧,相貌堂堂。
  •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是个英国人,1632年出生在约克市。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1659年,鲁宾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 生存岛(二)

    生存岛(二)

    阴历七月初三阴终于抵达生存岛了,这几天天总是阴沉沉的,传说岛上埋藏着很久以前一位公主陪嫁的宝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有怎样的挑战迎接我们呢……阿良合上日记本,把行李箱随便放在了一旁,舒舒服服地躺在了旅店房间里。这时“砰”地一声,门开了。进来的是阿良的同学,吴雯葶。“别这么衰的样子,后天就是生存能力的挑战了,我们可不能输给别的组啊!”雯葶一进来就拍了阿良肩膀一下。“哼!你以为我愿意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啊,要不是你……”说到这里,阿良赌气地闭上了眼。
热门推荐
  • 作家的后花园:偷走时间的人

    作家的后花园:偷走时间的人

    三毛的撒哈拉之情如何热烈?王安忆为什么写《长恨歌》?《平凡的世界》中是谁的和解?读书时,一方面我们热爱读书,另一方面,我们又期待透过作品走进作家身边,感受他们的真实情感和人生。《偷走时间的人》,收录了8位中国名作家:三毛、王安忆、严歌苓、钱锺书、郑渊洁、刘震云、阿来、刘慈欣的生平故事。感受他们笔触之外的张力,遇见作家,你会迎面碰见那个自己……
  • 小呆萌超甜的

    小呆萌超甜的

    在大火中失忆的少女——童语萌,成为了沈家的女仆,也因此结识了本不该在她生命里出现的恶魔三少:沈夜洛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声音柔软而真诚,“我会等你,直到你爱上我。”沈澈月霸道的命令:“以后不准接近除我以外的任何男生。”沈子翊俯身靠近,指着她的唇角:“嗯,味道真甜,以后这里是我的。”面对三位完美的美少年,她的心还是沦陷给了他……
  • 天下志之锦瑟无双

    天下志之锦瑟无双

    她是堂堂侯府千金,嫡出之女,更有美绝四方的倾城容颜,二八年华,却无人问津。十五岁那年,她嫁给了当朝最受宠的三王爷,羡煞天下人。半年后,宫中大宴,她当着携眷出席的满朝文武,当着皇帝及诸位嫔妃,当着她那王爷夫君的面,缓缓挽起了自己的宫装广袖那如玉的雪臂上,一粒鲜红的守宫砂,刺激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目。“皇上,妾身嫁与三王爷半年有余,至今仍是清白之躯,请皇上恩准妾身与三王爷——和离!”众人惊诧的眼神之中,她那王爷夫君,头也不抬的冷笑一声:“宋锦瑟,你与别人不清不楚,还有脸宣扬自己清白?”宴厅对面,男子微扬眉,淡淡一笑,英俊的桃花眼内星星点点,璨若曜石:“言下所指,可是我?”
  • 前世今生之妖孽成双

    前世今生之妖孽成双

    世人皆认为玄渊山庄庄主萧韶性格寡淡,不喜女色。然而……“哎,那是我们庄主吧?哥你帮我确定一下我们庄主怀里是不是有个女人?噫哟,我们庄主平时看着清心寡欲的,害得我们担心什么时候才能有庄主夫人呢,结果人家小姑娘刚被他捡回一条命,这就迫不及待往自己房里带了,强,还是庄主强!”萧韶原本不过是想要采株灵药来续命,谁知道采着采着就顺道捡了个媳妇回家,不过这媳妇看着傻乎乎的,给点吃的就骗得牢牢的。双洁,1v1,坑小花,斗白莲,轻松苏爽,包君满意~
  • 重生将女之王妃要出走

    重生将女之王妃要出走

    被一小定下婚约的未婚夫和姐姐背叛,掉下悬崖身亡,再次醒来,重回三年前......“沐涵汝,我不是以前那个任你们蹂躏的沐涵汐,记住,你们对我所有事情,我都要讨回来!”----------简介二:“王爷,不好了,王妃说是要烧了别院!”栎王淡定的看着公文“问王妃够不够,不够的话,再买下几座给王妃烧!”
  • 治愈系恋爱

    治愈系恋爱

    童茉到现在都想不清楚为什么那个外人眼中矜贵淡雅的世家公子谈起恋爱来会是这样的画风,动不动就修罗场……如果能再来一次机会,童茉想,她一定珍爱生命远离黎景,打死也不去主动招惹他!1V1双c、全宠、甜蜜蜜~
  • 人类末世一千年

    人类末世一千年

    远古巨虫的意外觉醒,人类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在人类和虫族的战争中,整个蓝星都化为了荒漠。一千年后,残存的人类龟缩在零星的绿洲里艰难求生,驼铃声起,绿洲城市之间,沙舟踏着沙浪前行,漫漫沙海里,危险致命的虫类,穷凶极恶的沙匪,文明毁灭后的城市,无处不在的凶险,这注定是一场瑰丽而又刺激的冒险。“使命必达,‘发大财’商会诚心诚意为您服务!”
  • 星际盗皇

    星际盗皇

    金戈铁马、刀砍枪刺的战国纷争看腻了吗?那就看看星际背景下的群英争雄吧。百域、万星、百亿人,这是野心家的筹码,也是他们的舞台。巨舰为盾,光炮成矛。星际时代的乱世风云中,海盗之子也可化身为皇。
  • 北俱芦洲前传

    北俱芦洲前传

    蓝钺意外穿越异界,竟然成了大贪官和珅的儿子!?好在他本是修真世家二公子,炼气升级样样精通,以仙法混官道更是轻轻松松!皇帝要抄家?妙法藏万金!外敌要入侵?神功杀干净!看贪二代蓝钺如何洗脱和家污名,一登异世官途顶峰!
  • 通灵鬼眼

    通灵鬼眼

    一起校园灵异事件的偶然目击,“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死亡的阴影浓罩着整个大学校园,为了拯救无辜的生命,“我”踏上了一条死亡之旅。谁是导演这校园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幕后黑手?谁又在窥伺这万古神书《天道酬勤》?失传已久、传说中的阴魂吟、亡魂十三杀,能够对付十万大山里的鬼王和游魂吗?师门恩怨、人鬼奇缘;奇怪的小和尚、苦难的少年,魔窟,阴阳离魂镜……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真正可怕的是妖魔,还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