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200000029

第29章 结语 (1)

引言

本书通过对中古汉语判断句较为详尽的调查描写,使中古汉语判断句的面貌得以真实地呈现,同时这种研究结果也启发我们对语言事实和语言理论作更深的思考。

一、中古各类判断句式的共存与竞争

主谓相续式无系词句是一种老牌判断句,在上古汉语判断句中独领风骚。中古时期无系词句仍然在延续使用,并且还有相当多的数量,特别是中古前期还占有较高的百分比。与上古汉语无系词句相比,中古无系词句基本是沿用,没有明显的发展。上古无系词句的各类句式、充当主谓语的各种成分、所表达的各种语义关系,在中古无系词句中都能得到明显的体现。但是,作为一种判断句式历经几百年的使用,不可能没有丝毫变化。中古"......,是/此......也"式判断句主要复指代词实现了由"是"到"此"的转变,并且打破了上古时期"此"后谓语须是体词性成分的潜规则。

"......,......是也"这种上古常见的句式,到了中古时期,由于句末"是"字虚化变得少见了,或者说句子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代词复指举证式的无系词句变成了系词后置的有系词句。以上两点变化都是系词"是"的发展影响所致,从无系词句的角度看并没有多少积极的发展。另外,中古无系词句还出现了句中"者"与副词共现、助动词修饰判断谓语等现象,这是东汉口语与书面语分家、创新与模仿交织造成的动荡使用,对于一种旧式判断句来说都不是建设性的发展,无系词句日益没落的趋势不可逆转了。从中古内部来看,由前期到后期,无系词句出现频率不断下降,体词谓语判断句和归类式判断句在无系词句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说明无系词句在人们口头使用得越来越少了,一旦使用人们倾向于仿用典型句。无系词句在中古发生的量变也显示出其衰败迹象。

"为"字判断句是作为对无系词句的补充而出现的,它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弥补无系词句在降级使用时表意的不足,它一开始就充当配角的角色,到了中古时期"为"字句的配角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但是,历经几百年的使用,"为"字句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与上古时期相比,中古"为"字句使用频率增加了,句中副词等修饰成分多样化了,"为"字发生了由系词向关联词、副词、词尾的虚化。不过,这些发展毕竟有限的,面对"是"字句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字句根本无力对抗,它仍然是一种弱势判断句。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为"字句也无明显发展,主要在句式规范化、表达灵活性上作了一点努力。总之,系词"为"字是由动词虚化来的,"为"字作为动词一直以来使用得多而广泛,在人们头脑中有着深厚的基础,而其作为系词使用,被人们接受就相对困难了。系词"为"字使用频率低,并且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但是,"为"字的系词性无可否认,"为"字的关联词、语气副词、副词词尾的用法就是在系词用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是"字判断句产生于战国晚期,经过两汉的发展,至汉末已经基本发展成熟。然后再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中古后期,"是"字句基本取代了无系词句的判断句主角地位,成为主流判断句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充满活力的判断句式,"是"字句在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几方面表现出复杂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中古时期汉语本土土壤孕育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这种句式与梵语判断句句法结构相一致,这使它能够在汉译佛经中得到广泛使用。系词"是"字在中古继续虚化,表现为用作焦点标记、助成副词和连词语气、用作泛指性范围副词等。从"是"字句的使用频率、"是"字句句末语气词的脱落情况及"是"字进入否定判断句等几方面判定系词"是"字到汉末可以稳定地、独立地使用了,系词"是"基本发展成熟。由中古前期到后期,"是"字句稳中有进,在巩固其优势的基础上,使用频率不断提高,结构容量继续扩大,语义关系更为灵活复杂,这样"是"字句在判断句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总之,无系词判断句到了中古时期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发展,反而处处显示出萎缩的迹象;"为"字判断句也难有开拓性的发展;而"是"字判断句却昭显出极大的活力。但是无系词句尽管是走在下坡路上,作为一种使用了上千年的判断句式,在语言中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仍然在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否定判断句中,它依旧是主力军,"为"字句和"是"字句还不可望其项背。"为"字句本是作为无系词句的补充而出现的,"是"字句产生后,"为"字句所发挥的作用基本为"是"字句取代,因此它在中古也失去了问鼎判断句主角的机会。"是"字句与前两种判断句相比更有优势和活力,比如"是"字句结构形成更为多样,句法成分可以更自由地省略,在语义表达上更为灵活多变,这样使得"是"字句能够击败其他对手,在竞争中胜出。从历时的角度看中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主要的变化就是"是"字句取代了无系词句,占据了主要角色的地位。

总的来看,中古三类判断句式处于一种共存与竞争的状态之中,旧式无系词句作为没落的贵族还不愿立即退出历史舞台,新兴生力军"是"字句蓬勃发展,"为"字句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古汉语判断句研究实践

认知语言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兴起的一个语言学流派,它是在对生成语法的批判与反动中成长起来的,这一流派自产生以来发展迅速,引起国际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成长为主导语言学研究风尚的主流学派。范畴、原型、隐喻、转喻、意象图式、象似性等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引导着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新潮流。认知语言学引入我国后,为汉语学界所重视,学界同仁将该理论与汉语研究,特别是现代汉语的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长期以来,汉语史学界存在着重事实、轻理论的倾向,以至于在很多问题上难有突破。本书尝试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中古汉语判断句的研究相结合,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审视语言事实,解析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语言现象发展演化的规律,可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比如,判断句的界定问题是一个难题,本书借助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根据范畴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形成各种范畴,范畴与范畴之间是非离散的,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部各成员依据家族象似性聚合起来,各成员根据典型性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判断句的范围有着不同的看法,名词性成分作谓语和表达等同类属关系的句子是判断句没有异议,但是有些谓词性成分作谓语的句子和语义关系较复杂的句子是否是判断句?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有争议,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也是使教师和学生感到特别困惑,而用范畴化的原型理论来说明就迎刃而解了:名词性成分作谓语和表达等同类属关系的句子是典型判断句,在此基础上有扩展用法的句子是非典型的判断句。有了这个界定原则,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语料,分析语料,展开对判断句相关问题的解读和研讨了。

三、从系词"是"、"为"的虚化看语法化现象

语法化理论可以指导历史语法学的研究实践,反过来历史语法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验证、补充语法化理论,系词"是"、"为"的虚化启示我们:

(一)句法环境是引起语法化的必要条件

适宜的句法位置是导致语法化的先决条件。就系词"是"的产生来说,"是"字在判断句中本是处于主谓之间的一个复指代词,上古无系词判断句是"NP1+NP2"的结构,"是"字正处于名词性谓语NP2前面,而这个位置是一般句子普通谓语动词所处的位置,受汉语SVO语序的类推影响,"是"字由代词语法化成了一个系词,在句中不是动词但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谓语动词的角色。

句法结构中,搭配成分的变化也会导致语法化的发生。以假设连词"若是"的形成为例,最初"若是"后面跟的是名词性成分,"若"表示假设,"是"字是表达判断的系词,后来"若是"后面出现了谓词性成分,"是"字在谓词性成分前面判断作用不明显了,语义变得较虚,主要附于"若"字后面帮助表示假设,"若是"只表达"如果"的含义,久而久之,"若是"凝固成了一个连词。选择问句中关联词"为"的产生也是这样,起初"为"字在选择项中是一个系词,后面跟名词性成分,"为"的判断作用较明显。后来,"为"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谓词性成分,那么"为"的系词性逐渐模糊了,主要起连接作用,久之,语法化成了关联词。另外,"为"、"是"向副词词尾方向虚化也是组合关系中搭配成分的变化引起的,不赘述。

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语义相宜性成为导致语法化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产生来看,"是"字在"A,B是也"句式中本是一个复指代词,其作用在于说明B就是A这样的情况,A一般是个谓词性短语或小句,B是名词性短语。后来A的性质发生了变化,A变成了简单的名词短语,或者仍是谓词性的复杂结构,但是被说明的部分只是其中的一个名词短语了,这样"是"在语义上由说明B就是A这样,而变成了说明B即是A,也就是复指作用隐退了,多了肯定联系的作用,于是慢慢虚化成了系词。

(二)重新分析和类推是语法化进行的机制

同类推荐
  •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记得2007年5月,我参加了广州暨南大学陈伟明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邢照华的毕业论文答辩。小邢是一位纯朴、勤奋、认真、执著的年青学人,他对学术充满了期待,具有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邢照华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这是一道具有一定难度的选题,但他做得很好。
  •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1920年,罗素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他当时在中国各地的演讲以及回国后不久就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受到我国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和赞赏。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罗素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作了许多天才的预言。本书从这一角度摘选了罗素的众多言论以及同时代中国名家对其的评价。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热门推荐
  • 重生后我脱贫了

    重生后我脱贫了

    (打脸爽文+1v1宠文+励志+空间异能)李晓婷睡个觉就穿越了。来到了物资匮乏,资金短缺的贫穷年代。
  • 夜深朗读者

    夜深朗读者

    本书汇集最适合读出声音的经典文章,思悟人生,文字隽美。不用去朗读亭,自己在家,就能重拾朗读的爱好,通过朗读感受文字的力量,表达内心的情感。有思有悟,大脑放松,心情愉快。
  • 重生之最强千金

    重生之最强千金

    婚礼当天,青梅竹马的新郎选了千金妹妹,她身躺在玻璃碎渣上,看着众人幸灾乐祸的嘴脸!私生女的身份,任人践踏,连亲生父亲都不看一眼,最后竟惨死在掉落的玻璃灯罩之下。再次醒来,重生到了十七岁。家徒四壁,还未牵扯豪门宅院,一切重新开始。空间器灵相助,她踏上修真之路,弱小的身影渐渐强大!学习炼药,医治植物人母亲。灵气感应,搜得各种宝贝。强大功法,再无人敢欺!开店铺建公司,她要上辈子的拿捏她人生的人永远仰视着她!亲生父亲悔不当初求她帮助,抬头冷笑,她欠他的命,早就还了!同父异母的妹妹梨花带雨,揭开的她的莲花皮,让她狰狞到底!高傲楚夫人,小三当了正室就是洗白?那是白日梦!迷人身世、财源滚滚、权势于鼓掌之间,她才是真正的千金!片段一:“小凡,你有钱了怎么就不认人了?”某竹马一脸痛惜,大庭广众声声指责。某女皱眉,苍蝇就是恶心。“丫头,你眼前这啰嗦的东西是什么?”某男冷眼,一脸危险气息。“那是废物。”某女挑眉微笑。某男一脸呆萌:“会叫的废物吗?拖去炼药怎么样?”“太臭了,剥了皮才能用。”青梅竹马当场昏厥。
  • 万剑圣帝

    万剑圣帝

    【玄幻精品】一剑在手,风云由我。万域第一大帝——剑风云,渡神灵劫遭暗算,其侍女为他施展禁术,一同重生在万域之中的青云域内,天阳王朝一个偏偶小城之中,缓缓崛起,带着前世大帝的风资......剑斩帝尊头颅,身战万域诸天,谈笑威慑神魔,天地一剑风云!
  • 封神时光英豪2:火魂

    封神时光英豪2:火魂

    商朝的少年桑羊无欢,因为幼时的机缘巧合,在石窟中学得了超越商周时代数千年的旷世学问,也在这个绝对的乱世之中,卷入了西歧周族「伐纣」的惨烈战役,并得以和封神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姜子牙、哪吒等一起与商朝的神人部队展开一场空前绝后的神族战役。
  • 现实与虚假

    现实与虚假

    怎么说好了,是一部穿越小说,主人公阳,故事纯属虚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外星人未解之谜

    外星人未解之谜

    在浩淼广阔的宇宙中,地球就像沙粒般渺小。自古以来,人们就发出了寻找宇宙生命的呼唤。外星球有没有真正的类似于人的生命存在,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个谜题本身包含了很多的推测和猜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仍然有一些无法用人类掌握的知识解释的事情,人们有时只能把它归结于外界“神秘力量”的操控和干预。自从1541年,哥白尼发表“日心说”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浩瀚的宇宙不只地球一个存在,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小行星而已,这让人们开始把眼光从地球上移开,投向了广阔的银河系。
  • 做个好人并不难

    做个好人并不难

    本书故事贴近现实生活,极接“ 地气儿”。《忠村的故事》讲述在拆迁过程中,拆迁 户其实可能是你的恩人的故事。《花只因为你而开》 、《玫瑰胸针》讲述一束枯萎的花和一枚小小的胸针 改变个人命运的故事,告诉我们命运真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做个好人并不难》的作者是吴宏庆。
  • 傲尊天下之冰殇

    傲尊天下之冰殇

    你说这里是城是家。我陪你看遍秋春冬夏。后来你离开,我为你守着这不复的繁华。等你归家。尚言四时为你煮酒烹茶。我倾听你说现世天下。彼此为执念,却无法挣脱这宿命的枷锁。愿来世再不见。清悦红尘百丈,思念千顷。不过是一个亡魂,守着一座新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