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600000051

第51章

2010年5月21日

《梅州日报》发表有关《中国治水史诗》的记者专访:

充满诗意的一部治水传世巨著

——访《中国治水史诗》主编、著名作家程贤章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旗下《文艺报》用整版图文报道了首部全景呈现中国历代治水工程的著作——《中国治水史诗》已经编撰完成的消息,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众多作家纷纷致电编辑部表示祝贺并期盼巨著早日面世;广东省委宣传部发函赞誉《中国治水史诗》展示中国五千年治水工程,填补了“学界空白,作家阵容强大”。

从去年5月约稿开始算起,时间仅过去了1年,这部编纂难度堪比修建一座治水工程还要艰难得多的鸿篇巨著就即将与读者见面,这背后还有哪些故事值得回味?昨日上午,《中国治水史诗》主编、著名作家程贤章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连续用了五个“不可思议”来表达他对该书顺利完成编纂的激动心情。

企业家心愿引起当代作家共鸣

记者:(以下简称记)程老,首先祝贺《中国治水史诗》顺利完成编纂!随着媒体多次报道《中国治水史诗》,社会各界才知道《中国治水史诗》这个选题竟然是梅雁水电集团董事长杨钦欢这位企业家策划、提出的,大家都甚觉意外。

程贤章(以下简称程):《中国治水史诗》顺利完成编纂,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以来,尚无一部完整理想的治水书。从严格意义上说,《水经注》其实写的都是山水文章,虽也文采风流,但写治水的篇章极少。由于中国缺少一部较完整的治水书,《水经注》至今仍为许多治水者和文人骚客视为治水经典。促成《中国治水史诗》这个选题的契机,其实缘于我和梅雁水电集团董事长杨钦欢的一次谈话。我查阅了2009年3月8日日记,我要求杨总分配我一项写作任务,杨总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从三皇五帝到伟人毛泽东等都是治水大功臣,你来写治水文章,慢慢写,好好写,依靠你的关系动员大家来写,你要学会经营文化,动员大家的力量。当杨钦欢说他想编一部“中国治水史诗”的计划交给我时,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巨大的责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就这样痛快地接下了主持编辑“治水史”的工作。刚开始启动《中国治水史诗》这项文化工程时,也遭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质疑:怎么敢去编如此题材的书籍呢?但随着编辑工作的开展,杨钦欢这个极具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选题得到了众多知名作家的认同并积极参与其中。我们虽不敢想象此书堪比千年经典《水经注》,但编写一部中国治水书可说是圆了杨钦欢和多少代作家们的共同愿望。

高效工作创造了出版史奇迹

记:程老,从您去年5月飞赴四川都江堰地震灾区开始约稿算起,原本计划3年完成的编辑工作如今只用了1年时间,业内人士认为这创造了国内出版史的一个奇迹。

程:这是第二个“不可思议”。《中国治水史诗》汇集了何建明、蒋子龙、张炜、张笑天、叶延滨等众多知名作家的文章、共计200多万字,还有20多幅知名画家的插图,如此庞大的工作量能够在1年多的时间内完成,得益于策划人杨钦欢坚定不移的大力支持,能够让编辑部高效运转。实话说,编辑工作刚开始时,总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萦绕在周围,但不论何时何地遇到何种困难,杨钦欢以其独到的睿智和远见的目光始终坚持目标不变。他的信心百倍影响和鼓舞着编辑部一班人,于是才有了我和我的助手杨国立、程勇芳、罗炜新不知疲倦当起“空中飞人”的经历:一年间,我们进汶川地震灾区、闯新疆火焰山、跳东北大冰窖……行程逾5万公里。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众多名家的认可,比如与山东作协主席张炜碰面时,张炜就表示:“我工作再忙,也应该写一篇。”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中国治水史诗》的作者队伍就这样一天天壮大起来,以至于形成最终罕见的著名作家大集合,他们自觉为这项巨大的文化工程添砖加瓦,所有约稿于2009年12月31日底如期登陆梅州编辑部,为编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级领导关心支持

记:《中国治水史诗》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担任总顾问并题写书名,还有众多省部级领导担任编委等,为什么这项工程能够得到众多领导的认同呢?

程:编纂《中国治水史诗》的意义得到了众多领导的认同,这是民间文化工程创造的又一个“不可思议”:当我飞到北京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一同担纲《中国治水史诗》主编时,他觉得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情,立即响应担任此书主编,并确定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京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也发布了我们编写治水史的消息。广东省委宣传部认为该书展示中国五千年的治水工程题材填补了学界空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副省长李容根欣然应邀担任编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刘日知专程到编辑部看望工作人员,充分肯定编辑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勉励大家编出精品提升“梅州文化”品牌,为创造梅州文化名城作出更大贡献,并表示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编辑工作;市长李嘉多次过问编辑工作进展情况,勉励编辑人员写好山水文章。

全国各地作家争相加盟

记:参与《中国治水史诗》的作家不仅来自国内,连港、澳、台的作家也名列其中。

程:不久前,台湾作家蓝博洲做客编辑部时讲出了第四个“不可思议”——编这本书连我们台湾也考虑进去了,太让人感到意外了!这其实也是策划人杨钦欢关于本书“奇、特、精”总要求的体现。在开始策划《中国治水史诗》这项国家级文化工程时,杨钦欢就将范围确定为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主要江河水系,以及历代深具影响力的水利工程。随后,这项工程在国内文坛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杨钦欢经营文化的理念感染着作家们,“治水史”这个横跨千年的文化命题打动了作家们,于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50多位国内一流作家纷纷应约为该书撰稿,连中国作家协会过去都没有组织过如此庞大的作家阵容去完成同一个题目的写作,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称这是“中国文坛规模空前的一次集体创作”。

编辑部设在“文化之乡”决策正确

记:《中国治水史诗》的编辑工作可说是一项国家级文化工程,她的编辑部没有设在北京、广州等大都市,而放到了山区梅州,这让国内文艺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世界客都”。

程:是的!这正是我想说的第五个“不可思议”。不少同行几乎不敢相信如此庞大的编辑工程,她的编辑部设在远离都市的山区竟然丝毫不影响工作效率。我认为,编辑部落户梅州并不意外,因为这里享有“世界客都”之美誉,我们靠的是实力和认真工作态度,以及对全国著名作家的亲和力。一项国家级的文化工程在这里“经营”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效益,梅州虽然是山区,但交通和信息同样发达,一样能办大事。事实证明,编辑部落户梅州的决策是正确的。

名家佳作荟萃值得品读

记:程老,不少读者都盼着能够早日拜读《中国治水史诗》,能够概括一下此书的特点吗?

程:如今,在中国作协领导的亲切关怀、作家出版社的全力支持、执笔作家的鼎力加盟、该书主编何建明以及责编贺平的共同努力下,16开豪华精装封面200多万字的《中国治水史诗》将于本月底提前面世。自古至今,炎黄子孙与水的关系是一个“敬畏、利用、征服、伤害、和谐”的过程,“治水”在历代都是一项难题。参与撰写的作家们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精彩的文字向读者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历代名君、名臣、名人功在千秋的治水伟业。该书的一大亮点是既有生动的治水故事,又有详细的水利工程的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文字优美,值得品读。(记者刘军刘世锦)

同类推荐
  •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五十多年前,女主人公为追求科学与理想,从中国到比利时留学。不料战争爆发,比利时被德国纳粹占领。主人公从此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斗争。以她的人格力量,感化了德国将军,使其未泯的良知得以复苏,从盖世太保的枪口下挽救了上百名反战人士的生命。战争结束后,比利时政府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人民誉她为“比利时母亲”。
  • 小镇六月

    小镇六月

    “八十年代,或是更早些时候,老了,很多事都记不清了。龙塘镇是热闹的,文彩村是辉煌的,而我,是风光的。”老王坐在祖屋的门槛上,头上是艳阳阳的天。老王很黑,是在经年累月的高温下烤出的黑。老王皱纹很多很深,这皱纹,则和瓷器烧出的裂痕有关。他躬下身体,顺手抄起了一把泥土在手里把玩,又自语道:“好黏性,好泥啊。”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文彩村因为盛产高岭土,村人也就就地取材,家家户户都做起了陶艺。这门手艺从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迹可循,一直延续到今天。只是辉煌不再,因为后继乏人,陶艺在镇子上已经日渐式微。文彩村离镇上几百米远,出行便利。
  • 采集种子的人

    采集种子的人

    本书是反映“时代楷模”钟扬生平事迹的纪实文学作品。钟扬是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在植物学、生物信息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他曾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为了收集种子,他跑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多次跑到最偏远艰苦的地区——西藏。2017年9月,钟扬不幸遭遇车祸逝世,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是近代诗词大家俞陛云先生创作的古诗赏析入门读物。《诗境浅说》包括《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两个部分,是俞陛云先生为教育家中儿女学习古典诗歌选编的诗歌启蒙读物。《诗境浅说》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等100多位诗人的400余首诗歌及诗歌摘句,并加以阐释点评,意在启发诗歌初学者领略诗歌的声调格律、字法句法之美。文字浅近纯正,点评阐幽发微,是学诗、读诗的指路之书。
热门推荐
  • 红茶蜜恋配方

    红茶蜜恋配方

    平凡女孩被迫PK众星捧月的S区超级女神,大少爷刁钻古怪难取悦。
  • 砺行深秋万里

    砺行深秋万里

    他默默守护了她五年,直至他决定放手,她才说“可是程沥,我喜欢你啊”。后来他就开始为她抛下一切“宁可辜负所有人,也不会负她”“顾小姐,我何时停止过爱你。”原来你一直站在这里。“我知道,因为我也是。”“顾小姐,你确实很有魅力,能让我奋不顾身的为你……”“不论何时,我都在这里,这样你还怕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蚂蚁的个头很小,但竟然被称为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动物!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跟随《动物时报》的记者牛吹吹一起去探究蚂蚁王国的秘密吧!
  • 医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配置与激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医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配置与激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医生队伍的规模多大才合适?医生资源需求应如何予以测算?医生的配置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应该怎样使医生数量和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 Shadow of Apollo

    Shadow of Apollo

    When her gorgeous stepmother, Sylvia, makes plans to marry Glavcos Kyrou, an older, wealthy Greek gentleman, Jenny can't help but disapprove. Glavcos is domineering and arrogant--and Sylvia is clearly only after his money. Glavcos'son, Daros, is devastatingly handsome--and Jenny falls helplessly in love. But Sylvia is not immune to Daros'undeniable magnetism, and soon she has her eye on the son rather than the father. Sylvia always gets the man she wants--this time, will she take Jenny's?
  • 我在抖音上关注的神仙妖怪

    我在抖音上关注的神仙妖怪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一群神秘的修士,他们能够剑破虚空、上天入地,同样喜欢上网、爱玩抖音,会分享自己的日常修炼VLOG、炼宝心得小秘诀。普通人被障眼法所遮蔽,看不见他们的作品,张大路却因为神奇的破妄咒而一一尽揽。吞星拿日的心诀、喝令四方的符咒、蕴藏山海的丹药、一破万法的飞剑……从此成为张大路日常学生生活的另一面。
  •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为丛书之一。《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内容涉及日食与月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斜雨龟山

    斜雨龟山

    何梁走进中队食堂时,脑袋还是沉沉的有些晕。他坐在桌旁紧一口慢一口地往嘴里填着早餐,全不顾圆桌上别的同学对他猜测、诧异的目光。是啊,何梁昨天半夜才走进学校,他来时,这些同学正睡着,早晨一起来,三中队三班就多了这么一个面孔有些冷的新同学。“这同学怎么这么小?”“这是男兵还是女兵呵?”“女兵吧,男兵哪有长成这样的?”旁边同学对自己的议论,何梁权当做早餐的佐料,不加理会,他只想快点吃完早餐,回去再补上一觉。何梁真不明白家里为什么让自己当兵,还把他送出去这么远——中原河南靠近湖北的一座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