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00000025

第25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12

13.刺汪案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1935年刺杀汪精卫的案子。这个事看上去与徐恩曾没啥关系,但负责调查、破获这个案子的就是徐恩曾。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刺杀汪精卫的经过。

1935年的11月1日,在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召开国民党第四届六中全会,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等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席就是汪精卫。按照惯例,在开会之前,所有与会人员都要拍一张集体照留念,与此同时允许媒体、报社等抢拍新闻图片进行常规的政治渲染。此时,司仪竟然把节目单搞乱了,弄错了顺序,唱完国歌之后,便直接邀请汪精卫上台讲话。没有准备的汪精卫哆哆嗦嗦拿着稿子上了讲台。结果他一开口说话,便紧张起来,吞吞吐吐的样子惹得下面议论纷纷。

当时,坐在台下的蒋介石对汪精卫的开幕致辞颇为不满,便对旁边的秘书说:“兆铭(汪精卫)这个开幕词,真给党国丢人!”于是蒋介石起身往休息室走。此时,全体中央委员皆已到位,准备拍照,而蒋介石却觉得没有心情,拒绝拍照。致完开幕词的汪精卫觉得蒋介石有些失礼,便亲自请蒋介石回来拍照。

“与会委员都已到齐,咱们一去过去拍个照。既是惯例,也是对委员们的尊重!何况你是会议的重中之重,于情于理都应该过去一趟!”汪精卫好言相劝道。

但是蒋介石似乎嗅到危险的味道,扫了一眼混乱的现场道:“兆铭,今天秩序太乱,恐怕要出事,你也不要去了!”

“这不太合适吧,你是不是太多心了?”

“要拍你自己拍,反正我是不拍!”蒋介石没给汪精卫面子,而是径直回了休息室。汪精卫也有点生气,自言自语道:“你不去,我去!”

此时照相的人已经摆好造型,只等汪精卫了。据张学良回忆,当时拍照的人有林森、张静江、孙科、戴季陶、阎锡山、张继等,汪精卫后来站在前排中央与众人一起拍照。大概9点35分,闪光灯闪过之后,参加拍照的人准备返回自己的座位,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人突然从照相机后站了出来,他掏出隐藏在照相机中的手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汪精卫连开三枪。听到枪声,会议现场乱成一片,国民党委员们有的吓得抱头鼠窜,有的则扶着脑袋蹲在地上。此时的汪精卫,左眼下脸颊被击中,左臂也中了弹,最致命的则是胸脊柱中弹,他几乎失去了意识,倒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是血。据张学良后来回忆:“我是坐山观景。关键是我在高处。我在第三层上,这层人都跑光了,只剩我一个人在那看怎么回事。

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张继老先生就跑上去抱住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凶手。那个凶手也不是太厉害,也就拿枪打人厉害,别的他不厉害。后来才知道,他拿的是一把左轮枪,他的枪里只装了三颗子弹,子弹是布朗宁的子弹,布朗宁子弹打出来是没问题的,但是没有力量,他大概是买不到了,也许是以为布朗宁是钢弹,比铅弹有劲儿。但是布朗宁子弹不走来福线,不能转,它小而且松。我看见张继抱住了那个人,看得很清楚,那个人手里还拿着手枪。哎呀!这个张溥泉他怎么这么大胆子,那家伙拿着枪,多亏他那个枪没有子弹了,有子弹他就把张溥泉打死了。大家都跑了,我站在那看热闹,然后下去帮张继的忙。我从前学过武,学过一点,不是学得很好,我就上去绊了凶手一脚。啪!凶手就倒下了,张溥泉就扑到他身上,就这么个经过。”(选自《张学良回忆录》)

开枪射击汪精卫的到底是何许人也?后来经调查,是孙凤鸣。孙凤鸣,也叫孙凤海,江苏徐州人。孙凤鸣16岁随父亲闯关东,后来来到江南,加入学生会,并且认识了著名刺客华克之。其实孙凤鸣本打算开枪打死蒋介石和汪精卫,不料蒋介石回了休息室,汪精卫替蒋介石挡了子弹。孙凤鸣做这样一件事,本来就没打算活。张学良将孙凤鸣绊倒以后,警卫员开枪打死了孙凤鸣。

事情发生之后,与会的晨光通讯社的记者逃跑了,而组织暗杀汪精卫的幕后人物到底是谁呢?当时谁也不知道。蒋介石与汪精卫关系一向不好,所以矛头便指向蒋介石。汪精卫受伤倒地后,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便哭丧着对蒋介石说:“虽然你与兆铭不合,也没有必要下此毒手啊!”蒋介石十分生气,他一肚子委屈,于是便吩咐人调查,到底是谁让这个孙凤鸣混进来的?

经现场工作人员查实,让孙凤鸣进入会场的是徐秘书。蒋介石暴怒,他猜想这个徐秘书应该是徐恩曾(其实是另外一个人)。此时蒋介石想起过去陈立夫说过的话。陈立夫说:“汪精卫是党国的心患,此人不除,恐怕会后患无穷啊!”其实蒋介石不喜欢汪精卫,但是没有答应陈立夫去做这种事情。他猜想是不是陈立夫交代了徐恩曾,然后徐恩曾找了一个凶手刺杀汪精卫?

会议结束后,脸色十分难看的蒋介石把陈立夫喊进办公室:“今天发生的事情,你可都看到了,这个刺客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立夫也蒙了,他解释道:“委座,此人身份还需要落实,我会交代下面人去调查,请你放心!”

“人不是你派的?”蒋介石瞪着眼睛看着陈立夫。

陈立夫这个人从来没有撒过谎,他也觉得委屈:“委座,如果没有你的命令,立夫万万不敢!我想一定另有原因!”

“好吧,我就相信你一次。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否则我拿你是问!”

蒋介石训斥完陈立夫,陈立夫又把徐恩曾喊来问话。此时委屈的陈立夫也想找个人出出气,于是便逮住了徐恩曾。

“徐秘书……那个让凶手进来的徐秘书就是你吧?”陈立夫如法炮制,而此时的徐恩曾也是一肚子委屈。

“你们都搞错了,我是组织部的,又不是秘书处的。是秘书处的徐秘书!”徐恩曾似乎早有准备。

“我不管是谁!委座有令,给你五天时间破案,如果破不了,你自己看着办!”陈立夫甩下话,转身走人了。

徐恩曾稀里糊涂被冤枉了,他该怎么办?其实留给他的退路只有一条,他只能想方设法在五天之内破案,否则脑袋难保!于是他急忙喊来大特务顾建中商量,并且告知顾建中时间短任务重!顾建中得到指令,便从孙凤鸣的尸体下手。这个顾建中不愧是个特务专家,任何一点细节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后来顾建中得出答案:孙穿的衣服是当时香港等地最为流行的衣服布料,可以断定孙凤鸣从南方赶来;而且孙凤鸣枪法了得,身体还有枪伤,可以断定孙凤鸣当过兵,有军人背景;而疤痕处绑着一块红布,则说明其人是黑社会成员(斧头帮之类的)。有了这样的结论,事情就好办多了。会议现场逃跑的那个晨光通讯社的记者成为嫌疑最大的目标。于是顾建中带着特务们搜查了晨光通讯社,后来在社内发现烧掉的文件,从而证实嫌疑人应该与晨光通讯社的社长贺波光有关。

得知这个信息,徐恩曾非常高兴,听说贺波光在上海有一点线索,于是马不停蹄跑到蒋介石面前借飞机。蒋介石对徐恩曾重申:不管你用什么手段,也要把这个案子破了!此时徐恩曾还是心里发毛,他看了看挂历,只有四天时间了。徐恩曾立马给顾建中打电话,将蒋介石的话重复一遍。顾建中连口茶水都没喝,坐上专机就飞往了上海。

顾建中到了上海后,马上吩咐特务和宪兵队,把贺波光有关的亲戚、朋友统统抓了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抓捕,竟然抓了二百多人。顾建中不管三七二十一,采用最直接的审讯办法:大刑伺候!于是这二百多个人,不管男女老少,纷纷被铁链吊起来,什么鞭打、扎竹签、坐老虎凳、烙铁炮烙、电刑、扎阴部等等,手段极其残忍。有些人不堪凌辱虐打,昏死过去。但是顾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他继续交代特务们用酷刑“招待”这些无辜者,后来终于有人招架不住,便把贺波光藏匿的地方供了出来。

徐恩曾得到电报,立刻下令逮捕贺波光。一日之后,贺波光被捕,并且供述了案情。抓到贺波光,案件真相大白。徐恩曾汇报完工作,蒋介石“龙颜大悦”,当面表扬了徐恩曾。破了案的徐恩曾,如沐春风一般自在。他先是在国民党六中全会作了报告,后来又在国民党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没想到徐恩曾竟然“因祸得福”,在“汪精卫”身上掘了一桶金!

14.策反老友邹韬奋

说到徐恩曾的特务工作,不能不提到他的老友邹韬奋。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人。1919年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大学机电工程专业,与徐恩曾是大学同学。1926年,邹韬奋任《生活周刊》主编,“韬奋”一名是他在主编《生活周刊》时用的笔名。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后,邹韬奋对《生活周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确定了《生活周刊》的办刊宗旨,即“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选自《邹韬奋同志资料》)在邹韬奋的努力下,《生活周刊》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刊物,一跃发展成为影响巨大的主流刊物,发行量高达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

由于邹韬奋的坚持和勇敢,《生活周刊》敢于同邪恶、黑暗势力作斗争,敢于痛斥、指责社会上的贪污腐化现象。久而久之,它渐渐变为“针砭时弊、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

1932年7月,邹韬奋在上海成立生活书店,生活书店成立后,邹韬奋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者,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将生活书店扩展到56家,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成为传媒界的大亨。“九一八”之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

同类推荐
  •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廉政文化建设”所创作的一大批精品佳作汇编成集。全书共分三辑:第壹辑为“清涟席”,从时代正气中开掘诗意。第二辑为“清音阁”,在警醒和鞭挞里提供省悟。第三辑为“清风苑”,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纳兰容若与《饮水词》的有关内容。
  • 巴黎的忧郁

    巴黎的忧郁

    《巴黎的忧郁》中既有对肮脏、丑恶社会现实和世俗习气淋漓尽致的抨击和讽刺,也有对美的引人入胜的描绘和心向往之的渴求。该书在当年曾引起评论界极大非议,诗集被禁,波德莱尔还为此吃了官司。但流放中的雨果却对诗集大加赞赏,称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
  • 20世纪中国作家对明清性灵文学的接受

    20世纪中国作家对明清性灵文学的接受

    本书主要以中国明清文学、现当代文学的史实为基点,锁定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张爱玲、汪曾祺、贾平凹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文献史料的钩沉和比对,并加以较为充分的论证和反复的考量,以尝试求证:这些作家的文学创作及其创作理念与明清性灵文学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内在共通性,以及后者是如何接受明清性灵文学的深刻影响的;此类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的价值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 韩国杂记

    韩国杂记

    这次出行韩国,实在是有些紧迫。因为在去韩国之前先去了贵阳,在贵阳和央视的朋友,以及几位作家朋友在贵州的邛江逗留了差不多十天。从贵阳到邛江(包括吃饭时间在内),至少要走9个小时的盘山路,把人彻底转晕后,再坐将近三个小时的飞机飞到晗尔滨。到了哈尔滨仅仅歇了一天,第二天就直奔韩国。一个普通人,无端地把自己搞得这么忙,搞得这么累,实在是滋润主义者们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笑柄。但是,命运中的一段生活就是这样安排的,你有什么办法呢?有时候生活就像一名家教,它不仅让你体验无谓的艰辛,也教会了你如何去顺从和妥协。
热门推荐
  • 寒江天帝

    寒江天帝

    玄妙大陆,名流千古。世人俢灵气,炼神躯。十年浩劫变命运,流落莱茵隐世外。如今少年终成材,定为江家震天寰。玄天谷,结伙伴,持寒啸,成神境。“半步天地,一步仙圣。寒江天帝,响彻九天!”
  •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
  •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国南部加州一个温暖的山谷里。后被卖到美国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
  • 冰火证道

    冰火证道

    新书《开局分出道士元神》欢迎阅读新书《开局分出道士元神》欢迎阅读
  • 杰克,只是开膛手?(2)

    杰克,只是开膛手?(2)

    2012年8月7日在保罗·曼克尔被捕前,大众对他有着各式各样的猜测。因为他用的是“开膛手杰克”的作案方式,人们普遍以为他是一个高大强壮的凶悍男子。然而,当爱德华押着他走出他躲藏的旅馆房间时,媒体哗然。他矮小单薄,个头只有一米六零,目光猥琐,抬起眼睛看人时,总会让人想到胆小的老鼠,想忍不住扇他一巴掌。然而,就是他,延续了“开膛手杰克”的残酷手法,连续杀害了四名个子都比他高的女性。今天,在探访室里,坐在爱德华和邓肯面前,保罗·曼克尔虽然长了一些皱纹,却还是和以前一样猥琐。
  • 苍狼阁之魂魄

    苍狼阁之魂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有仇恨,有些人,穷极一生只为复仇,而有些人,一生只为名和利,叶琼一生为了复仇和江湖地位,灭了叶、朱两家满门,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星魂的一生,都在追杀这个不负责的父亲,而星魄的一生,只是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保护自己爱的人,傅嘉树的前半生是为争权多利而活,后半生,却又想要得到那一丝温柔,和那心尖上之人相守。只是江湖,终究只是一场空。
  • 你是星辰我是大海

    你是星辰我是大海

    如果你们不是那颗璀璨耀眼的星星,如果我们只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如果的如果,那么多的如果,以此纪念回忆中的青春
  • 康乾豪侠传

    康乾豪侠传

    提起清朝的历史,康雍乾盛世就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有人说这是一个盛世,也有人说这个盛世完全就是得益于明未红薯、玉米、土豆等高产量作物的引进,无论是经济、人口都没有突破明未的数字,就连科技也停滞不前,出现了大幅的倒退,这个所谓的盛世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堡垒,一阵风吹来,就完全有可能完全坍塌,事实上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就完全证实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所谓的盛世,国里的反抗势力从没有停止过,于是关于这一个时期的野史轶事就非常得多,于是很多的小说和影视作品都是围绕这个时斯展开的,而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九王夺嫡和跟雍正换子,以及民间的反清组织天地会、红花会、日月会、天理教、洪门展开,而最让人感到热血的自然是吕四娘勇闯大内,滴血大内,雍正飞头的故事了,这个故事能让我们耳熟能详,自然是得益于那些武侠小说和影视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都被影视拍烂了的题材,甚至是被我们当成了历史,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忽略了那个年代,那是个波澜壮宽的年代,也就是那个时期,工业革命在西方各国如火如芥展开,西洋各国都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东方,我们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正值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年代......
  • 第五维末世

    第五维末世

    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就在人们渐渐将这个末日预言遗忘的时候。然而,真正的末日已经开始酝酿,这是末世也是全人类的新生,末日爆发,新的纪元开始了。地球,正在向着更高的维度进化,而人类,在这进化的大潮中面临着文明毁灭的同时也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