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00000018

第18章 学投资:眼光决定高度

胡雪岩曾经表示,有了钱就用出去,也就是用钱去赚钱,用钱去生钱。用现代经济眼光看,就是学会并且敢于投资,在不断赚钱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以投资的方式去扩展经营范围,去获取更大的利润。对于投资来说,眼光很重要,胡雪岩说过:“做大生意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到一省,就能做下一省的生意;看到一国,就能做一国的生意;看得到国外,就能做下国外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

1.政治投资:舍不得钱财,找不得靠山

我们知道,胡雪岩的成功经历,是先在官场上有靠山,然后借助于官场上的势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官场上的靠山对他的商业帝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那时是官本位社会,朝中无人不但不好做官,也不好经商的,所以胡雪岩是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投资的。

当初,胡雪岩在信和钱庄当“业务员”时,为了帮助落魄的书生王有龄捐得一个实缺,竟然把自己替钱庄要得的一笔“死账”的五百两银子私自借给了王有龄。这是胡雪岩有爱心、有同情心吗?当然不是,值得同情和帮助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只选择王有龄呢?这正是胡雪岩最初的一笔投资。因为他料到,王有龄在自己的帮助下,若是捐得个实缺,那就是有权势的人了,自己将来依仗他的势力,自然可以做些事情。

不过,当时王有龄能不能当上官,是不确定的,可见胡雪岩这笔投资是属于风险投资的。在钱庄老板对这500两银子的去向进行兴师问罪时,胡雪岩理直气壮地说道:“我认为王有龄有才华、有志向,而且在京城有好朋友任大官,此次就缺500两银子去京赴任,一旦其被委任实差后回杭州的话,以后官府的现银,肯定会交由信和钱庄打点,那是一笔大生意,而且,多交几个官场朋友,有好处的。”这番话足以表现出胡雪岩是一个有投资眼光和胆识的生意人,可惜信和钱庄的人没有他这个眼光。

结果,胡雪岩靠这笔“风险投资”起家了,王有龄当官之后,马上开始帮助胡雪岩。在官场上有王有龄罩着,胡雪岩创建了阜康钱庄,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又经营了丝栈、药店,还倒买粮食和军火,当初的那笔“政治投资”可真是回报丰厚。

太平军围攻杭州城,城内弹尽粮绝,身为浙江巡抚的王有龄,决心与杭州城共存亡,但他托付胡雪岩逃出城去,一是请援兵,二是买粮食。胡雪岩冒着生命危险买来粮食,但是粮食还未运到杭州,就传来了杭州城破,王有龄自杀殉职的消息。

胡雪岩调转船头,将一万石粮食运至宁波租界,转借于宁波商人。不久,官军攻占了杭州城,胡雪岩又把那一万石粮食运到了杭州。当时粮食奇缺,而且王有龄已死,胡雪岩为什么将粮食又运到杭州城了呢?他想以此做为投资,结交一个比王有龄更有权势的人物,他就是左宗棠。

果然,清军守将蒋益沣见胡雪岩运来了一万石大米,惊喜交加,不仅将藩库的收支,均交“阜康”代理,还派人送胡雪岩去拜见左宗棠。王有龄死后,胡雪岩失去官府靠山,能攀上当时炙手可热的一品大员左宗棠,当然是他梦寐以求的。当时左宗棠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主帅,官衔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闽浙总督兼署浙江巡抚、“钦命督办浙江军务”。但是,胡雪岩也知道,当时已有人向左宗棠密告他贪赃,左宗棠正准备处置他。面对如此不利情况,胡雪岩却胸有成竹,因为他摸透了左宗棠的脾性。

胡雪岩来见左宗棠,他是有意攀上这根“高枝”,可是左宗棠听到下人禀报后,根本不愿见他,让他在门外廊下等了很久,才请他入内相见。胡雪岩进去之后,左宗棠继续挥毫泼墨写着什么,也没有给胡雪岩让座。等了半天,他才抬起头来问道:“贵道见我,有什么事吗?”胡雪岩就连忙恭喜左宗棠,感谢他打败了太平军,拯救了处于战乱之中的浙江百姓。这番话说到了左宗棠心坎上,他的态度稍有缓和。

左宗堂命人给胡雪岩安排了一个座位,让他坐下来说话。虽然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但是敌意依然存在,说对胡雪岩从一个钱庄小伙计成为富贾一方的大商人的事情早有耳闻,听说他的成功与王有龄王中丞是分不开的。还说接到了许多举报胡雪岩的奏章,事实到底如何他会严查到底。胡雪岩赶紧为自己辩解,说自己老老实实从商,而且对清朝廷忠心耿耿。左宗棠揪住了“忠心耿耿”几个字,说道:“杭州被困,王有龄自杀身亡,你身为他的朋友,关键时刻却自己逃离了杭州,你怎么对得起当初和王有龄约定的‘同生共死’呢?”

胡雪岩一听,知道了左宗棠为何对自己充满敌意了,赶紧解释说:“民以食为天,战乱时刻,城里没有了粮食,饿殍遍地,城里的树皮、草木、猪、狗、猫、鼠都吃尽,已到吃死人的地步,当时王中丞跟我商量,要我到上海办米。我到上海之后,费尽周折,筹米一万石,然后赶回来,无奈被贼军围困,进不了城,我只得转投宁波。大人,虽然王大人生前我未能将米押入杭州城,但如今一万石粮米就停在杭州城外的江面上,请大人查点。”

胡雪岩再会说话,也不如这一万石米对左宗棠更有吸引力,因为他正愁粮米欠缺,无法继续进攻太平军,胡雪岩这一万石米简直是雪中送炭。

胡雪岩为什么平白无故敢来见左宗棠,他是心里有底,这个底就是这一万石粮食。他知道战乱年代,粮草缺乏,而且太平军还没有彻底清除,左宗棠带兵征剿太平军,正急需粮食,所以他用这一万石粮食作为“敲门砖”,直接打开了左宗棠的大门。左宗棠非常高兴,只是面带为难地说道:“你这些粮米得值六七万,此时军情紧急,军饷开支过大,现在付不上粮款呀!”

胡雪岩一听,赶紧说不要钱,全当为国报效了。左宗棠一听,简直是笑开了花,马上命人备下酒菜,要与胡雪岩痛饮一番。当然,胡雪岩不能白送米,他是商人,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的。席间,他对左宗棠说道:“以我看来,太平军必败无疑,一旦他们败了,肯定有很多人将被朝廷重惩,虽然他们罪在不赦,但是人数过多,办不胜办。而且如果株连过多,会使百姓人心惶惶,不利于安民。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网开一面,让他们出钱买命。这些人在太平军里多年,一些当过小官小将的都应该聚有很多钱财,而且他们又不是什么重要的罪犯,肯定会花钱买命,这样可以充实国库,又可以安抚民众。”

左宗棠一听,觉得这个办法真是不错,于是就交给胡雪岩去办。胡雪岩一个点子,就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并给自己的钱庄拉到了生意:罚款一定会存入自己的钱庄,自己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胡雪岩知道左宗棠的个性刚直,鉴于当时兵灾之后,哀鸿遍野,军粮难以为继,他不去贿赂个人,而是将钱花在左宗棠最关心的粮食问题上。当左宗棠问及杭州的善后和筹款之事时,胡雪岩竟滔滔不绝,说出许多主意来。这些使得左宗棠视胡雪岩为左膀右臂,把筹办军饷、军服和军粮的任务都交给了胡雪岩去办。胡雪岩对左宗棠交办的事,都办得稳实妥帖,从不出纰漏。

事实证明,胡雪岩为结交官府所做的努力是绝对值得的投资。在官本位的晚清社会,有了官员做靠山,胡雪岩转粮购枪、借款拨饷无一不可放大胆子、堂而皇之地去做,即以十一之利计之,由此而聚集的财富也是一般商贾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因为有官场的靠山,胡雪岩也得到了红顶和黄马褂,这种清朝史上都难以一见的殊荣,可以说都是其在政治上投资得到的回报。

【向胡雪岩学经商】

胡雪岩说过:“做生意不能没有靠山。”这也正是他舍得投资找靠山的“理论基础”。

2.感情投资:情义当先,无往而不利

我们知道,大凡非一般的人才,都有非一般的个性。有些人脾气很大,有些人恃才傲物,有些人清高而不随俗。有些时候,虽然你认为人家是个人才,但人家没有看上你,不愿为你效劳,任凭你高薪、高位地邀请,人家横竖不吃你这一套、不领你这份情。遇上这样的人才,许多人就眼巴巴地看着,没有任何办法,但胡雪岩只要略施小计,就会将这样的人才摆平,使其为己所用。胡雪岩的高招是什么呢?就是情义当先,投其所“好”。

王有龄虽然读书很多,在选人揽才方面,远不如胡雪岩。有一次,他接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任务:新城有个和尚,公然聚众抗粮,上级命令王有龄带兵剿办。王有龄思前想后,觉得这么做不妥。因为据他了解,新城民风强悍,吃软不吃硬,如果带了兵去,说不定会激起民变。这时,王有龄听说候补州县里有个叫嵇鹤龄的人主张“先抚后剿”,觉得这个主意很是不错,就打算派嵇鹤龄来完成这项任务。可是这个嵇鹤龄不配合,不想接这个任务。王有龄想用高薪拉拢,可是嵇鹤龄尽管穷得叮当响,就是不在乎钱,金钱打动不了他。面对这个怪人,王有龄束手无措了。胡雪岩知道这件事后,主动请缨,要帮助王有龄“拿下”嵇鹤龄。

经过深入了解调查后,胡雪岩发现嵇鹤龄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而且很讲情义。这就让胡雪岩找了他的进攻点,只要给足嵇鹤龄的面子,用情义就可以“攻”下他来。听说嵇鹤龄的妻子刚刚去世,他正在家里做法事悼亡妻。胡雪岩就穿着打扮一番,带上一个随从,前去为嵇鹤龄的亡妻吊唁。来到嵇鹤龄的住所后,胡雪岩先在他的亡妻的灵牌前点燃了两炷香。嵇鹤龄的家仆见到胡雪岩和他的随从之后,并不认识,就前来打听。胡雪岩的随从赶紧介绍说:“这位是阜康钱庄的胡雪岩胡老爷,特地来拜访你家大人,并给夫人吊丧。”胡雪岩还拿出一张自己写好的名贴递给嵇家仆从,上面谦恭地写道:“愚弟胡光墉敬拜”。单看这几个字,胡雪岩已经把自己放得很低了,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来说,已经是很给嵇鹤龄面子了。可是,随从把他的名贴拿进去之后,不一会儿又走了出来,极不友好地说道:“我家老爷说,他从不认识胡老爷,与胡老爷素昧平生,恕不承情。”

人家是拒不相见!用老百姓的民间土话说,胡雪岩拿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上了。换作一般人,可能会非常气恼,转身就走,可是胡雪岩没有这么做。他迈步来到嵇夫人的灵堂前,毕恭毕敬地行起礼来。他知道,在当地有个规矩,客人这样给亡灵行礼,家里的主人必须出来给客人还礼,他这样做,名义是尊重去世的嵇夫人,也是给嵇鹤龄面子,但实质上是把嵇鹤龄逼出来,逼迫其与自己相见。

果然,嵇鹤龄不得不走出来问道:“您是哪一位啊?”胡雪岩赶紧介绍自己,然后说受王有龄王大人之命,前来行个礼。嵇鹤龄对他还礼之后,就吩咐仆从上茶。一坐下来喝茶,胡雪岩就开始吹捧嵇鹤龄的人格和学问。一个不爱财的人,往往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誉和人格,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而且嵇鹤龄还是一个文人,胡雪岩的恭维恰好“攻”到的点子上,把嵇鹤龄说得很舒服,对他的态度自然也缓和下来了,不再是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

胡雪岩见状,觉得火候已到,就停止了吹捧,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了嵇鹤龄:“嵇兄,这是王大人托我面交给你的,请笑纳。”嵇鹤龄一见,以为胡雪岩替王有龄送来银票之类的东西,就要拒绝。胡雪岩赶紧解释说道:“只是废纸而已,大人您不必介意。”

嵇鹤龄接过信封,掏出来一看,原来里面是一叠借据和当票底根,他一看,原来是自己在钱庄借钱时的借据,当东西时的当票底根。嵇鹤龄家里很穷,经常到外借债,还会去当东西。可是,这些票据怎么会落到了胡雪岩的手上呢?嵇鹤龄打开仔细一看,只见上面盖着“注销”的印戳,或写着“作废”二字。原来,这些借款已经被还上了,当出的东西也被赎出来了。他仔细一看,还都是以自己的名义还的款、赎回的典当品。

原来胡雪岩知道嵇鹤龄在外面欠债累累之后,就请在钱庄、当铺的熟人帮忙,自己出钱把嵇鹤龄的欠债都帮着还上了。他为嵇鹤龄还钱、赎回典当的物品,用的是嵇鹤龄自己的名号,这是为了在外人面前,保住嵇鹤龄的面子。不过嵇鹤龄一见,脸色还是沉了下来。胡雪岩赶紧解释道:“王大人知道您志向高洁,为人耿介,一直不把钱财这等俗物放在眼里,所以他想对你表示敬意又不敢作为,这是我出的主意,实在是我的荒唐之举,还望嵇兄见谅。”胡雪岩又道歉又解释的,他知道嵇鹤龄有一种读书人的清高,极要面子,是决不肯无端接受自己的馈赠的,因此,解释说赎款只是暂借,以后嵇鹤龄有钱归还时,他也接受。嵇鹤龄虽然不爱财,但是胡雪岩想得这么周到,暗中帮助还债的行为,还是让他非常感动。这样,不仅为嵇鹤龄解决了实际的困难,而且也为他保住了面子。

看嵇鹤龄的态度又缓和下来了,胡雪岩见时近中午,而嵇鹤龄家中没有内助,四处杂乱无章,凌乱不堪,便请嵇鹤龄出去“摆一碗”。嵇鹤龄与胡雪岩聊得还算投机,就没有推辞,进屋换了布衫,和胡雪岩携手出门了。席间,胡雪岩非常巧妙地表达了王有龄请嵇鹤龄出面安抚新城之民的意思,当然也是给足了嵇鹤龄的面子,好像除了嵇鹤龄再也没有谁能担此重任了。说得嵇鹤龄心花怒放,当下同意了王有龄的请求。几天后,嵇鹤龄在王有龄的安排下,亲赴新城,结果不负众望,大功告成。

胡雪岩认为,要得到真正的杰出之士,只凭钱是不能成事的,关键在于“情”“义”二字,要用情来打动他们。每个人才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喜好,就要投其所好,并辅之以情义,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就是用这样的手法,为朋友王有龄追揽了一名得力的助手嵇鹤龄。

【向胡雪岩学经商】

胡雪岩说过:“要得到真正的杰出之士,只凭借钱是不能成事的,关键在于‘情’‘义’二字,要用情来打动他们。”

3.生意投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胡雪岩曾说过,做生意一定要做得活络。做生意要活络,就是指不要死守一方天地,而能根据具体情况当机立断做出灵活反应。胡雪岩借助身边的专业人才为自己开拓财源,不死守自己熟悉的行当,说到底,也就是时刻想着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不断扩大自己的投资经营范围。

胡雪岩从钱庄的伙计做起,那时他的想法就是开钱庄、当老板,可是当钱庄开办起来之后,他并没有停下来,又开了当铺、药店、丝栈,还倒卖起了粮食和军火,甚至还倒卖过地皮。他在投资上,不会抱守残缺,而是在吃着碗里的同时,还会看着锅里,心里还会惦记着盆里的,只要是有利可图、能赚钱的,他都不会错过。

我们知道,胡雪岩的发迹在于他投资给王有龄,私下借用了钱庄的500两银子给王有龄去买官,结果穷困潦倒的书生王有龄立刻咸鱼翻身,捐得一个海运局坐办的职位,后来升为湖州巡抚,并扶持胡雪岩开了自己的钱庄。

钱庄是胡雪岩的第一桩生意,而且他主要的财源就是来自王有龄在湖州的公库的银两。可是,胡雪岩没有把湖州公库的这笔款直接带到杭州存到自己的阜康钱庄,而是“挪用”公款,在当地买丝,把丝运到杭州之后再卖掉,把公款再存到自己的钱庄。他通过买丝卖丝,又赚了一笔,而且公家的事也没有耽误。

当时太平军起义,战乱不断,胡雪岩立即想到要投资两桩在乱世之中和乱世之后都会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的生意,一个是开典当行,一个是开药店。

胡雪岩之所以要投资典当业,是他认为在战乱频繁、饥荒不断的年代,很多平民百姓会陷入困窘之中。他本人是钱庄伙计出身,对典当行业并不熟悉,“不熟不入”是生意人的一般原则。可是有一次,他和钱庄的员工朱福年交谈时,由于朱福年原籍徽州,徽州在中国历史上是典当业的管家,朱福年从小耳濡目染,自然熟悉典当业的行情。胡雪岩从朱福年那里知道了许多有关典当业的运作方式、行规等常识,了解了典当业利润丰厚,而且典当业无论时局好坏,都有生意可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行业。于是,胡雪岩立刻就在杭州城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当铺公济店,然后在朱福年等人的帮助下,他的典当行发展到二十余家,其范围包括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华中、华南大部分省份,日后成为他仅次于钱庄的第二大经济来源。

在乱世之中,除了典当行业之外,还有一个行业必然能带来财源,那就是开药店。因为战乱时期,军队行军打仗,转战奔波,一定需要防疫药。而且大兵过后定有大疫,逃难的人生病之后要救命。另外,开药店还有活人济世的行善积德的好名声,容易得到官府的支持。胡雪岩有一个小妾名叫芙蓉,她家祖上开了一家很大的药店,后来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她的叔父外号刘不才,本来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极尽挥霍还特别好赌,药店无法为继后,落得以告贷为生。不过这刘不才还很有“骨气”,因为侄女芙蓉做妾,而不愿认胡雪岩这门亲戚。他手里握着几张祖上传下的秘方,心里还想着有一天要重振家业。

胡雪岩知道后,就摆了一桌认亲宴,给足了刘不才面子,就在这场宴席上谈妥了开药店的事宜。胡雪岩借着亲戚关系与刘不才套上了近乎,借刘不才开一家自己的药店,胡庆余堂就这样创立起来了。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胡庆余堂成为名闻天下的老字号药店,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之说。

胡雪岩的生意做得很活络,他不死守一方,发现商机后,想到就做,决不犹豫拖延。在战乱时期,粮食奇缺,他就倒卖起了粮食。当然,军火也是作战必需的,军火生意能获暴利,胡雪岩就借着王有龄“罩着”自己,倒卖军火。

不仅如此,他还倒卖过地皮。有一次,胡雪岩为丝生意住在上海的一家客栈里,休息时忽然听到隔壁房中两个人在谈论上海房地产发展的趋势。其中一个人说道:“照上海滩的情况看,大马路,二马路,这样开下去,南北方面热闹是看得到的,其实,向西一带,更有可为。眼光远的,趁这时候,不管它芦苇荡、水田,尽量买下来,等洋人的路一开到那里,坐在家里等发财。”

胡雪岩听到了,马上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投资机会,他立刻雇了一辆马车,由泥城墙往西,不择路去实地勘察。勘察之后,他决定投资买地皮,结果又赚了一笔。胡雪岩靠这一偶然的机会,眼光就盯到了上海的地产生意上,为自己发现一个绝对可以大发其财的财源。

胡雪岩不死守自己熟悉的行当,借助身边的专业人才为自己开拓财源,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扩大自己的投资经营范围,终于做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使自己成为了富甲一方的成功商人。

【向胡雪岩学经商】

胡雪岩说过:“做生意一定要做灵活,切不可吊死在一棵树上。”还说,“做生意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同类推荐
  • 给你插上财富的翅膀

    给你插上财富的翅膀

    本书汇集了100个涉及财商教育的经典故事,分为“从爱钱开始”、“永不言败的精神”、“理好财,到处是财富”、“机遇是财缘的指南针”、“智慧就是金子”、“借鸡生蛋成大业”等九辑。
  • 为自己开辟新航道

    为自己开辟新航道

    本书收录了马登先生思想的精华部分,希望可以给年轻人平淡的生活带来一丝慰藉。当你面临新的困境,希望人生有所改变时,请拿起本书,并且耐心地读下去。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很多人生的疑惑、不解,此时都已经豁然开朗。当代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可能是以往时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但是不管时代怎样变换更迭,人们安身立命的人生箴言是不会改变的,只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呈现出新的意义而已。所以,在浮躁而忙碌的生活中,不妨给自己留下沉思和独处的空间。轻轻的打开本书,让经历过人生光荣与梦想的马登先生,以自己事业和人生的经验,告诉你接下来的人生将会面临什么,而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他们。
  • 机遇的把握(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机遇的把握(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机遇对于人的成功非常重要,但是机遇来了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时机遇只会让我们悔恨。为了等待机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诚心去做好准备。作
  •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你是否经常向朋友袒露心扉,最后却发现他总是向其他人散布你的谣言?你是否向老板提出加薪,却因为猜不透他的心思,最终遭遇"滑铁卢"的失败。你是否因为不懂恋人的心思,最终错失一段美好的姻缘,直到现在还高声唱着《单身情歌》?请翻开本书,获取掌控他人的王牌,顺利地开启幸运之门。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失去工作热情,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保守公司秘密,就能赢得老板的信赖;做事要做到位,就能永立于不败之地……掌握顶级工作细节,让老板看见你就喜欢。本书选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结合理论,使所有职场人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创新,得到收获。
热门推荐
  • 开店必赚72招

    开店必赚72招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厌倦了朝九晚五生活的上班族,不妨开店去!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不想再做上下级之间“夹心饼干”的部门经理,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刚走向社会,但早就有创业志向的大学毕业生,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赋闲在家,但仍雄心不减当年的退休者,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任何阅历,且求职无门的失意者,同样,不妨开店去!
  • 拥有“自由”和“幸福”的必然性

    拥有“自由”和“幸福”的必然性

    我步入社会之时,正是国家改革开放之初。“革命必然混有污秽和血”,改革开放就是“和平革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假、恶、丑或更甚者,也在所难免,历史要前进,社会要发展,就需要有人奋起与之搏击。在搏击之余,我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感想、体会,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希望能与来者共勉。呐喊创业殒身处处有,横飞碧血垂千秋。人生应向笑丈夫,切莫留作来日羞!风波亭上忠魂舞,汨罗江中水尚忧。口诛笔伐如操戈,无沙殉国共传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拥有“自由”和“幸福”,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只属于那些追求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完美的品格者。
  • 黎明手札

    黎明手札

    “你见过真正的黎明吗?”“在那之前,天幕将垂,群星陨落。”以鲜血浇铸的时空里,对错其实并没有答案,生存便是唯一的真理。
  • 记忆中的旋律:似爱非爱

    记忆中的旋律:似爱非爱

    蒋之涵已经一段时间没有再在我家楼下等待了。偶尔我还是会忍不住从房间的窗户眺望,试图搜寻着那抹孤独而高挑的身影,然后看着那个他之前顽固站立着的地方,一阵空虚的发呆,随即,是一种轻松的感觉。
  • 坐下来跟我的过去七年谈谈

    坐下来跟我的过去七年谈谈

    刚看完英国版的《人生七年》——一部讲述上世纪的几个小孩子7岁,14岁,21岁……一直到他们56岁的真人秀纪录片,感悟不深不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从出生到青年再到中年最后老年,决定人生轨迹的因素性格,出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等。我此刻也想谈谈我的上一个平常而遗憾的七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借我一生》以这些普通人的群像。勾画了一部真切具体的现代民间生态史,由于一切从自我感觉出发,全书的主角很快从前辈转移到作家自身,因此,现代民间生态史只是成了背景,真正的着重点是一位当代文化学者的成长史。
  • 重生毒女倾天下:嫡妻归来

    重生毒女倾天下:嫡妻归来

    新书《妖惑天下:邪尊,别乱撩》已发布,求支持!十里红妆,她嫁进明国公府!怎料,夫君为讨好太子,将已有身孕的她献给了太子,招致惨死!重生之后,毒妻归来,她步步为营,踩着敌人的尸骨,报仇雪恨!
  • 再见我的男友

    再见我的男友

    没有天长地久,只有日久生情。没有海枯石烂,只有悲欢离合。
  •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严肃的亏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严肃的亏

    本文针对的是世上大多数的普通男女青年。这是一个姐姐教弟弟追妹妹的时代。姐姐集合亲身经历和历年见闻,呕心沥血冥思苦想,将姑娘们的小心思翻来覆去地细细研究,形成此本追女孩宝典,过程精华凝结于此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