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6700000015

第15章 火烧洛阳

是夜趁着月色,董卓带着李儒等西凉将领,在重兵的护卫下,连夜赶到洛阳,徐荣早早的在城门口迎接,一行人径自回丞相府,没有声张,一夜无话。

次日,董卓吩咐徐荣紧闭京师四门,聚集文武百官于朝堂商议大事,文武不敢不从,俱到。献帝也到,高坐于九龙宝座之上,不发一言。

董卓率先开口道,“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到现在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

什么迁都,就知道董卓召开大会,准没好事,没想到是如此大事,这怎么可以呀。

司徒杨彪当时就不乐意,赶紧站出来,劝谏道“不可,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董卓怒道,“汝阻国家大计耶?”

太尉黄琬也道,“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董卓见两位朝廷重臣站出来反对,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司徒荀爽不死心,再此谏道,“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再也忍不住了,挥剑大怒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如不从者皆斩。”。

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言再有劝阻着立斩,拂袖而去。百官战栗莫敢言,献帝全程旁观,虽异常憋屈愤怒,但不敢说不,只能是偷偷躲在后宫之中暗自叹息流泪。

董卓离开朝堂,刚想上车回府,只见二人望车而揖,视之,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

想必也是劝谏的,董卓很不耐烦的问有何事,周毖道,“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

董卓大怒道,“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曹操。今曹操已反,是汝等一党!”。

叱武士推出都门斩首,遂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

到了府邸,西凉将领已经照着李儒的意思,聚集了。

董卓爬到自己的位置上,就叫嚷着,“今天迁都大事已经定了,你们都下去准备吧,要越快越好”,众将领命鱼贯而出。

李儒最后等着众人离开之后,才对着董卓神秘道“主公,现在有一件大事,不得不做的”。

哦,董卓来了兴趣道,“有何大事,你如此神秘?”。

李儒满怀期待再次确认道“不知主公现在是志在天下,还是?”。

董卓有点迟疑道“老夫当然志在天下,你又何必多问呀?”。

听到董卓如是之说,李儒很兴奋道,“既如此,请主公借一物给我,儒定可以让诸侯联军不攻自破”。

“什么东西呀?”,董卓好奇的问道。

“无他,传国玉玺耳”,李儒随意道。

哦,传国玉玺嘛,也就是一块破石头吧,最起码在董卓的认识中是这样的,既然李儒想要就拿去吧。

董卓道“我当什么的,原来是那块破石头,你需要就拿去吧”,说着就让人去取来给李儒。

李儒见自己主公还志在天下,有重整旗鼓的意思,心中很是喜悦,又燃气了希望。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董卓不是重新恢复了,而是对传国玉玺一无所知,不知道它所代表的意义。

董卓见李儒神经的乐着,不由得好奇道,“就这块破石头,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李儒调节了一下心情,正色道“主公有所不知,这玉玺可是皇帝的象征,意义重大的。别看诸侯联军现在联合一起对抗丞相大军,只要这东西一丢,他们必会瞬间瓦解的。”

有点懵逼,董卓完全不知道李儒说什么的,只得道“如此就拜托文优了”。

李儒很自信道“主公放心,等用过之后,此宝还会归我们,到时候主公已经天下在握了”。

天下,不就是皇帝嘛,这个董卓知道的。也就是在此时,董卓滋生了再进一步的想法,也就是当皇帝的思想,为以后被王允引诱买下了导火索,暂且不提。

董卓喜悦道“哈哈,我得文优,天下何愁”。

李儒也很雀跃,乘机建议道,“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董卓大喜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又让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有拖延着立斩。西凉军吃了败仗,心中压抑不已,于是董卓纵容军士***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一万军催督,都手执白刃,于路杀人,填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就这样董卓还不满足,打算火烧洛阳,心想自己得不到,袁绍你们也别想得到。临行之前,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用两辆马车载着天下和后妃,在西凉军的护送之下竟望长安去了。百官有马骑马,无马乘车,都没有的只能步行,拖家带口跟着前进,其苦一言难尽。

留吕布、徐荣领着大军断后,又通知汜水关、虎牢关守将,弃关回来,一起赶上大军。提前通知张济领飞雄军十万,从长安出发,于路接应,以防不测。

一时间,董卓迁都长安的消息,传遍雍州大地,天下震动。雍凉各路牛鬼蛇神都起来活动了,看看有没有机会,来分一杯羹,占点小便宜。而以匈奴、黄巾余孽最为活跃,这个以后再说。

同类推荐
  • 惊世奇冤

    惊世奇冤

    章回小说《惊世奇冤》内容简介嘉靖怠政,严嵩专权,劣吏充斥朝野间。穷书生借债赴皇考,誓折蟾桂做好官。十年不归,贤妻还债倍辛苦;好弟帮姐,卖掉家业解危难。老风流,色迷心窍馋柔女;小恶霸,打死婆母要夺田。县衙贪官冤无辜,州衙告状痛挨鞭。府逢冤家命难活,幸遇夫君挽狂澜。查出了冤情件件,获取了铁证如山。信誓旦旦,要展罗帕夙志;言之凿凿,定翻一应冤案。御匾压,尚方悬,良心失,狼颜现,出尔反尔大倒戈,竟杀无辜来保官。良吏霎时成恶魔,千古难觅自铸冤。古今人,皆扼腕!
  • 霸王的春秋3:问鼎天下楚庄王

    霸王的春秋3:问鼎天下楚庄王

    春秋第三霸,楚庄王。幼年继位,权臣掣肘。空有雄心壮志,也不得不低头。誓要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终于横扫江汉,扩地千里,观兵华夏,问鼎中原。神秘的楚国,为何会成为道家的发源地?为何要以“楚”为国号?又为何屡屡大不敬冒犯天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推上了王位,刚刚登上了王位,却又被当做人质扣押,被解救出来之后,却又成为受人操控的摆设傀儡,凡事皆不由自己。从此他把志向深埋于心底。历史的凶险漩涡,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把他逼上成功之巅峰的呢?一个新兴之国,如何在突破重围,确立大国地位?本书带你重返春秋,教你如何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逆境突围,“突破”新出路的。
  • 三国之星命

    三国之星命

    乱入三国自成星命辅粥耀世挽大厦于将倾帝王?谋臣?猜不透的扑朔迷离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 戏笑人间

    戏笑人间

    深夜挑灯望月,仔细看有百花齐放有春暖花开
  • 乞活西晋末

    乞活西晋末

    魂穿西晋末,附身一溃兵,他摊上了一个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刘渊刘耀,石勒石虎,鲜卑慕容,怎一个汉家内轧,怎一个诸族并起,怎一个兵荒马乱,怎一个人肉为食!且看主人公如何流窜乞活,如何厚黑经营,如何血战求生,如何辟土桃源,之后又如何兼济天下...
热门推荐
  • 傲寒同学

    傲寒同学

    年青不值得珍惜,所以多犹豫。长大之后,再无相宜。
  • 山静居画论

    山静居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爱情永远是人生中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无论结局如何都会永远驻足在人的心灵上,《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以爱情为主题。以最动人,最清新感人的故事为追求的境界。
  • 宿敌

    宿敌

    五年前莫语汐一纸文章让顾梦东家破人亡,他绝望之余远走他乡。五年后,他卷土重来,与她在商场上狭路相逢,她对他避而远之,他对她暧昧纠缠,是旧情复燃还是逢场作戏?她想全身而退,却早已在劫难逃。商场中的对决,情场中的博弈,蓄谋已久的阴谋与爱情,他对她穷追不舍、步步紧逼,她与他斗智斗勇,却始终敌不过他的机关算尽……莫语汐不明白,她对顾梦东而言,究竟是他征战半生唯一的失地,还是一段一笑置之的过去?
  • 农村小伙爱都市

    农村小伙爱都市

    修炼废材方炎,逃婚寻亲,在都市大城市里开启另类修炼模式。小人的奸诈,大人物的豪迈应有尽有,多变的人格不变的修炼之心。
  • 好逑传

    好逑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星奇缘

    大明星奇缘

    娱乐圈中不乏各种非常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大明星是如何产生的么,各位看官们,赶紧来看吧!保证越看越有趣,最终爽到极点!
  • 为联接世界而生: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联接世界而生: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任正非曾是一名军人,后来他以21000元创办了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公司,最终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他是中国企业家中,独特的倔老头。他一手创建华为,打过无数场硬仗,但从不标榜成功,也不炫耀财务,而是无时无刻不再强调“冬天来了”。本书深刻探讨了任正非的商业管理智慧,相信可以为您在为人处世、创业领域、创新创造、职场生涯带来不一样的感悟。
  • 天源狂侠

    天源狂侠

    被师兄弟排挤被师父阴谋陷害的废柴凌逍,经历过生与死的临界点才被人发现竟然是极有武学天赋的天才,诸多武林高手都能一眼看出他的天分抢着收他为徒。但凌逍心高气傲,并不为这些所动容,一路过关斩将,杀出重围,誓要将自己卑贱宛如蝼蚁的性命掌握在自己手里!
  • 天启镇北王

    天启镇北王

    天启朝成立初年,大封功臣,封王十余个,封公数十个,伯爵更是数不胜数。镇北王府地处东北边陲,刚到东北之初,楚雄就被此地的衰败而震惊到了,地广人稀,郡城人口还不足万人,每郡幅员有其他大郡三倍之多,人口却不如其十分之一,被封到东北三郡,楚雄初期极为不满,但看着中原诸王遭到疯狂打压,他也便释然了,虽说人少,可经不住地方大呀!楚雄能以平民之身在乱世崛起,能力不可谓不强,对外建立堡垒,对内积极引进人才。中央对其又是甚有亏欠,觉得应该封到更繁华郡城,给予了楚雄大量金银供其建造郡城。楚雄也对得起中央,数次打的北狄人狼狈而逃。楚雄在世时,被北狄人称为杀神。有楚雄在,天启东北边境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向如此。天启朝到了最近几代,也开始走了下坡路。皇室无能,奸臣辈出,外戚专权,导致天启朝国力大减,南蛮西戎,北狄东胡皆蠢蠢欲动,导致中央对诸王越发看重,不断放松对诸王管控。经过数百年经营,东北已是少见的和平之地,三郡已回复生机,人口也到了平常郡的规模。尤其是最近几代,中原内政越发苛刻,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原来到了东北,东北三郡郡城已媲美中原大郡郡城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