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情商”这个词并不陌生,经常会听到,有时还会用到。但如果有人问“情商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可能有很多人又不是真的清楚明白了。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萨洛维提出了“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一术语。1995年,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的《情绪智力》一书出版,书中首次使用了“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EQ)这一术语。所谓“情商”,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现在有人干脆把它译作“情绪智商”。
戈尔曼把人类生活中本来不很被人注意的一个方面,放在了与“智商”并列的位置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为,提高自身的情商水平,参与现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改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促进周边人际关系的和谐,已成为提高个人素质不可忽视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情商还可以弥补一个人智商的不足。有个大学教授曾在世界各地的多所小学里进行了十多年的调查研究。他得出了一个很让人吃惊的结论,那就是:即使智商低的孩子,只要他的情商水平较高,同样能获得比别人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且情商水平高的孩子也会比仅仅智商高的孩子将来发展得好。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机遇对谁都是公正的话,那么情商水平高的人,获胜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丹尼尔·戈尔曼教授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20%,其余80%都是情商在起作用。光聪明而不会做人,未必能稳操胜券;相反,会做人,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却能弥补不够聪明的缺陷。
如今,人们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较高的情商是难以获得成功的。情商高的人,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人们都喜欢同他交往,他们也总是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和支持。
另外,人际关系也是重要资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获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有专家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职场中,要获得较快的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提高情商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人生必修课。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痛苦、挫折,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青少年朋友们需要有人来指导和激励,不断丰富人生的经验。为此,我们特意编写了《青少年情商培养故事全集》这本书。
在编写此书时,我们阅读了许多提高青少年情商的经典教育理论,梳理凝聚其精华,并将其融进故事中,使得本来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以及从事家庭教育的专业人士的指导,他们是:石娟、湛先霞、曹绪莲、王朝祥、李琰辉、徐帮学、纪康宝、宋学军、王志艳、王振华、刘建伟、董梅、田晶、张俊、刘连军、孙承刚、刘晓晖、刘彩云、刘海燕、史文良等,在此一并感谢!
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给你带去终生受益的智慧,并帮你去战胜人生旅途中的千难万险!
作者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