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9700000035

第35章 范旭东:工业先导,功在中华(1)

传略

范旭东(1883—1945),又名锐,字行,出生于湖南湘阴县。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幼年丧父,随母谢氏和兄长范源濂到长沙定居,生活十分贫困。曾一度投身保节堂,靠这个“慈善事业”机构供养度日,这使他幼小心灵中种下了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思想根苗。范源濂曾与蔡锷同时就学于梁启超主讲的时务学堂,因学习勤奋,深受梁启超爱护,得以兼理学堂事务,半工半读,以赡养老母和培育幼弟读书。范旭东在兄长帮助下,于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19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他潜心攻读,与日本同学同住、同食、同学习,对日本民族那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感受很深,也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和勤奋学习的精神。他看到日本发展快,以强凌弱,先后战胜中国和帝俄后,更加痛恨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向往祖国富强,常以艰苦卓绝、勤劳勇敢的作风要求自己,身体力行。

范旭东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专科助教。1911年回国,在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负责化验分析,但由于不满当时官场的腐败,两个月后辞去了工作。不久,被派赴西欧考察英、法、德、比等国的制盐及制碱工业,收获很大。回国后,历尽艰辛,于1914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实业救国和发展化学工业的愿望,又着手制碱工业,于1917年开始创建永利碱厂。碱厂开工之初,生产很不正常,在侯德榜等一批技术骨干的努力下,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于1926年实现了正常运转,生产出优质纯碱。为了进一步发展盐业,于1926年至1927年,又先后在青岛开办永裕盐业公司,在汉口开办信孚盐业运销公司。在永利碱厂略有盈余后,于1933年12月着手创办永利碱厂。该厂于1934年7月在南京长江北岸六合县境内的卸甲甸动工,1937年2月5日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抗战期间,继续在大后方创办实业。1938年7月,在四川自流井开办了久大自流井盐厂。同时,又在四川犍为县五通桥开办永利川厂。在办厂过程中,积极支持侯德榜等人革新苏尔维制碱工艺,于1943年研究开发成功了联合制碱新工艺。抗日战争胜利后,范旭东正准备派员分赴久大、永利、永裕等厂接收原有财产之时,突然身患急性肝炎,经医治无效,于1945年10月4日与世长辞。

严慈

范旭东的长女范果恒回忆:“即使在父亲生意顺利的天津时期,家里的生活也还是比较拘谨的。那时候家里日常食用的大米都是从父亲的老家湖南乡下运来,因为这样比在北京、天津购粮要便宜多了。两个女儿出生以后,父亲的收入经常不够养家,就靠母亲的一些陪嫁首饰帮补家计。”

范旭东是个很严肃的人,家里的书房和实验室都是不准孩子进去的,吃饭的时候也不准讲话。范旭东的长女范果恒小时候随父亲和永利公司住在天津,那时候永利公司有个网球场。有一次,范果恒想去打网球,她爸爸就跟她说:不行,这是给员工预备的,你没有这个特权。范旭东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永利公司的经营上,至于家庭,则完全由妻子许馥一手打理。许馥总是把头发剪得非常短,然后全部往后梳起来,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她的脚也是缠过不久就放掉的。对于范旭东的家人来说,他的妻子无疑是更亲近、影响更大的人。范旭东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他死后,里里外外所有的事情都是妻子当家。许馥也是一个严厉的人,她的外孙女从来没有见过外婆掉眼泪。从1948年开始,永利公司每年向范家遗孀赠送股息,作为抚恤金。范太太持家甚严:三个外孙、外孙女,从来没有零用钱,只有每天一毛钱来回上学坐公交车。外孙林翔喜欢集邮,只能靠自己每天走路上学,省下车钱来买邮票。家里有佣人帮忙,但是几个孩子从小学六年级的那个夏天开始,一切就要自己打理了,自己洗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的午饭。而且和范旭东一样,范太太也是不准孩子在饭桌上讲话的。她经常跟这帮小孩子说:“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范旭东和他的夫人最相似的一点就是不歧视女孩子。范家没有什么男权思想的,而且许馥也是日本留学回来的,很开明。范旭东一生没有儿子,也没有说很遗憾的话。范旭东的两个女儿在美国学习的都是和范家生意无关的专业。大女儿是学音乐的,那时候,学音乐也不能当饭吃,范旭东和许馥他们一点没有反对,他们觉得,只要子女自己喜欢,又有能力,就去做。

范旭东的私德可与事业媲美。早在创办久大公司之时,范旭东就为自己定下三条原则:一、不利用公司的钱财谋私利;二、不利用公司的地位图私益;三、不利用公司的时间办私事。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他忠实地履行了这些信条。范旭东当“永久黄”团体“元首”三十余年,一直保持着“动不违时,财不过用”的优良品质。他出门不置汽车,家居不营大厦,一生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其事业上。

他的员工李金沂称:范旭东“神志清明,淡泊名利,公私行为,明朗公正;生平不置产业,物质上毫无欲望,……其清廉崇高,实足以移风易俗,令人景仰”。

陈调甫在范旭东死后,对范旭东“个性之足为后世效法者”进行了归纳。他说:“先生家庭崇尚俭朴,公私分明,凡属公司财物,私人绝不假借,薪俸所入,仅敷温饱,岁终偶分红利,亦大都捐助为研究费用”。

侯德榜说:“范先生死后,有某机关人以为范先生创立偌大事业,必留有许多遗产,来相询问。殊不知先生生前两女公子赴美留学之学费已苦无法筹措;家族之生计,侄辈之教育,俱发生困难”。

与责己严苛形成对比的是,范旭东“待同事非常宽厚,无论厂中高级与低级职员、有技术、无技术工人,均一视同仁”。他“待人接物,极讲平等,决无世俗摆架子行为,与下级职员谈话,保持温和态度,无疾言遽色”。范旭东自己不追求物质享受,而对员工的生活待遇则非常关注,“对于一切福利工作,无不深致意焉”。在久大精盐公司在兴建各盐厂之际,就“建筑工人住室,创办职工补习班,设立工人食堂、工人书报室等,以谋工友之福利,提高工人之生活”。范旭东对于员工疾苦,尤其关心,“厂中有经济困难者,辄解私囊作将伯之助,而不以告人,即其太太亦并不之知”。

气概

范旭东身上有着典型中国人的民族情结和气概。1925年春,在侯德榜等人的努力下,产品初见改善,颜色开始转白。但4台船式煅烧炉此时已全部烧坏,无法再用,全厂被迫停产。要恢复运转和继续改进,需要大量资金。卜内门公司在中国的总经理李德立(Edward

Selby

Little)一再要求范旭东与之会谈,最后约定在大连会面。在大连会谈中,卜内门方面反复炫耀自己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条件优越,而永利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何不接受卜内门的资金和技术。范旭东在谈判之前已经料到此说。他的回答是:“永利公司章程已明确规定:股东只限于享有中国国籍者,无可变通,否则永利将无法享有政府对民族企业所承诺的优惠政策,对永利碱厂有害无益。”

这一次交锋之后,范旭东回到永利召开了一个董事会。当时永利内部人心浮动,正亟须重振士气,凝聚人心。范旭东在会上坦陈了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的难度,世界各国都曾经历多年摸索才得到通途,永利已经付出了大量努力解决了许多问题,现在放弃,岂不功亏一篑。范旭东还描述了卜内门的意图,使股东们在来自外部的压力面前变得空前团结。另外,他还特意对侯德榜给予特别的激励,他历数侯德榜数年来的业绩,说:“对这样难得的人才,我希望大家像支持我一样支持他的工作……”在危机的时刻,留住关键的技术人才是稳定大局的首要。范旭东在这次大会上得到了全体董事的理解和支持,永利抖擞精神,空前团结,一致对外。

不久卜内门又安插了一个小职员进入永利当坐探。此人在卜内门和永利碱厂都拿薪水。后来他终于投向永利的阵营,向范旭东坦白真相。范旭东赞扬他的爱国之心,并保证不解雇他,要他继续工作;但提出一个条件,即以后当他向卜内门公司提供情报时,应先由范旭东指定公司中的高级职员虚拟业务动态材料,再经他送交。

范旭东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日军入侵后,他完全不肯合作,不畏风险地带领他的企业集团内迁到后方,重新建厂,并全力支持当时的国民政府抗战。

1933年春天,他去上海,一个熟悉的日本商人来看望他。席间说到“九?一八事件”只是“地方事件”,“无碍中日两国邦交”。范旭东十分愤怒,用日语驳斥说:“你欺人太甚!你侮辱我的国家民族,你我势不两立,快给我滚出去!”

早在日军包围久大和永利之前,由于日军已经数次侵扰,负责经营和人事的李烛尘未雨绸缪,已经将永利的重要档案和技术资料,由塘沽转移到处在法租界的天津永利总部保存起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夕,日本军舰已经开入天津塘沽港。当时李烛尘坐镇天津总部,范旭东则南下南京苦劝蒋介石抗战,却没有结果。大局既不可挽回,范旭东便抱着玉碎之心,电告李烛尘:拆迁设备,退出工厂,留津待命。

1937年秋,日本军部华北开发公司授意其下属的兴中公司夺取永利碱厂。由于永利碱厂在国际上负有盛名,日本人希望通过合法手续,“名正言顺”地得到永利的产权。兴中公司代表刀根曾几次“拜访”李烛尘,大谈“日中亲善”,企图与永利合作。李烛尘避而不谈。刀根又请三菱公司出面商谈,提出由三菱以民间财团的名义提供技术和资金进行,由两家合办永利。李烛尘用上了当初范旭东拒绝卜内门的相同理由:公司章程明文规定,必须是华籍人士才能入股。日方并未就此善罢甘休,又几次找到范旭东,要求把永利碱厂买下来。范旭东气愤之极,回答说:“厂子我不卖,你要能拿走,就拿走好了。”

与此同时,永利碱厂过去的主要对手——英国的卜内门公司也派其华人董事孙仲立多次找到范旭东和李烛尘,建议把永利制碱厂改为中英合办。卜内门公司愿意用在日本银行的存款30万银元做抵押,作为合作的前期投股。范旭东、李烛尘不愿交出。

日本军部终于失去耐心。1937年12月9日,刀根拿着预先拟好的将碱厂交给兴中公司接办的协定文本,逼迫李烛尘在文本上签字。李烛尘忍无可忍,一改往日斯文儒雅风范,怒斥道:“世界上哪有强盗抢了东西还要物主签字的道理!你们做强盗也太无勇气了。”第二天,日军下令强行接管永利碱厂。刀根及日本兴中公司的人员进入厂内。范旭东在塘沽的产业全部落于日本人之手。

南京的永利硫酸厂同样没能逃脱被夺的命运。这个刚刚建成的工厂已经达到国际水准,能够生产制作武器所需的化工产品,可谓兵家必争。日本深知永利南京厂战时可以生产硝酸,于是一再要求合作。范旭东和永利曾发下誓言:“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日本军部无奈,出动飞机三次轰炸永利。12月,日军占领南京。日本三井公司将永利厂据为己有。

随着日军继续进逼上海,范旭东痛下决心,命令凡是可以搬动的机器材料、图样、模型都抢运西移。笨重巨大无法移动的设备,则将仪表拆走,其余设备拆下投入长江,并布置全部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向内地转移。1938年1月,永久黄的一千多名员工及家属从天津、南京、青岛、海州等地撒出,陆续到达汉口。范旭东在汉口主持团体领导人会议。在会上范旭东说:不要把这看成是一次逃难,而应该看成是一次创业。

范旭东决定内迁,意味着巨大的机械损失、严重匮乏的资金、辗转崎岖的道路交通,上千人的组织安顿。范旭东的选择,抛开了商人的身份——他是出于民族义愤,考虑更多的是民族感情而不是经济利益。

1938年9月18日,也就是“九一八”纪念日当天,新的久大盐厂在自贡宣告成立。在重庆久大、永利联合办事处的墙上,挂着一张塘沽碱厂的照片,范旭东亲自在上面写了“燕云在望,以志不忘”八个字。他常常在照片前伫立,并对同事说:“我们一定要打回去的。”

兄弟

同类推荐
  •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柴静的沟通力

    柴静的沟通力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著名媒体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柴静在新闻采访中高超而富有技巧的说话、沟通之道,同时结合柴静新闻采访、播报的具体个案,从多方面、多角度与读者深入浅出地探讨锻炼口才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借此帮助广大读者找准沟通之道,为自己创造更为宽广的人生舞台。
  • 善于变通

    善于变通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问题迎刃而解,让人生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的睿智,败局变胜局的法宝;走出职场迷途的罗盘,告别人生困境的圭臬;战胜职场危机的利刃,走向人生成功的秘诀。山重水复+变通=柳暗花明,穷途末路+变通=康庄大道。
  • 一个女人渐渐老去的活法

    一个女人渐渐老去的活法

    过着过着,我们就老了;过着过着,我们就成精了。我们不再有不经过筹划的激动,我们不再有不经过修饰的理想,我们甚至不再有“胡作非为”的闲情。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似有若无的迷茫的梦。梦醒了,我们都要回到现实中,过着一是一、二是二,有尺度可测量的标准生活。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一个人老去的活法,一个女人老去的活法。日本的上野千鹤子曾经写过一本书,详细地列出了一个女人老后的各种应对策略,比如,理财规划、医疗照护、居住问题等。
  •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智慧是对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是知识的最完美的形式。智慧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如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指的是创造的能力,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则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外交家的智慧则更侧重于反应和语言的能力等等……
热门推荐
  • 破世人

    破世人

    夕少一从小有很多特殊的经历,直到17岁这年,他终于发现了自己惊天的能力……
  • 王火文集·第四卷: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 一个京剧女演员的传奇

    王火文集·第四卷: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 一个京剧女演员的传奇

    《王火文集·第四卷》收录了王火先生各时期创作的各类小说——长篇、短篇小说作品共九个:长篇小说《英雄为国——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短篇小说《心弦铿锵》《春风桃李》《死亡钻石》《流星》《天下樱花一样红》《错误的歉意》《“东方威尼斯”一个京剧女演员的传奇》。其中长篇小说《英雄为国——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是以抗日英雄节振国为主人公的一部传记性传奇小说。小说描写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由节振国带领的工人游击队在唐山及冀东地区打鬼子、除汉奸、平土匪及在日本鬼子血腥扫荡中打击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描写了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是一部史诗性文学作品。
  • 沧海侠骨情

    沧海侠骨情

    上代人的情仇故事,却让这代人来背负,江湖何来平静之说。洛非凡,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卷进这混浊的世界,将何去何从......他是否能坚守他的侠义本心?亲情、爱情他将如何抉择?
  • 南宋风烟路

    南宋风烟路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宏图霸业俱往矣;烽燃起,南宋铁血战路,盛衰兴亡看今朝】林胜南,一个来路不明的少年人,在抗金宝刀饮恨刀丢失的纷乱中,以他近乎天生的饮恨刀法出道。当金宋各路人马都怀疑起他能否驾驭此刀,却发现他一旦与刀靠近,便会相克相斥。他,到底是不是饮恨刀的少主人林阡?金宋武坛与疆场的统治地位,会否都将因他一个人发生转变?初涉征途,仙子魔女、战友兄弟,将与他有怎样的感情羁绊……盛世江湖,英雄辈出,十年磨砺,男儿本色。携手红颜,统帅豪杰,驰骋杀伐,纵横天下!
  • 萌宝来袭:酷冷总裁宠上瘾

    萌宝来袭:酷冷总裁宠上瘾

    家道中落,父母车祸身亡,万般绝望的她向他求助,却被狠狠拒绝。多年后,她带着儿子重新归来,再也记不起关于他的任何事,却没想到再次爱上了他。记忆涌现,她终究没有释怀:“牧晟,放过我吧,希望下辈子我们不会再遇见。”男人却将她紧紧抱在怀里,“放过你,谁来放过我?萧允然,这辈子、下辈子,你都只能是我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人图

    天人图

    北莽王府有两柄剑。一柄名曰,往生。一柄名曰,复来。六十九年前,北莽王佐天佑用复来剑刺了莫木鱼一剑,又用往生剑刺了自己一剑。然后,这一对难兄难弟,一人将往生,一人还复来。时隔六十九年后,再次重逢……
  • Lincoln's Lover
  • 豪门第一宠:老婆不好追

    豪门第一宠:老婆不好追

    未婚夫谋害了她的性命,好姐妹顶替了她的身份。老天有眼,让她重活一世。她誓要让渣男贱女血债血偿,夺回属于她的一切!她一心只想复仇,以为自己不会再对任何男人动情。谁知她刚睁开眼,就被腹黑的总裁大人拉去领了个证,从此被绑定。她想打人时,他在旁边递鞭;她想放火时,他在旁边浇油;她想揭瓦时,他在旁边扶梯;她对他百般推拒,他仍对她死缠烂打。然而,在她终于动心的时候,却让他发现了那个惊天大秘密!
  • 前任最大:爱你别逃

    前任最大:爱你别逃

    六年后再见,他是娱乐巨头DC集团的首席总裁,她是DC旗下的新人娱乐经纪人,他穷追不舍,她且战且逃。陈子然:“顾阳,你以为你还逃的掉吗?”。顾阳纳闷,当年他不是对她说:“你这辈子都不要再出现在我面前了吗?”现在他是在闹哪样???他是C城的传奇,年纪轻轻便坐拥数亿家产,她是雪藏后复出的话题女星。他霸道无理,爱到至死方休,她心灰意冷,恨到地老天荒。靳睿宸:“向南,我警告过你不要再进娱乐圈。你是想要我再摧毁你一次么?”向南冷笑:“你是谁???”(圆圆群号:389103974,敲门砖是任意人物的名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