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32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序言二
第3章 前言
第4章 在回忆童年的时光中给孩子创造一个“内心成长”的童年时代(1)
第5章 在回忆童年的时光中给孩子创造一个“内心成长”的童年时代(2)
第6章 在回忆童年的时光中给孩子创造一个“内心成长”的童年时代(3)
第7章 在回忆童年的时光中给孩子创造一个“内心成长”的童年时代(4)
第8章 父子共用宽容的心态来认识学习成绩 失误的结果(1)
第9章 父子共用宽容的心态来认识学习成绩 失误的结果(2)
第10章 父子共用宽容的心态来认识学习成绩 失误的结果(3)
第11章 父子共用倾诉交流的心态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学习烦恼(1)
第12章 父子共用倾诉交流的心态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学习烦恼(2)
第13章 引导孩子在和朋友交往中学习是他快乐成长的源泉(1)
第14章 引导孩子在和朋友交往中学习是他快乐成长的源泉(2)
第15章 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1)
第16章 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2)
第17章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孩子才能在学习中懂得学习(1)
第18章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孩子才能在学习中懂得学习(2)
第19章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孩子才能在生活过程中懂得生命的意义(1)
第20章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孩子才能在生活过程中懂得生命的意义(2)
第21章 父子共用乐观的心态备战高考,四季努力吹起冲锋号(1)
第22章 父子共用乐观的心态备战高考,四季努力吹起冲锋号(2)
第23章 父子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体会生命的意义是快乐(1)
第24章 父子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体会生命的意义是快乐(2)
第25章 父子两代牢记爷爷教导:夫妻别打架,子女考北大(1)
第26章 父子两代牢记爷爷教导:夫妻别打架,子女考北大(2)
第27章 父子在学习的世界里,共建精神文化大厦(1)
第28章 父子在学习的世界里,共建精神文化大厦(2)
第29章 父子同做一个梦,在浮躁的环境中追问生命的美丽(1)
第30章 父子同做一个梦,在浮躁的环境中追问生命的美丽(2)
第31章 父子同做一个梦,在浮躁的环境中追问生命的美丽(3)
第32章 后记
同类推荐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本书所展示的教子问题,更多的是从精神胚胎养育的角度,去分析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这几年里我们接触过的众多父母,反映了教育孩子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理解和领悟的。书中突出“实践”,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关注家庭教育和儿童及青少年成长的育龄女性解答教子问题,问题涉及孩子的年龄跨度从0岁一直到16岁,包括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例如:职业女性怎样面对工作、孩子教育的双重焦虑?孩子性格太温和,会不会影响长大后的社会竞争力?孩子很善良,学习也不错,为什么不合群,得不到同学的认同?孩子对作业、考试特别焦虑怎么办?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每个人都追求完美,都想做大事,殊不知完美就在细节之中,成就大事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伟大自会不期而至! 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儿童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孩子的巨大潜能。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寂寞,是人生成长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感受寂寞、超脱尘世,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陈景润的寂寞,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请接受寂寞的洗礼,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是《哈佛家训》系列第7本,书中的经典故事寓教于乐,都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让读者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是可以陪伴我们共同成长的必读书目。
热门推荐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2050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由中国国情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胡鞍钢教授主持撰写,围绕“2050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专题研究,从更加专业化、更全面的视角分析到2050年的中国发展大趋势,前瞻性地提出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及战略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