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100000014

第14章 “墓门深更阻侯门”析证

刘斯奋

明末清初复社文人冒辟疆(襄)尝撰《影梅庵忆语》,以追述其与江南名妓董小宛(白)之姻缘而受到长久关注。其中董小宛之死一节,《忆语》中固已直言之,而同时友人以诗或文记其事者甚伙,均未有持异说者。及至清末民初,乃有罗瘿公、陈石遗等,据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下简称《题董白小像》)、《古意》诸诗,牵合清初顺治皇帝出家(1659年),因逢所宠董鄂妃之丧(1660年),旋亦亡故(1661年)之事,遂指此董鄂妃即董小宛,谓小宛并未死,实系被强取入宫,并深获顺治爱宠。而冒辟疆逼于征服者之威,惧且祸及,不敢明言,遂伪言其死云云。因罗、陈俱为当时名士,此说一度播传甚广,更有以《红楼梦》之宝、黛姻缘附会其说者。直至后来孟森《董小宛考》长文出,以翔实之考证指董小宛病殁时二十八岁(1651年),顺治皇帝福临才只十四岁,年纪相差一倍,断无将小宛收充妃嫔之理,才将一度甚嚣尘上的流言平息下去。

然而,此事的考证也仍旧留有缺口,即吴梅村《题董白小像》组诗。其中第八首云:

江城细雨碧桃村,

寒食东风杜宇魂。

欲吊薛涛怜梦断,

墓门深更阻侯门。

引起关注的是后两句,意谓死者与活人固然已是墓门深隔,何况墓门之外还横阻着一扇王侯第宅之门。罗瘿公于《宾退随笔》中即据此质疑:“若小宛真病殁,则侯门作何解耶?岂有人家姬人之墓,谓其深阻侯门者乎!”

的确,这两句诗是回避不得的。因为一是吴梅村写作态度严谨,向有“史诗”之誉。其次,他与冒辟疆为密友,洞悉冒董姻缘始末。诗中涉及情景纵属耳闻,但既获冒辟疆认可,则当系事实。因此,如果不将“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二句的所隐藏的本事弄清楚,使这两句诗获得令人信服的解释,罗瘿公等人所引发的这一桩公案,仍旧无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也许正因如此,在接下来的近一个世纪内,这两句诗便作为一桩悬案,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并引发出各种各样的推测与解释。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类:

一、回避类。如孟森先生,他在《董小宛考》中,虽然引用了吴梅村《题董白小像》组诗中的两首(“乱梳云髻下妆楼”、“念家山破定风波”),并分别作了释证,但对第八首却完全回避不提。

二、猜测类。如陈寅恪先生。他在《柳如是别传》中,一方面认为孟森的论证是正确的,董小宛确实不是董鄂妃,但又认为:“亦是被北兵劫去。冒氏之称其病死,乃讳饰之言欤?”这个猜测的依据是《影梅庵忆语》中冒辟疆对董小宛死前两个噩梦的追忆,以及同时人钱谦益的一首语意含混的七言律诗。但也仅仅是一种推测而已,因为始终找不到确凿的记载。相反,正如孟森所言:董死于顺治八年,“当是时,江南军事久平,亦无由再有乱离掠夺之事”。加上此年董已二十八岁,据当时社会的标准,已经步入中年,非复少艾,而且有病在身,也不应该再是“侯门”猎艳渔色的对象,更遑论入贡宫廷了。事实上,陈先生对此也仅止于猜测,同样并未直接对“墓门深更阻侯门”进行释证。

三、曲解类。如果说,孟、陈二先生作为在历史考据和古典诗词两个方面涵养甚深的前辈学者,对“墓门深更阻侯门”都采取慎重的态度的话,那么,在接下来为数众多的释证文章中,却直接大胆得多。诚然,作者们的热情和努力无可厚非,其奈所运用的方法却颇成问题,难以得出使人认同的结论。

例如,有一种观点是把“墓门”和“侯门”分拆开来,认为“墓门”是说的董小宛之死,而“侯门”则是说的冒辟疆早年的情人,当时已成为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宠妃陈圆圆的事。此说的问题在于:一、吴《题董白小像》八首,前七首全部都是咏董小宛的事,绝未涉及同时的任何其他女子,怎么会在全无铺垫或暗示的情况下,忽然在最后扯出个陈圆圆?这本身就不符合古体诗词的写作规则。二、这种解释还无视“深更阻”三个字的语法表述,把前后的递进式关系,扭曲为并列关系。三、此时董小宛虽然已死,但陈圆圆还活在人间,也没有将她拉进来一起接受“凭吊”之理。[23]

又有一种观点则把“深更”,理解为“深更半夜”。认为“深更”实与诗的前句“梦”“魂”联系,意为深更半夜时,冒辟疆于“魂”“梦”中将董小宛葬身“墓门”,与当年陈圆圆被夺入“侯门”两事混而为一,对她们都离开了自己深感悲伤。这种说法同样难以成立。盖“深更”决不能理解为“深更半夜”。因为“深更半夜”的“更”为平声字,“更加”的“更”是仄声字。按照古体诗的格律,此句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又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定则,第四字“更”必须为仄声,因此只能是“更加”“更复”之意。至于认为“阻”字,古作“疑”解,故诗意即“疑为,以为”;因又“阻”字,古亦作“淹”解,故诗意即“淹入、埋入”云云。揆诸前贤之作,未见有如此运用者。吴梅村为清初大家,其诗作亦以典雅畅达为特色,舍此而旋折深求,实难称通允。[24]

再有一种情形,是罗织拼凑材料进行论证。例如认为吴梅村《题董白小像》组诗中间其实还有两首,是因为怕触文网删去了。又说“所幸的是吴、冒不愿违背初衷,将被删的一首混编在紧邻的《古意》(之六)中(吴梅村亲手编次的诗集),使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一些真相。”并认为“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就是说的董小宛。其实,认为《题董白小像》组诗中间还有两首,完全是想当然,毫无材料佐证。至于“珍珠”一诗,虽然是写被掳入宫的汉人姬妾的遭遇,但当时这种事情远非个别,明末清初作者多有以之入诗者。例如屈大均就有《大都宫词》组诗,其中写到:“佳丽征南国,中官锦字宣。紫宫双凤入,秘殿百花然。卓女方新寡,冯妃是小怜。更闻乔补阙,愁断绿珠篇。”可见被掳入宫的女子包括寡妇、王妃、宠妾等等,不一而足。只要细读吴梅村《古意》诗组,就不难明白,六首诗其实是分咏宫中各种身世遭遇不同的女子,与屈大均的《大都宫词》属于同一类型的作品。虽然未必没有一定的原型依据,但是着眼点却在于揭示一种共性的苦难,因此诗中并不提供独一性的细节(这一点,只要与《题董白小像》组诗对比便可了然),自然也就不能认定写的是董小宛。[25]

那么,吴梅村这两句诗到底怎样理解呢?我以为,归根结底,还应该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冒辟疆本人的遭遇来寻索。

众所周知,十七世纪中叶清朝取代明朝,是关外的满族入主中原导致改朝换代的一次大变局。与历史上一切政权更迭一样,必然伴随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就新立的清朝来说,为安顿进入关内的大量满族移民,当时所采取的一大措施就是“圈地”,即圈占所谓无主之地,转由入关的满人拥有。这种使广大汉族民众深受掠夺之害的政策,虽然在顺治初年已宣告停止执行。但实际上仍在或明或暗地延续。而且尽管大规模的圈地停止,却并未能结束其他方式的巧取豪夺。而在这一场利益重新分配的变局当中,首当其冲的被剥夺者,必定是政治上的异己分子。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通则。冒辟疆作为至死不肯改节仕清的明朝遗民,其命运遭遇可想而知。事实上,清兵平定全国后,入仕新朝的旧友陈名夏曾致信给他,透露当权人物曾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表示要替他向新朝“特荐”。但冒辟疆以身罹痼疾为由,断然谢绝。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辟疆也名列其中,但他仍旧坚持不赴。这样一种“顽固”态度,加上他又是如皋县的曾经首富,于是注定他在新政权治下必定备受欺凌,不仅卷入“通敌”官司,更成为权势之家巧取豪夺的对象。由于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在他的日常诗文中很少提及。直到行将就木之年,他才在一篇自述中沉痛地写道:

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家尽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

在这里,“墓田丙舍,豪家尽踞”八个字十分值得注意。墓田,自然是指冒氏家族的墓地,所谓丙舍,则是指墓园中的房舍。董小宛死后葬于其旁的“影梅庵”,即属于此类建筑。正因为“墓田丙舍”,已经被“豪家尽踞”,才迫使冒氏族人中的许多后死者不能入葬旧日的墓园,而只能分葬各处,这才造成“四世一家,不能团聚”的情形。至于董小宛,则因为死得比较早,因此所葬之地还是在冒家原先的墓园之中,而且在早期也还是可以凭吊的。这有冒辟疆的朋友陈贞慧之子陈维崧于董死后八年的1659年,写有《春日巢民先生拿舟约同务旃诸子过朴巢并问影梅庵》一诗,题下自注:“庵为董姬葬处”,中并有句云:“有冢却愁人断肠”可证。然而,之后又过了十年,到了吴梅村写诗时,却是已经“墓门深更阻侯门”。为什么呢?如果联系冒辟疆自述“墓田丙舍,豪家尽踞”(这当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的背景,就不难醒悟:原来这时本属冒家产业的墓园,已经被势豪之家所霸占,划入其领地的范围。这样,董小宛的“墓门”之外,便又多了一重“侯门”,以至冒辟疆及其朋友们连进入凭吊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这样来解释“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二句诗,既能够正面回应罗瘿公所提出“岂有人家姬人之墓,谓其深阻侯门者乎”的质疑,又不必节外生枝地作违反诗词创作规律的曲解;而且,还能更深切领会到这组诗所包含的沧桑之感,应该说是比较合理和确当的。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5年7月1日)

同类推荐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历史并不重复,只是押韵而已。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书名虽为“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旧时光影再回首:从汉正街到王府井

    旧时光影再回首:从汉正街到王府井

    从战乱年代的关山万里,到遭遇时局动荡家道中衰、有志青年珞珈寻梦、进北大目睹燕园风云、屡经磨难再展宏图……作者以优美生动的笔触娓娓叙述了自己大半生的主要经历,穿插着各个历史时期的见闻和感受,描绘出一幅幅波澜起伏的社会图景,再现了一代优秀知识分子在时代不断变革背景下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 把话说完

    把话说完

    王小柔以痛快淋漓的天津式幽默,捕捉生活里的妖蛾子。以散文的方式,从微小入广大,调侃并深入剖析时下流行的现象,一针见血解读现代都市生活的附庸风雅。其锐利细腻的观察和独到智慧的看法,让人笑过之后,心灵丰满。她对生活独特的观照视角和幽默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喜爱。
热门推荐
  • 我可能是个伪学霸

    我可能是个伪学霸

    【爆笑学霸文】别人获得系统都从学渣变成了学霸,都从家里蹲考上了清华北大,而我的系统竟然让我从学霸变成了学渣!-----------------新书《世界最强领主》已发布一款能造家的系统改变了这个世界,本来在一个赤铜级势力当老大的肖扬,一觉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一跃成为了一个不入流势力的家主……谁说开局一把刀,装备全靠捡?谁说一个不入流势力的家主,夺不了世界的霸权?这本书吧,主要是秉承干就完了的精神,热血为主,逻辑为辅,保证各位客官看的舒服看的爽!欢迎各位前来捧场!
  • 我的音乐笔记

    我的音乐笔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音乐笔记,曾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多次再版、加印。此次全新修订,收入最新作品。肖复兴以一个个音乐家的故事串联起音乐史,从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一直延续到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老鹰乐队、卡朋乐队……音乐家在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立体饱满,历史在人物的映衬下有了生动的细节。
  • 空姐前规则

    空姐前规则

    我失恋在酒吧买醉,却被一位空姐“捡”回了家……
  • 君玦之月隐

    君玦之月隐

    不存在绝对的善恶对错,有的只是各自的目的。两个王朝的更迭,双方人马的博弈,不知在他们之中,是否有着真正的感情呢?
  • 安若娉婷

    安若娉婷

    她,借太尉大小姐安娉婷之身意外重生。本以为从此开挂,走上人生巅峰。谁晓已被指婚当朝丞相二公子,市间相传,此人品行不端,身有残缺!再看生母早逝,父亲淡漠,兄妹排挤…她,该逆来顺受,或是奋起反抗?
  • 地狱特级使者

    地狱特级使者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地狱更糟糕的地方的话,那就请毫不留情的见我打入地狱吧因为……我活该如此”……“你是我们永远的大小姐,拼上作为魂使的尊严,绝对效忠于您。”……“替亡魂申冤,助亡魂索债。”“等价代换,地狱万年,永受折磨。”“轮回之路,永世封闭”地狱特使为你申冤索债。
  • 某不科学的神乐御助

    某不科学的神乐御助

    书友群:780195834主世界以魔法禁书目录+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的原创+同人小说,主角自带系统,偶尔会去其他世界。目前第一卷:魔禁/超炮、第二卷:刀剑神域、第三卷:火影忍者、第四卷:魔禁/超炮、第五卷:Minecraft(我的世界)、第六卷:综合卷写作讨论群:390091175
  • 毛岸英与彭德怀生死情

    毛岸英与彭德怀生死情

    朝鲜半岛烽烟骤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一个风雪交加之夜,志司总部大榆洞遭到了南朝鲜军别动队的袭击一九五〇年十月十九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北部地区,迎头痛击了猖狂进攻的“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经十三个昼夜激战,歼敌一万五千余人,把不可一世的敌人从鸭绿江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了朝鲜北部的局势。十一月五日,战役一结束志愿军部队佯装后撤,突然全部销声匿迹。美军从空中和地面侦察;在朝鲜境内竟没找到志愿军的踪影。十一月十二日,朝鲜大榆洞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
  • 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

    他开车过河,上了湘江二桥。此刻,正慢悠悠地跟在一台红色东风小康货车后面,像是牵着一条名贵猎犬在散步,引得他后面的大众、现代、比亚迪、马自达、奇瑞、雪佛兰、斯柯达等纷纷换道,一边很不耐烦地摁着喇叭。转道后从他边上擦身而过的时候,每辆车的司机都要先慢下来,狠狠地朝他这边抛来一个白眼,恼怒于他竟然可以把一台雷克萨斯RX越野车开得像头蜗牛,甚至嘴里丢出一两句国骂,然后一脚油门,没影儿了。你们都是过客!一掠而过的影子!连张在风中飘飞的纸屑都算不上!他用无情的蔑视来包容他们。
  • 芦苇花开(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

    芦苇花开(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

    《芦苇花开》作者蔡楠是“荷花淀派”新时期的传人。既是荷花淀派诗意小说的传承者,又是新时代先锋小说的写作者和坚守者,并且二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在小小说文体形式与结构上的探索和突围,在作品内容上所凸现出来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对人类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忧患和思考,在语言上追求优美的意境,飞翔的文字感觉,飘逸抒情且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构成了蔡楠小小说风格的主要特色。蔡楠作品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优雅的叙述风格,对节奏和色彩的敏感,携带的哲理、寓意、象征意味,给新兴的小小说文体创新,带来无限度的拓展和延伸。